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军阀:帝国争霸>第66章 三步走
  临近龙城。

  赵一没有大肆宣传。

  悄悄的进了城,见了严喜山。

  两人面对面坐在一起。

  严喜山看着眼前的赵一,深吸了一口气。

  紧盯着赵一。

  两人都没有开口。

  良久,严喜山有些忍不住道:“你能告诉我你的武器军队是谁援助你的吗?”

  赵一沉默着摇了摇头,笑着说道:“秘密!”

  严喜山没有再追问,只是摇头叹息了一句:“我输得不冤!大帅之位的变更我已上报朝廷,相信他们不会不同意,多谢留我一命”

  说完,便走出了房间。

  对于严喜山的处置与赵一先前设想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抄家,留命。

  不过唯一不同的就是赵一要将其送去劳动。

  一旦权力交接,整个晋地就唯他赵一马首是瞻。

  晋地煤矿资源丰富,送他们去挖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正好让这些富贵老爷知道知道劳动最光荣。

  另外,经过上次工厂中的系统奖励的人员探查,那片附近的山中就有许多煤炭资源。

  就让这些人去那挖煤。

  日后可以在那建造一个劳动改造的地方。

  要不然,有些人杀了太可惜。

  一点价值发挥不出来就嘎了。

  所幸,赵一让他们去挖煤,还能发挥一点余光余热。

  至此,整个晋地都将掌握在赵一手中。

  不过,最近,在赵一打龙城的时候。

  王宗好像又有点不消停了。

  三天两头的向严喜山发报,催促将后面的赔款送来。

  这时候的严喜山哪里还有银子。

  全都是赵一的,就连严喜山都快去挖煤了。

  所以在耽搁了两天后,王宗直接把消息传到了龙城公署内。

  赵一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便立刻电令候定,将后方的两个新兵团带过来,想看看这些新人的水平

  看看与豫军的差距,顺便开始在龙城招兵,立刻布满两个师的配置。

  先前的赵一有心想扩张,但是根基不稳,没有兵力,就算有再多的武器也是白搭。

  现在,赵一打算开始全面备战。

  占了晋地就代表可以收税。

  系统内也可所以买各种粮食资源。

  这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再加上那个不良豪绅世家的贡献,赵一根基已经稳固。

  不过,唯一有一点美中不足的就是,赵一对财政一窍不通。

  所幸,田淳这个后勤处处长有点财政能力。(哪位读者大大能给作者当当财政部部长,提提建议,作者真的七窍通了六窍。)

  可能在先前学过。

  所以,赵一将财政大权完全交给了田淳。

  系统以外的人赵一有点不放心,毕竟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这晋地赵一自然是要全部收回。

  龙城面前的土地全都是他的。

  赔款一分没有,严喜山答应的关他赵一什么事。

  现在,只等两个新兵团开赴龙城。

  赵一便立马收回失地。

  打王宗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首要问题就是发展民生。

  这段时间,通过赵一的观察。

  他才知道自己高估这个世界百姓的消费水平了。

  这个世界的那些穷苦人家一个月消耗一两银子都够呛。

  上次说是十两,赵一简直就是在啪啪打自己的脸。

  这是和那些世家豪绅的消费水平进行平均才的出来的数。

  要是一个月十两老百姓怎么可能过群苦日子。

  这大魏何至于此。

  所以,民富才能国强。

  才能收到更多的税,赵一才能进行更好的良性循环。

  这重新让晋地恢复民生的第一步就是分地。

  给每一户老百姓把地分好。

  打击那些为富不仁的豪强地主。

  第二步就是修路。

  想致富先修路。

  将晋地各个主要城市之间的路修好,方便了军队也方便了百姓。

  还能让这些百姓有一个长时间的活。

  第三步就是发展工业,实业兴国。

  鼓励那些富商转型开工厂,和军队政府合作。

  不再去想着怎么压榨老百姓的钱。

  而是让他们想方设法的赚赵一的钱,也就是他们自己的钱。看書溂

  赵一先制定这三步走计划。

  毕竟,赵一缺少行政人才。

  现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是重武轻文的。

  所以有一个好的行政人才是极其困难的。

  那些在重漠城公署内被赵一培养的年轻人还在学习中。

  所以,有些计划得推迟。

  现在的这三步走计划就简单多了。

  只要那些手底下的人配合就行。

  要是有些人不配合也没关系,下辈子注意就行。

  给一些人赏点枪子另一些人就听话了,听话的再给颗甜枣。

  这个方式百试不爽。

  不过,现在赵一面临的问题还是手下人数不足。

  三万多人。

  第一师负责整个龙城后方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后方重漠城作为赵一的整个大后方,古斯塔夫所带的那一万多人现在充斥着军队的作用。

  负责重漠城工厂兵工厂,军事基地等护卫问题。

  第七师需要随时作战。

  勃兰登堡又人数太少。

  所以,现在还是人数不足的问题。

  系统光加强军队的实力,武器装备。

  人数是一个都不加啊!

  还配备那么多的武器。

  臃肿倒是不臃肿。

  因为同时,士兵的身体素质,武器的自行程度都被加强了。

  但是不够啊。

  现在办很多事情都需要人。

  各个乡镇各个县里的保安大队难当大任。

  严喜山走了后,赵一就坐在署长的办公室中独自思考。

  这件事情也的确不难。

  派几个特派员去整顿下面县城的保安团。

  搞定政府人员,提升赵一的中央集权。

  提高官员的效率和办事能力。

  但是有一个问题,谁去?

  谁去啊?

  没有人啊!

  这件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是很简单。

  赵一可以派一个营的精锐士兵去辅助这样一个人去完成对下辖县市的整改。

  可是,这件事必须完成的漂亮。

  不能出现问题。

  得确保赵一下发的政令有人理解,有人能办实事。

  武器装备好,开疆扩土快。

  可以打的敌人闻风丧胆。

  但是,行政不行,民生恢复不过来,也没用。

  这可不是小说,说什么来什么。

  自古以来,统治者感叹的都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没有一个良好的行政体系,还是不行。

  而且,思想这东西是要去潜移默化的去转变。

  一上来就像让这些官员为民请命,基本不可能。

  所以,赵一打算在龙城新建一座学校。

  军事政治两把抓。

  招募那些孤儿,穷困人家的学生,只要是有心恢复河山,心系华夏的,不论出身。

  这时,赵一想到了冯子安。

  这家话就适合干这种事。

  作为赵一集团情报集团除了赵一以外最大的头头,让他干个校长就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