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195章 吕宋营、甲午一式线膛步枪、灭日弹
  大明万历二十二年四月初八。

  梁峰从六堡抽调一个步兵连抵达皮岛军营,还带了二十名精锐射手。

  刘平抽调一个排精锐骑兵同日抵达,一半战马一半驮马,全部是胸甲马刀骑兵,每人还有一长一短两支燧发火枪。

  嵇晋这边是一个排炮兵八门火炮,四十头健骡子,原计划是两个排,现在有了新式的火箭炮,就顶下了老嵇一个炮排。

  完成初期“卡秋杀”测试定型任务的王灏,这次抽调最精锐的一个排老兵。

  两个班携带4门单兵式火箭炮,16枚火箭弹。

  两个班携带两枚六斤装标准铁盒炸药,八枚拉弦式手榴弹。

  总数三百多人的混成营,被汪鹏定名为“吕宋营”。

  这也是重火力和步兵各半的初次尝试,还奢侈的给每人都配了一支燧发手枪。

  这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全新军队!看書溂

  汪鹏有信心在野战中列阵而战,吊打这个世界上任何一支,五倍于己的职业军。

  定远号的王云熙那边还发动了不少人手,按计划最少要整出来两个连三百多人。

  这样的话,单纯从人数上来说,已经和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圣地亚哥”堡的士兵总数相当。

  而整体实力更是吊打这些狗东西,注意!是吊打!

  梁峰再次担任指挥官,三个老兄弟合营训练,彼此配合更是默契,不动如山,动如雷霆,进退之间犹如行云流水。

  鹏哥儿一点都不担心他们的战力,因为自己去不了,只能尽力加强他们的武备。

  就像是如此简陋的火箭弹,一枚成本就需要二十两银子(划到2万块钱),所以原计划的三乘四12管火箭炮,还是歇歇吧。

  等搞到西班牙人的宝船,咱们使劲霍霍。

  现在有单发的也就挺不错了,携带方便,一发入魂,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致远号”也下水吊装完火炮,正在海上试航。

  舰长叫付达甲,是镇远号的大副,原本是徐海峰的表兄弟,跟着一起投奔的东江,现在也熬出头终于成为一舰之长。

  镇远、致远两舰船型武备基本没什么区别,只是致远新舰而已。

  鹏哥儿新搞出来的“卡秋杀”可真是让海军惊喜到爆,这玩意装填方便射速快,射程远,还能炸。

  只要命中,装了八斤黑火药柱的战斗部,能把敌人甲板上变成地狱。

  鹏哥儿还贴心的搞出来两种弹药,一个是爆炸榴弹,一个是加料的燃烧弹。

  别说打西班牙的战船,就是镇远、致远遇到这种大杀器,也只有拼死一搏拉倒。

  尤其是试射的燃烧弹,这是一种混合油脂,还被鹏哥添加了不可言状的配料。

  居然能在水面上都烧的噼啪作响,太特么吓人了!

  就这还没完,四月中旬,梁峰被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鹏哥儿,召唤到军械工坊靶场。

  “秀才!试试这枪!”

  “是!”

  梁峰一头雾水的接过一支和“迅雷铳”没什么区别的步枪,对着百步外的木靶扣动扳机。

  “碰!”

  出乎意料的后坐力把梁峰肩窝震的生疼,而枪身清脆的出奇,五十步外木靶一阵摇晃。

  “嘶!鹏哥,这枪后坐力真大!”

  “嘿嘿!不仅仅是后坐力大哦!”

  汪鹏接过空枪,亲自装填,枪管竖起来,眼尖的梁峰发现这枪和平时玩熟了的步枪不同。

  从枪口能看到枪管内壁,一圈圈的纹路,再看鹏哥把纸包弹的火药倒入枪管后,撕开包在油纸里的铅丸居然不是圆球。

  是个手指头一样的圆柱铅弹,上面还有两道环沟,没等他看清楚,铅弹已经被推入枪膛。

  插好推弹杆通条,鹏哥儿端起步枪瞄准二百步外的圆铁片悬挂靶。

  “碰!”

  “当!”

  几乎这边枪响那边就击中了。

  “嘶!”

  熟悉火枪的梁峰倒吸一口冷气,他立刻明白这意味着铳子速度极快,鹏哥讲过的“弹道”更加平直。

  “鹏哥!你是我亲哥!快快快!快给我瞅瞅!你在平壤城下说能打三百步的枪造出来了!”

  “必须的!哥是一口唾沫一颗钉,说到就要办到!给你子弹,别装反了,带软木塞的朝里”。

  梁峰抱着还在冒烟,滚烫的枪管就不撒手,他敏感的体会到,这枪威力这么大,除了子弹不同,就是这枪管里的螺旋纹路起的效果。

  “秀才,看出什么道理了没有?”

  “是不是铅弹转着飞出去,更稳更远?”

  “可以啊!这都看出来了,不愧是秀才!”

  “切!我又不傻,浩子那个卡秋杀不就是转着飞的吗?”

  “嗯呢!回答正确,这支枪奖励给你!”

  “哥,就一支啊?”

  “总共就整出来十二支,主要是枪管不同,膛线太难拉了!”

  汪鹏也很无奈,滑膛枪膛压小,对枪管管壁要求并不算太高,线膛枪可不一样。

  因为有了膛线和米尼弹,让颗粒黑火药的威力充分的到发挥,同样的装药条件下,枪管承受的压力更大。

  球形铅弹对枪管的损害不大,米尼弹尾部是特意做的凹槽,发射时弹尾被软木冲击扩张,紧贴枪管急速射出。

  米尼弹对膛线的磨损很厉害,这就意味着枪管要更厚更硬,而反过来讲,更硬的枪管拉膛线就更费劲。

  枪管的质量现在随着东江的钢铁质量提高,已经解决,但是滑膛枪和线膛枪完全是两个概念。

  第一次搞,鹏哥儿也没有啥好办法,机械拉膛线更是想都别想。

  他只能仿制记忆中,最熟悉的白沙瓦式手工木架拉膛线设备。

  四阳、四阴的膛线可是费了汪鹏老大功夫,产品合格率不到两成。

  也就是说,这十二根合格的枪管背后,是最少上百根报废回炉的枪管。

  当然,这也是刚开始制作,随着工匠们的熟练,后期再接上水力钻床,生产效率和成品率肯定能节节攀升。

  这不是着急吗?就先赶制了一批先给出征的部队装配上。

  “碰!”

  “当!”

  梁峰瞄了又瞄一枪击中三百米靶,激动地直跳,要不是枪管烫人,他能直接亲一口。

  “哥!这枪太得劲了!叫啥名?”

  “呃!枪名甲午一式线膛步枪,子弹就叫灭日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