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这个皇帝太稳了>第四十七章《宝船实录》问鼎天下
  皇宫……

  “陛下,您发的圣旨有人揭榜了。”

  小李子毕恭毕敬的将圣旨端了上来。

  “这么快,就有人揭榜了?”

  萧宁有些意外,为了防止这货不是什么招摇撞骗的术士。

  他特意让工部尚书李伟等一系列大佬陪审考问,为了就是看看这家伙有没有真材实料。

  结果出乎自己意料,这家伙也太会了吧。

  工部出的问题,他都能一一对答,而他说的很多结构就连李伟都答不上来。

  一切只因为他有一本传说中的造船书。

  《宝船实录》

  萧宁一点也不怀疑古人的智慧,很多现代人以为自己读了两本书就鄙视古人和猴最大的区别就是会用筷子。

  但只有他们真正去了解这些智慧,才发现他们的学问是倒退的。

  里面的太多智慧,现代人只学了几首诗和浅薄的历史而已。

  而有些智慧恐怕永远也解答不了…

  这也是萧宁今天格外开心,郑氏家族竟然提前一百多年预料了如今的发生。

  还将《宝船实录》这种禁书偷藏了一百多年,要知道这个被抓住可是要砍头的。

  好,好,好…

  朕心甚慰哈哈哈…

  “郑山明,如果让你再去创造战船,能否成功?”

  “回陛下,小民家族世代研究造船理论,家中的图纸能堆满一个房间。”

  “只要木材和人员足够,小民有信心在一年内让宝船成功试水。”

  郑山明严肃的回答,他今天来可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因为皇帝一旦反悔,自己的头颅不仅要掉。

  郑家百年的造船基业,也就毁于一旦,但好歹陛下有眼,终于赌对了。

  “好,甚好,传旨…”

  “封南浙郑氏为战船总工,(从三品)赏银十万,诰命夫人两人,家中进士一人,所需银两材料朝廷负责,钦此。”

  郑山明从容不迫的领旨谢恩。

  这种淡定让萧宁更加相信,这个郑山明会给自己带来奇迹。

  ……

  三天后…

  郑家…

  此时的郑母正在和儿媳小妾在门口做着编竹筐的小活。

  每编一个竹筐她们就可以拿五个铜板。

  常年的编织让这些妇人的手上鲜血淋漓

  不过也没有办法,毕竟家中这么多人要吃饭,郑山明身为老大考上了秀才在一家书院教书。

  老二愚笨,考了十几年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劝他出去找个生计也被拒绝,到如今三十好几的人了,连个媳妇都没讨到。

  不过郑母也不生气,一辈子怎么过都是过,平安健康就好。

  只是来不及多想,几人刚编好箩筐便被邻居王氏一脚踢开。

  原因是两家这么多年来一直不顺,前不久郑家栽树居然栽了个桑树。

  出门见桑(丧)

  这不是咒自己家死嘛!

  郑母再三解释,这桑树是要给孙女做桑树花吃,而且这是她家门口,种什么都没事的。

  可王氏哪听的了这个,认为这是在挑衅她家。

  因为自己的夫君在官府做捕头,在附近还算有点势力,今天非要给这三个老鸨子一点颜色看看。

  几个捕房的捕手身穿便衣,根据捕头的意思,教训一下得了,别闹出人命。

  “你们几个臭鸨子,谁允许你们私自做生意的,交商税没有?”

  郑母颤抖道:“皇上不是说小商小贩,每年低于五十两的生意不收商税吗?”

  衙门捕手怒道:“谁他娘的告诉你的不收商税,老子说收就收,税银五两,交不出来都给我进去。”

  “铛……”

  一声震聋欲耳的锣鼓声传遍不算热闹的小巷子。

  “恭喜郑老爷被皇帝恩重。”

  “封三品官老爷,家中诰命夫人两人,赏银十万,进士一人,恭喜…”

  郑山明帽插红花,座下高头骏马,正在对来往的百姓举手致意。

  我老郑家憋屈了百年,终于等来了自己的风光。

  郑山明因为坐的高,看的远,一眼就看到门口几个王八蛋在欺负自己的家人。

  “娘亲,他们可有伤你半分?”,郑山明恶狠狠的看着几个大汉。

  这几个捕手别说官了,就连个吏都算不上,平常欺男霸女吃拿卡要还行。

  一听说面前的人居然被皇帝加封三品大员,顿时吓的磕头谢罪。

  郑母大度,说不是什么大事,让郑山明放他们走吧。

  最主要是害怕儿子有权有势后。开始目中无人,自古以来多少人就因为这么头没的。

  “郑母休管,这是本官的过错,还需本官来治。”

  南浙知府怒气冲冲的说道,如今郑山明官职比自己还高。

  而是皇帝重海运,郑山明又是造船行家,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今日若是的属下惹到郑家人,他日被皇帝知道了,自己这个知府官运难走啊。

  “冯师爷…”

  “带这几个兄弟下去润色润色去…”

  “好的,老爷…”

  几名捕手面如死灰的被带走,这次肯定被润色的半个月下不了床。

  郑山明没有心慈手软的释放他们…

  因为圣母是成不了大事的。

  朝廷这次给了十万两白银,郑母只留了几十两补贴家用,其他全让郑山明用于造船。

  几十两已经够花了,最起码不用再编竹筐了,而是这么多钱放家里也不安全,朝廷没钱,要为国家着想,不如拿去造船。

  郑山明谨听母意。

  随后要把六品诰命夫人送给母亲。

  郑母拒绝缓缓讲道。

  吾儿孝顺就好,母亲老了,诰命夫人陪伴不了母亲几年。

  不如把这两个六品诰命夫人送给家妻和小妾,她们还年轻,更适合拥有这块牌匾。

  郑山明谨听母意,跪地痛哭,有此母,何愁前途不顺也。

  同进士出身的牌匾则顺理成章的给了郑老二。

  令人意外的是郑老二看到牌匾,没有欢喜,也没有嫌弃…

  而是痛哭起来…

  “原来进士长这样啊,能做进士的人那是吃了多少苦啊,受了多少罪啊,吾考了这么多年连个秀才都没考上,怎么就突然变成进士了呢…”

  随后郑老二放下墨笔,跪在母前,怒骂自己这些年为了功名,冷落了太多。

  让家人和母亲受了太多罪,并表示今年就开始娶妻生子,好好工作。

  郑山明欣慰的看着这一切,再也忍不住对着北方开始顶礼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