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77章 黑龙十八手,三招服四将,实锤万人敌
  开场就被放倒一人,其他三人看都不看一眼,攻击依旧,果然老辣。

  鹏哥右侧的摆赛一个左扫腿踢向他胸口,妄图救援杨登山,阻止汪鹏进一步的攻击。

  鹏哥不闪不避,侧身以左右小臂同时向外格挡。

  “碰!”

  摆赛感觉自己踢在了铁柱上,幸亏虚招没使太大力,不然小腿骨可吃不消。

  他这也是连招,一腿飞踢接着就是一记沉重的右摆拳,就见鹏哥依然一个跨步不退反进。

  闪电般的出左手硬抓住他右手腕,又是“碰”的一声,单手接住这一重拳。

  汪鹏右手闪电一掌连击带推的印在摆赛胸膛,“嘭”硬生生把摆赛击飞出去,撞在冲过来的解生身上,二人被这难以抗拒的大力撞的连连后退。

  这一招是为“青龙探爪!”

  左侧颇贵一声爆喝,又是一脚飞踢袭来,鹏哥一个原地转身,借着腰腹之力,以腿还腿,后发先至,直接把颇贵踹飞了出去。

  是为“乌龙摆尾!”也是留了劲道,颇贵连翻了几个跟头才消了力道,起身也不再上了,和闪出圈外活动右腿的杨登山站到一起。

  场上仅剩摆赛和解生两人,也是摇头苦笑,都是练武之人,再看不出汪鹏留手,还要死缠烂打就是自取其辱了。

  当下二人也是爽快,双双抱拳认输。

  “果然是万人敌,佩服佩服!”

  “承让承认!”

  汪鹏抱拳回礼,这场比试说时迟、那时快,几声爆喝和拳脚相交撞击声后,胜负已分,精彩纷呈。

  一众将官看的目眩神迷、意犹未尽,这时候自然是满堂喝彩。

  “万人敌!万人敌!”

  鹏哥儿赶紧抱拳四处示意,表示感谢大家捧场。

  “好!非常好!”

  麻贵当年也是武技惊人,现在年纪大了,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但是眼光非常专业。

  只是略一思索汪鹏那几招的狠辣变招,就知道哪怕是自己年轻时,也不是他对手。

  而且汪鹏很讲武德,给自己兄弟留了面子,他也是非常服气,主动喝彩。

  邢总督是文人出身,看不出其中的精妙,但是这一番结果是明明白白,汪鹏赢了,还赢的大大方方,一时间也是抚须而笑。

  祖承训李如梅都是习武多年,这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难怪鹏字营这么能打。

  就汪鹏这身武技,加上身高马大能披重甲,在敌军中杀个七进七出真不是妄言。

  而且这次汪鹏是代表辽东军人应战,还一挑四,赢的这么漂亮,他们身为辽东将门,自然是脸上有光,跟着大声喝彩、与有荣焉。

  这么一场小插曲过后,酒宴再次继续更是热闹几分,不打不相识之后就是惺惺相惜,男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喝吧!

  ……

  大军离开汉城一路往北,过了平壤、定州、义州,再过了鸭绿江,就回到了辽东。

  李如梅、祖承训只带着数十亲卫一起进京,其他辽东军就各自归营,汪鹏这边的三百人也定了下来,在渡江之时特意回了趟铁山基地。

  提前接到通知的李秋昇早就准备好了,众人换上新马,新的大明制式军服,汪鹏那身御赐的山纹甲也取了过来。

  众人焕然一新,标准的大明辽东边军形象,望远镜都换成了单筒式,马枪装进皮枪套里,燧发手枪揣怀里,手榴弹装进背囊里。

  亮给人看的兵器还是马槊、长枪,雁翎刀、骑弓双插雕翎箭。

  跟上大部队后,再次一路往北,过镇江城、凤凰城、抵达辽阳城,辽东总兵官李如松,亲自出城十里郊迎大军凯旋。

  李如松是去年年底,接替病休的董一元,接任辽东总兵职务。

  当时廷议再三推举十二名新辽东总兵人选,皇帝都不满意,特以中旨用李如松为辽东总兵官。

  言官争相劝阻,什么李家在辽东威名过甚,成梁当年养寇自重等等,皇帝鸟都不鸟、全部置之不理。

  他非常清楚,李如松在辽东意味着什么,但是相对于文官们的顾虑,他更信任李如松到任后,对整个辽东边患的控制力。

  和历史上不同,现在的草原上混乱不堪,鹏哥儿上次横行漠南千里,把兔儿被揍得屁滚尿流,实力大损。

  打着“修罗木”名义的马匪多如牛毛,换言之,鹏哥的劫掠行动,鼓励了草原上无数梦想着不劳而获、发大财的人。

  反正都是提刀抢劫,抢有钱的汉民,总比抢苦哈哈的牧民来的爽利,辽东边墙屡屡示警,各处边将疲于奔命。

  对皇帝来说,只要李如松回辽东坐镇,绝对能震撼住这些跳梁小丑。

  没想到还能重新回到辽东,重塑李家威名的李如松闻讯:

  “感帝知,气益奋”!

  ……

  到了自家地盘,李如松自然要尽地主之谊,许久未露面的李成梁在城中设宴接待。

  东李西麻齐名,也是惺惺相惜,西麻到了家门口,东李自然要出面,不然会被人说出话来,无论是朝堂还是江湖,大家出来混就是个脸面。

  邢玠总督自然不会扫兴,欣然赴宴,别看李如松是武将,文采可是非常不错。

  能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的徐渭徐文长成为忘年交的人,李如松绝对是文武全才。

  大胜归来,席间诗词唱和,有来有往,自然也是一段佳话。

  席间,邢玠、麻贵都对汪鹏赞不绝口,李成梁当然知道汪鹏在壬辰倭乱时起到的巨大作用。看書喇

  要不是鹏哥儿关键的几次出手,现在的祖承训哪有这般风光,而自己的长子如松,也会留下难以抹去的终身污点和遗憾。

  这次李如梅的出征表现,说实话李成梁很是失望,把自己的功勋完全寄托在文官身上,结果弄得里外不是人。

  要不是鹏哥儿力挽狂澜,这次李家又丢了脸面,折了名声。

  就像如松说的:“辽东悍将、勇将常有,福将极其罕见”。

  之前还是有些迂腐,怕他升迁过速,惹人嫉妒,李家有些刻意压着他的发展。

  锥处囊中、脱颖而出,看来不但不能再压制,反而要全力把他往上推,这样的福将自己把握不住,人家可是求之不得。

  顺便换个地方也比在你这干个参将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