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689章 张宇霆守野牛堡,八月初九敌登陆
  别忘了,东江军还有土水泥这个大杀器,野牛堡这片平原,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

  除局部为丘陵外,地面平坦,河流纵横,周围这山可都是死火山或休眠火山,用火山灰简单烧制的土水泥可就起了大作用。

  一年多的建设,在圆堡外侧建了一个五角星形的实心棱堡,外围还用泥土构筑斜堤,修建多层的护城壕和隐蔽路。

  还在挖了暗河通向野牛堡南侧入海的大河,平时没放水,是干壕沟,这会给敌人一种错觉。

  敌袭时只要打开相应的闸门,立马就是一片汪洋,尤其是在敌人自以为突破防线,开始越壕强攻时放水淹敌,那画面太美,嚯嚯嚯!

  最终成型的就是一个内部圆堡,中间五角,外围十个角的立体式堡垒,驻扎的人不多,但是占地面积可不小。

  为了增加守备力量,这一个加强连有五个排,只有两个是普通火枪排,

  一个精确射手排,全部使用的是“甲午一号”燧发线膛米尼弹步枪;一个炮兵排,有八门十斤炮(12磅山地炮);

  相关的弹药储备更是绝对充足,包括备用的迅雷燧发滑膛步枪,多备了一个排的量。

  一个特种排包含炊事班、医疗班、一个警卫班、一个战斗工兵班(两门卡秋杀配三十发榴散弹,三十发燃烧弹)。

  所有人都是一支长枪一支短枪,手榴弹更是成箱的储备,不然宋玉昆为什么敢用两百多人守这个堡。

  野牛堡这个不错的前进基地,是作为永久性基地建设的,后期新移民到了还要扩大规模。

  金山港内的新秦川(中央谷地)只有通过唯一的入口方便通行,那边的部落也相对闭塞。

  现在和未来,新秦川都是作为东江军“东胜神洲大本营”的存在,鹏哥习惯御敌于国门之外,自然不可能允许把战火烧到大本营门口。

  ……

  现在野牛堡轮值的营长叫张宇霆,辽东定辽右卫(凤凰城)人,釜山大战时,他还只是个上士班长,现在已经升到少校营长。

  听这个名字,你会以为他是个儒将型,其实大错特错,就是个大嗓门的糙汉子。

  原来不叫这个名,普通的军户名字都是老爹随口起的,出生那天,天公不作美,倾盆大雨、对面望不见人。

  他刚生下来时,被稳婆一巴掌拍在小屁屁上,正在扯着嗓子嚎啕大哭时,外面暴雨恰好停了。

  他爹听说媳妇给他生了个带把的,影响干活的倾盆大雨也停了,一高兴就起名叫“雨停”,嗯嗯!还好没叫“带把”。

  好吧!家里人都不识字,就大雨或雨停的喊,等他进了东江军,吭哧吭哧开始学认字后,自己翻着书,找了个谐音的“宇霆”。

  就很美滋滋!

  团长宋玉昆把这员大将调过来,也是看好他的稳重有耐心,意志坚定。

  东江军猛将型比比皆是,但是守将型真的很稀缺,这不是一天两天,一待就是半年才换防。

  而且按照估算,来自西班牙人的反扑下半年必然到来。

  而作为前哨基地的野牛堡,就要做好最长达一个月坚守的准备,如果敌人海军强大,仅有的四艘战舰不能力敌,可能需要坚守的时间更长。

  直到徐海峰司令舰队抵达,才能进行有效的反击。

  宋团长给张营长的命令很简单,尽量守,如果出现重大伤亡,不能继续坚持,就果断的退往山区。

  或打游击,或沿着山脉往谷地里面撤,总之一句话,尽量守的时间长一点,把敌人拖在野牛堡。

  也就是说,张宇霆孤军守坚堡,敌人不会低于千人,甚至更多,而他只有两百一十三人。

  所以自打他六月底带着混编连进入野牛堡,就带着弟兄们在阵地上反复演练,制定被围困时的反击策略。

  每个班组,甚至到每一个兵,包括炊事兵,战斗时在处于什么位置,需要支援什么位置,负伤了怎么办,战友牺牲了怎么办……

  一系列的演练都做在前面,有备无患,才能成竹在胸。

  ……

  “长官!长官!敌人、敌人来了!”

  “慌个屁!吹号,备战,通知堡外的迪内人赶紧撤走!”

  “是!”

  大明泰昌元年八月初九(此时新大陆的东江军不知道万历死了,还用的万历二十八年),西历1600年9月15日星期五下午三点左右。

  野牛堡外的西边的海湾内,一艘艘巨大的战舰放下小艇,神色或兴奋或紧张的西班牙陆战先遣连,在胸口上画着十字,全副武装登陆。

  圆堡三层楼顶预留的西侧敌台上,张宇霆举着望远镜默默地观察千米外的港口情况,嘴角带着冷笑,来吧!小鳖犊们!

  “头,小野牛和疯羊他们已经带好了干粮和水,等您指示!”

  一排长爬上敌台,向连长汇报,小野牛和疯羊都是从金山港过来的少年,已经能凑合着说些汉话。

  他们在这边担任翻译,也跟着干活,银钱对他们没用,发的都是粮食、铁器和盐巴。

  大战将起,野牛堡不需要他们在这边添乱,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跋涉千里回去金山港报信,领取丰厚的报酬。

  当然,这也算是个不错的借口,这些少年自尊心很强,生怕“大明人”看不起他们。

  “等一下!”

  张宇霆掏出铅笔,快速在小本子上写清楚遇敌日期和大致时间,敌人舰船数量和预计敌军人数。

  他写好后,掏出一个挂着麻绳的软牛皮小包塞好,交给一排长下去涂胶封口,估计最少也得二十天后,才能送到团长手里。

  而下一次的补给船下个月初四才会到,也算是提前预警了,不让然海军弟兄们贸然过来,措手不及能吃个闷亏。

  十几个迪内少年拿着砍刀、长矛、弓箭,背着干粮和装着水的皮囊,迅速出堡离开。

  他们穿着中式的对襟小褂,大裤衩,脚上是“长官们”教会的自己打的草鞋,一个个健步如飞,就是难免会回头不舍的观望。

  长官说送信的任务很重要,关系整个大明部落和迪内部落的生死存亡。

  否则他们无论如何都要留下来,跟着长官一起杀敌,他们是迪内的勇士,他们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