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46章 要彻底掌控大明民间话语权
  今年上半年的年中盘帐,“钱塘新闻”一举扭亏为盈,还挣了不少,按照之前的承诺。

  从被升为总编叶浙涟,再到下面的记者们,一直到后招募的报童,人人都发了一笔丰厚的奖金。

  一时间报社上下士气大振,每天上班都嗷嗷叫,连带着原来的酸秀才们也都坐不住了,不再闭门造车。

  在刘将的点拨下,他们发挥特长,寻师拜友,到处采访,参加文人雅会,抄录精妙诗词,探访衙门最新的大案要案,也是干的热火朝天。

  现在一身制式蓝袍,左胸前别着“钱塘报社”的记者,被美誉为民间御史,也是杭州城一道风采。

  而刘将署名“戈培”的犀利文章,专门含沙射影针对程朱理学的腐朽,大力宣扬阳明心学,贬低东林丑类,一支支投枪砸过去,东林党气急败坏也无可奈何。

  为啥?斗不过呗!还真上门来闹过,一开始是文斗,杭州城的东林党人气势汹汹,写了一堆子曰诗云,自以为气壮山河的雄文。

  又凑了一笔钱找人印了几百份,印好了,傻眼了!谁去发?发给谁?一堆人你看我、我看你,好吧!这就很东林!

  最后又凑了一笔钱,安排帮闲站在各个路口见人就发,一听说不要钱,立马被人抢了个精光,拿回去糊窗户不香吗?

  东林党气急败坏的又出了一招,在报社门口贴大字报,这个省钱,直接打脸。

  好吧!最新一期“钱塘新闻”全文一字不漏刊登上报,然后由战斗力最强的“阳明派”大宗师李贽亲自出马,一句一句的驳斥,连错别字都一一指出。

  卓吾先生这个老顽童也是杀人诛心,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东林党羞愧难当,贻笑大方。

  文斗不行,那就武斗,东林党同气连枝,呼朋唤友,召集了百十个秀才公打上门去,要砸了这个反动巢穴。

  换了别人可能会怕了这帮大头巾,咱报社的人会怕?

  叶浙涟这个主编亲自打头阵,上去就是一板砖拍晕一个跳脚大骂的傻比,一帮记者挽着袖子,上去就是往死里揍。

  “彼其娘之!”

  “小西斯!弄不灵清!”

  “捣你木木个熬比”

  “你木个六儿!”

  东风吹战鼓擂,都是秀才谁怕谁?

  五十几个报社秀才记者,战斗力爆棚,撵着百十个东林秀才,硬是揍出四条街去,打的他们连哭带嚎、屁滚尿流。

  杭州城的吃瓜群众们,这天也是开了眼了,秀才大战啊,百年难遇,大声助威,出谋划策!

  “别他腿,哎呀对!搞翻了吧!”

  “插他眼!哈哈哈!漂亮!”

  “踢他蛋!嘶!真狠!应该碎了!”

  “钱塘新闻”的秀才记者,被笑称“蓝袍大王”,杭州府一战成名!

  ……

  对于官府这一块,报社更是毫不担心,明面上的税收该多少多少,报社从来不拖欠,私下里的常例三节四礼,绝对丰厚。

  嗯嗯!县太爷、府堂老爷都很支持这个报纸,就很懂事!而受过鹏哥儿点拨的刘将,对迎上这一套更是不要太娴熟。

  “某月某日,县太爷召集乡老里正,对春耕事宜做出重要指示”。

  “某月某日,府尊莅临知行初潭学院,亲自出题考核,对学院教学质量予以肯定和鼓励”。

  等等诸如此类“伟光正”的宣传,老爷们看的抚须直笑,这个报纸办的好,就很弘扬正气。

  当然,鹏哥儿办报纸可不是为了挣钱,这是一块重要阵地,关系到能不能掌控话语权的问题。

  别看现在你好我好大家好,针对的也就是东林一党而已,更多的是通过家长里短,城乡新闻吸引读者。

  很多掺杂在其中的一些思想和言论,正在潜移默化的输出“财富无罪,致富光荣”,偏向于宣传浙商求真务实优良传统,和重信守诺美德。

  这个没毛病吧?谁也说不出话来,故而商户们视为替自己张目,很是爱不释手。看書喇

  其实这都是前期的铺垫,一旦到了东江需要时,这份报纸就会变成利剑,号召大明新兴的资本家们团结起来,名正言顺的向封建社会正式开战。

  ……

  “鹏帅!”

  一身制式蓝袍的报社社长刘将,欣喜看到自己的领袖,居然抽空到报社视察,立马起身迎接。

  “坐坐,我是单独来找你的”。

  鹏哥一身便服,笑眯眯的进了主编办公室,拍拍刘将的肩膀,很是欣慰。

  “鹏帅您下命令吧!”

  “昨天秋昇汇报了你的工作,干的非常漂亮,我们研究过后,下一步按照钱塘新闻的模式,正式启动浙江和南直隶的报社扩张计划”。

  “是!”

  “嗯!你先看一下草案,有什么困难我来给你解决”。

  “是!”

  汪鹏把他和李秋昇制定的草案递给刘将研究,他自己好奇的在办公室里翻阅着从创刊以来的全部报刊。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一对比就能看出天差地别。

  早期的报纸更像是文学期刊,还是纯文学那种,最新一期无论是排版还是标题,都让鹏哥很是满意。

  刘将认真看完了草案,心情无比激动,这才是鹏帅的风格,要么不干,干就是大手笔。

  同样规模的报社,年前会在浙江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台州、金华、衢州、严州、温州、处州等十个府城全面铺开。

  明年在南直隶的继续扩张,应天府、苏州府、凤阳府等十四个府城,依次设站。

  整体的模式类同于杭州府,作为地方性的报纸,以当地新闻为主,注重时效,偏重于商户。

  但是主体思想,还是以“心学”为根基,宣扬阳明学派。

  前期的人工滚筒式铅字印刷机,由东江全力生产,保证每个报社最少有两到三台,油墨、纸张足量供应。

  实现盈利后,除去人工、奖金等运营成本之外,所有的款项再次投入滚动式发展。

  向南向西向东,沿着运河和长江逐步扩张,直到南北直隶、十三布政司共计138个府城,全部都有东江报社的存在。

  最终目标:彻底掌控大明民间话语权。

  刘将被鹏帅的大手笔震撼,为辉煌的未来目眩神迷。

  “加油啊!刘将!”

  “保证完成任务!”

  ……

  有打油诗为证:

  刘将执笔御史台,

  板砖破敌叶浙涟。

  宣传阵地鹏哥爱,

  不尽东江滚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