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538章 齐鲁之地大乱起,李朵登场着红衣
  噩耗传来,首辅大学士赵志皋立即上奏:临河(清)一发若斯之烈也,为运道咽喉,齐鲁扼塞、民俗剽悍。

  加以东西南北之人,贸易辐辏,乘乱一呼云集雾合,此地一摇则三齐震动,京师欲安枕,不可得矣……

  开玩笑呢?京杭大运河就是大明的主动脉,源源不断的给京城输血,这要是血栓了,那就真的完犊子了。

  那时候江南还没开始动手,皇帝主剿,群臣主抚,皇帝也担心真把临河打成废墟,一来二去就耽搁了。

  这尼玛关系到大明四分之一的税收啊,可不是小事。

  原本称病缺额的山东巡抚立即补上,新任的山东巡抚刘易从,就是原山东左布政使。(相当于省那个委的书个记)

  山东右布政使黄克缵升为左布政使,(相当于省那个长)山东巡按张大谟(相当于纪个委的书啊记)。

  这三人对本地的情况都非常熟悉,先调集山东驻军前去清剿。

  另一段历史上他们成功了,一盘散渣的乱民见到大兵出动,立马全做鸟兽散。

  第一个撞门的编筐匠人王朝佐是条好汉,把一切罪过都揽了下来,最后被判斩立决,临河民乱结束。

  可这一个被鹏哥严重扰乱的时空,鹏哥对什么白莲、蚊香之类的邪恶分子深恶痛绝,发现就杀。

  南北直隶待不住,原本的灾区民众又大批被移民,失去生存土壤的装神弄鬼之徒,发现了山东这个好地方,成规模、有组织的转移了过来。

  这里可是有当年的大师兄在,都是曾经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大师兄自然举双手欢迎。

  只要有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在,临河城的事态就彻底脱离了普通民变的范畴。

  在自发起义热血上头的劲头过去之后,衣食无着依然没有解决,商人是敏感的,杀头的生意有人抢,赔本的买卖没人做。

  肚皮饿的发慌,靠冷水顶着的人,有人喊你去吃粥,菜粥!只要跟着念几句经文,就能吃饱肚皮,谁不去不是傻子吗?

  如果要问几千年历史上,哪一个民间教派最厉害,最具杀伤力,存在时间最长,毫无疑问肯定白莲,没有之一。

  不用剃发,宣传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听起来很正派不是?白莲可是大明官方禁忌,冒头就挨揍。

  “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徐鸿儒他以其师父,河北滦州石佛口王森创立的“蚊香”为名,聚众数千人,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

  手下沈智、夏仲进、张柬白、侯五、周念庵、孟先汉号称六大护法,分散在山东各地活动,发展秘密信徒。

  原来可是号称十八罗汉,被南北直隶东江特勤,一路追杀到就剩这几个。

  这样的好机会,这些造反专业户们那叫一个欣喜若狂,临河城初乱没赶上,但是中后期,这些骨干已经开始活跃起来。

  大批的骨干、笃信徒,携带粮草兵刃往临河赶,徐教主自己没来,但是派出教中“红衣圣女”做法助阵。

  这下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真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

  而对此一无所知的大明朝廷,还把这当成是普通的民乱,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就导致杯具不可避免。

  山东备倭总兵官周于德接到军令,派了一员参将,领兵三千前来平乱。

  原本只当是普通任务,大军一到,摆摆样子就能吓尿乱民,然后抓几个头目杀一杀,有个交代就行了。

  早就洗脑完成,临河城上万乱民以为官军要来屠城,在头领的鼓励下决死一战。

  官军辛辛苦苦赶到城下,眼见的城门大开,正准备入城,只见城楼屋脊顶上,一袭红衣扬手打出一个掌心雷。

  “嘭!”

  城门外连绵数里的商铺、仓库里涌出无数头裹红巾的乱民,口念咒语,手舞着竹枪木棒,疯狂杀来。

  官军连鸟铳火绳都没点,就被这一波没有阵型,没有章法,纯粹“猪突式”冲锋打的全军大溃,丢盔弃甲,长枪鸟铳扔了遍地,连特么鞋都跑丢了无数。

  参将第一时间被百十个骑马家丁护着,打马就跑,头都不回。

  “圣女万胜!”

  “万胜!”

  “万胜!”

  狂热的“义军”们兴奋至极,真以为圣女法术高深,有教主保佑,自己拿着木棍连官军都能打败。看書溂

  城楼上的红衣圣女李朵,戴着白银打制观音面具,城楼屋脊最高处负手而立,顾盼自雄,看起来得意的不行!

  “特大爷的,一会儿可怎么下去哦!老高了!”

  ……

  官兵平叛被一帮乱民赶鸭子一样撵走,这事忒丢人,周总兵气的暴跳如雷,谁让这废物参将是他小舅子呢?

  怎么办?凉拌!

  花钱呗,这不是溃败,这是诱敌,结果敌人狡猾没上当,咳咳!这就很大明!

  一番折腾,周总兵重新调集了五千兵马,刀出鞘箭上弦,鸟铳火绳闪亮,连特么碗口炮都带了十几门。

  十几天后,等他们再次抵达临河城下,二话不说先烧城外的商铺,以免再次中伏。

  鸟铳火炮对着空无一人,城门大开的临河城热热闹闹的轰了半个时辰,重金悬赏勇士进城。

  结果你懂的,早特么跑光了,总不能空手吧?城里还真有些傻子,以为官军来了就安全了。

  “报!敌军溃逃,俺们骁勇营血战夺城,斩首三百二十七级!”

  “好!俺给你们报功!进城!”

  ……

  临河城拿下,乱民头目授首,城外的商铺自然是乱民烧的,临河城暂时也废了。

  大战嘛,军械损耗难免,该报损报损,花点钱再从府库、军库领呗,不然呢?

  好在运河不是通畅了吗?排排坐分果果,上上下下平叛有功,连周总兵那个废物小舅子都分了两个首级功,于是皆大欢喜。

  没等皇帝和衮衮诸公消停几天,荆州发生千人追打皇差,接着江南又乱了,临河这事也就没人在意了。

  上万初步编组,又捡了不少长枪、鸟铳、之类的军械,有家不能回的这些初级信徒们,像落入沙土的雨滴一样分散到山东各个乡村。

  徐鸿儒陷入幸福的烦恼,手下人太给力,官军又太傻比,这一下多了这么多人,每天就喂饱他们也是一大笔开销。

  这年头,教主家也没余粮啊!

  ……

  有打油诗为证:

  齐鲁之地大乱起,

  白莲又换蚊香皮。

  城头圣女施法力,

  李朵登场着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