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黑莲花反派会读心女皇还不跑>第四百零八章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额,殿下……属下请示,这两个人怎么处置?”

  陈渺渺已经疼昏了过去,只有陈凌白,不甘心承认自己的失败,还在咒骂不堪,那些暗卫们非常‘识时务’的,随手抓了一把泥土,塞进了陈凌白的口中,现在他没工夫骂脏话了,只剩下一个劲儿的吐脏泥。

  “怎么处置?陈将军不是自己说过么?”他扶着叶落拾,走到陈凌白面前,居高临下的说道,“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五马分尸,陈将军无所畏惧,那便都赐给他吧。”

  他的手指再次摩挲上叶落拾的脖颈,“胆敢伤我妻子,我便杀你全家。”

  一道伤,换数十条人命,这便是徐闻舟的‘投桃报李’

  “你,你竟然!我陈家全家一百八十口人,他们何罪之有,你怎能如此定罪。”

  “你在教我做事?何罪之有?那我统领三军,从未出错,我有罪?拾儿在家中安然端坐,被你们挟持至此,还险些丧命,她有罪?”

  无辜?

  雪崩之时,每一片雪花都不无辜,徐闻舟再不去听陈凌白的忏悔也好,求饶也好,亦或者是继续咒骂,这便是他的为人。

  只对值得的人留有余地,其他的……

  死!

  叶落拾正要说什么,身体忽然腾空,被徐闻舟如小猫儿般的搂在怀里,他将她一路抱回府中,亲自为她褪去鞋袜。

  又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他将叶落拾搂在臂弯中,剐蹭着她的鼻尖,“你啊你,总是会成为我完全计划中的一个意外,今日多险,万一那陈渺渺心思不正,只想要你死呢。”

  “哇,原来那个姑娘这么爱你啊,都爱到要杀人灭口的程度了,你怎么不感动一下,留她一命。”

  好哇~这个小女娘。

  还开他的玩笑。

  徐闻舟在手心呵了一口气,随即钻入被窝,咯吱起了她的痒痒,直到叶落拾笑的满眼是泪的求饶才收手。

  “不说了不说了。”她伸出手背擦了擦眼角,“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出去找你。”

  因为她也怕他出事啊,担心程度一点都不少。

  时光飞逝,又是一年的寒冬将至,今年边疆少雨,粮食减产,正在闹饥荒,百姓们都需要大量的粮食和银钱过冬,只是今年天灾不断,本是纳税大省的江南地区也闹了水患和瘟疫,皇帝下了圣旨,减免了各地的赋税,导致国库也不殷实了。

  一些灾民千里跋涉走到了京城里,还有一些流窜到了其他还能勉强度日的城市乞讨,叶落拾接到奏折,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打开了公主府,开仓放粮不说,还拿出了积蓄,甚至是母后留给她的嫁妆,以国库的名义捐赠了出去。

  只不过公主府虽然殷实,也架不住灾民越来越多,眼看着要见底,叶落拾听着管家的奏报,眉间紧蹙,不停的揉着太阳穴,心里百感交集。

  【哎,要是我能有办法变出来大把的银子就好了,当初和梦瑶在城里开的胭脂铺我已经擅作主张,将一半的收入拿出来用了,还有什么地方能找到点钱呢】

  【无论有多难,我都要帮边疆读过这个灾年,不然边疆距离西域这般的近,很容易哗变的】

  叶落拾正在安排着她剩余的财产分配,徐闻舟忽然拿着一叠银票走了过来。

  “拾儿,这些你先拿去用吧。”

  她狐疑的接过徐闻舟的银票,只见一张比一张大额,有一百两的,也有十万两的,惊的叶落拾不免发问,“你从何处寻来的这些,莫不是你贪墨了吧?”

  这个小脑袋瓜里,每天都在想什么啊,徐闻舟弯起指头,轻轻的敲了敲叶落拾的头,“想什么呢,这些是我封地最好的几个铺子的收成,还有一些是我母亲留给我的,她的嫁妆,我已经让长一去取钱来用了。”

  “可是即便如此,也还是不太够啊。”叶落拾趴在桌子上,“粗略的算了一下,即便是国库丰盈的话,也需要两个甚至三个国库库存才能承担的起这次赈灾的消耗,当真是头疼。”

  “这事儿倒是也好办。”

  “此话怎讲?”叶落拾眼前一亮,从桌子上爬了起来。

  “京中每个官宦人家都有自己的田地和房产,明日上朝拾儿你便启奏皇上,要集众人之力读过难关,我便紧跟着将这些钱过了明路捐出去,并且要捐的让他们觉得,如果不跟我一样的数目,便是对国不忠,对君不孝,不愿意为皇帝出钱出力渡过难关。”

  妙啊!

  叶落拾心领神会,紧跟着说,“然后即便是再不情愿,他们也都得出点血,这样一来,只要有十个以上的官员愿意出钱出粮食,那这次的危机就可以解除了。”

  “说的不错。”

  看着面前的男人,如此的与她心意相通,叶落拾开心的扑入他的怀里,“你可真是我的知音,每次都能知道我在喜什么愁什么。”

  怀中的男人身体一僵,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常,叶落拾便没有在意。

  第二日,叶落拾和徐闻舟同坐一辆马车上朝,众臣看见正在惊奇,很少看到长公主与宸王因公出行还做一乘,他们这般,让大家隐隐觉得,今日朝堂有事发生。

  果不其然,叶落拾将近日来收到的灾情奏报一一念出来,并呼吁京城有余力帮助灾区的人们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话音刚落,众人还来不及思考其中分量,宸王便紧跟着开口,率先募捐十万白银,加上百旦粮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知道你们都是忠于大盛的臣子,那边疆的安稳,国家的稳定,政权的权威,就全靠大家了。”她狡黠的看了一眼徐闻舟,“宸王殿下已经将全部营收捐了出来,本公主知道,不少大臣的水田收成,比宸王的还要好,店面铺子的数量和收成,比宸王还要高,众位爱卿觉得,募捐多少算合适呢?”

  她压根没用:捐还是不捐这样的字眼,而是直接堵死了以任何为名,拒绝捐赠的路。

  国家有难,若还是只知道捂紧自己口袋,合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