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244章 齐人之福,咸镜道、吉州卫、铁二陆
  鹏哥在万恶的旧社会,拥有两个女人确实很爽,而且两个女人相处的都还不错。

  每天傍晚两人手牵手去赶海,也不是汪鹏就缺这一口,这就是秀儿的习惯。

  庄凌云老家就是海边的女子,自然也不陌生,秀儿小意奉承,凌云心中自然有数,相处和谐。

  新婚蜜月,自然是凌云妹子跟鹏哥睡,不尽兴的鹏哥把她哄睡着后,又去安慰林秀。

  在秀儿无微不至的服侍下,鹏哥儿过足瘾了,再蹑手蹑脚的回来搂着凌云睡。

  一来二去的,被醒来的庄凌云堵了个正着,又羞又气的妹子,直接爬上了秀儿的床,非要看鹏哥儿和秀儿恩爱。

  看就看吧,还故意啧啧赞叹,鹏哥儿这个厚脸皮才不在乎,越这样他还越来劲。

  ……

  ……

  遥远的咸镜道吉州郡,吉州城被褐衣灰布的民兵突然围的水泄不通,郡守府内灯火通明。

  吉州牧使朴国昌听着分批前来报告的手下头目,表面上神情严肃,内心早就惶恐不安到了极点。

  咸镜道位于李朝最北面,林地茂密,人口不多,民族繁杂,是李朝最贫穷的一个道,并且咸镜道大部分地区,原本就是大明的领土。

  这里曾发生过“李澄玉之乱(1453)”、“李施爱之乱(1467)”等大规模反叛活动,导致李朝对此地区别对待,极其严苛,本地人和李朝更是离心离德。

  前年“狗加藤”刚打入咸镜道时,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反抗,咸镜道守军一哄而散。

  当官的全跑了,跑不掉的被当地人抓来,主动送给鬼子杀。

  甚至连临海君和顺和君两位王子,都被当地人抓了交给加藤清正。

  要不是倭寇自己脑残,因为补给跟不上,加上原本就谈不上什么军纪,对咸镜道开始大肆抢掠屠戮,这才激起遍地义军的反抗。

  同样可怜巴巴的光海君,反而得到了当地义军的怜悯和保护,这不得不说咸镜道的义军确实爱憎分明,和李朝大部分逆来顺受的人不同。

  看起来咸镜道面积不小,其实八成都是和江对岸差不多的崇山峻岭、原始森林。

  只有靠近东部海岸有狭窄的一条平坦之地,有点像宽甸六堡的加长版。

  一直到后世,因为发现了特大的煤铁矿,还是在我兔的帮助下,才渐渐得到开发。

  可想而知这地方穷成啥样了,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都是正常状态,为了生存,这里的人也非常彪悍,提着锄头木棒都敢和鬼子玩命。

  鬼子退了,李朝的官吏又回来了,他们对义军的愤恨更强过于对倭寇的恨。

  连临海君和顺和君这两个王子,都能抓了送给“狗加藤”可想而知当地的土豪和官吏是什么下场。

  可以说整个咸镜道的统治结构已经荡然无存,所以进入咸镜道的官员,都是家族想尽办法挤出一批私兵,全副武装去上任,和平安道的官员完全是两回事。

  这些贵族的私兵对付鬼子不行,对付起百姓来那是色厉内荏,他们也怕这些已经形成气候的义军,突然翻脸杀官造反。

  没有一呼百应的领头人,没有像样纲领的百姓,就是一盘散渣,而且鬼子撤离后,百姓为了生存,也需要安定的生产环境。

  加上本身义军的队伍就良莠不齐,这些官军一来,娴熟的玩起自己擅长的分化击破,起码表面上又重新确立了李朝的统治。

  直到平地一声雷,光海君居然被大国(李朝人称大明为大国)封为咸平总督。

  咸镜道和光海君有过交情的义军头领,都被“总督”派来的使者通知到了,一时间咸镜道百姓奔走相告,雀跃无比。

  而像吉州牧使朴国昌这样的地方官,那是竭力否认光海君的职权,直说那是大国给光海君的荣誉身份,不作数。

  不作数?连李朝都是大明的藩国,也是大明出兵才赶跑了倭寇,天朝皇帝御赐的官职不作数,难道那个抛弃臣民、躲到鸭绿江畔的国王作数?

  咸镜道的百姓也不是傻子,随着一份份委任状,和千辛万苦运来的刀枪,粮食通过不同的渠道抵达这里。

  原本被取缔的一处处义军重新集结,再次武装起来,前来围剿的官军被连续击溃围歼之后,再也不敢出城。

  而咸镜道通往江原道和黄海道的两条通道,德源城和安边城,加上平安道的阳德城,这三座城池全部被咸平总督府接管,并驻扎了军队,城头居然还有李朝难得一见的大炮(佛郎机)。

  这就在事实上封锁了和汉城的任何接触,也不再得到任何的支援,仅有一部分官员家中有没被征用的海船,这才接走了一些家眷,送来可怜的补给。

  等咸镜道各地的卫所,在赵绪这边工作组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基干民兵承担起海岸线的巡逻之后,连这条路也断了。

  按照鹏哥的指示,没有先攻占城池,反而是把城市周边的“还乡团”往城里赶。

  各个卫所民户忙着分田到户,民兵忙着编组训练,接受装备。

  平安道和咸镜道的交通线打通之后,支援更是畅通无比。

  咸镜道总共就三四十万百姓,还分散在二十几处大大小小,能耕种的平原谷地,一处也就一两万人不等。

  对实际指挥整个行动的东江来说,只是派出二十几个工作组,每个不过一个排而已。

  加起来也就千把人,领头的都是东江特勤,主要的成员是铁山郡这样的老地盘上,第一批征召当地骨干所带的民兵。

  譬如铁二陆(铁山郡东仓里申东热家农奴二狗子),这个少年现在已经是东江少尉军官,带着一个排民兵协助来自东江军的长官。

  负责在吉州城周边组建了“咸平总督府吉州卫”,下辖三万多人口,分为六个千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