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第728章 暗中谋划
  金乌没有立刻说话。

  过了半晌,他弯腰把陈光从地上拉拽起来,皱着眉头说道:“黄公公服侍殿下的时间最长!”

  陈光说道:“这也是奴婢最替金公公感到不值的地方!只因为他资历……”

  “行了!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

  金乌有些心烦地挥了挥手。

  黄兆是殿下身边的第一宦官,金乌也不服。

  但没办法,谁让人家的资历深呢,他不服也得忍着。

  陈光愤愤不平地说道:“只要奴婢能把黄公公拉下马,那么,金公公就是殿下身边最为倚重的公公了!”

  金乌嗤笑出声,阴阳怪气地问道:“就凭你?”

  还想把黄兆拉下马?

  你才在殿下身边几天?人家黄兆在殿下身边多久了?

  蚍蜉撼树,自不量力。

  深夜,京城,东城,一座豪宅。

  这座豪宅大门紧闭,上面还上着锁。

  在大宅内部的一间屋子里,闪现出微不可察的灯光。

  屋内,足足坐着几十号人,除了最里面的一人是盘膝而坐,其他人都是屈膝跪坐。

  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四周点着几盏小油灯,不过因为窗户都被遮挡了布帘,所以从外面看的话,只能看到微弱的光亮。

  有一名青年向前面盘膝而坐的人欠了欠身,低声说道:“楚丹,孙合和江普都死了!”

  听闻他的话,人们的脸上皆露出义愤填膺之色。

  盘膝而坐的那人则轻轻嗯了一声。

  另有一人说道:“孙合和江普是为了掩护我们撤离而死的!”

  “谁都想不到,吴军会偷袭京城,而且会那么快的攻破京城!”

  只留给他们那么一点点撤离的时间。

  一名年纪较大的长者问道:“楚丹,我们的行动还要继续吗?”

  在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那个名叫楚丹的人身上。

  这人三十多岁的年纪,肩宽背厚,即便是盘膝而坐也能看得出来,身材魁梧雄壮。

  他缓缓睁开眼睛,墨黑的眸子里射出两道精光。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继续!”

  问话的年长者微微蹙眉,说道:“可是,李登已经被幽禁起来!”

  另有人说道:“现在京城已经被李余掌控,而李余,并没有称帝!”

  “都一样。”

  楚丹语气淡淡地说道。

  他转头看向一名三十左右岁的汉子,道:“黎安。”

  “属下在!”

  “最新一批的竹子,什么时候能运抵京城?”

  “这……”

  名叫黎安的汉子沉吟片刻,说道:“最近京城的守军已全部换防,我们买通的守卫也都被罢黜,属下担心,这时候把竹子运入京城,会发生意外。”

  年长者说道:“我们先前运进城内的那些竹子,应该已经够用了!”

  楚丹面色凝重地缓缓摇头,说道:“不能有应该,我们的机会,只有这一次,务必要做到万无一失!”

  说着话,他又看向黎安,说道:“不管用什么办法,不管花多少钱,必须要把这批竹子运入京城!”

  “是!属下知道了。”

  年长者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楚丹,钜子交代给我们的任务是李登……”

  他话音未落,楚丹打断道:“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无论是李登,还是李余,他们都一样!”

  一名二十出头、面容娇美的女子,狠声说道:“楚大哥说得对!别忘了,孙合和江普都是死在李余的手里,所以,他也该死!比李登更该死!”

  年长者垂下眼帘,不再说话。

  在场的众人,似乎也都达成了共识,他们要执行的任务,还要继续执行下去。

  只不过任务的目标之一,稍微有了点变化,由李登变成了李余。

  驻守在东平关的高屠,以及驻守在太丘郡的秦胜英,接到李余的传书,要他二人合兵一处,即刻救援被楚军围困的郑城。

  高屠和秦胜英接到李余的传书后,没有二话,立刻行动。

  秦婴主动向高屠请缨,想作为先锋军,为本方兵马打头阵。

  高屠点头应允,随即派给秦婴五千兵马。

  秦婴率领五千兵马,先一步离开东平关,直奔郑城而去。

  楚军方面也得到了情报,云阳侯梁宪、平山侯廖正,派出楚军大将禽离,率两万楚军,迎击吴军。

  秦婴部和禽离部,在武乐郡和郑郡的交界处相遇。

  双方短兵交接,没什么好说的,各摆战阵,拉开架势,做正面对决。

  别看楚军有两万之众,而吴军只有五千人马,但秦婴完全没在怕的。

  战斗开始之后,秦婴便亲帅千余骑,从正面直击楚军。

  由秦婴亲自率领的千余骑兵,犹如下山的猛虎,直接突入楚军当中。

  一马当先的秦婴,彷入无人之境,锐不可当。

  楚军阵营被这支突然杀入进来的吴军骑兵搅得大乱,秦婴直接突入楚军的中军,将楚军主将禽离,一枪刺入马下。

  这当真是万军从中,取敌上将首级。

  禽离一死,楚军大败,两万的楚军,逃走了一万来人,几乎折损近半。

  这一仗,着实是把楚军打了个晕头转向,听闻消息的梁宪和廖正都被吓了一跳。

  得知五千吴军的身后,还有二十万众的吴军大队人马,梁宪和廖正一商议,敌我强弱,不宜力敌,两人意见一致,暂且撤兵。

  吴军救援郑城的主力人马,与围困郑城的楚军主力,根本没有发生交战,楚军主力便主动退兵。

  几家欢喜几家愁。

  楚军主力的撤退,并没有让被困在郑城内的忠义侯李甫有多高兴,因为,接下来他将要独自面对另一个强敌,吴军。

  现在,李甫已经得知李余偷袭京城,并且一举攻克京城,还把李登幽禁的消息。

  接下来,城内的十万吴军,以及城外的二十万吴军,不都得把矛头指向自己吗?

  己方的十多万兵马,是留没有地方留,跑没地方跑,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李甫急得直抓头的时候,吴军来了信使,送给他一封书信,表示吴军的左军将军高屠、右军将军秦胜英,前军将军孟獠,后军将军冠英,要在郑城内摆下庆功宴,邀请李甫一同参加。

  接到这封书信,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李甫的手顿是一哆嗦。

  这是什么?

  鸿门宴啊!

  自己要是去了,还能活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