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曹彰吕玲绮>第97章 我是北海太守
  另一边,会议结束后,曹彰有些意犹未尽。

  “公台,文和,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说的再多也没用,要不出去走走,体验下民情如何?”

  “我是没什么意见,不过现在刚接手北海,各种徭役赋税,财政政务是不是主公你来做,如果是的话,我陪你走一遭。”

  “不用,你忙,我不打扰你。”

  看着陈宫一脸的贼笑,曹彰又是摇头,又是摆手,目光又落在贾诩身上。

  额!

  贾诩的笑容透着一股子邪气啊!

  曹彰心里一凉,这个肯定招惹啊的,不然又找一顿喷。

  “文和,建设北海的重任就交给你们了,我有事,先走。”

  “等会,主公,你已经将你二哥关了一天一夜,你就不打算放他出来?”

  “。。。。。。”

  曹彰嘴角一阵抽搐,一点都不想承认自己忘了曹丕的存在。

  “他在哪?”

  “不是被你禁足在府邸的客房里么。”

  面对贾诩的反问,曹彰的脸顿时黑了下来,一溜烟的往厅外跑,留下陈宫和贾诩在风中凌乱。

  两人不禁相互对视一眼,同时透出无奈的笑意。

  “摊上这样的主公,真不知日后是好还是坏。”

  “但也只有他,才是我心目中的主公,我陈公台愿世代效忠于他,死生无憾。”

  贾诩看着陈宫坚定的眼神,一下变得沉默起来,不知在想些什么。

  古人贵族向有豢养门客的习惯,但凡府邸都有专门的庄园款待门客。

  孔融门下文人无数,这才有了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的千古名句。

  但曹彰接管了太守府后,便将这些门客一起打包给孔融送还了回去。

  座上客常满的庄园,如今显得空荡荡的。

  四个护卫正在曹丕的门外把守,见曹彰走了过来,连忙向曹丕行礼问号。

  “太守好。”

  曹彰点了点头,正要开口说话。

  屋内的曹丕似乎听懂了曹彰的声音,便破口大骂。

  “曹子文,你个王八蛋有本事放我出来,你凭什么软禁我,快放我出来。。。。。。”

  曹彰命侍卫将门打开。

  突然见到一个黑影直奔自己的面门。

  我去,年轻人不讲武德,玩偷袭?

  曹彰本能反应的侧身躲开,一眼看去,水壶直接被砸在了地面,发出一声清响。

  “哟,老二,精神不错啊,还能拿东西砸我,要不在住一段时间?”

  “曹子文,你敢!”

  曹丕怒了,歇斯底里般的大吼一声。

  曹彰痞笑道:“我不敢?你要不要再试试?”

  曹丕愣住了,在印象中,曹彰还真是什么都敢干。

  试问一个连爹都不怕的人,更何况是兄弟,还是关系不好的兄弟。

  曹丕蔫了,态度也瞬间缓和下来。

  “我好歹是朝廷认命的主簿,你没道理这么关着我吧。”

  “我是北海太守,我说了算。”曹彰态度非常坚决。

  “出门前,爹和娘都叫我好好辅助你管理北海,让我们兄弟齐心协力的。”

  “我是北海太守,我说了算。”

  “我们是一奶同袍,我是你二哥啊!”

  “我是北海太守,我说了算。”

  “。。。。。。”

  曹丕感觉自己要自闭了,心里大骂曹彰,可面上却又不得不向曹彰低头,毕竟人在屋檐下。

  “子文,你能不能别老提你是北海太守这事?”

  “哦,行啊,兵权在我手上。”

  “。。。。。。”

  “政权也在我手上。”

  “。。。。。。”

  “你也在我手上。”

  “。。。。。。”

  “额,你还是说你是北海太守好了。”

  “嗯,我是北海太守,我说了算。”

  “。。。。。。”

  曹丕真的自闭了,很想拍拍屁股走人。

  可是仔细一想,如果就这么走了,回去肯定无法向曹操交代,以后在曹彰面前,就更抬不起头了。

  可是看着曹彰一脸痞笑的模样,曹丕真的不想服软。

  不管怎么说,自己都是哥哥,还是曹彰的亲生大哥,世上也没有哥哥向弟弟服软的。

  然而曹彰的态度坚决,不服软,恐怕是走不出这个房间。

  “子文,我。。。。。。我。。。。。。”

  曹丕的嘴角在不自觉的张合,明明就一句服软的话,可到了嘴边,就是说不出口。

  曹彰笑着伸出手,拍了拍曹丕的肩膀,点着头表示我懂的模样。

  “老二,我知道你回去了,我这就去为你写奏折,让你可以安心回许昌。”

  “。。。。。。”

  神你妈想回去啊!

  完全是被迫自愿回去的好不好!

  “曹子文,有种你就关我一辈子。”

  啪——

  曹丕的脸瞬间垮下来,怒不可遏的将门关上。

  曹彰顺势就是一脚,又将门踢开。

  曹丕回过头,怒视曹彰。

  “你还要干什么?”

  “行了,少给我甩脸色,你但凡服一句软,我早让你出来了,你自己都说我们是一奶同袍,一世人两兄弟,有必要像仇人么,走。”

  “去哪?”

  “嘿,我就问你想不想走。”

  “走,为什么不走,只要傻子才会呆在这。”

  曹丕白了曹彰一眼,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出门外,可仔细一想,如同是换一个软禁的地方,那还不如留在太守府。

  “你总要告诉我,现在去哪吧?”

  “你作为主簿,陪我去体察民情很合理吧。”

  听了曹彰的话,曹丕这才放下心来,心里不禁有些感动,看来曹彰还是关心自己的,他那里知道曹彰只不过是闲得无聊,想拉个壮丁。

  两人离开太守府,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来往密密麻麻的人群,也显示出北海繁荣。

  逛了一圈后,曹彰在一家木工店铺停下脚步。

  曹丕白了曹彰一眼,问道:“体察民情,应隐于闹市,你来这里干什么?”看書溂

  “父亲没教过你,少说话,多做事么。”

  曹彰懒得理会曹丕,在怼回去后,径直走进店铺。

  这里没有店主,而且残破不堪,映入眼帘的只有一个儒生打扮的年青人,此刻目光紧紧的盯着一台织绫机看。

  年青人时而露出思索的模样,时而露出傻笑,双手更是拿着一些工具,在织绫机上鼓捣着。

  “店家,我想打造一副农具。”

  “二千五百铢,钱放桌上,明日来取。”年轻人头都懒得抬起来,语气更是颇有命令的口吻。

  (注:三国时期货币的一种,一钱百五铢,五百等于一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