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南宋之光荣革命>第二十四章 大宋皇家银行
  “好诗!贤弟!当真是才华四溢,便是翰林院里面那些酸儒,都不一定写得出!”

  恩平郡王本以为赵过并不能应景这么快做出词,还准备出声替赵过挡下这一遭,没想到赵过应声脱口而出,当即便让在场的两人惊异不已。

  “奴家拜谢赵官人,此诗奴家将会永记心间,”李柔此时看向赵过的眼神已不是刚才挑逗妩媚,而是充满了仰慕之情。

  大宋立国以来一百多年,从来便是优待文士,在宋朝的读书人就是宋代社会统治的主要组成,因为这个时期没有人像秦始皇那样以焚书坑儒的方式去打压他们,也没有明清时代的文字狱,

  宋太祖赵匡胤曾留下训诫“不得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人”,以及“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音同即,杀)之”,这使得这个时期的文人有大量的机会创作,且又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说话也就不需要那么严苛,

  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读圣贤书也就是最好的出路,只要考取了进士后,以后的人生也就能保证衣食无忧,于此同时,宽松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大量的高质量的诗歌传诵,对待有才气的文人,自然是人人都得高看一眼,

  而李柔这种委身于权贵欢场中女子,自然对赵过这种俊逸的外表,又能张口便能作诗的能力,早已芳心暗许。

  李柔眉目之间此时更为炽热的眼神,盯着赵过心中直突突。

  “过誉了,在下只是一时有感而发,算不得大事,”赵过一时没想到,这具身体储存的文化记忆竟然这般厉害。

  不禁也有些沾沾自得,果然说古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有胸有成竹下笔自成,证明这具身体的主人肚子里面还有些墨水的。

  “年轻人,不必太过自谦,有才学是好事,大宋正是需要你这种人才,而咱们赵家也应需要你这么一个文武全才!”

  众人此时皆是惶然,赵过不知是何人发声,但是此时却看到恩平郡王脸色严肃,当即便收敛此时肆意的坐姿,整理好服饰穿着后,当即便令那些仆从,侍女都出去。

  而李柔见状也准备起身出去,朝着恩平郡王行礼后,又望着赵过含情一笑,便踏着莲步婀娜着身子而出。

  赵过当即也点头回礼,二人之间此时萌发出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

  待到所有仆从杂役一一都出去后,只见里侧有一面山水屏风之后,缓缓迈步走出一名体形高瘦,须发皆白的老者,但是看他缓缓走近后,面色却是温和但透着一股阴鸷劲,头戴黑色展角幞头,身穿红色衫袍。

  而这名老者虽身形消瘦,但表现出来的气势,却是恩平郡王这种王爷所不具备的帝王之气。

  “父皇,儿臣有失远迎,可是何时来的...”恩平郡王托着肥硕的身子,艰难的弯腰躬身行礼。

  “你来这之前,朕便在此....”

  虽然恩平郡王刚才也没有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语,但是依旧还是心虚不已,而赵构只是望着他冷哼一声,赵构阴鸷的眼神巡视一圈后,眼神落在了赵过的身上,又露出一派和煦的笑容,如同亲密的长辈之辈。也没让他平身,使得这位肥头大耳的恩平郡王身形已然踉踉跄跄,头上渗出的汗水顺着脖子,浸透了后背的衣衫。

  原来这位看起来和蔼可亲的老者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构,也是向金人称臣的完颜构,抛弃了河北百万汉民,迫害岳飞的罪魁祸首,

  不对,难道这位太上皇一直在这厅中,岂不是刚刚他与叶衡的治国三策都被他听到了,此时轮到赵过同样浑身冒汗,赵构此人果然如同历史上说的那般阴险,那叶衡不可能是不知情的,妈的,果然在宋朝顶层混,都得多长几个心眼,不然被卖了都还在帮着那位宰相数钱!

  赵构阴鸷的眼神巡视一圈后,眼神落在了赵过的身上,转瞬间又露出一派和煦的笑容,如同亲密的长辈之辈。

  早已跟着恩平郡王一起向着这位太上皇行礼的赵过感觉到一股强烈的目光聚焦,赵过赶忙收敛住心神,“臣赵过,参见太上皇。”

  “赵过,今年多少岁啊,听说你曾是魏王赵恺的属官?”

  “陛下,下月过完除夕,臣便满二十有六,陛下所言确是,臣本是魏王殿下的属官,宁国县县尉,后调入皇城司冰井务当差。”赵过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哦?在皇城司里,可曾考过省试,拿过功名?”太上皇赵构走到恩平郡王的面前,用手点了点他的头,恩平郡王如蒙大赦般,终于直起了身子。

  “臣并未有功名,曾考过省试,被黜落了。”赵过也是一五一十的说着,但多一个字也是不肯说的,谁知道这个活成老精怪的赵构在酝酿什么坑人的把戏。

  “噢....有此般才学,又怎会被黜落,如今这朝堂之上果真是乌烟瘴气,有眼无珠!皇城司里面可不是正经文人士子待的位置,”赵构看似在为赵过抱不平,却字字都在对如今朝廷不满。

  “许是臣学识未够,毕竟朝廷取材并非只看作诗之能,如今只要为国朝尽心力,便足矣。”赵过对于自己没有考中进士的深层原因,并不想将陈俊卿牵扯出来,深知自己目前在这些朝中各方势力眼中只是一枚棋子,避免卷入更大的朝政波澜。

  “不过也是无妨,尚算年轻,朝中四五十岁的老进士也是极为常见的,想是你知晓了,你刚与叶衡所说,朕都听到了。”赵构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也不再弯弯绕绕。

  “陛下,臣.....”赵过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因为不知道赵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赵过甚至觉得连请罪的的话都觉得说了也无用,不如先看看赵构是怎么的态度,再静观其言。

  “你的上中下治国三策,朕以为确是见识独到,虽不敢说定能于国有效,但能够说出此三策,当能赐一个进士出身不可!”赵构说完,一双眼皮耷拉着,当整个现场的气氛可谓是冷到极点。

  看起来赵构对那治国三策态度并未太过反感,与此同时还抛出鱼饵,等待赵过这个鱼儿咬钩。

  又是进士,看起来进士这个身份在宋朝真的很值钱,让当朝宰相,太上皇都以此为饵,来牟图各自的利益。

  “好教太上皇知晓,臣知这三策并未细致论证,算是无稽之谈,进士之身,臣自是想正经考取,”赵过说得滴水不漏,刚在叶衡手中傻傻的吃了亏,自然不愿意太早将底牌露出。

  “呵呵,确是我赵家子孙才有这般志气,好,朕甚为欣慰,你这三策虽有可取之处,但国朝如今能有这般中兴之象,当是朕于靖康危难之际南渡重建朝廷,又与数次金人周旋,方才能在这江南之地延续国祚,如今更当镇之以静,不可擅动兵戈,否则这几十年的功业将毁于一旦,而摊丁入亩此策却是大错,万不可再提,须知大宋立国数百年,自然便是恩养士大夫,若是失去天下士子的心,这咱们赵家的江山便是在旦夕之间,而那些小民,灾时赏些米粮,盛时便多征些税,万不可让这些小民富足起来,此乃御民之策,今日在场都是咱们赵家自己人,朕也无须遮掩。”

  赵构这老匹夫,果然还是不改本性,畏金人如虎,完全忘记了他与女真人之间的血仇,安于在这江南之地苟存,而视天下百姓如蝼蚁,只是作为统治者剥削的工具。

  “陛下,臣只是少年心性,还望陛下莫要当真,”赵过依旧滑不溜秋,深知这赵构骨子里是个色厉内荏,狡诈阴狠的主,

  赵构此时已经听出赵过话中的意思,眼露出凶光,但却并未发难,看着此时站在一旁唯唯诺诺的恩平郡王,说道,“伯玖,你来说说,今日在此所为何事吧!”

  “父皇,儿臣...儿臣掌管宗正寺,且赵过又是宗室子弟,自然是。。。”恩平郡王赵伯玖还没说完,就被赵构一个眼神瞪得一个机灵。

  “父皇,儿臣自然是想请教赵过创办商会的事宜,为皇族宗室多谋些恩泽,”恩平郡王赵伯玖哆哆嗦嗦的说完,

  “赵过,既是宗族子弟,也不要再藏着掖着,说说具体的实施计策吧!朕自然不会亏待你的,朕可以命你为这商会的东家,”太上皇赵构借着恩平郡王的口说出自己的目的。

  “即使陛下说令,臣自是知无不言,无不应允。但是这筹办商会看似容易,却与民间商会大为不同,臣说之前,有一事相求,还请陛下应允。”赵过见到这二位终于露出最终目的,也不再打太极。

  “说吧,这大宋天下,想是也没有朕办不到的事。”赵构此时见其松口了,态度也便缓和了。

  “陛下,魏王被贼人掳之事,还请陛下设法营救。”赵过刚被叶衡打了哈哈,糊弄过去了,此时便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解救魏王的想法。

  “便只是此事?说来也简单,据朕所知,赵恺这孩子应是无恙,朕明日便派侍卫步军司的郭棣自去营救,那些乌合之众当是自溃。”赵构轻描淡写的说道。

  “臣拜谢陛下隆恩!既然要创办皇家商会,首要之事便要创办大宋皇家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