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科幻末世>通天第一舫>第88章 皇家秘史
  “您不是嫁与房遗爱?怎会在这里出现?”

  我看向高阳,问道。

  曾记得史书上记载,高阳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婚后,高阳公主与和尚辩机私通,参与653年(永徽四年)皇室谋反案,唐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公主奴婢数十人,并赐死高阳公主。

  但是这桩疑案历经千年早已面目全非,其中细节至今仍引发不断争议,从而为高阳公主的真实面貌笼罩上层层迷雾。

  高阳笑道:

  “这事说起来话长,你们愿意听吗?”

  我们无不点头。

  高阳示意我们坐下,然后自己也坐在了石桌旁,用一个石碗在一个水槽里舀了一碗水,说道:

  “条件简陋,不好意思没有器皿为你们盛水喝了。”

  然后,缓缓说起她的故事来。

  “父皇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举世无双。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再英明神武的帝王,也有自家难以处理的难处,特别是在位期间,长期陷于废立太子的烦恼。”

  兴许是长期没有与人说话的缘故,她说完,她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随后,又道: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长孙皇后生有三子,长子承乾,八岁时被立为太子;四子泰封为魏王;九子治封为晋王。由于承乾哥哥从小疏于管教,行为放荡不羁,长大后经常做些荒唐无耻的事。有次被侍从官于志宁规谏,承乾哥哥不但毫不悔改,还派遣亲信纥干承基去刺杀于志宁。可纥干承基心慈手软,使得于志宁才逃过一难。”

  “这些事情后来都传到父皇的耳朵里,让他龙颜大怒。加之四哥魏王李泰多才多艺,深得父皇喜爱,于是父皇就心生废承乾太子之位的想法。”

  说到这里,她又是喝了一口水。

  我立即趁机问道:

  “您讲的事情跟您后面的谋反有关系吗?”

  可说完之后,我就觉得自己太过冒失,立即住嘴,查看她的反应。

  哪知她并不恼,而是点点头,笑道:

  “是的,你待会儿可得听仔细了,我从来没有参与过谋反!”

  说完,又继续说道:

  “大哥承乾知道后,十分惶恐,就勾结汉王李元昌,也就是我的七哥,还有陈国公侯君集、驸马都尉杜荷等人,预谋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皇位。”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看書喇

  “刚好这个时候,我的五哥,齐州都督齐王李佑杀掉了父皇的辅臣权万纪,也想要起兵作乱,争夺皇位。”

  “结果,我那不争气的五哥被英国公徐世勣缉拿,父皇十分愤怒,将他赐死于内省。”

  “很不凑巧的是,五哥造反一事牵连出了承乾哥哥的亲信纥干承基,因为他是侯君集的女婿,也是五哥推荐给太子的。”

  “我前面说这纥干承基心善,那是抬举了他,其实他就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为了求生,主动揭发了承乾哥哥一伙的阴谋,于是,父皇将承乾哥哥废为庶人,李元昌、侯君集等参与者均被处死。”

  “这时候,四哥魏王李泰感觉时机成熟,已经没有了劲敌,开始谋求太子位,加上父皇也正有此意。但四哥为人太过张扬,不知道收敛,引起国舅长孙无忌、宰相褚遂良等重臣的不满。”

  “说到这长孙无忌,实在是心狠歹毒,我后来就是被她栽赃陷害,才……我待会儿再说吧。”

  “要知道,父皇到了晚年,开国功臣多已经离世,活着的已经不多。长孙无忌既是开国功臣,又是皇亲国戚,他的威权几乎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早就有了左右朝政之势。虽然父皇雄才大略,但仍旧无法摆脱当时局势的控制,在立太子这样的大事上,虽然没有被后宫所干扰,却不得不遵从重臣的意见。”

  “这个时候,孙无忌带着褚遂良等重臣威胁父皇说,若要立四哥李泰为太子,就必须先要杀掉九哥李治,否则日后必然会引发夺位之争。”

  “同时,他们纷纷主张立九哥李治为太子,原因就在于九哥比较懦弱,这样就不会损害到他们这些贼子手中的大权。”

  “父皇曾评价九哥李治为懦,恐不能守社稷,心中十分窝火,烦恼不堪下,竟然有一次抽刀想要自刎,幸好被长孙无忌等人抱住,夺下了佩刀。”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最终,随着父皇的身体每况愈下,在万般无奈之下,最终还是妥协了这些臣子,立九哥李治为太子,降四哥李泰为东莱郡王,迁往濮州软禁,以消除隐患。”

  她说的这些,虽然史书里有过记载,但并没有这么详细。当她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一段史书记载:

  说是李治当上太子之后,由于性格实在是太过懦弱,让唐太宗一直不能放心,随时都要教诲他。

  比如李治吃饭时,太宗曾告诫他说:“你知道耕种的艰难,你就常常有饭吃。”

  又如李治骑马时,太宗曾告诫他说:“你知道马的劳逸,不用尽它的气力,你就常常能骑它。”

  其中为政之德最有名的那句话也出自李治乘船时,太宗的告诫。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犹水,君犹舟,不可不慎。”

  高阳看我听得认真,就接着继续说道:

  “父皇驾崩之后,九哥李治即位,成为了高宗。长孙无忌以元舅身份辅政,很快就露出了种种弄权的迹象,甚至不惜制造冤案以铲除异己,就连三哥吴王李恪也成为了牺牲品。”

  “我那三哥是杨妃所生,英俊不凡,文武全才。父皇生前很喜欢李恪,一度打算立其为太子,无奈他不是长孙皇后所生,加之长孙无忌竭力反对,父皇便只好作罢。”

  我点点头,看她说到这里,很快就要谈到事关自己的“房遗爱谋反”事件了。

  《旧唐书·卷七十六·吴王恪传》中记载,虽然太宗最后按长孙无忌的意愿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但吴王李恪“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长孙无忌“深所忌嫉”,就是利用“房遗爱谋反”事件诬陷吴王李恪参与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