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张猛姜梅>第433章 赴宴
  张猛接着说:“你们这里是真的要起兵进攻宛洛;还是按兵不动,等待天下太平以后,再为国家出力建功,都是你们自己说了算,我就不多说了。”

  张猛说到这里,回过头来看着孟达笑道:“孟太守,我们两下此时还是处在敌对关系之中啊!

  我们互为敌国,我只身过来拜访你,这可是你的一个立功建业的大好机会啊!

  你们的属下将领们,要是想着生擒我张猛到洛阳献俘阙下,我可是没有反抗的能力啊!嗯,你们三郡人马合起来,有将近十万吧?”

  孟达听了,急忙站起来,诚惶诚恐的看着张猛,说:“上将军,这三郡人马不足十万。你怎么这样说话呢?吓死孟达了,吓死孟达啦!玩笑不好这样开啊,上将军!”

  张猛听了,板起脸来正色说道:“呵呵呵呵,开玩笑?人心隔肚皮,谁知道谁心里是怎么想的?”

  张猛说到这里,朝着大家拱拱手,说一声:“诸位,我有事回去安排,后天就要到洛阳去。失陪,失陪!”说着,迈步出门,带领亲兵回客栈去!

  张猛回到客栈,麻三儿过来问道:“主子,今天没事,不出去转一转?”

  “你怎么知道没有事?不出去!”

  张猛说着,来到床边,仰面躺下来,吩咐麻三儿:“住会儿有人来请客。来了以后,告诉我一声,现在没事,我睡一会儿。”

  张猛打了个盹,感觉得会有事情,就不再睡了,躺在铺上想心事,他想:“一年前和司马懿父子一家,从这里路过,在这里住了几天。那时候,司马懿可真是失魂落魄的好像丧家犬一般。嗯,现在想起来,我只身到洛阳去忽悠司马懿一家,成功归顺蜀汉一事,那可真是神来之笔!”

  张猛嘟哝道这里,想起在洛阳城里的时候,一步一步的慢慢接近司马懿的过程,又嘟哝道:“这人啊,不管是有多大的本领,有多少智慧,只要按着他的本性去调理他,就无往而不胜!

  当初司马懿正在失落的时候,保住性命是他的第一要求。所以,我就顺着他的要求去调理他,终于把他说服了。”

  张猛想到这里又思想到眼前的事情,暗暗骂道:“这群傻逼,你们还在这里拿拿捏捏的不痛快。

  我的目的是过来支持你们起兵,但是,我就是不直接说出来。

  我就不信,到了眼前这种形势了,你们只要不是傻透了,一定会作出判断的!

  哼哼!我知道你们会怎么样做,呵呵,我就在这里歇着,你们早晚会过来求我!

  不为别的,就为了将来剿灭了曹魏复兴了汉室以后,以便于你们谋个好差事这一点,你们必定会过来求我的。”

  张猛正在这里自说自笑的嘟哝着,只听见外边哨兵进来向麻三儿禀告,说是上庸太守孟达派人过来送信,今天晚上,新城太守申宜宴请张猛上将军,请上将军准备一下,准备赴宴。

  明天晚上,金城太守申耽宴请张猛上将军。到时候,万望张猛上将军赏光。

  张猛听了,嘟哝道:“这不是来啦?”刚嘟哝道这里,麻三儿进来禀告,张猛说一声:“我都听见了。你出去回话,就说知道了,到时候一定赴宴就是了。”

  晚宴进行得很沉闷,张猛作为主客,不言不语的坐着,面色淡然,听了主人申宜劝酒劝菜,就吃点喝点,只是一句多话也不说。

  这样的宴会,肯定进行不长时间。看看酒过三巡菜上五味,张猛慢慢的吃了几口饭,就辞别申宜回到客栈。

  离席之前,张猛微笑着反复向申宜表示谢意,又向陪客的孟达申耽邓贤李辅等人表示谢意。

  但是,整个宴会自始至终,张猛都没有提出一个关于这里起兵造反的字。

  张猛离开以后,申耽申宜就感到疑惑,申宜说:“本来嘛,我准备着在酒席桌上好好听听上将军的建议,谁知道一场酒席下来,上将军竟然半个字都不提。

  看起来,人家并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啊!”

  孟达也感到疑惑,此时听了申宜这样说话,就附和道:“嗯,申太守说得有道理,一定是这么个原因。

  说起来我们这三军这点实力,人家蜀国并没有看在眼里——有我们配合,人家也能推翻曹魏政权;没有我们配合,人家也能推翻曹魏政权。

  所以,在这种局面下,人家没有必要相求于我们!

  呵呵,张猛上将军这几天都是这样不冷不热的,不过是我自己焦急,人家才答应支持我们起兵造反。”

  申耽听了,急忙摆摆手,说:“诸位,天下要变了,眼见得魏国完了,魏国一倒闭,东吴马上就完蛋。这样发展下去,魏国天下就被蜀国统一了。

  张猛作为蜀国主将,负责带兵厮杀······在这紧要的关头,我们一定要争取张猛上将军,支持我们从这边起兵!

  我们兵锋直指宛洛,将来复兴汉室成功以后,我们都是有功之臣。所以,这次尽管张猛上将军不冷不热的,我们也要抓住机会,请他支持我们起兵造反。”

  孟达的外甥邓贤在旁边听了,冷笑几声,说:“人家张猛不是说过吗?——你们愿意起兵就起兵;不愿意起兵就在原地待着。

  只要保证这里顺利过渡不出乱子,就是大功一件。

  这样的话,我们何必出兵厮杀,就在原地待着,维持秩序不好吗?”

  孟达听了,呵斥他道:“你小子还是个娃娃,懂什么?

  我们这样老老实实呆着,等着人家蜀国人马推翻了曹魏政权复兴了汉室,到时候,我们寸功没有,谁还认识你?

  大丈夫生逢乱世,就应该投身在这混乱局面之中,争取一个名正的身份头衔,以便于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

  否则,浑浑噩噩的糊涂一生,上对不起父母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后代!诸位,我说的对吧?”

  在桌的这些地方将领,都是趋炎附势的高手,听了孟达说话,竟然同时鼓起掌来。

  申耽鼓掌以后,沉思了一会,说:“我就感到疑惑,我们这边要起兵,不管我们的作用大小,对蜀国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