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仙侠武侠>窃仙>84 · 护身符
  “这么说,你已经做好决定了?”万山听海云说完在寺院发生的事,问道。

  “没错。”海云很惆怅,“总算能进入仙界了。”

  万山苦笑一声,剥开烧熟的山芋,说道:“结果是瞎忙活一场喽?”

  “嗯。”

  “仙师为什么会弄错?”

  “我忘了问他。”

  万山仰头望向天边。

  他们正在一个无名村子里休息,远处是播种后的稻田,吐露新芽的稻谷在风中摇曳,倒映在天边,把天空照得绿油油的,黄昏尚未降临,盛放的霞光比以往更加红艳,光线在旷野之间蹿跃、穿梭、流行,散发着诱人的幻彩。

  万山说道:“事情都结束了,我还是一头雾水,感觉很多事都没弄明白。”

  海云不知道她指的是什么。

  一路上,他们经历了太多稀奇古怪的事。五侠颂仙的真相?五大法宝的真正用途?李尹贞的过往?

  这世上遍布着未解之谜,就像云朵,眼看一朵吹散,又等一朵重聚,循环往复,永无休止。

  北方的游云峰,像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莲花,隐隐约约在翻涌的云雾里闪烁。

  那已经成了一座空山,一座死人山。

  海云想到游云峰下的李尹贞。她现在在做什么呢?她看到了这场人间惨剧吗?自己或许能返回游云峰,找去找到她。可就算见了她,又能做什么?他想到李尹贞的话——她说自己注定成仙。

  突然,海云心里猛然一紧。

  难道从一开始,李尹贞就知道他有灵根?

  海云胸口弥漫着剧烈的不适。他似乎被李尹贞利用了。

  说利用又太过于苛刻,这大概是欺骗,仔细一想又不算欺骗,因为自己从没问过她。海云相当烦躁,如果当初多一个心眼,这一路的苦难或许都不用经受了!

  海云学着万山的样子,望向村口远处的朦胧的稻田。现在没有一点风,稻田凝滞不动,像一幅画,可这幅画并没有美感,它只是随处可见的景色。

  “你以后去修仙了,我们是最后一次见面吧?”万山淡然说道,并把烤好的山芋递给海云。

  海云心底冰凉,他接过热腾腾的山芋。

  “以后就吃不到你做的菜了。”

  “那你就别修仙呗。”

  “那你……”海云没有继续开口,而是话连同山芋,一起吞进肚子里。

  他另起话题道:“你之后打算去哪?”

  “不知道。”万山伸了个懒腰,灰色的眼眸转向海云,“先送你去仙界,我很想知道你们是如何进入仙界的。”

  “再之后呢?”

  万山笑了,说道:“你问这么多做什么?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可能会去宁火谷吧。”

  海云默然。

  游云、金莲两大派都已覆灭,山馗掌门田飞鹰、游云掌门孙峥道和虚清掌门尾浮子皆死,金莲掌门连觅下落不明,有人说看到她背着一具女尸,独自前往北方的极寒之地了。

  放眼整个江湖,只有宁火派保存了大部分实力,他们前往颂仙会的弟子很少,受到的冲击也小。杨眠在途中与他们暂时分别,先回到宁火谷,担当起作为二师兄的职责,避免恐慌和纷争在门派内发酵,并且,他没有放弃寻找离雅君和芊芊的下落,这段时间他大概会非常忙。

  因为他的二师兄,而大师兄武弦已经离世了。

  可以预见的是,江湖武者会在宁火谷集合,重新商讨武林门派资历和势力。

  谁能想到,几乎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五大门派就接近覆没。

  这就是仙界的伟力,繁荣昌盛、绵延不息将近上千年的五大门派,弹指一挥间就全部瓦解了。

  一个尾浮子、一枚蛇形玉琀、一幅青铜鼎上的铭文——所有事情的源头就是这三样简单的东西。

  海云低声呢喃道:“……倘若无上君未能建立天道,人间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谁知道。”万山突然拍了下脑袋,说道,“差点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

  “总得留个纪念吧?”

  海云不知所措。说起来,除了儿时跟父母分别外,他还从来没有经历真正意思上的离别,他不是没有常识的人,当然知道朋友离别之际都会赠礼以示情谊,但万山突然提出这个要求,一时间真不知该如何留念。

  “喏。这个给你了。”万山从口袋里取出一个东西,银光闪烁。

  那是什么?万山从不戴任何饰品,至少海云从未见过。

  他没有问,而是伸手接了过来。

  掌心很是冰凉。

  海云认不出这是什么东西。

  它看起来像一块石头,乳白莹润,但又有不同于石头的气质,这让它看起来又像是奇珍异宝,直觉却告诉他,它并不是供人赏玩的宝珠。

  “李尹贞告诉我,在你进入仙界前,把它交给你。”

  “可这到底是什么?”

  “她只说,你以后能用上,而且切莫让他人看到。”万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就当是护身符。”

  海云知道,自己再怎么都无法看到李尹贞的意图,他收好珠子。

  “我该送你什么?”

  万山笑道:“当然是你自己想啊!反正离你去仙界还有一段时间。”

  *

  四天后。

  古老的城郭,在海云面前依次展开,村落之间依靠泛青的石板路连接,断断续续,再好的车轱辘走在上面都会颠簸,人们匆匆忙忙地来往在各个村落,用自家的东西,拿去换自家没有的东西。

  车辙深深印在大地上,供一代又一代人缓慢前行。

  好陌生的村落,这就是我曾生活过的地方吗?

  海云放眼望去。

  最后一次收到父母来信,是从此地寄来的。

  这里正是他曾经的家。

  战乱实际上并未波及到这座江南小镇,当初背井离乡的逃难者,只要是活下来的人,几乎都返回了,海云的父母也不例外。

  如白练的天空是这座村庄的背景,许多未干的衣裳晾在街道边,增添了许多淡雅的色彩。绛紫色的藤蔓攀附在石头和木桩一齐堆砌成的屋檐上,放眼望去,矮矮的楼和屋鳞次栉比,上巳节的花灯还摆在门前,喜气洋洋,游云峰发生的事似乎并未传到这座宁静的村落。

  不,其实传到了。

  海云很快听到,过往的行人,时不时就会讨论游云峰,众说纷纭。

  海云听到了很多不着边际的猜想。

  人们似乎不认为这是多么要紧的事,而是当成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

  海云伸长脖子,眼睛扫过各家各户,寻找父母。

  自己能认出他们来吗?海云没自信,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别了父母,父母的脸只有朦胧的轮廓。

  要不直接在大街上扯一嗓子,说我海云回来了?

  正当海云迷茫的时候,看到了一双眼睛。

  他其实并认不出那个老妇人的脸。

  可唯独那双眼睛,让他瞬间明白——我找到了。

  因为,那双眼睛和别人不一样,透露着恐惧和悲伤,始终凝望着游云峰的方向。

  “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