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505章 板砖破一切虚妄!破一切装比犯
  各地的新闻报都是十天一期,(日报就别想了,做不到),正式免费的第一期,全是本地和其他城市血淋淋的实例。

  谴责的文章只有“戈培”一篇,各地的读者怨气冲天,但是无从发泄。

  第二期还是各地的新发生的矿吏恶行,除了谴责,“戈培”开始提出反思,凭什么我们就要被如此折磨和羞辱,凭什么?

  往日自诩父母官的人,为什么不保护自己的百姓?

  第三期,头版头条,大肆宣扬了一个多月前发生在荆州,民众自发驱逐税吏的正义行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第四期,悲哀的一幕,连当官的都被抓捕,被免职,原来他们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第五期,“戈培”直接亮出刀子,号召城内全体商贩罢市,关门闭店,让这些矿狗子收西北风去。

  终于回过味来的“苏杭等处提督织造兼理税务司礼监太监”孙隆,一开始真没把这纸片当回事。

  皇命在身,他怕什么?地方官员都要退避三分。

  而且这报纸还不错,譬如人家损失了三百两银子,下面人才报20两,这尼玛不能忍。

  当全城商户忍无可忍,但势单力孤,没本事反抗的时候,终于有人号召集体罢市,那就关店。

  本身就已经不挣钱,还要防着被敲诈,那就关门上锁,老子不开了,你能奈我何。

  这尼玛就吓人了,而且人都有从众心理,一条街都关门了,你一家开着,是怕“矿狗子”找不到还是咋滴。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除了应天府(金陵)、淮安府、都有大神或大神们坐镇,矿吏不敢过分。

  其他二十三城先后罢市,大街上再也看不到一家营业的店铺,连特么青楼都关了。

  一份不起眼的新闻报纸,第一次露出巨大的威力,也就是从这一期开始,各地报社遭到矿吏们的疯狂打压。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一开始是这些混混们自发上门闹事,居然被打的满地找牙。

  各个报社的主编,都以当年钱塘新闻主编,现在都南直隶分社总编叶浙涟为偶像,办公桌上常备一块青砖做镇纸。

  而各个记者公文包里,可不仅仅只有制式的铅笔和采访本,半块青砖是必备武器。

  板砖破一切虚妄!破一切装比犯!如露如电、如当头棒喝、应作如是观!

  就很强!

  江南不同于辽东,高淮在那边能武装三百铁骑,这边只能发些棍棒,腰刀配的都不多。

  说句丧气话,越是边地的混混越敢下死手,像江南这边有钱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吵吵,比嗓门大。

  敢拎根木棒,真往人头上砸的,都算比较勇了。

  杭州城里上门闹事的混混被揍了之后,孙隆立马召集人手,凑了三四百打手,准备强行拆了“钱塘新闻”报社。

  这种大动作怎么可能保得住秘密,当这些气势汹汹、吆五喝六的恶徒,来到报社所在的那条街时,就注定了结局。

  这次刘将亲自出马,一身制式蓝袍,身后十几个新旧皆有的编辑和记者,看起来势单力薄。

  带队前来的税官头目匪号“谭三”本身就是杭州城的大混混,一看今天这活简单了,装比装吊的走上前去。

  “一群小西斯,弄不灵清,仗着人多敢殴打皇差?来!看看谁的人多!今天再打个试试!”

  “哼哼!”

  刘将歪嘴冷笑很番茄,手里夹着的烟卷隔空点了谭三两下。

  “试试就试试,人多是吧!擂鼓!”

  “咚咚咚咚!”

  门楼里传来隆隆的战鼓声,“嘭嘭嘭嘭”十字街头从四面涌出上千的百姓,手里都拎着棍棒竹竿,有节奏的敲打着地面。

  街坊四邻当家男人,阳明初潭学院的学生、老师,各家店铺的青壮伙计,厨师、小工、看家护院的家丁……

  所有人都统一用红巾蒙着脸,满怀恶意的盯着这些目瞪口呆,瑟瑟发抖的混混税官。

  刘将把手里烟头猛的往谭三碧脸上一弹,大喝一声:

  “捣你木木个熬比!”

  也没看到他从哪里摸出块半截青砖,“啪”一下就拍在谭三狗头上,当场鲜血四溅,谭三哼都没哼,白眼一翻就进入婴儿般的睡眠。

  “打税狗啊!”

  “上啊!打畜牲精!”

  “彼其娘之!”

  “色你挖的个粮!”

  “那粮则修比!”

  半个时辰后,街上人群散去,一群破衣烂衫、浑身脚印、鼻青脸肿、牙掉一地、浑身是血的“税官”紧紧抱在一起,嚎啕大哭,嚎的老惨了。

  ……

  暴跳如雷的孙隆,叫嚣着找到官府,要立即查封这种淫秽反动的报社,抓捕殴打皇差的刁民,结果看笑话的府堂大人一口拒绝。

  有能耐写奏折啊!让圣上下旨啊!本官觉得人家报纸没编造是非,说的都是实话,你们自己怎么不反省呢?

  所谓的皇权想落实到百姓头上,离开了当地官员的支持,就成了一个笑话,就凭那些歪瓜裂枣的混混,街溜子?

  本身收税啥的就是地方官的禁脔,上上下下都分好了应得的比例,大人拿大头,小人拿小头,为了细水长流,也不会临泽而渔。

  像皇帝今年这种做法,已经从根子上颠覆了皇权和官员之间的默契。

  千里为官“名、利”二字,你把手都伸我兜里了,我连瞪眼的权力都没有吗?

  更何况荆州的抓官撤职事件,深深的伤害了所有在职官员的官心。

  没有任何凭据,捕风捉影的就把一州主官副官一网打尽,都是十年寒窗苦读,一步步爬上来的官员,感同身受。

  有一就有二,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是下一个荆州府官员,既然皇帝你这么信赖太监,那就让他们来管吧,要我们这些文官弄啥哩?

  官职在身,说明哲保身也罢,说冷眼旁观也行,当来自民间自发的反抗形成声势,这些利益受到严重侵犯的地方官员,是喜闻乐见的。

  搁谁受得了,哪怕一个普通衙役,平时在街上,这些街溜子看到都点头哈腰,生怕得罪了挨揍。

  现在好了,狗东西抱上太监大腿,居然抖起来了。

  来来来!我看你能牛比成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