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第一百零六章 蛟龙云庭
  大军班师之日,王凉大摆宴席,封赏功臣。

  这时,孙仁的死讯终于可以公布。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就是朝廷对外的说法。

  百官虽有疑虑,尤其那些文臣,他们分明嗅出少许异样,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但碍于天子威严,不敢多言。

  而王凉接下来的一道圣旨,彻底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追封已故定海侯孙仁,为吴国公,谥号文忠,配享太庙。”

  无论爵位,谥号,还是配享太庙。

  三者任取其一,放眼天下都是绝无仅有,人臣之极。

  遑论三者合于一人之身,纵观古今,前所未有。

  除此之外,孙仁临终时还是将一家老少的下落交代出来。

  他清楚,倘若天子有心寻找,即便孙家人躲到天涯海角,也会被揪出来。

  于是他舍弃己身,恳求天子宽恕。

  王凉自无不可。

  许是顾念孙仁过往的功劳,他并没有直接册封孙家人,而是授意会稽郡守,予以方便和照看。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孙家人自行壮大,才是孙仁喜闻乐见的。

  ……

  会稽郡,富春

  得益于会稽偏远,富春当地贫瘠,并无豪族坐镇。

  是以,孙台一家很容易就融入了进去。

  他精于人情,手头富裕,刻意结交之下,很快就与富春百姓、小吏打成一片。

  闲下来时,孙台与长子一起,琢磨李常笑传授的《船经》。

  里面记载了艨艟、走舸、斗舰、楼船等十余种海船的打制办法。

  小到运粮输送,大到领兵打仗。

  尤其是“楼船”,可容纳甲士千人,堪称移动的铁皮炮塔。

  饶是孙台见惯了大风大浪,都愣了许久。。

  心里更是疑惑,“李叔究竟何等人物。”

  他自幼生活在荆州。

  荆州水军自汉代以来,一直是全国最强的水军,荆州船舶是最先进的船只。

  可即便孙台没有亲眼见过“楼船”,可他能够笃定,哪怕朝廷都未曾掌握这种制船法。

  直到现在,孙台才明白,李叔当日为何说《船经》足以让他们发展一方豪族。

  分明谦虚得过分了!

  毫不夸张地讲,一旦楼船批量落水,配合兵丁士卒。

  整个江东之地,都得改姓孙!

  是龙是虎,在孙氏面前,都得给我老实盘着。

  知道《船经》的价值以后,他立即将长子喊来,要他当面发毒誓。

  “即日起,《船经》为孙氏秘典。世代相传,传嫡不传庶,传男不传女。如有违犯,孙氏嫡支共诛之。”

  在长子发誓之后,孙台才向他讲明了缘由。

  父子二人商议,定下未来孙氏一族的发展方略。

  第一步,建造渔船,控制富春近郊渔狩业,积累财富。

  第二步,建造商船,成为豪强后把持城邑,独占海贸。

  第三步,建造战船,天下大乱则割据江东,立下霸业。

  ……

  自那日后,孙台父子像是找到了目标。

  他们倒没有一股脑造船,而是先从小作坊开始,替当地县衙加工船舶。

  积累金银和经验,顺带博取县衙好感。

  一步接一步,虽然缓慢,但胜在稳定。

  其间,孙仁逝世的消息传来。

  虽然朝廷大家封赏,可孙台的心里还是留有芥蒂。

  反过来,加深了他要凭借战船割据一方的想法。

  ……

  转眼间,又过去五年的光景。

  风调雨顺下,暗中积压的隐患,已经荆州叛乱造成的影响,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置。

  可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

  天子老了。

  这是王凉在位的第二十六个年头。

  作为覆灭汉室,创立新朝的新始帝。

  他真正做到了威加海内,外压四方,天下十三州部在他的治理下井井有条。

  百官畏惧,百姓爱戴。

  作为一代皇者,可谓至极矣。看書溂

  可他终究是到了暮年。

  近来宫中不断传出陛下抱恙的消息,底下的皇子们争得不可开交。

  虽然没有刀兵相向,可臣子勾结皇子,这般事情屡见不鲜。

  坏就坏在,王凉的皇后早逝,并未留下子嗣。

  其余诸子为妃嫔所生。

  储位空悬,给了各方势力相争的机会。

  王凉年近六十,纵有太医调理,还是免不了疾病缠身。

  底下人的心思活络,纷纷开始谋求后路。

  摆在地方,势头更为明显。

  早些年王凉亲设的“五均官”,本意是维持五都市价,制衡商贾与世家。

  可时日渐久,五均官违背了初衷,反过来与商贾世家勾结。

  王凉第一时间察觉到异样,果断派兵出动。

  该杀的杀,该贬的贬。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

  因五均案受株连的,超过万人。

  由于王凉一律处斩的举措,暗中的世家造谣生非,污蔑作暴君。

  王凉充耳不闻,继续下旨查办。

  自那之后,他终于停下了“托古改制”的步子。

  重新发行币制的决定,终究耽搁。

  原先选定的几种模子,封锁于内库之中,沿用汉时的铜钱。

  ……

  长沙郡,湘山。

  李常笑一袭白衫,坐在楼台石凳处。

  他的身旁,有一名动作滑稽的红袍青年。

  红袍上绣着金线纹路,显得无比浮夸,像是一根行走的红灯笼。

  这是云梦蛟龙。

  在李常笑的帮助下,它度过化形天劫,成功化作人形。

  过去的几年,李常笑消化了金色眼眸记忆中的部分知识,只占十分之一不到。

  余下的十分之九被封存,会随着李常笑遍观群书,逐渐被吸收,最终成为他的一部分。

  这个时间,或许会很长。

  内力突破万年,李常笑的瞳孔多了少许神异,世间万物皆落眼中。

  譬如现在,他能一眼看清云梦蛟龙的寿数。

  “寿一千二百载,余一千八百载。”

  合起来凑足三千载.

  李常笑估摸着寿数,比照前世的时间线,终于能够明白,为什么龙的传说不绝,可却无人得见。

  很大一种可能。

  熬死了。

  毕竟只是长生种,而不是长生不死。

  想到这,李常笑看向红袍青年的眼神中,多了少许欣慰。

  红袍青年有些疑惑,下意识开口,“先生?”

  “云庭,何事?”李常笑歪头看他。

  这小子化形后,取的名字是云庭,“洞庭”和“云梦”各取其一。

  云庭摆摆手,“无事,无事!不过是喊喊先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