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572章 总摄戎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
  昨晚一顿酒喝的都很爽利,但是真的轮到今天接印之时,七个大佬还是内心揣揣。

  明知道这事纯属大逆不道,有违人臣之道,但是真正在这个位置上时,是屁股决定脑袋。

  就像后世无数键盘侠,叫嚣杀尽贪腐,等他自己坐到那个位置时,好兄弟求上门,帮不帮?老丈人小舅子堵上门,你办不办?

  中国历来是个人情社会,千年以降,海刚峰一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万历怠政,整个帝国的发展大幅后退,平宁夏之乱,帝国尚有余力。

  发生在李朝的壬辰倭乱、丁酉再乱,这两场国战级别的战争,耗尽了万历中兴积累的家底。

  连黄河泛滥的急报呈上朝堂,皇帝回复都是等等,等釜山打完再说,偌大的帝国,亿万民众,怎么就混成这个死样子?

  七个内阁大佬都在文华殿偏殿守候,没人提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惊天之举,而是在说国事艰难,相当于给大伙儿找个借口

  户部尚书陈蕖掰着指头给大家算账:

  “天下赋役之额,比二十年前十增其四,天下殷实之户却比二十年前十减其伍,黎民何辜?”

  “然也然也!”

  工部尚书杨一魁最急切,恨不得立马就拿到银子,赶紧调集民力修河,这事人命关天。

  “来了来了!”

  “几位叔伯久候,小侄姗姗来迟,恕罪恕罪!”

  汪鹏昂首阔步,意气风发的当先进屋,后面跟着满脸谀笑的魏忠贤,刚刚在过来的路上,鹏帅狠狠夸赞了他,可开心了。

  “不急不急!”

  事到临头了,七个大佬反而有些矜持起来,这事真的太尴尬了,剥夺皇权啊!太耸人听闻了。

  “各位大人,圣上口谕,国之重宝交于内阁,此后国事大家商量着办,直接拟旨即可,望众爱卿以天下百姓福祉为己任,不负重托”。

  “臣领旨!”

  沈一贯领着六名尚书,对着皇帝寝宫方向三拜九叩,拜的诚惶诚恐,拜的认认真真。

  起身后,沈一贯接过全套的“皇帝之宝”共计二十四枚,这就是传说中的御玺。

  自打秦始皇觉得“玺”和“死”音同不美,改为“宝”后,历代皇帝的大印都称为“宝”。

  这可不是光秃秃的一枚,每个“宝”都有指定的用途。

  譬如礼部马上用来确认三国内附的“天子行宝”,就是专用以封外国。

  正常的流程,这些印玺皆由内廷尚宝监负责保管,圣旨需要用御玺之时,都要向尚宝监提出书面申请。

  尚宝监得到皇帝同意和批示之后,才能用印,每一次用印记录都很完善备查,可不是想盖啥就盖啥。

  沈一贯身为次辅,其实正式的职务叫尚宝司丞,职衔是建极殿大学士,大明首辅次辅之时默认的尊称,其实没这个职位名称的。

  从他接过代表皇权的“皇帝二十四宝”之时,就意味着政权的交接。

  从此皇帝只是一个吉祥物,不管是谁登基,对这个大明都不会再有影响。

  国之大政不再归皇帝的喜好,而是内阁的意志,也可以说是全体文臣的意志,这个事情可顺不可逆。

  掌握了天下事之后,没有人会愿意再还政于上,正如鹏哥所言,屁股决定脑袋。

  顶尖的文臣最清楚,和不出深宫的皇帝比起来,随便找一个知县都比他强,起码能分清什么是麦子什么是韭菜。

  沈一贯捧着沉重的二十四宝放于案几上,七个人面面相觑,这就成了?怎么跟做梦一样。

  几个人还偷偷掐自己大腿,疼的脸上直抽抽,不是梦啊!

  这份权柄并不好掌,从此再也没有替罪羊给他们当靶子了,为啥?

  以后的政令,好也罢坏也罢,都要他们,或他们的接任者来承担一切后果。

  “哎哎!几位叔伯别发愣啊,那么多事呢!赶紧写圣旨,用印,那谁,拿点印泥来,圣旨先拿一摞……”

  鹏哥才没这么多感慨,他对所谓的皇权可没有一丝一点的崇敬,他要想要的话,这些都是他的,或者自己重新刻一套,这算啥。

  “哦哦!对啊!赶紧,赶紧!”

  内阁大臣们也不再发呆,是啊!还那么多事呢,一想到累积如山的公务,几人对死鬼朱翊钧那是腹诽不已。

  “哪位叔伯帮小侄先写一份?”

  汪鹏毫不脸红,一本正经的就像是跟人接个火一样轻而易举。

  “咳咳!”

  内阁几人的目光“唰”全看着邢玠,看的他直咳嗽,这事还真推脱不了,老邢捏着鼻子上前,摊开一份圣旨。

  到底是正牌进士出身,连草稿都不用打,拿起狼毫就开始写,一手馆阁体那叫煌煌大气。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闻褒有德,赏至材,总督汪鹏,御侮折冲,朝寄尤切,任惟勋德,功参鼎业,以安社稷,朕甚嘉之。

  祖制大都督府总摄戎机,命汪鹏为大都督升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节制中外诸军事,封疆重臣、宣劳戮力、镇守岩疆、望实惟允。

  钦此!大明万历二十七年十月九日”。

  众人表情各异,虽然昨晚宴席上已经谈好了彼此的界限,但是这次可是玩真的了,总掌天下兵事,不王而王。

  邢玠最后一字写完,放下狼毫笔,抚须退后,端详了一下,也未多说,“两害相形,则取其轻;两利相形,则取其重”,总比尸山血海好。

  沈一贯也没有犹豫,事到如今,他感觉这样并不坏,就像汪鹏说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他先取来自己的“尚宝司丞”印,当先盖上,然后看了看其他内阁成员,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其他人也就不再犹豫。

  依次盖上六部大印,这道程序表示着汪鹏这个大都督,是政事堂内阁一致认可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为他的合法性正式背书,同样的这也是一份监督,希望汪鹏信守承诺,不干预政事。

  七枚代表大明内阁认可的朱砂印盖好,沈一贯在一堆玉玺里,找到“皇帝之宝”,沾上朱砂印泥,轻轻盖上,使劲压实,再收回玉玺。

  一个朱红鲜亮的皇帝之宝大印端端正正盖上,这代表着皇权的认可,从这一刻起,大明大都督汪鹏名正言顺。

  “谢谢各位叔伯啊!小侄改日请大家喝酒,回见回见!”

  汪鹏眉开眼笑的拿起圣旨,卷好后,往咯吱窝一夹,打着哈哈潇洒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