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这个吕布太稳健了>第012章 奸雄和英雄
  ……

  下邳城外,曹军大营。

  临时布置出来的灵堂上,夏侯惇身裹白布,静静的躺在门板上面。

  在他旁边,关羽和张飞一左一右,裹着白布躺的笔直,一动不动。

  众将披麻戴孝跪了一地,神色悲切嚎嚎大哭,其中就属众将的哭声最为响亮,夏侯渊次之,刘备再次之。

  刘备很伤心。

  下邳一战,二弟三弟阵亡,这让他感觉天都塌了。他和关张二人的感情…不是亲生兄弟,却更似亲生!

  夏侯渊更伤心。

  因为夏侯惇是他的亲哥哥。正如刘备昔日丢掉徐州时说的那样: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所以他的哭声很大。

  但还是众将的哭声更大,隐隐有喧宾夺主的势头。

  夏侯惇的死亡,让他们难以释怀,陡然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夏侯惇虽只有一只眼睛,打仗也不太行,每战必败,但他勇猛啊,作战身先士卒不怕死,还为人豪爽,仗义疏财。众将和他在一起,只要打了胜仗,就一定会分到最大那份功劳,因为夏侯惇打仗不行;

  同理,打了败仗,大家也永远不必担心会受到主公责罚,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夏侯惇打仗不行,败了一定是夏侯惇的问题。

  夏侯惇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再加上性格仗义,所以每次战败后,他都会把所有罪责都大包大揽在自己身上。

  如此一来,和夏侯惇搭班子的武将就只会升官发财,绝不会担上任何过错罪责。

  因此,夏侯惇在曹营里是非常受欢迎的,所有将领都争着抢着和他搭档。

  可现在,这样的好搭档,两…两只眼睛都闭上了。

  这怎能不令人悲痛万分!!

  众将纷纷捶胸顿足,大哭不止。

  “元让兄,天妒英才哇!”

  “失却挚友元让,我心痛哉!痛哉!!”

  “元让兄,醒来~醒来~!!”

  “……”

  ……

  “主公,主公…”

  曹操伫立在灵棚之外,仰头看着天空,努力瞪大眼睛,不使眼泪从眼眶中滚落而出。

  夏侯惇不光是他的族弟,还是一个忠心耿耿的部下,比曹洪还忠心。

  没想到只是参加了一场稳操胜券的战斗,夏侯惇就没了。

  战争无常,将军难免阵上亡啊…!

  曹操叹了口气,低头视之,发现是粮草官王垕在叫他,后者搓着手,一脸欲言又止。

  曹操点点头,抬脚往中军帅帐走去,王垕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途中,曹操思索着天下局势。

  如今已是建安四年(199年)的一月了,据可靠消息,袁绍已经将公孙瓒围困在了易京,短则一二月,长则三五月,公孙瓒必亡。

  一旦公孙瓒败亡,袁绍必然挥军南顾,马踏中原,剑指天下。

  留给他曹操的时间不多了!

  一个月。

  最多还能在徐州待一个月。

  如果一个月内破不了吕布,无论如何都得撤军了。

  而且,接下来这一个月里,曹军不能再和吕布发生大规模战斗,只能用“困”字诀困死吕布。曹军精锐就这么多,一旦在此地折损过大,待到袁绍南顾时,他拿什么来抵挡?

  袁绍可是有几十万兵马的。

  想到这里,曹操又叹了一口气。

  他本想着,带兵讨伐锐气尽失的吕布,那还不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

  一开始的战况也确实如他所料,大军破小沛,平彭城,一口气打到徐州的大本营下邳。

  吕布节节败退,自知不敌,仗着下邳城高墙坚,粮草充足,来个坚壁清野。

  十万曹军顺势围住下邳,意图速战速决。

  但没想到,三个月过去,下邳的城墙都被泡塌了,曹军前前后后共计阵亡了四万士卒,吕布却依旧坚挺!

  如今,摆在六万曹军面前的困难,不光是天寒地冻人难捱,还有粮草告急士兵饿肚子。

  时值寒冬,下邳距兖州千里之遥,粮草转运极其困难,途中损耗也大。而且,即使天气适宜,兖州恐怕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了。

  周围诸郡县也都正值荒旱,没有任何粮草可救急,距离下邳最近的彭城和小沛倒是有一些粮食,但如果发动民夫运送过来,这些粮食在路上就会被民夫吃光。

  曹操是想速战速决的,但爆发一场战争的先决条件是双方都愿意干一场,一旦某一方不愿意,那另一方想要霸王硬上弓,就得费点周折了。

  吕布正是看准了曹军客场作战供给乏力的软肋,闭门不出,打算耗到天荒地老。

  两军在对峙到第二个月的时候,曹军粮食就被吃光了。

  半个月前,曹操以皇帝刘协的名义找孙策借了十万斛粮,但还是不够,远远不够!若不是后来与连番大战阵亡了三四万士兵,加上破外城时搜刮到了一些没被水淹没,没被大火烧毁的粮食,现在曹军就已经断粮了。

  粮草官王垕实在扛不住了,只好硬着头皮来找曹操。

  帅帐内。

  王垕规规矩矩站着,小心翼翼的说:“主公,粮草最多还可支持十五日…”

  曹操瞥了一眼王垕,略一沉吟,一条妙计上心头,“改成小斛发粮,每个士兵每天少吃一点,待破了吕布,再重赏将士,犒劳三军!”

  “主公,士兵倘吃不饱,恐会闹事啊。”

  王垕一脸为难说道。

  克扣军粮这种事,光是想一想,就让他头皮发麻。

  曹操大手一挥,“待到那时,我自有计议。”

  王垕张了张嘴,最终却是拱手应诺退下,按照曹操的指示,以小斛分发,减少士兵每日口粮。

  转眼过去了七八天。

  在这期间,曹操也没闲着,一边率军与吕布继续相持,一边暗中派人去各营寨听风声。看書喇

  士兵们果然怨声载道,都在说“司空欺骗了大家”、这仗没法打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却换不来一口吃的”等等。

  看情形,估计只要再来点小火星,这些士兵就会哗变了。

  曹操深觉事态严谨,于是黄昏的时候,密召王垕来见。

  王垕刚一进来帅帐,就看到曹操拱手朝他行了个大礼。

  王垕顿时吓得手足无措,语无伦次。

  “主…主…主公,这是…?”

  曹操直起身,一脸真诚看着他,“我想向你借一件东西,来解决这次危机,你可不要舍不得啊。”

  一听说是借东西,王垕松了口气。

  说实话,这两天他害怕极了,开始小斛分粮后,全军将士看他的眼神就不对劲了,那眼神仿佛能吃人。

  便拍了拍胸口道:“主公要借何物,凡垕所有,尽可拿去。”

  “我想借你人头一用,拿来示众。”

  什么?人头?!

  王垕大吃一惊,被吓傻了,“主公,我实在无罪啊。”

  曹操叹口气道:“我亦知你无罪,但不杀你,军士必定哗变。你死之后,你的妻儿我会好好奉养,你不必挂虑。”

  听到这里,王垕也就不说什么了,默默跪下给曹操磕了个头。

  曹操喊来刀斧手,将王垕推出帐外,一刀斩了,把王垕的人头高悬在旗杆上面,并贴出告示:

  粮草官王垕,故意用小斛散发粮米,克扣官粮,中饱私囊,谨按军法,斩首示众。自今日起,依旧按照大斛分粮。

  此告示一出,又有粮草官人头祭天,曹军士兵的怨愤渐渐缓解。

  事态平息之后,曹操再次派人过江,向孙策借粮。

  只是不知道这次,孙策是否愿意借粮,助他度过这次危机。

  此时已是建安四年一月十五。

  ……

  与此同时,另一边,下邳城中。

  吕布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眼看着士兵因为小斛分粮之事聚集在府邸外,怨声载道,哗变在即。

  吕布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

  于是派人去召粮草官前来问话。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