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23章 板子就位,贾平就位
  巨大的爆炸回音,在狭小山洞空间里来回冲击,震的人头晕目眩,好一会才缓过劲来。

  方东打着灯笼看了一下,起爆点被烟雾笼罩,啥也看不见。

  山人自有妙计,船上的战士弯着腰用渔船里找到的,半边葫芦做的水舀子,快速往烟尘里泼水。

  勉强清理出一段,石墙上被炸出一个不规则的洞口,手探进去石头还挺厚的,已经能感觉到洞内传来的阴风。

  工兵排长在微弱的灯笼光线下,快速用锤凿修整洞口,足够一人通过。

  一名只穿麻布背心大裤衩的战士,敏捷的钻了过去,“噗通”一声掉进里面的水道,随即浮出来又从洞口接过刚点燃的第二盏灯笼照明。

  随着咯吱咯吱的声音,沉重的石门居然被吊了起来,内外的水位不一致,激的水波一阵荡漾,方东所在的渔船左右摇晃。

  沿着水道进去,在两盏灯笼的照明下,果然别有洞天,这是利用天然的洞穴,人工再次修整的一个不大的石室。

  两艘小船就占了大半的空间,边上还有专门的石柜,外面是木板柜门。

  也许是太相信洞口的机关,里面完全不设防,方东饶有兴趣的打开检查一番。

  原来是大明的度牒,僧尼道皆有,还有全套做旧的服装,看起来应该是前几年刚准备的东西。

  还有金叶子、碎银、铜钱、盐巴、空水葫芦、火折子等物,准备的还挺周全。

  随同方东进来的突击队员,齐心合力把两艘抹过桐油,保养不错的小船抬进水道。

  这个小船比他们的小渔船更加方便转运人员,接下来就是人员的转运,进来的兄弟都在短暂的休息,检查枪械弹药。

  这一波可把大伙儿累的不轻,最后进来的突击队员,小声的向方东汇报。

  “报告首长,渔船全部停到上游下锚,洞口也做了掩饰”。

  “很好!辛苦了,赶紧休息,检查枪械”。

  “是!”

  ……

  (龙岩囤最高海拔1354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公里)

  方东的突击队,要走的盘旋通道折算下来将近七八里地不止,通道在土洞和石洞之间来回的交错,好在都有石阶。

  土洞还用木柱木梁加固过,石洞就完全是在石壁上硬凿出来的,这个工程量就惊人了,而且看这些木料腐朽的程度,估计是几百年前就完成的。

  虽然只够两人侧身并行,但是都不需要弯腰,居然也有巧妙的隐藏通气孔,并不让人觉得憋闷。

  这一路走的众人浑身湿了干,干了湿,都是累的不轻,这不同于野外行军。

  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幽暗密闭的环境,仿佛永远走不完的石阶,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只有越来越沉重的脚步,和弟兄们越发变粗的喘息,还有一两声强忍的干咳。

  这一段辛苦的旅程铭刻在突击队的心头,很多人此后看到钻山洞就冒冷汗。

  ……

  再远的路程总有终点,最后的出口在龙岩囤西南的老王宫。

  这是南宋年间,播州土司杨文建的,合王宫和军堡一体大型城堡,当年被称为“龙岩新城”。

  而杨应龙住的是新王宫,两座王宫的城墙相隔也就两百米左右。

  老王宫更偏向军事用途,敌楼,箭塔,羊马墙、瓮城等等一应俱全。

  而新王宫,那是杨应龙从京城“留学”回来后,仿照紫禁城建的宫廷式建筑,更偏向于豪华和壮观,将近紫禁城皇宫四分之一大小。

  共有三十六街七十二巷,大体为“横三纵三”的布局,总面积在两万方左右。

  原本老王宫就已经废弃,加上现在的人手不足,现有的兵卒全部被调到前三关守卫。

  杨应龙的贴身护卫五百多甲士,也就只够守卫新王宫,老王宫里,一个人都没有。

  方东用力推开天牢里一个不起眼的夹板墙,小心翼翼的出来时,死寂一片的城堡,让他有些啼笑皆非。

  他悻悻的把左右手,一正握一反握的两把卡巴刀分别插回刀鞘,轻轻的嘘了一口气。

  外面风雨声明显转弱,暴雨已经快要结束,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一队队的突击队员鱼贯而出,人人面色惨白、满头大汗,这条路真的不堪回首,太特么折磨人了。

  只有狙击手班的十个人面不改色,依然是冷静如冰,连额头上都没多少汗水,方东也是感叹,都和他老大梁峰一样德行,嘿嘿嘿!

  板子心虚的左右望望,不由的走了个神,也不知道老大在忙啥,几个月不见,还真有点想念了。

  他安排狙击班占领有利位置,所有战士整理装备,吃干粮喝水休息。

  下一步就是在囤上三关最激烈的时刻,他将带着百人队一举斩首。

  从老王宫高处观察整个龙岩囤,板子也是叹为观止,成9字型连绵不断的城墙,绕山巅一圈,囤前一条尾巴拖到山下、瓮城、敌楼齐备。

  城内的宫殿、校场、寺庙、花园、气势恢宏,如果是在平地上这样的建筑并不稀奇,但是别忘了这是绝地啊!

  要想在这山顶平地上搞出这么大的排面,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海量。

  而这一切,今天就将变成东江囊中之物,板子就很美滋滋的看着。

  雨越来越小,估计已经是快到下午申时(15:00),总攻即将开始!

  ……

  昨天的攻囤行动,没有动用卡秋杀,主要是囤下三关对西征军来说相对好打,靠着三板斧(压制、点射、爆破)足够拿下。

  而囤上三关险峻的地势,只能靠远程火力投射,飞龙在下,朝天在上,如果还用老办法攻打飞龙关,就会受朝天关的侧击。

  所以,这两个关口堡垒就要一起打,一次性打残。

  战斗工兵连一个排四门卡秋杀单管发射器,正常配置是两个卡秋杀排,两个爆破排。

  秦逸这次东征,带了两个连的战斗工兵,共计四个排的16门卡秋杀。

  贾平作为战斗工兵创始人王灏的得力助手,全程参与了这支王牌部队的组建。

  今天的总攻非比寻常,加上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打断了原定的计划,贾平很不爽,所以杨家的守关部队,就倒了血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