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综武侠+红楼]林姑娘看我鸭>第 119 章 第 119 章
  阿杨带着笑的脸忽然呆滞,呈现出有些懵逼的空白,还能看出隐约的茫然和不敢置信。

  笑容逐渐消失。

  谁?是谁?!是谁背刺了我,透露了这个字?!!

  官家不知所以然,见阿杨的笑容忽然凝滞,有些疑惑,脸上还依然带着和善的笑,问:“怎么了,菊之?”

  阿杨木着脸,僵硬地开口道:“无事……”

  阿杨在皇帝案边坐下,两眼无光,好像人生也就这样了。

  还好皇帝还记得之前探望太师时对方的请求,试探着开口:“石观音此案了结后,我准备立案公开,你之后可愿留下?”

  “开封很好。”

  听阿杨此言,官家脸上也带上了笑意,不止是因为阿杨的言下之意,还因为他的这句话本身。

  百姓安乐,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十二岁亲政,听政的太后与他的看法有多处不合,他却困于年幼,直至亲政,一边弥补先帝在位时造成的损耗,一边推行新政,一日不敢懈怠。朝堂上争执不断,老臣不断劝阻,有时连他自己都在迷茫,他所做的一切真的是对的吗。他有时会出宫走走,看看他治下的百姓,他又会重新坚定起来,无论他在史书上留下的是美名还是骂名,无论后世如何评价他,至少他的百姓安定喜乐,如此足矣。

  “之前找了籍卷,才知道原来以前说的‘小晏殊’便是你啊,解试第四,也是不错。”

  “因为习剑,故去参了试。”

  那‘小晏殊’的名声,阿杨是知道的,只因为那时师父曾拿这调侃他,他也不在意,不知在外面引起多大轰动。

  剑是礼器,虽然没有严格规定,但普通百姓是不可随意佩戴的,士人受礼遇,正经的读书人是有佩剑的资格,只是不能逾制。为了防止有人浑水摸鱼,这“读书人”也是有要求的,或是正经的书院书生,或过过科试。一些大门派的弟子若是习剑,有的会入试一考,但多半还是在书院挂名。阿杨当初习剑,才去参加了童子试,以十一岁稚龄拿下第一,人人都以为又是个晏殊,谁知后来再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晏殊十四岁在童子试大放异彩,被先帝看重,点入朝堂,一直深受看重,民间不少人把孩子送去参加童子试,也是由此之故。

  但那解试,是世界观补全的,阿杨自己并不知晓,按着自己多年装傻的经验,面不改色点了点头,含糊嗯了两声,扯开了话题。

  官家看了看阿杨的神色,见他逐渐放松,终于把一直含在嘴里的话问了出来:“菊者隐逸,如今这字倒是不合适了,不如朕为你另取一字。”

  说完,官家似是松了口气。

  他幼年受太师教导,收益良多,虽然太师在他六岁那年便辞官了,但他对他的影响却是极大的。他身为人子,不敢怪错先帝,但他登基后,一直有在派人寻找恩师,可惜一无所获,直至对方随林海入京,住在了阿杨的宅邸,他上门探望,才知阿杨是他的弟子。

  一别二十余年,顾先生却仍是当年的模样,当顾先生看着他,轻笑感叹“您长大了……”之时,他好像岁数被抹得只剩个零头,眼眶发潮。

  当初阿杨无心朝堂,师父才为他取字菊之,怡然悠逸,又有凌霜傲骨,直到在这儿无聊,天天出去和年轻人凑热闹,才知道这字取坏了,借着自己在官家那儿有些脸面,托他为弟子另取一字。

  阿杨是顾先生的弟子,是正经的当儿子养的入室的徒弟,官家自幼心便推崇顾先生的学说能力,因他教导过自己,私心把阿杨当做了半个师弟,对阿杨更是喜爱。受了先生的请,要了阿杨的八字,回去找出本子来挑字。

  这些字都是早早找好的,在皇后怀懿安公主的时候就挑出来了,不久前皇后又诊出有孕的消息,他又连夜把上次就要翻烂了的《尔雅》《解文说字》等书拿出来又翻了几遍,加加减减往本子上添字,现在那孩子还没有出生,倒先便宜了阿杨。

  官家想着那时见到的阿杨的模样,兴致勃勃往纸上誊字。

  黎字不错,只官家想到不久前一位告假回乡改名的官员,只因为名字中一字与“孤”谐音,恐对父不利,思量后,又把此字划去了。

  泽字寓意不错,但看这八字似乎不太合适……

  烨字也好,光明光盛……看書溂

  有的字寓意好,字却凶,又或者八字笔画不合适,但若取稳一些……

  官家想起阿杨那跳脱张扬的样子,又微妙得有些舍不得。

  当初看到籍卷上写着“字菊之”时,官家甚至还有一丝迷茫,这谁?是那日那跳脱的小子吗?

  官家定好了字,又让钦天监的人对八字算过,才把写着字的纸折起来收好,等着“师弟”回来。

  阿杨听到官家要为自己赐字,被这巨大的惊喜砸懵了。虽然现在的字是师父取的,但这……你也不能怪他不喜欢啊,当初毒萝听到这字时笑得满地找头的样子还历历在目

  他用激动的眼神看着官家,满是期待。

  只要给取个正经的表字,你让我叫爹都行!!难怪都说官家爱民如子,这才是为人爸爸该有的样子啊!

  想起当初师父那个飘忽心虚的眼神,和现在还是满口都是“花儿”“小花”“花花”的不正经样子,阿杨痛心疾首,只想把“一日为师,终身都是你爸爸”这话糊回他脸上。

  同样是爸爸,你看看人家!

  笑得一脸温和的官家不知道,他厚着脸皮在心里偷偷称呼为“小师弟”的阿杨,居然背地里偷偷叫他爸爸。

  “烨熙二字正合适,你以为如何?”

  光盛喜乐,官家写下这字,便想起初见阿杨时,他四处招猫逗狗,笑得肆意开怀的样子,这才最终定下。

  在阿杨身上,他看见的是这个时代无数年轻人的影子,满是积极的朝气,什么都敢去试上一试,敏思大胆,行事自由不羁却又比任何人都明白为人的底线。

  这二字不仅是赐给阿杨,也是这年轻的皇帝的期望,希望他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兜里都有闲钱可以买糖吃,希望那些意气风发,满腔报国之意的学生,未来都可以光盛喜乐。

  阿杨只觉得官家似乎在通过自己看向什么,含笑不语,眼眶似乎带着水汽,又好像是错觉,再看时,是温柔的坚定。

  这时阿杨已经来不及想什么糟糕的替身梗了,他双手借过薄薄的纸片,分外慎重,感动地差点汪得一声哭出来。

  这两个字,逼格真的,好高!!

  是吧是吧,我果然是男主没错吧,这两个字,怎么看都是男主才有的标配啊,苦尽甘来啊!人间值得!!

  其实阿杨以前还猜测过,会不会事实上这世界是篇小说,有一些小姑娘在屏幕后面一边看小说一边戳戳戳地翻页,嘴上说着喜欢自己,然后每次有人一叫自己菊之就忍不住笑出来。

  这真的很好笑吗?

  如果你是阿杨,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不,你只在意你自己哈哈哈。

  但,没有关系。

  虽然他的姓不像什么轩辕东方欧阳一听就感觉非池中之物,也不像什么顾温谢唐一听就像是温润如玉的男主。

  但是,官家赐字,一朝逆袭,欲扬先抑,这妥妥的男主待遇啊。【此处应有阿杨激动的拍大腿声。】

  阿杨作揖,谢过官家,快乐得感觉整个人都轻盈了,恨不得现在冲出去绕着京城跑上三圈然后冲到林府去告诉林姑娘官家新赐的字和还养在林府的鸽子一起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

  官家被阿杨脸上咧得几乎控制不住的嘴角感染,也忍不住露出笑了,又马上正经表情,道:“正将年节,百官叙职考效之期,需待事毕再授职,烨熙可有想去的地方。”

  现在正好是官员开始年终汇报考核的时候,这时候上任的确不方便,阿杨倒是不急。他也没做过官,想着就是领了差事,应该也多是和白玉堂那样,做个御前护卫一类,官家应该是照顾他的感受才如此问他,哪里想得到官家听自家师父吹了他快一个时辰,正摩拳擦掌准备各方面压榨他。

  此时还不知道人心险恶的阿杨宛如傻白甜一般,道:“您决定就好,啊,对了,我听说开封书院最近在寻教导学生剑艺的先生,你看我如何。”

  阿杨看向官家,眼睛亮闪闪的,满是期待,官家信得过阿杨的剑术,开封书院也的确缺人,连展昭都要抽空去顶缺了,见阿杨主动揽活,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官家点头应下,道:“可,却不可为正职。”

  官家看阿杨的眼神里透出一丝看小白菜的慈祥,心里已经开始给阿杨排班了。

  各地的税正在收了,各地都需要计算,户部忙得不可开交,工部算数据,日日纸垒得比人都要高,听说阿杨心算极快,对这些也有过了解,还有等过了年,又一批黄金要送进京了,统计和拨款也需要人……说起来,昨夜送到的石观音的账本正需要人整理,又不好向太多人透露,这不就是好人选吗……

  如此想着,官家道:“回去好好歇息。”

  阿杨:“啊?哦。”

  官家人真好。

  “明日是大朝日,朝服已经派人送至宅上,若有何不懂的,皆可问内侍。”

  明日朝会,绕不过给阿杨论功行赏,阿杨自然要出席。

  当初官家就从雨化田口中得知石观音实力之可怖,后受了伤的石观音从白玉堂与展昭二人的追捕下脱身,官家更是担心,悔自己让这样一个年轻人去闯那九死一生的路,可情况紧急,别无他法,在好消息传来之前,夜夜不得好眠,却只能叹气。

  朝廷可用之人,终究是太少了。

  雨化田在养伤时曾对来看他的官家说过:“若是阿杨……臣便启程,带一船火.药,臣有把握,若不能顺利杀她,便与她同归于尽。”

  所幸,这少年平安回来了,所幸,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