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别云后【完结】>第13章 方崇

  这人锦衣玉带,风度翩翩又长了一副俊逸的好相貌,一看便知是富家子弟。

  季遥出身运州,家世虽然尚可,却也只算是商贾之家,与京城的高门自然攀不上关系。如果这人认识季遥,又是如何认识的?

  季别云在一瞬间想了许多,面上只露出一个敷衍的笑。若真的被拆穿,那只好用选择性失忆大法了。

  谁料年轻人却先拱手行了一礼,彬彬有礼道:“方才无意听见足下名讳,多有冒犯,只是见足下袖口破了一道划扣,故而冒昧提醒。”

  说这话时年轻人脸上还带着笑意,话里处处都是自谦与尊敬,实则这人天生一股矜贵,无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不自觉带着风度。

  季别云摸了摸两边的衣袖,果然在左袖摸到了一处边缘光滑的裂痕,想来是练刀时心不在焉划破的。他虽然心中仍有戒备,却也回了一礼,“在下季遥,字别云,多谢提醒。”

  年轻人也道:“方崇,方慕之。”

  这么巧,与丞相同姓?

  季别云还未来得及说话,袖子便被扯了扯。他偏过头去,看见妙慈正在给他使眼色,只不过使得有些光明正大了。一双眼睛瞪得溜圆,朝方慕之的方向转了转眼珠,又小幅度地摇了摇头。

  方慕之不是第一次遇见此种情形,了然一笑道:“家父为朝廷效犬马之劳,在下沾了家父的光,虚名偶有人知,见笑了。”

  这么一说,季别云就可以肯定了。他拍了拍小沙弥的手背,转头问道:“令尊可是丞相方大人?”

  方慕之摆了摆手,一张脸上写满了“不值一提”,却并不是趁机炫耀,而像是真的不愿别人提到他父亲。

  “此处逼仄,外面说话?”

  当今丞相位高权重,私底下的生活却十分简单,就连膝下也只有一位老来独子。传闻方相教子有方,家风甚严,教养出来的方家独子也有逸群之才。

  季别云实在不知这么一位天之骄子有什么好和他说的,却也想借机了解丞相方绥,便跟着出去了。

  还没走两步便被妙慈扯住了衣裳,他倒退一步,低声问:“有什么想说的?”

  “那可是丞相之子啊!我劝施主不要与之过近,也不要贪恋权势,与权贵打交道很麻烦的!”妙慈一脸着急,一串话珠子似的往外蹦,像是真的替他焦虑。

  季别云眉头微皱,问道:“这是观尘教你的还是因为出家人要清心寡欲?”

  小沙弥一愣,心想这有关系吗?他一头雾水却还是答了:“单纯是因为我讨厌与权贵打交道而已,施主若是不听我也没办法,那季施主自己去吧,我先走了。”

  话一说完,妙慈便转身往另一边的门跑去,跑到门口时还回身冲他挥了挥手,表示再见。

  这孩子,有时候缺心眼似的无忧无虑,有时候心里又比其他人多了一分直觉。妙慈刚才那番话说得确实很对,与权贵打交道不仅麻烦,还危险,稍不注意就会被卷进权力斗争之中,毫不自知地当了牺牲品。

  但他既然已经来了宸京,便不可避免地要与权贵打交道。

  季别云舍不得放过送上门来的方慕之,转身跨出了门槛。方慕之正等在外面的空地上,离了一段距离,想来没有听见方才妙慈说的那些话。即使他来得慢了些,也很有耐心地等着,并未有任何不快。

  “方公子。”他点头打了个招呼。

  方慕之抬头看了看方向,带头往西边走去,“不如先陪我去一趟文殊殿?”

  季别云有些意外,这人倒是很不客气,也不知自己是何底细有何事在身,便让自己陪着走一趟。

  好在他确实没什么事,便也陪了。

  “方公子是来礼佛的吗?”他随口问道。

  方慕之答道:“年岁不小了,终究是要考取功名的,这不考试之前特来拜拜文殊菩萨,祈求文运亨通。”

  季别云以为像这种高门子弟,无论心里是否贪图功名利禄,面上一定要装得淡泊名利。谁料堂堂丞相之子,见他的第一面便自己吐露出功利之心,实属罕见,也不知有什么目的。

  “不知季公子来此处是为了求什么?”他们走上一座回廊时,方慕之问道。

  这个问题季别云不好答。他虽然名义上是贤亲王的侍卫,可是如今被王爷以不清不楚的名义留在这里,也没个正经说法。况且他也不便在丞相之子面前提到贤亲王,故而挑了个模糊的说辞答道:“在寺里暂住,清心静气。”

  “暂住?”方慕之有些意外,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番,又道,“看足下这身段,想来是习武之人吧?都说习武之人舞刀弄剑快意恩仇,怎么想到来寺里住着,就图个清心静气?”

  季别云在心里笑了笑。

  巧了吗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也想弄懂贤亲王为什么让他住在悬清寺,看似是把他扔在这里闭门思过,走之前又说让他好好考虑入右卫的事情。他猜不透贤亲王态度是晴是阴,因此也不便如实回答。

  他编了个无伤大雅的谎话:“大概是我与佛法有缘罢。”

  其实他哪里是和佛法有缘,不如说是与观尘和妙慈那俩师兄弟有缘分。

  方慕之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加纠缠,不多时他们便走到了文殊殿前,季别云留在殿外,看着方慕之进香跪拜,一派虔诚的模样。

  等到对方从蒲团上起身后,他才收回了自己审视的目光,看向菩萨金身。不得不说,佛像看多了是要比之前顺眼一些,仅仅是注视着金身,便有一种安宁感从心底升起。

  方慕之跨出文殊殿,走到他身边时忽的开口:“我方才一瞧见足下的背影便觉得熟悉,倒像是以前见过似的,看到正脸之后那种熟悉感更重了。但我又很肯定我们以前从未见过,足下说奇怪不奇怪?”

  季别云好不容易放松的警惕心又绷紧,这话分不清有意还是无心,在他听来却是实打实的试探。

  “我也觉得方公子面熟,只是我以前从未到过宸京,想来也很奇怪。”他没有肯定或者否定,反倒将难题抛了回去。

  果然方慕之愣了愣,片刻后笑道:“宸京是个好地方啊,若别云想要在京中找些乐子,不妨来方宅找我,我必定奉陪。”

  只言片语间就换了个更加亲近的称呼,季别云假笑着点头,回道:“多谢方公子,也祝方公子金榜题名。我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方慕之也回了个礼貌的笑,没有挽留他。

  季别云行了个礼,转身离开,只觉得那双视线让他如芒在背。他一路上穿过了两条游廊,直到走进了后头的园林之中才放慢脚步。

  太奇怪了,方慕之没道理认识真正的季遥,也不可能见过柳云景。

  季别云站在飞廊上,转身朝山下望去,文殊殿与其他大殿都收入眼中。他隐约瞥见一个月白衣裳的身影,应该就是方慕之。那人还站在文殊殿外的空地上,又一次往香炉内插香,像是真的很想蟾宫折桂一样。

  他伸手按了按自己的腹部,想让阵阵的胃痛消停一会儿,然而他一想到那么多事情缠身,痛感似乎更加剧烈了。

  **

  这一日的悬清山依旧平静,日落时香客渐渐变少。山门后的鼓楼发出阵阵鼓声,悬清寺闭门,成群的僧人开始清扫打理,从前头的山门一直到后面的经堂都整理个遍。

  之后夜色降临,该上晚课的小和尚便去上晚课,该禅定的也自行去禅定静修。

  不到人定时,整座佛寺便彻底安静下来。悬清寺僧众都已经准备好迎来平平无奇的下一天,直到夜半三更时,离是名院比较近的一些僧人都被吵醒了。

  是名院内灯火大亮,观尘匆匆披了一件外袍,在其他三四位和尚的陪同下往外赶。悬清寺弟子向来以修为精深和处变不惊闻名,难得见到几位和尚全都面带焦急的场景。

  “妙昌,人伤得重吗?”更深露重,观尘说话时都带着寒意。

  后半句话没说观尘也听懂了他意思,转头看了一眼,神情有些凝重,却也没问出来。

  一行人来到石阶前,观尘下意识地往下走,却被妙昌叫住了。

  “诶师兄!走错了,人已经在医堂了。”

  观尘这才收回了脚步,转身朝上面快步走去,一边问道:“妙缘带季施主去的医堂吗?”

  妙昌神色不太好看,回头与几位师兄弟对视一眼,才答道:“反了,师兄……是季施主带着伤非要将妙缘带去医堂的,说是害得悬清寺弟子牵连受伤了,心里有愧。”

  走在最前面的僧人身形一滞,深吸一口气之后才回头,开口道:“你们没惊动住持是对的,这件事不要对旁人透露。若其他人问起,便说……”

  他没说完便有一个年轻和尚打断:“师兄,出家人不打诳语。”

  观尘身上的海青披得斜斜歪歪,此刻又来教唆他们撒谎,的确没个悬清寺大弟子的模样。但是他即便就这样站在台阶上,便有一种定海神针般的威严,以至于其他人想反驳却不敢说太多。

  僧人的脸半隐在阴影中,顿了顿,朝他们摆手。

  “罢了,若其他人问起你们便如实说,住持来问也一样,只是今夜不要吵醒他。”

  观尘掌心冒了点冷汗,出家人不打诳语,他方才差点就在师弟面前犯了戒。

  作者有话说:

  只有观尘大师自己清楚,没师弟在跟前时他有没有打过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