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66章 久米岛上移民村,拳师叶玄年轻人
  东江对于这些大明人的血脉很重视,但不会刻意优待。

  毕竟也就几千人,和未来的移民大军比起来,也就是个零头而已。

  还是那句话,上路子的,愿意跟着东江一起走的,今后必然会过上非常不错的小康生活。

  要是自己把自己太当回事,阳奉阴违的,背后搞小动作的,古拉格欢迎你和全家光临。

  黄宇飞到那霸港码头时,凌风不在,三艘巡洋舰护送运输船队去了舟山。

  运输船的任务也很多,如今辽东那边快要封冻,大批的东江海船就会跑江南到濠境的航线,甚至还有去吕宋的。

  如今海上基本比较安全,挂着吕宋安保旗号的船没人敢碰,这些年海贸也愈发的兴旺起来。

  港口外负责那霸港巡逻的武装商船,接到信号后缓缓驶入港口,黄宇飞带着一个排的骑兵上了船,直航久米岛。

  这个岛离那霸港一百七十里,坐船的话早上出发傍晚能到。

  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岛屿大几十个,这艘武装商船的舰长在这边执勤大半年,基本都熟悉,一一给黄总督介绍上面大致的人口。

  大的也就几百人小村,小的才两三户人家,还有不少没有水源的荒岛,黄宇飞听的兴致勃勃,畅想着这不就是最好的劳改农场吗?

  “长官,久米岛就在前面!”

  “嗯,好的,你把我们送到码头,后天早上来接我就成!”

  “是!”

  暮色低垂,郁郁葱葱的久米岛已经到了,这个岛面积还可以,有点像个缺了一角的菱角,长十七里、宽十二里。

  一番忙碌后,警卫排骑着战马将黄总督护在中间,沿着还算周整的道路往岛上炊烟袅袅的村寨行去。

  “停步!张少尉,你去打个招呼,别吓着乡亲们”。

  “是!”

  眼看村寨里一片鸡飞狗跳,黄宇飞下令停止前进,举起望远镜远眺。

  “有点意思!”

  村寨不大,一圈防野兽的矮木寨墙,上面缠绕着荆棘,估计有几十户人家。

  居中有中式小院青砖碧瓦,两边也有夯土草顶,还有木屋,看起来杂乱,还是有一定的规划。

  张少尉驱马到了村口,和一个穿着窄袖劲装青年交谈了几句,这个青年回头吆喝了几声,村子里的骚动就渐渐停息了。

  “很有威信嘛,有点意思”。

  黄宇飞对这个青年来了兴趣,下令继续前进,别看就四十几匹马,碟形盔上内务部特有的黑翎摇曳,原色的钢胸甲锃亮。

  左佩长刀、右挂短铳,马鞍前面还插着短管燧发马枪,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武装到牙齿的感觉。

  更不用说出身内务部,天然的严肃脸,个个眼神贼亮,一般人被猛的一盯,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总督驾到,草民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一口闽味官话的青年,不卑不亢的抱拳行礼,旗杆一样挺拔的腰背也只是微微一弯。

  “你是村长?贵姓?”

  “免贵姓叶,说不上是村长,会点江湖把式,在这里教教徒弟,叔伯兄弟抬爱,这个村子,我能做主”。

  “嗯嗯!你不错!很有骨气!”

  黄宇飞翻身下马,走到叶村长身边,指了指那座宽敞点的砖瓦院子,没有协商直接下令。

  “给你一炷香时间,让这家人换地方住,我征用一天,小张给个租金”。

  “是!”

  一旁的张少尉从怀里掏出两块一两的银币,递给这个姓叶的村长。

  年轻人有些发愣,张少尉不耐烦的又加了一块,拍在他手上。

  “好的!各位稍等!”

  年轻人叫叶玄,是久米岛上的“唐手”师父,其实就是南少林的白鹤拳、虎尊拳,又称虎鹤双形。

  天下武功出少林真不是一句空话,闽人地薄只能走南闯北,没点武艺怎敢东奔西走,起码也要有还手之力。

  所以无论男女,自小都会学点武艺,当然,教拳的师父自然就非常受人尊敬。

  别看叶玄也就二十出头,这身家传功夫在久米岛上还真没碰到过对手。

  这个小村叫叶家村,顾名思义基本上都姓叶,只有不多的几户也都是姻亲之类,所以很齐心。

  真要有什么倭寇海盗之流,他们就拎着扎枪弓弩出来“欢迎”了。

  这突兀而至的四十多全副武装还带着长短火铳,穿着铁甲的骑兵,一看就是正规官军,他们还真不敢得罪。

  武功再高,一铳撂倒。

  再加上离的近了,叶玄看清他们打的是吕宋旗号,也就放下心来。看書溂

  吕宋王为闽人张目,杀绝吕宋白皮鬼的故事,早就顺着海路传的人人皆知。

  刚才这些吕宋官军要征用叶家大院,倒也正常,眼看天快黑了,肯定要找地方住宿。

  但他们居然给钱?这年头官军这么“慈祥”了吗?好吧,一愣之下还多挣了一两银币,你说这事闹得。

  叶玄小跑进了院子,又是一番吆喝,淅淅索索的,一家人夹着包裹走侧门离开。

  黄宇飞一行人牵着马进村,进院,大致检查了一下,院子里有水井,还真方便了不少。

  骑兵虽然威风,但是每天宿营时可就有的忙了,虽然也没骑多远,但是一套流程少不了,松腹带、解鞍,喂水喂食。

  都是个人自带的标准精饲料,黄宇飞把叶玄喊过来,细细了解这座岛的情况。

  很多事情以讹传讹,真真假假的,哪有本地人了解的详细。

  譬如说闽人三十六姓就是个虚数,和白发三千丈一个道理。

  实际上久米岛上只有十五姓,其中洪武、永乐年间到达的只有六姓,另外九姓都是为后来陆续从闽地迁入。

  岛上还有九姓是本来岛上的琉球人,现在基本上也都被闽人同化了,只有个别的风俗会有所区别。

  久米岛上分为两派,融入派和传统派,当然传统派最占优势,保留着闽人的全部习惯,和老家那边基本上区别不大。

  融入派人数少,都是在琉球为官的家庭,很多人都迁到首里城,几代人下来,衣食住行都和琉球人差不多,只是会说汉话写汉字而已。

  融入派在岛上也留着部分家眷,主要是甘蔗田的收入确实香,所以不可能放弃。

  “这些家族在琉球有权有势,在岛上自然高人一等”。

  “呵呵!高人一等?”

  黄宇飞歪嘴冷笑,就很番茄!

  ……

  有打油诗为证:

  洪武视民如棋卒,

  三十六姓入琉球。

  土官风光浮云散,

  宇飞有请古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