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玄幻奇幻>玄幻:开局坐牢,出狱横推天下!>第340章《永乐大典》的魅力
  “天魁不表态,我便说两句。”

  元本初继续说道:“浩气学宫,不是一个人的浩气学宫,也不是一家的浩气学宫。”

  “人魁要分院,我不赞同,你们也可以表态。”

  “元师,我不同意!”

  “我同意!”

  越勾、孔云二人旗帜鲜明表态。

  紧接着,一名名学宫大儒表态。

  浩气学宫数万年演变,各家学说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元本初不同意分院,获得了大多数人赞成,哪怕是儒家学派中的大儒,也有不少人支持他的看法。

  人魁不在,天魁不在乎,浩气学宫虽然不能说是地魁一言堂,但其实也差不多。

  等到众人接连表态完毕,元本初站起身来。

  浩气学宫绵延至今,杂家其实不能算一个有明确意识形态以及传承的学说,但又因为其“杂而广义,无所不包。”的学说脉络一直广泛受人认可。

  特别是在浩气学宫,这座以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的学府中杂家又显得格外活跃。

  直到地魁元本初的出现,杂家声望,达到顶点。

  而这,还不够,元本初身为杂家学说之大成者,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他是杂家真正走到这一步的人,也是唯一一个,但他不满足于此,他想要将杂家带向另一个高度。

  诸子百家说到底还是儒家最鼎盛,但他想要做的便是杂家的思想融入到每一个读书人的脑海中。

  天下读书人,都以杂家学说为根基,吸纳其他家的精华,来成杂家之言。

  他想要走上儒圣曾经走过的路。

  “既然意见不统一,想来谁也无法说服谁。”

  元本初环顾四周继续说道:“人魁要分院而治,支持他的人可以去助力他。”

  “我想要合各家学派统一教学,编撰适合所有学生的书籍。”

  “这本书籍,并非凭空想象。”

  “它将以传说中的《永乐大典》为基石编撰而成。”

  元本初说完,一道道难以置信的目光看过来。

  大明第一奇书,明成祖朱棣集真武界诸子百家、世家门阀、江湖宗门、大明皇族合力打造的天下第一奇书。

  “什么?”

  “永乐大典?”

  “元圣您说的是真的吗?”

  众多大儒皆惊呼,除了依旧闭目参玄悟道天魁外,没人能淡定。

  “前些时日,我寻到了一处古遗迹,或者说古战场,《永乐大典》残篇便是在那里发现的。”

  元本初说话间挥舞衣袖,在他身后,一本本残破染血书册在领域中沉浮。

  有些书册被翻开,有些书册则是紧紧合拢,哪怕是书册残破不堪,依旧在浩然正气中不为所动。

  真的是永乐大典!

  当书册出现之时,在场诸多大儒,诸子百家不同学派传承之人纷纷感受到熟悉的悸动,那是传承的气息。

  “明成祖并非大明皇族公布病死,他在临死前,带着《永乐大典》参加了某场未曾记载的战斗,在古遗迹中,哪怕岁月流逝,仍有无数恐怖生灵的残躯。”

  “明成祖用《永乐大典》震杀那些恐怖生灵。”

  “而如今,我想集浩气学宫之力,召集中州各大皇朝、世家门阀、宗门圣地前来修复《永乐大典》,再以《永乐大典》为基石,统一天下学说,为后世奠定万世基石。”

  “当年《永乐大典》修成之日,成祖便传出病逝消息,《永乐大典》也神秘消失,今日如此神物失而复得,不仅是我浩气学宫的大事。”

  “吾欲与诸君召集天下人,共修大典,诸君以为何如?”

  一句诸君以为何如,屋中万籁俱寂,唯有粗重的喘息声传来,彰显出每个人内心波澜。

  人活一世,总有些事情是无法拒绝的,比如说眼前这件,参与修复《永乐大典》将会是何等光荣。

  大明鼎盛时期,雄踞整个真武界,那时候天下尚未如今日群雄割据,各家学派、宗门圣地、世家门阀皆在大明皇族统御之下。

  可想而知,那集合了真武界一切历练修编出来的奇书是何等恢弘。

  越勾仿佛早已知道此事,脸上没有显露出惊讶神色,他看向孔云的目光中带着一丝讥讽。

  孔云显然也注意到了越勾的目光,但此时他也没有心情管越勾了,此时他的心情已非心乱如麻能形容。

  林师的分院而治,他是支持的,但是参与《永乐大典》的修编,他也是想的,此事无关学派,却也超越学派。

  这种效果,便是元本初想要的。

  林旭生研究分院而治这件事情,孔云都知道,他自然也知道。

  不过他一直没说,等的便是今天。

  天地人三魁,从名声、声望、从者规模来看,人魁林旭生遥遥领先。

  虽然地位一样,但实际上以人魁为尊。

  六月初时,他便找到了《永乐大典》,但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消息,也一直没有着手做这件事情,现在这个机会让他等到了,那自然不会错过。

  “人魁的分院而治,是大事。”

  “修复《永乐大典》也是大事。”

  “人力有穷,分心不好!”

  “意见相左无妨,各选一边即可。”

  元本初说完面带微笑看向众人,越勾立刻起身表态:“元师,我愿意为修复《永乐大典》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林师,此事吾也愿意。”

  “法家遗失孤本不少,《永乐大典》必有记载,吾亦愿意加入。”

  “《永乐大典》编撰初期,农家底蕴尽出相助,如今就算吾农家式微,也依旧愿为《永乐大典》编修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木牛车马,千机百变,无墨家,不成!”

  ......

  各家学派,接连表态。

  西风彻底压倒东风。

  这便是《永乐大典》的魅力。

  在浩气学宫内部快速达成一致之后,除了少量的学宫大儒坚定前往东荒,其他学宫大儒尽皆投入《永乐大典》编修。

  中州大地上,随处可见浩气学宫大儒身影,他们邀请诸多皇朝、古老家族、宗门圣地加入修复《永乐大典》这不朽伟业之中。

  各方势力在派人加入之时,也开始寻找古遗迹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