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540章 李朵小基地,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朵靠着自小耳濡目染,在院子里学来的小花招,成功骗过狗东西精虫上脑,被酒精麻痹的思维能力。

  当禽兽师父两眼放光拥着她往床榻上倒时,一个极其尖锐的指环刺,被李丹悄悄套在中指关节上,轻易刺入其后脑“凤池穴”。

  当死不瞑目,浑身抽搐的老狗不再动弹后,李朵并没有初次杀人的恶心,只有难以言喻的畅快。

  朵儿仔仔细细的用被子里掏出的棉絮,紧紧堵死其后脑并不大的伤口,擦干残留血迹,放下老狗的发髻遮掩。

  将其外套鞋子全部脱下,在被窝里摆好盖上被子,连狰狞的表情,她都用热手巾捂成沉睡的模样。

  小李朵翻出早就悄悄准备好小包裹,把禽兽师父身上几两碎银和一小把铜钱带上,小包裹在腰间绑好。

  把他贴身的一把锋利匕首连鞘绑在左小臂上,刀把朝外便于抽拔,再用宽袖子遮好,拿上师父的腰牌,披上他的外套。

  她就这么施施然的出门,对戒备森严的院外守卫,出示腰牌,伪称是给师父去买点院外的特色夜宵。

  在两个守卫不怀好意的嗤笑声中,李朵终于逃出这个魔窟一样的存在。

  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江湖上多了个心狠手辣、专杀人贩子的侠女。

  人称“白观音”,一张银制的观音面具,就是她最明显的标志。

  ……

  “师父师父!”

  几十个半大小子姑娘,屁颠屁颠的跑到李朵马前,七手八脚帮着牵马,后面是两头大青驴,背上都绑着麻布粮食口袋。

  “嘿呦嘿呦!”

  力气大的四人抬,力气小的六人抬,很懂事的把粮食袋子往粮库里运,还有人把马和驴牵去喂水喂食。

  李朵接过弟子们递来的水葫芦,大口大口喝着冷水,舒爽的不要不要的。

  这是一处“古大野泽”畔不起眼的废庄,就是李朵小据点,行走江湖六年,刀光剑影、拼死搏杀。

  解救了不少和她一样,不知道家在何处的孩子,能说清楚家在哪里的,她都会想办法送回去,或是去信让人到指定地方来接。

  可不能交到官府,那些狗东西比人贩子更狠,早上偷偷送去,中午就被人牙子领走,你敢信?

  这沟掉槽的世道!呸!

  这处地方原本是被洪水淹没过的小村庄,全村死绝后一直荒废下来,地方又偏僻。

  真遇到事,划着小船往河道纵横的大野泽里一藏,鬼都找不着。

  李朵一开始只在这边清理出一个砖瓦的小院,随着人数的增多,慢慢的清理出一小片庄子。

  又把井水掏好,种点粮食蔬菜,养些猪羊,鸡鸭鹅之类,又让这片鬼蜮一样的废村恢复了人气。

  和徐鸿儒这边算是不打不成交,他手下的信徒看中了这块无主之地,想在这边建个窝点。

  李朵和他们交涉过,还打了一架,正儿八经学过杀人技,多年江湖厮杀的“白观音”一出手,哪里是这些愚妇愚民能对抗的。

  仗着人多瞎咋呼的十几个人,被李朵一根哨棒揍得满地打滚,就这还是她留了情没下死手,不然一个也活不了。

  惊动了香主带人来找场子,等看到李朵骑马携弓,一身甲胄,刀枪齐备,就知道这不是个凡人。

  最后是徐鸿儒亲自登门,三请四邀,给足面子,以按月给粮的条件,这才招揽了李朵的加入。

  不用参与他教内的事务,相当于客卿身份,给了个“红衣圣女”的名号,教内需要时就出手相助。

  原本相安无事,上次临河城,李朵也去帮了忙,可这相对平静的生活,现在已经被彻底打乱。

  徐鸿儒密令所有铁杆教徒,四处作乱,分散官府的视线,准备扯旗造反。

  这尼玛就坑爹了,官府虽然龌龊,但是要造反谈何容易,李朵可不愿意陷到这种不死不休的局面里。

  这些日子,她想办法四处采购盐粮,让徒弟们制作干粮咸菜,万一事有不协,就撤到大野泽深处去,那边已经开辟了新的据点。

  几个年纪大一点的徒弟正带着半数的兄弟姐妹,在隐蔽处搭窝棚建个小寨子。

  唉!捏个王鳖羔子的破世道,啥时候才是个头!

  ……

  山东这边处处骚乱,今天杀个衙役,明天死几个帮闲,看起来一两个地方不起眼,累计起来就吓人了。

  加上之前的情报,“蚊香教”死灰复燃,据说在打造兵器,制作旌旗,一场大乱迫在眉睫。

  山东备倭总兵官周于德头皮发麻,名义上山东应该有四万兵马,承平已久的这么多年下来,别说一万了,能凑出六七都困难。

  能打的加起来也没千把号披甲家丁,一大半还没马,这尼玛怎么玩?

  山东布政使司6府15州89县,平摊到各个县城,连个百人队都不够,也就只能在州府和重要县城做做样子,不然呢?

  怎么办?凉拌!

  借兵呗!登莱和旅顺多近?划个小船都能过去,汪鹏“万人敌”的名声,那叫一个响亮。

  要是能请动这尊大神,率几百铁骑到山东转一转,让那些狗崽子们知道大明朝廷的厉害,必能打消一些盲从者的胆气。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怎么请呢?总不能说咱们山东这边兵不行,要靠您老人家来撑撑场子,这事好说不好听啊!

  要不说人家山东巡抚刘易从这笔头功夫利索,话说的圆润。

  “临河城民变虽解,商贾百姓惊魂未定,特邀大明万人敌汪总兵,携精锐铁骑数百,前来临河坐镇些许时日。

  以震撼宵小,以慰百姓惶恐,确保今年完税大局不受影响……”

  你看,这场面话说的多漂亮,背后的意思,“衮衮诸公”们要是不答应,那年底税收不齐,可别怪本官言之不预。

  好吧!别的事能拖就拖,这税收可是大事,要是年底少了两成的额度,大家年终奖可不就泡汤了吗?

  反正辽东边境很是安稳,闲着也闲着,不就是让汪鹏抽个空子,带着辽东铁骑去临河装装样子嘛。

  要说之前午门献俘,三百铁骑的威猛,可是给文武百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有什么不可以的?又不是换一地总兵这样的大事。

  皇帝对自己家奴搞得破事,也很不是滋味,这个主意还真不错,那就准了呗!

  圣旨下到辽阳,刚从倭国回来的鹏哥儿也是一阵无语,旋即想想这也是机会,提前把山东清理一下没毛病。

  赶早不赶晚,那就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