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南宋之光荣革命>第十九章 宗正寺一小吏
  “东华门外唱名方是好男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句话,虽然是推崇读圣贤书的士子,但北宋名相韩琦曾用此言,使得名将狄青眼睁睁看着手下大将焦用被斩杀,却不敢做出任何反应,

  此时狄青已对西夏作战夺取数城,使得西夏蕃兵闻风丧胆,调为真定路副督总管,相当于军区副司令级别,但是在顶头文官上司韩琦面前,却保不住手下随他出身入死的大将焦用,而罪名则是克扣军饷,在整个宋朝官僚系统中极为稀松寻常的事,却被韩琦拿来以此事立威,震慑狄青。

  这句话是大宋文官集团的高光时刻,同样也是贯穿整个宋朝时期的武将,那道压在头顶,挥之不去的紧箍咒。

  赵过此时看到东华门的牌匾也是心生感慨,一个事物必有其两面性,唐末的武将割据混战近百年,“兵强马壮方为天子,”使得中原大地民不聊生。br>
  而宋朝以文御武的国策便是太祖赵匡胤吸取教训而立下的,此虽是极大稳固了中央的集权,但也如自缚双手,面对出现强大的外敌,虽空有强盛的国力,却屡屡表现差强人意,

  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地,大宋自立国百年以来的梦想,只要有此国策一天,便终难实现,更遑论追赶昔日汉唐时期汉人政权的荣光。

  赵过穿过临安府御街上的朝天门后,便进入大宋朝政治核心区,以南边皇宫大内为中心环绕,倚着城内运河水系建立太庙,三省六部,太医局等中央官衙,宗正寺也在其中。

  恩平郡王乘着八人抬着的轿子,因身形原因,步态蹒跚的走到永嘉郡主的马车前,依旧还是那副面色和煦的笑脸,问道。

  “盈姐儿,你是住我这宗正寺,还是去大内啊。”

  “回大伯父,盈儿还是暂先住宗正寺,”车内永嘉郡主答话道。

  “呵呵,好,你也能陪陪你的二嫂嫂,他们一行人也暂住在宗正寺。”恩平郡王说完,看了眼赵过,轻声说道,“待会速去休整洗漱,叶参政将来。”

  “是......”赵过也不知道这叶参政是何人,也只是应和回答道。

  二人前后脚便随着恩平郡王进入了宗正寺,

  “盈儿,你就没有郡主府吗?”赵过跟在永嘉郡主两步路的距离。

  永嘉郡主听到赵过没头没脑的问的一句,白了他一眼说道,“我尚未出阁,何来府宅,”

  “那为何不回皇宫大内,那里肯定这位置好啊。”赵过也没在意,因为他知道,在永嘉郡主面前他可以将自己与这个时代的不兼容的一面展现出来,

  “父皇此时定是为二哥哥的事烦忧,我此时过去,父皇虽是不会训斥,但若想再出宫相见,你只有入了内侍省做个小黄门才行。”

  看到永嘉郡主这丫头扑哧的大眼睛,古灵精怪的看着自己,赵过又好气又好笑,

  “使不得,我的郡主娘娘,且在此先住上几日,我好好给你伺候两天,对了,叶参政你知道是何人吗?”

  “叶参政。叶衡乃是当朝右相,去年左相虞允文于四川病逝,而枢密使曾怀年岁已高,爹爹便对叶参政极为倚靠,可是他要召见你吗?”永嘉郡主虽是寓居在外,因为那座庄子属于皇城司的缘故,所以对于这些朝政实事却是清楚的,

  “正是,恩平郡王说与我的,盈儿,你可知此人为何召见我。”赵过对虞允文是相当熟悉的,特别是采石矶一战,率领残兵击溃金主完颜亮的数万金兵,是南宋为数不多知兵的文官,但是这位历史名人去年在四川去世了,赵过心中一阵惋惜。

  “这些相公平日都是高深莫测的,我又从何得知,不过我知晓叶参政他十年内由地方小官升任相公,乃是昔日左相陈俊卿提携而起,天下皆知,这陈相公在朝时便与虞相公政见相左,虞允文相公主战,想必此时这叶衡参政应是与其恩主一致,不过朝堂上的事,永远没有表明看到的那般简单。”

  永嘉郡主看着赵过,又想起说道,“我听二哥哥说,你曾经上书进言论战,正是惹恼了陈俊卿相公,这叶参政召你也不知是何事。”

  赵过也想起来了此事,这前任留下的尾巴,终究还是要他来承担,不过又转念道,“既来之,则安之吧,这些宰相若是要拿捏我,也不必大费周章的暗中召见,应不是什么坏事。”

  “听大伯父说,二嫂嫂也在这里,我得去看看二嫂嫂,想是刚在这安生下来,二哥哥也不知此时在何处,不如我去求求三哥哥......,”

  永嘉郡主虽是亲耳听到二哥魏王被掳走,与三哥太子脱不了干系,但是作为妹妹,同样都是亲生哥哥,她本心是不愿将三哥所做的事公之于众,

  “不可,盈儿,你可听说过曹植的七步诗,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至少魏王殿下此时暂无性命之忧,叶参政此时召见我,定是为此事。”

  “我当然知晓的,只是没想三哥哥竟会这般,也不知若是让父皇得知,同胞兄弟相残,该是......”永嘉郡主呢喃着。

  “此事当需谨慎,盈儿先去看望魏王妃吧,”引路的官吏带着赵过与永嘉郡主二人已来到宗正寺的后院,

  只见弯弯曲曲连廊之后,就是一处精致秀丽的园林景色,虽占地不大,假山绿植围绕着一处人工挖掘的池塘种植铺设,而这池塘却是引城内贯穿的运河之水,翠竹摇空,曲径通幽,转过沿着池塘的曲折回廊,层次推进的水景,水面植荷渠,临水又建了大小不一的亭台楼榭,稍远处种植着的松、柏、杉等乔木与梅,李等果树相得益彰。

  原来这便是江南园林,赵过没想过一个清水衙门,竟也这般别有洞天,后世也买过门票参观过苏州的拙政园,当是以游客的心态走马观花的游览,虽感觉建筑物几乎没什么区别,或许是心境不同,才有如今这般感悟。

  “郡主殿下,请在此歇息,”引路的小吏将二人引到一座二层阁楼的建筑,通过窗户,一眼便能望穿正片宗正寺所在,甚至还能远远看到皇宫大内的一些宫殿。

  “赵官人,且随小的往这边去,此处乃是女眷所居。”引路小吏看到赵过流连在原地,也不知何事,只得轻声上前提醒。

  “呃,好的,这便去,这便去。”这一打断,使得依依不舍的二人闹了个大红脸,永嘉郡主也是羞着埋头,推门而入。

  其后,这名小吏虽是察觉到,也只当未见,便把赵过带到宗正寺的偏院,一处清幽僻静的庭院,虽比不上刚才那般秀丽,倒也有独特的清幽安然之态。

  “赵官人,房中备有一些寻常换穿的衣物,若是不合身,可唤人裁剪。”这引路小吏谦恭周到的向赵过告辞。

  “且慢,有劳兄台,这里有些茶水钱,不成敬意。”赵过掏出一些碎银,也是深知阎王好惹,小鬼难缠的道理,必要时候,这些人情往来在不经意间会起大作用的。

  “小的谢过赵官人。”这名小吏欣然接过银钱,又说道,“赵官人可是待叶相公召见?”

  “正是,还请兄台指教,此间这召见我所为何事......”赵过对这位小吏也是恭谨有礼。

  “赵官人,昨夜那件惊天大案,岳提举已入宫觐见,虽一时宫里还未传出消息,但殿前司的飞马信使已回,”

  “恩.....敢问兄台尊姓,在下初来乍到,多谢指点。”赵过仔细瞧了瞧这位宗正寺的小吏,刚才因为被这庭院美景所吸引,未能关注到,只见此人虽是身穿青灰色吏服,但是气质轩昂,个头都比自己略高,体态壮实,虽是微屈身体,但脸上神色无半点自惭之态,赵过想起此人便是农庄之中,正是此人带领宗正寺兵丁与殿前司的禁军对峙。

  不由得对此人产生极大的兴致,便是这能进能退,足以看出此人非是凡人。

  “承蒙赵官人抬举,小的单名钜,姓秦。”说完更是行双手拱手礼。

  “幸会,幸会,敢问秦兄,这叶相公与宗正寺的恩平郡王为何出手搭救我。”赵过也是单刀直入的相问。

  “这叶相公乃是参知政事,负责朝廷新发的交子务,他与三司使曾觌不对付,近来荆湖路茶商叛军,也是陛下亲指叶相公全权负责,而平日里咱们恩平郡王并不理会朝中之事,每日都是品酒赏花,更与朝中相公无甚交集,今日这般出头,在下也是不知,”

  “谢过秦兄了,在下与秦兄相逢恨晚,甚觉相投,恕为兄唐突,秦兄可知这临安府有多少相公,”

  “恩...无妨,在下也与赵兄意气相投,只是这几年朝中相公更替频繁,出外在野的梁克家,史浩都曾担任过参知政事,目前朝中左相虞允文相公去年猝然薨逝,如今以朝中以公相曾怀为首,都省以右相叶衡为主,参知政事龚茂良为次而曾公相兼任枢密使,但其已年老体衰,官家以疾免其朝参,惟令入堂治事,遇大政则宣引,遂枢密院大小事务皆由,知枢密院事,王淮相公所主持。”

  “谢秦兄指点,今后还需秦兄多多关照。”

  “在下只是宗正寺小吏。承蒙赵兄错爱,对赵兄也颇有敬意,只是有一言相说,赵兄可再决定是否与在下相交。”秦钜面色复杂的说道。

  “秦兄但说无妨,我赵过虽不是高官显贵,但也不是以貌取人的功利之人。”

  “家严乃是秦埙,祖父则是秦熺。赵兄可知....”

  “秦熺.....”赵过本来并未在意秦姓,但当他说道秦熺,他惶然大悟道,秦熺乃是遗臭万年秦侩之子,也就是说这秦钜便是秦侩的重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