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麦脱粒、翻场扬尘,这些活也不轻松。

后头麦子碾得差不多的时候,李青山又听柳鱼的话,去县城雇了两个人回来,帮着扬场。

前前后后又忙了几日,这麦子才头回装袋入仓。

其实这还不算完,后头挑着天好、太阳毒的时候,还是得把麦子拉出来再重新晒一晒、扬一扬。

不过那时候就不用一次性全部拉出来了,十几袋麦子轮着来便成,这样若是下了雨只他们一家人就能忙得过来。

这时候地多的人家都还没忙完,新打下来的麦子没过秤上粮税谁也不敢吃,所以村里三个大石磨这会儿都没什么人用。

趁着这个空闲的功夫,等大马骡帮着李青山耕完地后,柳鱼牵着现在很听他话的大马骡到村祠堂磨豌豆粉去。

他分的那五亩地产出来的麦子不多,豌豆倒还不算少,有个四百多斤呢。

依着现在铺子每日卖出去的凉粉量,这些豌豆磨出来的粉该是够卖一个月的,这都是纯利钱,柳鱼想想就开心。

不过磨出来的豆渣太多,家里的猪和骡子能吃掉的也是有限的,再者骡子累了这么久了也得叫它好生歇歇,所以柳鱼一日只磨三十斤左右。连带着麦收之前备下的,保证等之后不易用上大石磨的时候,铺子要用的豌豆粉也不断就成了。

耕完地施完肥后要下种秋粮,东边那九亩照例种谷子,西边那五亩这次种夏大豆。

可不再套种了,麦子收不了多少不说,割完了分拣很是麻烦。

今年凉粉利钱不错,以后这边五亩便春季种豌豆夏季种大豆,秋里夏大豆收割了多施几次肥好生养着便成。

整个五月基本都在夏忙中度过,期间李青山还带着柳鱼去县城医馆叫大夫诊了一回脉。

大夫说柳鱼脉象极是平稳,气色也好,一家人都很是开心。

这日,终于到了夏粮上秤的时候。

称重之后便能交粮税吃新粮了,阖村都洋溢着喜气。

李青山这日回来的也早,要张罗他们李家这个大家交粮税的事情。

往年整个桃源村就只村长家有牛车,他姓吴,都是先紧着吴姓的来。

今年李青山既有骡车了,自是不能再叫他们李姓的晾在一边。

李家的那些老长辈们听说了他今年要揽下这事,都觉得很长脸,说他给他们李姓的争气。

不过,李青山其实不大爱听这话。一来他揽下这事纯粹是觉村里人大热天大老远扛着粮食去交税太辛苦了,他既有骡车,能帮一把便帮一把就是了;二来,这话传出去难免有挑起两姓争端的嫌疑,惹出事来就不好了。

但长辈毕竟是长辈,说什么话,李青山也不好反驳,便就那么一听便是。

夏粮依旧二十税一,李青山家九亩地的麦子产了差不多一千四百斤的粮食,另外五亩按一亩交两升粮合计一斗,算起来这次一共要交八十三斤多点的粮税。

他家正住村子的西北角上,村长从这头开始,第一个过秤的便是他们家。

过完秤后,李青山便在家等着。

之后谁家过完秤,扛着做好记号的粮税来,放到骡车上,一会凑到一定数量了他就帮着拉到县衙交粮税的地方,需要在县衙画押领契的汉子先走一步便是,省不少劲儿。

正好他在家,柳鱼做豌豆黄时便将碾碎煮熟豌豆的活计交给了他,“要碾细一点,那样好吃。”

早先豌豆刚收回来时柳鱼就想做豌豆黄了,但那会儿那么忙,他白日里也乏得厉害,便只想想没行动。

这会儿空闲了,柳鱼也没那么乏了,今天晚上丛春花还回来,就一次多做了点。

柳鱼撒糖,李青山碾豌豆,也不知小两口嘀嘀咕咕说了什么,过了一会儿都笑了。

见状,身后正教三个丫头绣活的关老太太也不由笑了。

……

李青山家地少,粮税只有八十来斤,但一般人家都得有个二三百斤的。

因此,凑个三四家就差不多了。

后头的,便由柳鱼安排,让人按顺序把粮税放在院子里,汉子先出发就是。

一旁跟汉子同来,等汉子走了要在院子里坐一会儿的妇人或夫郎瞧见了,便喜道:“鱼哥儿真是,越发贤惠了。”

柳鱼笑笑,回屋拿凳子和马扎招呼人到凉棚坐。

这凉棚是前几日夏忙过后,李青山瞧着他近来做针线活多,觉着屋内光线不好又热,特意给他搭的。

四面都绑了席子,若到正午太阳照进来的时候,便将席子放下来遮阴。反正四面通风,可是凉快。

在这喝喝茶、吹吹风、做做针线活、吃点小零嘴、午后小憩一下,可舒服了。近来,不管是他还是奶奶都爱在这呆着。

几个妇人和夫郎一进来也觉着好,都赞,“哎,你家搭得这个凉棚好,真凉快啊。”

柳鱼给人添茶道:“婶子要是喜欢,也在家搭一个。”

“。”那婶子喝了一口茶道了,“我家要有你家这么大,我做梦都要笑醒了。”

得益于李青山的爹当年好本事,钱多,宅基地圈的大。家里因为人少,房子虽没盖那么多,但若是以后想加盖,都有地方的。

所以,李青山在院子里给柳鱼搭了这么个凉棚,一点也不妨事。

柳鱼陪着几个大娘婶子说话的功夫,院子里聚的人越来越多,几个妇人难免又念叨起丛春花,“你娘这十天半月不回来一次的,还真想她!”

柳鱼笑了笑道:“我娘也是,说在县城没人说话,急得慌呢。”

事实是丛春花很快与那一片的大娘、婶子、老阿奶们打成一片,听说有好几个为了能多跟她说会儿话,都帮她烧好几回火了。

“哎呀,县城那有什么好!我听人说倒个夜香都得交钱!”

“柴火也得买!”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话题很快又拐到,“哎,鱼哥儿,今年你家咋不做凉粉卖了?”

“就是就是,你别光在县城卖,也在村里卖啊!这一说,我老想吃那个麻酱拌凉粉了!”

只要将豌豆粉子做好,做凉粉是一点也不费事儿的,再说村里人图省钱也不会让他拌。

送上门的生意岂有推出去的道理,柳鱼便道:“那行,我明个儿就做。”

一时这个婶子说她要两斤,那个大娘说她要一斤的。毕竟刚刚大丰收,粮食富足心情又好,谁不想吃点平常不常吃的东西呢?

话说着,李青山带着第一批去交粮税的汉子回来了,几人脸上都有喜色。

“这是咋啦?”问话的妇人心里嘀咕,就是交上粮税了,事情办妥了,也不必笑得这么开心吧,再怎么说,这是把自家粮食给出去呢。

还不待李青山说话,后头的一个汉子就大声笑道:“今年的徭役钱免了!”

众人一愣,有那反应快的,已开始满脸喜色激动地问:“咋回事,咋回事?”

“说是皇后娘娘又有喜了,皇帝老爷一高兴就给免了!”

“哎呀!”这下众人的欢呼到了顶峰,徭役钱一年三百文呢,这省下来的钱做什么不好!

一时好些人问李青山杀不杀猪的,今天交上粮税可以磨新麦、吃新粮了,高低也得割上个三五斤肉,叫一家人好好吃个足才行!

这样喜庆的日子,李青山也高兴呢,痛快道:“杀!”

……

大喜的日子,谁也犯不着给人添不痛快。

因此,这次磨新麦,村里人难得和气,没有再一下霸占石磨好久的人,都是磨点先够上自家今天吃得就收手了,好叫大家都能尝尝新麦的味道。

柳鱼跟风,也淘洗了自家的新麦。

不过还不待麦子晾干,前头先交上粮税已快人一步先磨好新麦的人就送面过来了,“你家骡子被占用着呢,先吃我家的。”

这家一瓢那家一瓢的,竟也凑了不少,柳鱼挖了些豌豆粉出来做凉粉,准备一会儿卖肉的时候送给人家当回礼。

从早上就开始忙,直忙到下午申时,李青山顺道将丛春花和李素芝都接回来了,才全部忙完。

丛春花又是提着大包小包的下车,人还没下来就跟柳鱼说:“鱼儿,鱼哥儿,娘买了百味斋的酥油鲍螺,赶快趁热吃!”

这酥油鲍螺因扁状形似鲍鱼,长的形似螺蛳而得名,入口即化,味道很是好。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酸味甜味的蜜饯果子,给柳鱼当小零嘴,解闷儿用。

哪里又吃得下这么些了?望着这大包小包的柳鱼忍不住笑了,使唤李青山将井里吊着终于定型了的豌豆黄取出来,放在凉棚的石桌上切了。

豌豆黄色泽浅黄、通透纯净,样子很是好看。亦是入口即化,细腻凉甜,非常爽口。

李青山一边吃着一边出去喊人帮忙过来抬猪。

那得了信儿的村里人,汉子们过来凑杀猪的热闹,屋里人们过来扎堆拉闲呱,小孩子们也知是有好事了,跑来窜去的,一点也不怕挨大人嫌。

这一时热闹的,跟过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