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18章 最离谱的纰漏,南原孤城三日破
  李新芳五月份就抵达南原城,又增筑了城墙,四周壕沟都再次挖深。

  杨元自己六月份过来的时候,还带过来三门佛郎机炮,这一切的预备都没白费,能让他在这里多坚守些日子,等待援军到来。

  身经百战的杨元非常清楚,在五万敌军面前,这城是守不住的,只能咬牙硬撑一天是一天。

  他唯一的指望,就是麻帅能尽快派兵来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按照总督大人的策略:

  “脱有缓急,南原告全州、全州告公州、公州告汉城,次第驰援。”杨元安排了快马立即通报全州城的陈愚衷。

  丁酉倭乱最离谱的一件重大纰漏出现了,守全州城的陈愚衷,匪夷所思的居然没继续安排往公州上报。

  导致身在汉城的麻贵,压根就不知道南原城这边的紧急军情。

  杨元在南原城一边望眼欲穿,一边心惊肉跳的听着夜不收哨旗的汇报。

  八月初九:“敌至屯山岭!”

  八月十一:“敌至宿星岭!”

  八月十二:“敌前锋已至蓼川边!”

  倭军前锋出现在南原城东南四十里的蓼川边,代表什么含义,人人心知肚明。

  在南原城头眺望远方,已经能模糊的看到滚滚黑烟,倭军这一路疯狂的烧杀抢掠,完全是肆无忌惮、灭绝人性的兽军做派。

  而南原城里已经挤满了惊慌失措的李朝百姓,全是这些日子逃过来的附近军民,孩子哭,大人吼的,一片杂乱。

  听着这满耳朵的异国腔调,什么阿西巴思密达之类。也就是这时候,杨元心头浮起一个让他很是羞耻的念头:

  “不行就撤吧,为这些人死太不值当了!”

  六千对五万,用脚指头都知道绝对守不住,如果全是戚家军那样的专业步卒,带齐了火器,还有一丝可能。

  而他们只有三门佛郎机,和弓箭而已,对了还有些三眼铳。

  南原城太重要了,唯一支撑杨元坚守的精神支柱,就是实际上根本到不了的援军。

  南原城要是失守,就意味着全罗道沦陷,这个责任太重,杨元也不敢擅自撤退。

  很简单,他上面没人,真出了事,可没人替他遮风挡雨。

  最后一个退进南原城的是李朝兵使李福男,一路从求礼城溃退,到了南原城外时,麾下只剩五十多人。

  杨元对这个时候不逃往更安全的地方,明知死地依然进城的壮举,很是钦佩。

  “拥兵自保者滔滔皆是,而公独以孤军赴之,南朝一李侍郎矣”。

  八月十三上午,倭军主力抵达城下,

  仗着人多,拉开了两道厚实的封锁线,一道小西行长第二军团从“防川由禅院”一直穿过长城桥,围到南原西门。

  第二道阵线由第五军团岛津义弘、和来岛通总、加藤嘉明的水师组成。

  从漆场截断河流,沿越川、栗场到大毋泉,与西门阵线连接到一处。

  左路军的本阵设在了乡校山、麒麟山,五万大军在城外四处安营扎寨。

  倭军大将们支起来的阵幕,连绵不断,层层叠叠,号角连营,各种五颜六色的家徽、马旗等倭军特有的旗帜那叫一个花里胡哨。

  “相续结阵,连延互回,月晕百匝”,倭人左路军故意炫耀武力,震慑守军。

  八月十三过了午时,倭寇派几个降人至城下劝降,被杨元射杀。

  当夜,倭军四面点火,彻夜鼓噪,继续恐吓城内守军。

  八月十四,在城外打造攻城器具,填平壕沟,四面围攻,东门城外建起比城头还高的射棚。

  倭军铁炮手,居高临下,集火射杀城头守军,杨元指挥小佛朗机炮进行反击,不是重炮,加上也就三门,发射的霰弹效果有,但并不明显。

  这一天的血仗,一直打到太阳落山才结束战斗。

  八月十五,小西行长派出正式使者,杨元没再杀使,在龙城馆内接见。

  使者提出让杨元带着明军撤出城去,保证不予追击。

  杨元一笑了之:

  “爷十五岁从军,身经百战未尝败绩,南原城精兵十万,尔等敢死,爷就敢埋”。

  这些虚言十万,倭军嗤之以鼻,李朝和明军在南原城的真实数量,他们早就从俘虏那边拷问清楚。

  中秋之夜上半夜天气不错,月光如昼,倭军决定夜战。

  宇喜多秀家亲自出马攻南门,小西行长攻西门,毛利吉成攻东门,围三阙一,只有北门看起来没人攻打。

  实际上第五军团北面埋伏,准备阻截追杀逃兵。

  南原城最后的时刻已经到来,南原城虽然也加高了数尺,但是老底子就差,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

  倭军仗着人多,背负浇上水的干柴稻草,制作成无数大束,在铁炮掩护下往城边狂堆。

  很快就堆出一个坡道,让进攻部队可以直接登城战斗。

  这一战杀的天昏地暗,城内的青壮被一批批征召,发个长矛就登城作战,不从军令就地正法。

  嚎哭声、惨叫声、怒骂声、诅咒声、血腥味、屎尿味、硝烟味……

  南原城宛如地狱。

  也许是老天爷也不忍看这人间惨剧,在打的最激烈的时刻,突然下起一场雷暴雨。

  双方都不能动用火器的情况下,甚至连弓箭都失去了效果,残酷的白刃战更加的血腥。

  这时候人数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南原城守军已经明显支持不住。

  宇喜多秀家也发了狠,长痛不如短痛,总攻!拿不下南原城,将主提头来见!

  攻城战瞬间就进入最高潮的时刻,秀家麾下大将太田一吉率先攻破南门。

  其他两面城墙,正在苦苦支持的守军,听闻南城失陷,当即士气崩溃,先后被倭军突破。

  杨元正在城内调集预备队,一听到南城巨大的惨嚎声,就知道完犊子了。

  守城战就是这样,一处破,处处破,他已经尽力了,事不可为,还是撤吧!

  他带着身边仅存的几十个家丁骑上战马,在电闪雷鸣中,往北门逃去。

  走之前,他还让人通知李朝兵使李福男一起逃,但李福男拒绝逃命,誓与此城共存亡,随即在早就堆满柴薪的官衙内举火自尽。

  南原城最后的巷战惨烈至极,三面突破的倭军见人就杀,不分军民,无视老幼。

  灭绝人性的屠城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