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00章 具装甲骑、第五团、落跑的正使
  “鹏哥!咋样?”

  老丁气喘吁吁的提着马槊,驭马沿着坡道上到演武台。

  “不错不错!老丁你这段时间苦没白吃!”

  “哈哈哈哈!没事没事!鹏哥你知道的,统领一部精锐骑兵,可是我的做梦都能笑醒的事,是吧大刘!”

  “可不是咋滴!鹏哥,就咱们这两个骑兵团,比李成梁当年那些纵横辽东的铁骑家丁如何?”

  “吊打!必须吊打!”

  “哈哈哈哈!必须的!”

  鹏哥美滋滋的,真的非常高兴!容易嘛?攒了三四年了,才攒了这六千铁骑。

  在机枪没出现之前,骑兵是陆地战场上最强的王者,没有之一。

  当然,这也是指敢于白刃战的骑兵,鞑子那种骑射,早就落伍于时代了,随着板甲的出现,破不了防的弓箭就是渣渣。

  除非像后世建奴步弓和专门破甲的铲子箭,才能稍微起点用处。

  而对付他们那种为了破甲,三四十步才发射的大弓,燧发枪能把他们打出屎来。

  有了这两柄快刀,步兵大阵薄弱的两翼就不怕被骚扰和破坏,只要对着当前之敌用最快速度投射弹药即可。

  鹏哥思来想去,也没想到这个时代,还有谁能和他对阵,在绝对致命的武力面前,什么计谋都是弟弟。

  ……

  咸镜道咸兴城外的练兵场点将台上,秦逸看着下方正在演练的第五独立团,心头也很是感慨。

  如果不是鹏哥千里迢迢出手,眼前这支百战精锐已经憋屈的烟消云散。

  朝堂诸公,包括皇帝在内,怎么也想不到,破关逃到草原的三千多戚家军,居然会绕了老大一圈,出现在八竿子打不着的咸兴城。

  这次他是代表统帅部,到咸平两道检查战备情况,别人可能还会认为鹏哥是杞人忧天,只是为了绷紧大家的弦而已。

  秦逸对鹏哥的计划深信不疑,甚至可以说是盲从,这一点自那晚鹏哥从昏死中苏醒,一个人单挑鬼子一个小队时起,就不可动摇。

  包括老兄弟在内,都时不时对东江现在的规模和实力惊叹不已,但是秦逸不会,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个哥哥胸怀的是整个天下。

  这才哪儿到哪啊!每次他都被鹏哥描述的未来,激动的颤栗不已。

  对东江不少人来说,现在的生活和地位都已经是难以想象的程度,但秦逸不会这样想,这只是起点而已。

  鹏哥的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嚇!看看哥这气魄!

  “逸哥!怎么样?有啥不妥当的,多多批评!”

  贾平现在是第五独立团团长,宋玉昆是副团长,两个人一左一右,陪同秦逸检阅训练成果。

  整个第五独立团已经全部换装,原来的成套戚家军装备都移交给赵绪,分发到精锐民兵队伍中。

  还从第五团抽调了数百名,年龄偏大的老兵担任教官,专门负责训练鸳鸯队。

  换装了胸甲和“迅雷铳”的戚家军,武力值更是倍增。

  这种犀利的燧发火枪,早在关城之外就让他们羡慕的不行,现在终于如愿以偿。

  相对更加简单的燧发枪阵列,对这些老兵来说,是让初中生做小学卷子,那叫一个轻松。

  燧发枪的装弹有了纸包弹,比火绳枪少了更多的流程,而上了刺刀后的火枪手,就是一个个短矛手。

  戚家军从不缺乏白刃战的勇气和技巧,所以整体的训练进度极快。

  秦逸检阅了队列行进,攻击阵型转换,第五团做的干净利落,非常满意。

  “不错不错,老贾你和玉昆辛苦了!”

  宋玉昆很是动情的说道:

  “没啥!主要是弟兄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鹏哥救了大伙儿的命,又安顿好家小。看書喇

  没有后顾之忧,衣食又如此丰厚,就想着拼命训练,早日成军,一旦鹏哥有令,用战绩回报鹏哥大恩”。

  “嗯嗯!确实如此!”

  贾平点头确认,这是他带的最省心的部队,都是老手,一点就通,而且对命令执行力,确实不是普通部队可比拟的。

  “莫急!快了!明年咱们东江会有大动作,少不了第五团的战斗”。

  秦逸也没多说,大致交代一下就行,队列演练结束,接下来就是火力轮射,一时间整齐的排枪声,有节奏的响起,硝烟弥漫。

  ……

  东江军紧锣密鼓的做着战争准备,如同鹏哥儿所料,历史强大的惯性并没有因为多了他这个时空扰乱者而改变。

  大明万历二十四年四月初三,在倭军的釜山防线滞留,焦急等待的大明使节团,出了一件让大明君臣蒙羞的丑闻。

  在所有人都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这么突兀发生了。

  怎么回事?

  大明正使临淮侯李宗诚,特么的居然一声招呼都不打,抛下使节团,带着几个亲信逃了!你敢信?

  四月初二晚上,两个在倭军中担任通事(翻译)的胡建人萧鹤鸣和王三畏,(真实历史)冒死找到李正使。

  告诉他一个惊世骇俗的消息:“倭酋秀吉从未有无乞和之心”。

  他们把打听到的“秀七条”详细内容,完整的复述了一遍。

  临淮侯李宗诚一听就傻了,这都是啥啊!疯了!割地也就罢了,反正是李朝的地,但是要大明送个公主和亲?看書溂

  但凡有一颗黄豆下酒,也不至于喝醉了如此胡言乱语、异想天开吧?

  大明有过和亲先例?哪个皇帝敢开这口,估计立马被文官口水喷死,死后连宗庙都进不去。

  你当是弱宋呢?和亲?和你大爷的亲!

  可能在老猴子秀吉眼中,和个亲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吗?但他贫瘠的大脑里,根本不知道大明是怎么起家的。

  敢对大明提和亲?这特么就是最大的侮辱,相当于直接在朝堂上,把皇帝和大臣们挨个抽比兜子,还要听到响的那一种。

  原本临淮侯李宗诚就觉得这倭国有猫腻,封王是大喜事,结果推三阻四的到现在连倭国的地界都没踏上去。

  哦!原来如此!狗日的小鬼子是想把我软禁在这里,一定是这样!

  怎么办?凉拌!

  厚赏两个“义士”送出门后,在纠结煎熬中,李正使做了一个十分愚蠢的决定。

  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