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还没三十秒啊,能量输出怎么降下来了,而且真空仓里好像有雨点落下的滴答声,这也是正常的吗?”这时陈渊的基友张诞一脸好奇宝宝的模样举手发问。看書溂

  这顿时让原本背负单手正品茶的李海差点没呛到。

  他赶忙放下杯子来到操控台前。

  “聚变反应能量输出还不到五秒,内部维持等离子体聚合的高温就已经开始急速下降了。”

  “这怎么可能?”

  “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猛然间,他想起了陈渊刚才的话。

  高温维持公式演算错误,十秒后反应就会中止。

  “这……这是巧合吗?!”br>
  李海被惊讶到瞠目结舌,他实在不能理解那个学生是怎么预料到的。

  但此时反应堆传来雨滴击打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越来越猛烈。

  这时原本被稳定聚焦的中子正在无序的轰击第一壁。

  整个微型聚变反应在还未开始前,就已经被那名学生预料到了!

  “快撤离!”

  猛然,李海大喊道,那群学生们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惊叫开始往外面逃窜。

  在确保实验室内没有人留下后,李海这才最后一个冲出去关上了实验室大门。

  看到慌张冲出来的学生,陈渊也从思绪中抽身。

  “哈,果然,实验失败了吗?”他目光扫视着狼狈的众人好奇道。

  还未等回答,就听到实验室里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声。

  “好吧,确实失败了。”无奈的叹了口气,在刚才对系统的研究下发现系统早就告诉了自己失败的机率。

  上面显示:【危险讯号:十秒后聚变中止发生爆炸,失败几率97%】

  异常平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他的这种态度让那群慌张下的学生们一个个流露出震撼之色。

  ‘神了。’

  ‘我尼玛,这家伙到底是怎么知道实验会失败的?!’

  ‘你他妈是能预知未来吧?’

  ‘大佬,收下我的膝盖吧。’

  虽沉默,但每个人都在心中暗自腹诽,甚至开始不断钦佩起了陈渊。

  其实陈渊中途有离开过观察了学校里正在进行的大大小小的科研项目实验。

  不出意外系统都提示了失败的原因和可能失败的几率。

  唯一一次系统提示成功的,还是一个普通的计算实验项目,那玩意儿早就得到了前人的验证。

  这时,系统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成功观察到一组项目失败原因,对该项技术更深入了解。】

  【您已获得文明因子。】

  【收集足够多的文明因子,可帮您找到科技发展的正确路线。】

  系统再次跳出提示。

  【叮,已参透可控核聚变基础理论】

  凭借前世对可控核聚变的了解陈渊这一世对可控核聚变基础理论了解颇深。

  下一刻光团像是电路图般延展出更多的分支。

  【是否解锁惯性约束核聚变激光驱动装置】

  惯性磁约束装置正是激光约束核聚变的装置,等同于托克马克和仿星器,都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一种装置。

  这正是陈渊想要的。

  他刚准备解锁,却在这时弹出了提示。

  【需要参透前置科技——光致发光】

  陈渊又尝试解锁磁约束核聚变驱动装置,也就是托克马克装置。

  这一次仍旧弹出提示。

  【需要参透前置科技——声致发光】

  “好家伙。”陈渊算是搞明白了,脑海里的光团也就是所谓的系统能提供给他的只是科技发展走向,想要达成某一项技术必须要他本人参透涉及到的相关科技前沿基础理论。

  “那么现在看来想要拯救人类就不能靠系统了,只能靠我自己的努力!”

  这样也不错,搞科研啥都不怕,就怕研究的方向不对,前世他没依靠系统就能成为中联防御的特级研究员本身就和他的能力脱不开关系。

  当时就因为研究方向的问题让核能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这还算是好的了,有的时候科研方向没走对,浪费的甚至是一个科研人员一辈子的时间。

  所以光团所提供的研究思路非常重要!

  他又尝试看了一下从核聚变驱动装置延展出来的分支。

  然后发现其他技术。

  霍尔推进器,

  电离子推进,

  电子核聚变推进器,

  核聚变热推进器,

  核聚变电磁推进器。

  五个小分支出现在眼前。

  陈渊稍许有些震撼,他还想再看看往后又延展出了何种选进技术思路,遗憾的是后面的分支或者主干根本看不到。

  “还不错,有了前车之鉴,后面我需要什么也很清楚。至于现在,还是先解决眼下的问题吧。”

  而这时一脸狼狈落魄模样的李海也极为憔悴的走了出来,这一次,他的目光看向陈渊却是充满了非常大的倾佩。

  这次的聚变反应测试爆炸引起了学校的重视,等实验室排除了安全隐患后,李海希望陈渊能帮他找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

  陈渊仔细分析了起来,最后找到了原因所在。

  “面前这台微型托卡马克装置使用的是欧姆加热,遵循公式:η∝T-3/2。但传统欧姆加热温度增加会让加热效率降低,不能达到点火要求,必须借助于辅助加热脉冲运行。”

  “所以欧姆变压器必然是脉冲运行的,想要稳态运行需要非感应电流驱动。”

  “但因为高温维持系统计算出现误差,仅仅只错了一个数字,才导致辅助加热的脉冲运行中出现问题,让温度骤然失衡,从而让本就约束不稳定的中子变得更加激荡,从而引发了这次的爆炸。”

  听到陈渊颇为严肃的解释后,李海顿时老泪纵横。

  陈渊也是看的有些无奈,只得是安慰道:“微小的细节疏忽,如果不是我恰好注意到,说实话也不见得发现得了。”

  仅仅只是刚好注意到吗?

  李海没有多说什么,但他相信面前的学生一定不简单。

  只不过李海教授此时的表情看不出喜怒,

  周围学生都在看戏,心中似乎已经猜到迎接陈渊的或许会是李海教授的批评。

  而这时,陈渊的一直专注在这次聚变反应失败的原因上。

  系统给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提示。

  【系统建议:结合当前科技综合水平,请更换聚变反应方式。】

  陈渊猛然一怔。

  “等等,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似乎可以依靠系统给出的思路重新开展全新的聚变项目。”陈渊心中呢喃着,猛然眼前一亮。

  接着丝毫不顾忌周围人的异样,冲进了教室里,拿出笔记本开始疯狂敲打了起来。

  当李海来到他身边,正想发作,却看到电脑文档的标题内容涉及到了可控核聚变。

  “微型可控核聚变反应测试申请报告?”

  “你想研究可控核聚变反应?”

  李海脱口而出,但很快就哑然无色。

  开什么玩笑,就他一个大一的新生还妄想研究可控核聚变?

  “哈?认真的?”一旁的张诞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平日里从不显山露水的室友居然还会弄可控核聚变,这事放在一个双非大学里也太诡异了吧。

  陈渊并没有搭理李海和张诞,他的手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一个个字符公式不断浮现。

  虽说一直被无视让李海教授很恼怒,但他的目光还是忍不住被文档里的内容给吸引了。

  “3H+2H—→He+10n+1.76×10eV。”

  这是核聚变的反应公式。

  “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公式E=mc可知,当质子和中子产生质量亏损时一定会放出能量,而且是惊人的能量。但目前不管是质能公式,还是可控核聚变公式,在当下都并非是某种无法达到的学术难题。”

  “人类缺的从来就不是这些公式而已。如果你仅仅是钻研这种表面上的皮毛,不过是哗众取宠,这并非是你现阶段该做的事。”

  “况且目前人类对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已经很浅显了,真正难倒科学家的并不是聚变反应过程,而是材料。”看書喇

  李海失望的摇头,在陈渊身边说道。在他看来眼前这个学生无非是在走一条前人已经走出来的路而已,丝毫没有任何新意。

  原本,刚才陈渊的表现让他很欣赏,只是现在看来也不过就是那种自命不凡好高骛远的学生罢了。

  李海之所以会这样想,简直很正常,可控核聚变公式,中科院里随便挑一个研究员助理出来都能写一篇上万字的理论论文。

  但困倒人类发展可控核聚变的并不是所谓的反应公式,

  而是高温、高密度、高封装条件。

  三者缺一不可。

  大体归纳就是材料学上的问题。

  要知道,

  一个小学生懂微积分,那是一个天才。

  一个大学生懂微积分,

  不会还有大学生不懂微积分吧?

  对于陈渊这种班门弄斧的心思,李海又何尝不得而知。

  这时周遭的学生也忍不住拿出手机,在院系群里讨论了起来。

  “咱们系出了一个系宠,说是要研究可控核聚变呢。[照片jpg.]”

  “666,这不是以全系最高分考进来的陈渊吗。老李就在旁边看着,居然没骂他?”

  “骂?那也得人先搭理老李啊,这位仁兄全程专心致志敲键盘,压根把老李当空气了。”

  “哇,这届学弟简直太迷惑了吧。”

  “不过陈同学刚才在聚变观察室里的表现还真的特神,居然一眼就看出了聚变实验会失败,说实话,如果是陈同学的话,说不定还真有这个实力。”

  “就他还研究可控核聚变?要真有这个能力,还能跑到咱们这学校来上学?”

  “说起来,这人我好像认识。@诞诞不叫蛋蛋:蛋蛋这兄弟是你室友吧?”

  张诞翻着企鹅群里的消息,恨不得找个缝传进去。

  丢撵啊,

  陈哥,兄弟咋会有你这样的室友,以前也不见你干事这么不靠谱啊。

  在张诞欲哭无泪之际,李海教授也是面无表情,他伸手准备合上电脑,试图结束这场闹剧,但没想到电脑刚合到一半,却被陈渊直接抬手打开。

  “你在干嘛,我不是说过了,在我工作期间不要打扰我吗?!”

  被大一新生这样呵斥,李海显然愣住了。只不过他并没有感到愤怒,相反,从陈渊刚才的神气和语气里,倒是看到了一些和他当前年龄不匹配的成熟。

  如果不是确信眼前这人就是大一新生,李海都要怀疑这是不是哪位中科院的教授了。

  陈渊敢在课堂上呵斥李教授,这样的举动也是震惊到了不少学生。

  张诞也被吓得面色惨白。

  完了,陈哥这下我也救不了你了。

  感受到周围气氛有些怪异,陈渊也恍然回过神这并不是在他的研究室当中,他也并非是当初那个突破可控核聚变的大国工匠。

  “抱歉老师。”

  “这份核聚变反应的申请报告对我来说很重要,如果可以我希望马上就能展开相关的实验。”

  李海微微皱眉,“你到底在胡说什么……”

  旋即,他愣了半晌,因为李海发现,文档里的内容并非完全都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公式。

  后面一大部分都涉及到了可控核聚变的材料公式。

  李海并非是材料学的专家,但他看的出来公式整体推演步骤上并没有什么问题。

  “这是耐热材料的制造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