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红楼之蚌病生珠>第 126 章 第126章
  小孩子困觉分两种,一种是乖乖的,揉揉眼就是困了,困了略微哄哄就睡了;另一种则是睡前哭闹,不闹得个人仰马翻,一屋子人精疲力尽,才不得睡。

  贾家小细妹儿人小体弱,气力了小,正是那种相对乖巧的孩子。宝玉则正好相反。想让他乖乖睡熟,那才是做梦。

  宝玉虽是在园子里就困着了,但这来回折腾下来,进了屋子又醒了。半睡不睡的孩子气性大着呢,宝玉在奶娘怀里扭来扭去,手脚无意砸在奶娘身上,都疼得奶娘直咧嘴。

  “宝哥儿乖!咱乖乖睡觉。”奶娘拿宝玉也没法子,只能颠着哄。

  屋里伺候姐儿的寻声出来,看见这场景也是头大,又不由得庆幸自己伺候的是个乖巧的主儿。

  毕竟屋里还有个小的,而且是已经睡着了的,所以宝玉的奶娘不曾把宝玉抱进内屋,只是在外头哄着。可总归还是在一个房里,这边宝玉哭闹不休,里头睡着了的那个也哼唧了几声,有要醒的趋势。

  贾家细妹儿虽乖,但小孩子总是有起床气的。若是没让她睡饱就被吵醒了,那比哄宝玉还麻烦。她体弱,一哭便是上气不接下气,小脸憋得发紫,兼之吐奶咳嗽,哭一场就跟大病了一场似的。为此王氏还特特同众人嘱咐,说不许让姐儿见得一声哭声。

  瞧着不好,满屋子的人都帮着一齐哄宝玉,先让这个小祖宗消停了再说。一个小丫头甚至着急脱口而出:“宝哥儿可别闹!到时候吵醒了妹妹,你可说怎么办?”

  “妹妹……”不知道是宝玉听懂了话音,还是宝玉终于被哄足了睡意。他嘟囔了几声,终于沉沉睡了过去。

  一屋子人这会子都是起了一身的白毛汗,见两个娃娃都没什么问题后才如释重负。奶娘把两个小娃娃凑在一起,两张粉雕玉琢的小脸凑到一起看着格外痛人。

  “真真是两个小祖宗!”两个孩子的奶娘相互对视了一眼,长舒了一口气。

  留好了人手在屋里值守,众人退下。方才着急的小丫头这会子才反应过来自己之前是说错了话。她也不扭捏,直接到宝玉奶娘面前请罚:“方才奴婢说错了话,请妈妈责罚。”

  身为奶娘,在一众下人面前确实算地位超群。不过贾敏替宝玉挑的奶娘张氏是个难得的明白人,自然不会伸长了手去管贾家姐儿身边伺候的给自己立威。她瞧着那丫头不过是个半大孩子,只是笑道:“伺候得好还用罚?要不是你提了一声,我们还不知何时才能把哥儿哄好。”看書喇

  旁边的人也打趣带和,把这一场子事给圆了过去:“可不是。原来我们宝哥儿是个懂事的,晓得不能吵了妹妹困觉。难怪不能按寻常小孩子的法子去哄。”

  这边消停了,李纨那边又不太清净。这次应邀来做客的是李纨的小婶。她虽比李纨长了一辈,可因为守孝耽误了年岁,嫁入李家的时月也不算旧。因都算是新媳妇,又占着娘家长辈的这层身份,所以她对李纨的境况感到格外的气氛。

  “这会子到底是个什么事儿!”李婶眉头紧皱,“你还怀着身子呢。他们贾家就是这么埋汰人的?”

  李纨并不言语,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这态度一时间搞得李婶都很是尴尬。

  这种娘家人私话的场景,邹氏作为奶娘,也是有资历在一旁近身伺候的。李纨弄得李婶下不来台,邹氏是又急又气。她气自己奶大的姑娘怎么这般牛心左性,不晓得软和变通;急得则是要是什么都不说,这娘家人如何能帮自家姑娘撑腰。

  李家虽也是体面人家,说起来人人赞一声清贵,可比起国公府这样的人家,还是不够看的。女子高嫁虽是常情,可若是门第相差太大,亲家来往之间就自然没那么硬气。以往在京里,李家拉不下脸面。可如今是在扬州,江南这一亩三分地,也算是李家的地头上了,国公府远在京城,正是娘家人帮李纨撑腰的好时候。

  碍于身份,邹氏开不了口,而且李纨之前干的那些糊涂事儿也委实等闲开不了口。邹氏不知道李婶的脾气性格,只得看着李纨暗自垂泪。

  虽说是长辈,可李婶同李纨之前没什么交情的,之前说要帮忙出头也不过是站在娘家人的天然立场,看着亲戚情面罢了。这会子热脸贴了冷屁,李婶也直觉得晦气。

  本想着会这么一直冷场下去的,不想李纨突然开了口:“劳烦婶娘费心了。宫裁挺好的。不论贾家还是林家都是规矩人家,吃穿用度一切花销也没有委屈我的道理。”

  “一家人还讲什么客套话。”

  李婶还没来得及接过话茬,李纨又直接继续说:“只是有一事想劳烦婶娘。邹妈妈年岁大了,身子骨一贯不好,宫裁也不忍让妈妈继续操。所以想请婶娘将妈妈接回家去,也算是让邹妈妈安享晚年的了。”

  “姑娘!”邹氏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相信。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再抬头之时已是泪眼滂沱。

  “这……”李纨这出谁都没能及时反应过来,李婶只能讪然道:“姑娘言重了。这邹妈妈即是奶了姑娘一场,我们李家自然是要给她养老送终的。只是毕竟是姑娘的奶娘……”

  说到最后,李婶都不知道如何开口了。奶娘不同于别的下人,终归是带了一个娘字。若是被奶娘尽心尽力奶大的,很难同奶娘感情不好。若是一家主母无能,家里的小主子被奶娘笼络去的都是不少。邹氏面相老实,看着也是忠诚尽责的,为何会落了个这样的下场。

  李婶不知道李纨主仆日常的相处,也不想多说多错,给自己揽上事端。于是她只是淡淡地劝道:“宫裁还是多想想吧。这说出去的话泼出去水,再想收回就难了。”

  李纨扭过头去,并不回复,俨然一副心意已决的模样。

  这气氛谁会想多待,李婶也只是面子上多嘱咐了李纨几句:“你好生歇息着吧。毕竟是贾家明媒正娶的大少奶奶,又是他贾家求取来的体面。只要你好生保养,生下小少爷,日后谁都越不过你去。”

  李婶这会子说出去的话显然是针对王氏之前放出来的风声,说是要给贾珠纳妾的事情。这是这话早说和这会子说已是天差地别的意思了。早说,代表着李家会给李纨撑腰,谁都欺负不了她去;这会子说便是在劝李纨好自为之了,让她别作没了自己的体面。

  李纨对李婶的劝告充耳不闻,她只是低头抚摸着自己的肚皮:“我也不管体面不体面了,只是这肚里的孩子是我的宝。其他,谁在乎就在乎去呗。”

  临走之前,邹氏冲上前给李纨连磕了三个响头:“妈妈不在,日后还请奶奶多多保重。”言语中的称呼转换也代表着他们主仆之间的情分在慢慢消逝。

  很快,邹氏就被其他伺候的下人给拉开了。她转身之际喃呢道:“奶奶这是在怨我了。”

  李婶一行人的告辞让王氏同贾敏都很是吃惊。她们甚至都做好了李家会来之不善,要为李纨撑腰的准备。毕竟之前贾敏同王氏通过气的,王氏也知道自己之前所做不算地道。不想李家一行人来势汹汹,可走的时候却是虎头蛇尾。

  内宅是主母们的天下,很快就有人把之前发生的一切尽数告诉了贾敏同王氏。

  贾敏在心里叹了声李纨糊涂,但明面上照顾王氏的面子也就没有多说。她只是叫人封了二十两银子:“给邹妈妈送去吧。咱们积善人家见不得别离,这点子就算是咱家的一点子心意了。”

  贾敏开了这个头,王氏也不好再刻薄。她只是皱了皱眉头:“这不是咱家的规矩。只有家里从外进人的,哪有把伺候的老人往外赶。”她嘴上说了几声李纨不懂事,又碍于自己亲婆婆的身份,在贾敏的封赏上又加了十两。

  薛王氏见状,虽好奇事情的更深内情,但面上一点也不落后。她也随了贾敏的例子,掏腰包赏了二十两。

  李纨那儿的闹剧自然有人去通知贾珠。贾珠听完沉默了半晌,也不知道有什么可说的了。不比其他长辈不知道邹氏其人,贾珠同邹氏还是有几分交道的。作为李纨的奶娘,贾珠对邹氏是有足够的敬重,但也仅仅只是敬重。对于李纨的决断,他并不多说,只是知道邹氏不是奸刁之人。他取了私房,让人送了一百两过去,也算是全了自己的心意。

  吩咐完全,不想前来汇报的小厮仍不曾退下,贾珠不禁皱眉道:“还有何事?”

  那小厮犹豫了片刻后道:“本不该来麻烦大爷的,只是小的在大爷身边待得也不短了,自恃有几分眼界,所以擅作主张,请大爷来分辨。”小厮给贾珠呈上一个楠木匣子,“这是今儿有人给咱们家细妹儿姑娘的满月礼。送来的人家自称是大爷的故旧。”

  “故旧?”贾珠眉头微皱,并没觉得有什么异常,“怕是以前的同窗。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满月礼交给太太处理不就成了?”

  小厮家贾珠这般态度仍然坚持说:“大爷还是先打开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