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阳台山灯火通明。

    他们决定不再颓废下去,而是自食其力。光是靠等待官方的救援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期间,他们必须努力生存下去。

    自从川翔走了以后,阳台山就由刘翰阳来掌管,他是这里为数不多见过“救世主”的人,也是从林末手里逃出来的人,不找他找谁?

    在一周的时间里,他组织了很多人分批次去寻找物资,还鼓励大家砍伐山下面的树木,用于生活和建造临时房屋,生活虽然过得远不如林末他们,但是勉强能够活下去。

    一开始周围的房顶还有林末投放的物资,他们以为“救世主”会无处不在,一直帮助他们,但是后来他们发现,有物资的只有那几栋房子,探索完就再也没有现成的物资了。

    所以他们坐上小船,用浆划到更远的地方,开始大范围搜索起物资来。

    当然也不仅仅只有他们,还有各个地方很多幸存者都展开了搜索行动,争抢那是必不可少。

    不过好在刘翰阳这里很多都是年轻力壮的男人,震慑力十分强大,即使别人再怎么不愿意,也不得不把刚收集来的物资交给刘翰阳一行人。

    这些物资大多都分布在一些景区的山上,在一些没有被水漫过的地方,存在很多小卖部,里面的食物和饮料数不胜数,自然成为了所有幸存者最喜欢光顾的地方。

    还有很多零零散散的物资会被水流冲到一些山(岸)边,人们发现以后也会收集起来,当然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坏掉的食物或者别人吃剩下的。

    但是当人们饥饿到极致的时候,这些可谓是救命的食物,不想吃也得吃。

    开始,所有地方的幸存者还主张平均分配,但是这两天风气有了明显的变化。人们不再好声好气,只要遇见自己想要的物资,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已经没有了灾难前几天的团结。

    在这个环境下,自己不狠毒,赢的永远是别人。

    刘翰阳这里还算比较好,灾难前下面的四周都是市区,时不时会有很多泡水食物飘来,女人和孩子们则负责收集这些物资进行挑拣。

    200来个人里面还有许多有生活常识的人,他们会用各种方法生火,比如最简单的钻木取火和用眼镜聚焦太阳光。

    甚至还会蒸馏来获取淡水,目前水资源只要他们严格控制就几乎不缺。

    “刘大哥,你说这个官方会不会来了。”火堆旁一个女人问道。

    自从有了火源,每晚在火堆前开会讨论已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

    “我感觉吧…可能来不了了。毕竟已经过去两个多星期,开车我都可以开四个来回。”刘翰阳看着远方已经快要被水泡散架的楼房说道。

    所有人都沉默了,这些天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方式,只要见到幸存者就会一个一个问,但答案都是“我们也没有消息”。

    渐渐地,人们从期待演变成失望,潜移默化之中,他们已经快要放弃被救援的想法了。

    “那我们怎么办?难不成要死在这座山上了?”

    刘翰阳也开始沉思,他一直都不是很相信官方的作为,尤其是在那天晚上见到“救世主”后,他更愿意相信这些只存在于神话中的人物。

    “救世主一定会再次降临的,我们目前还是要自立根生才行,绝不能等死!”刘翰阳对着众人说道。

    “现在我们202个人是一个团队,以后也是我们202个人,不会再多了!

    别人什么情况我们管不着,也没实力去管,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活下去,就算用尽一切手段也值得!”刘翰阳的这一番话相当于是撇清了他们这个团队与法治社会的关系,也正在朝着林末的性质走去。

    大家沉默了一阵,直到第一个人举起手,表示赞成后,其他人也跟着响应起来,纷纷表示赞成。

    挺可悲的是,第一个赞成的人居然还是一个女人。

    刘翰阳随后没有了任何法律限制的顾虑,开始给大家制定起计划来。

    他的话就如同靡靡之音一般,给在场的所有人都打上了一针强心剂,就连一些已经准备放弃的人也开始主动向刘翰阳申请出海。

    但是刘翰阳的计划有一个大前提,就是绝对不能往东南方向走,因为那里是林末的地盘,他不想再看到任何一具同伴的尸体。

    不单单是刘翰阳这边,世界上许多沿海城市的幸存者也都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单凭官方的力量远远不够,他们要想活下去只有自己努力才行。

    所有人都不怕在这个末世世界中沉默,只怕和一些人一样,沉醉于颓废和等待当中,不愿意去拼搏,不愿意去努力。

    当有一天这个世界的真相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被崩溃的心和懒惰的身体所拖累。最后竟拿不出任何像样的东西,献给这个野蛮的时代,最终沦落为所有人口中的食物。

    其实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真正愿意为此付诸行动的人并不多,林末和刘翰阳这两人就是最好的代表。

    ……

    “呜哇哇哇哇———”

    震耳欲聋的哭声从梧桐山传出来,林末隔了一堵墙都能清晰的听见。

    这正是时铠的哭声。

    此时张琳正在给时铠上数学课,虽然她是个语文老师,但小学数学连郭段都可以教。

    时铠从来没有想过百位数的加减乘除原来可以这么难,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很厉害。

    不过闹归闹,闹完还得继续回答张琳的问题,张琳给林末的反馈也是十分好。

    时铠在短短的几天就已经基本掌握了全部的基础知识,只要在应用题上面多思考思考就好了。

    “按道理来说小时这么小,想象力应该不差的啊?”张琳很疑惑。

    “他爸妈走得早,可能没有真正接触过什么实际生活吧。”林末心中也只有这个答案。

    林末9岁的时候可是出了名的数学神童,霸占了1年级到初三几乎每个学期的数学前五。高中数学和物理也是十分优秀。

    但是语文出奇地差,张琳让林末试着给时铠讲讲课,却发现林末根本不会教导小孩。

    时铠指着课本上一道应用题问林末:“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驶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原本这个问题只用乘除法就可以解决的,林末愣是组了好几个方程给时铠一一解说。

    “这个叉叉是什么呀?”

    “呃…这是哎咳斯……我靠!张琳你来给他说吧。”

    林末看着时铠刻苦钻研知识的样子,他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去学习和研究一些东西,不能让自己整天神经兮兮的。

    他回到自己的空间,打开了隔音玻璃,将时铠的哭声隔在了外面,开始思考除了要那些现成的科技机器,自己还能制造出一些什么东西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