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第三十二章 进位摄政
  太和十二年,十一月

  太和帝的灵柩被迎入皇陵。

  先帝临终前留下遗诏,以关中王为摄政,代新帝总揽朝政。

  新帝改年号为临安。

  ……

  临安元年,二月。

  豫州,谯县。

  曹瞒与族弟曹贲,世交夏侯信,夏侯庄,各领两千余兵马,追击谯城以东的太平军残部。

  作战至今,他数次击溃太平军,加上曹氏和夏侯氏的人脉运作,如今官至沛国相。

  眼下黄灏的大军,连同豫州牧征召的府兵一起,将左明也险些逼入绝境。看書溂

  在可料的未来,豫州太平军也将步扬州的后尘。

  族弟曹贲大喜,觉得曹氏一族的富贵,就在今日了。

  他当即请命,“族兄,请允我带兵再出,协同中郎将共灭左贼。”

  曹瞒权衡片刻,拒绝了他的请命。

  “叛乱将尽,届时天下大乱。我曹氏若想自保,需得保全实力。况且左贼阴险,倘若兵行险招,亦有覆灭之险。”

  曹贲虽有不解,可他们曹氏和夏侯氏这一辈的打小就以曹瞒为首。

  曹瞒都作了决定,他只得打消出兵的念头。

  很快,事实证明了曹瞒的远见。

  三月中旬。

  北中郎将黄灏的大军,在汝阳遭遇太平军的埋伏。

  六万余南卫精锐,一战折损近半,其余民夫、粮草、兵甲之类的辎重损失惨重。

  一名军中的罡气境强者以死相护,才算避免了黄灏被杀。

  若不是汝南袁氏的袁处及时来援,恐怕整个南卫大军都有覆灭的危险。

  长安朝廷很快降罪,将黄灏押解回京。

  随着战事好转,朝廷对于这些指挥大军的武将,也再不如早先那般束手束脚。

  一旦引起大军失利,即可押解进京问罪。

  黄灏走后,余下的南卫大军交到袁处的麾下,由他统一调度平叛。

  袁处和黄灏不同,他出身汝南袁氏,家族利益向来是凌驾朝廷之上的。

  与其早早攻灭左明,倒不如将其打残,留下少许叛军用以糊弄朝廷。

  一来可以继续上报战功,提携同族子弟,扩大袁氏在朝中的影响力。

  二来避免朝廷卸磨杀驴,只要太平军一日不灭,朝廷就不敢彻底与士族决裂。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汝南郡。

  作为袁氏的基本盘,断然不能任由太平军肆虐。

  是以,袁处接管大军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汝南的太平军赶走。

  左明察觉到袁处的想法,暗中松了口气的同时,也下令将兵马分散,防止被朝廷集中扑灭。

  他领着精锐北上梁国,占据梁国的城邑,修筑防线。

  另外两支兵马,一支向西逃到扬州、荆州的大山,还有一支向东,尝试与徐、青两州的太平军兵合一处,谋求再起的时机。

  ……

  曹瞒听到黄灏被夺职的事,结合袁处的作为,大致猜出了汝南袁氏的意图。

  他心里暗骂奸贼,可手里的动作绝不马虎。

  毕竟从根本上,他们曹氏和夏侯氏也算不得什么忠臣。

  硬要掰扯,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曹氏兄弟回到谯县。

  一面继续征募兵马,一面开始对沛国名下十余座城邑的治理。

  曹瞒对自家的定位很清楚,以曹氏和夏侯氏的实力,帮他当上沛国相就已是极点,至于继续往上,就不是两家长辈可以企及的高度了。

  平定叛军这么大一块蛋糕,属于小世家的部分,已经瓜分完毕了。

  接下来要做的,是借由沛国的地盘,最大限度增强两族的实力,布局将来的乱世。

  ……

  幽州,涿郡

  北新城

  张图手持丈八蛇矛,正在敌军阵中穿杀,长矛飞刺如游龙,变幻莫测,翩若惊鸿。

  每一次出击,都能收割性命。

  他身下骑着一匹黑马,整个人好似黑色的死神般。

  解决完近处范军,张图抬头,便见关云骑着和他脸一般颜色的枣红骏马,偃月刀斩出气刃,收割眼前的一切敌人。

  兄弟二人的武力冠绝三军,都接近罡气境的门槛。

  幽州牧王值多次招揽,都被张图以胸无大志拒绝了。

  张图凭借这些年的战功,得了个良乡县令的职位,还有大量土地的赏赐。

  关云作为副手,可由于家世的低微,并没有获得封官,这也是相当一部分民间猛将的遭遇。

  好在关云素来不在意这些。

  毕竟有张图一碗肉,会缺他一口汤么?

  兄弟二人的士卒发展至今,已经扩张到五千余的规模。

  随着太平军颓势显现,换做常人,肯定会绞尽脑汁争取立功,最起码要把粮草钱给挣回来。

  不过,张图的脑回路一贯不同于常人。

  在他看来,能当上良乡县令,就已经算是完成父辈的愿望了。

  接下来,要做张图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当了二十年的屠夫,最喜欢的莫过于杀猪和养猪。

  好不容易有了人手,又有土地,当然要用来养猪!

  说做就做。

  张图早早就将家族中有经验历的老手艺人招来。

  涿县老宅的土地,用于种植粮食。

  良乡新封的土地,用于喂养生猪。

  每一块土地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有他堂堂良乡县令照看,也不怕寻常人家对他的猪场动手。

  至于招募的乡勇,正值乱世,想要讨一口饭吃也不容易。

  张图功成以后,并没有把他们遣散。

  而是将其中两千余士卒派回,驻扎猪场的各个角落,轰轰烈烈的开启养猪的新篇章。

  关云对自家兄弟的行为有些不解,仍旧选择支持。

  ……

  张图的这般作为,很快传入幽州各族耳中。

  他们无法理解张图的想法,幽州牧王值惋惜张图和关云一身武力荒废,自甘堕落。

  更有甚者,暗中嘲笑张图为“养猪县令”。

  一时间,张图和他的养猪大业,成为重归安定以后,幽州的第一桩乐事,逢人都要说上几句。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

  张图和关云不再继续攻伐叛军,给其他世家大族留下了不少喝汤分肉的机会。

  明里暗里,大家不约而同的忽略了关张二人。

  毕竟只是个养猪的,又能厉害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