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的变化,让边军中的将领也蠢蠢欲动。

在这些人心里,女皇的出现必定会引起朝中动乱。这种时候,往往是武将们得到重用掌权的重要时机。

孙大将军在此之前,还真的只想讨好下新皇,看哪位王爷皇子有机会上位,自己投效,混一个从龙之功。

如今有了这样的时机,自然也不想错过。

若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扶持一位皇子或者王爷上位。他就不必再在这边疆苦寒之地郁郁不得志了。

想起前朝诸多掌权的武将们,孙大将军的心越发火热起来。

孙大将军本打算拥立废太子的,毕竟这是位蠢货。

这样的人上位才会越发的倚仗自己。

可是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却有些不利。这废太子已经蠢得无药可救了。

既如此,自然只能从中选一位。

要选个如今无路可走的,只能依靠他的。且在朝中又要有丝威望,才好里应外合。也不能太聪明。

孙大将军从诸位王爷皇子中,最终选定了被圈定的永王。

被圈禁,说明也不是个特别有本事的。听说这位永王在之前收买人心都靠着送银子。也不是什么英明的人。

但是永王好歹争夺皇位这么多年,如今虽然被圈禁,若是能出来,应当也有部分人能用。若是和自己合力,胜算更大。

而永王又被圈禁,若是想登上那个位置,必须有自己这样强有力的外援。便好提条件。届时若是能让其将北地封赏给自己,也当一个军政在手的方诸侯。北地如今可不不是贫苦之地,有那羊毛厂在手,他也能养出精兵来,若是真的成了,假以时日,朝廷也拿他无可奈何。

一想到此处,孙大将军激动的在屋内走了几圈。然后赶紧写了封信,让自己的心腹日夜兼程送往虞都。“一定要快。”他叮嘱道。

若是等女皇正式登基,昭告天下,就师出无名了。

而且新皇登基之后就能号令天下兵马,届时难免更加困难。

最重要的是,他要有足够的时间对付谢来。

要知道,谢来寿手里可还有兵呢。

想到此处,孙大将军又觉得懊恼,若是早知道有这遭,之前就不该同意他们扩大兵力。更应该多加阻挠,不让其发展。

……

谢来现在每天白天忙着政务,晚间就在学堂里面教导众人备考,然后再顺便从老师们这边听听虞都的新闻。

自从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出之后,虞都众人各种小动作不断,光是抓捕的皇室宗亲就不少了。

先帝直系子弟也就罢了,竟然还有旁支宗亲也来凑热闹。

谢来道,“大概他们觉得自己的血脉要比作为女子的公主更亲。”就比如只生了女儿的家庭,非得过继个旁支子弟继承家业样的。这些人估摸着就这想法。

可惜这完全没法比啊。这些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司马丞相府一点也不着急,“只等陛下正式登基,大赦天下,再开恩科,朝中就稳了。”

谢来便也放心了。

也多亏了大虞对皇族的政策,就怕皇族造反,所以皇族都是没有封底的。表面封王,也只能领俸禄,不能随意去外地。

所以这些皇族子弟基本上养在虞都。如今自然也无法从外地振臂呼搞事了。

至于各州府的府兵,也数量有限。平日里都在本地待着。没有特别的诏令也无法集合起来。

“还是要小心各地边疆军队。”其他边塞地方的军队虽然不如边城这边多,却也有军队驻扎的。

司马丞相道,“各地军队无诏令不得动兵,若有违背,便以反贼论。武将们的家族都在虞都,谁敢乱动?”

谢来想到孙大将军的家眷就在虞都,顿时觉得这大虞可真是厉害,处处防备。

过了几天,谢来就发现他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孙大将军可以不造反,但是人家也是有本事的。

消息是谢来安插在军中的探子送来的。

谢来虽然不插手军中的事务,但是因为直想抓那些贪污军饷的将领的小辫子,企图新旧账起算。所以在其中安插了探子。

没想到倒是给自己送来了这样一个意外之喜一一军中竟然开始整装待发了。

蛮人暂且平定了,哪里还需要如此大动干戈?

至于说是练兵,以谢来对边军的理解,更是不可能。

且探子也说,此次行动保密。不许外传。

就让谢来不得不多想想了。此时此刻,这位孙大将军想做什么?

谢来叹气,“孙大将军可不要自误啊。”

此事谢来自然找来寿商议。

来寿道,“我就说了,这两日那边军营竟然都没什么人出来了。往日里他们军纪散乱,成日就找机会出去赚银子的。原来是有这胆大包天的心思呢。”

他满脸气愤,“平日里打蛮人倒是没有这么积极。竟然准备大逆不道。”

谢来道,“既然我们知道了,自然是要阻止的。如今你军中有多少能用之兵?”

“我平日里比较挑剔,满打满算也就两万。”

谢来再算了算孙大将军手里的兵力。

朝廷供养的边军一共有八万,这八万人平日里就镇守边疆的。如果是战时,还可以从附近州县中征召退役老兵以及青壮补充。

按照之前蛮人来袭的时候的征召力度,度能达到十五万人。人数看着挺多,但是打仗这种事情也不能光看人数。还得看双方战力,就如今谢来所了解的情况。三哥来寿手底下这两万兵也不定会输。

但是谢来并不想兵戎相见,底下的士兵什么也不懂,不应该被他们的长官裹挟着做出无谓的牺牲。

且孙大将军如果想完整的调动这十几万人,也必定是要避开自己这个北地巡抚的。或者是软禁,或者刺杀。所以在兵戎相见之前双方肯定会先闹一场的。

谢来心中已经有了应对。不管如何,要先把大军稳在边城,不能让他们离开这地方。

如此来,谢来就准备撒个谎。比如骗他们说蛮人有动作了,要开始做防备。先打乱孙大将军的阵脚。有外部矛盾的时候,自然是一致对外。这期间他可以趁机朝着军队内部安插些人手控制。

只等到女皇登基,孙大将军再想动兵就师出无名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造反的。

在大义已经定下的情况下,动兵就是谋反,谋反是要株连家族的。

若是这样,孙大将军还要造反,那自己也有足够的机会将他拿下。

谢来心中打算好,就去找来寿商议此事。因为如今对蛮人的探子都是来寿安排的。他的探子一向容易得到最先的消息。所以己方这边得到消息,而孙大将军还没得到消息,这就很正常。

来寿一脸郁闷的过来了,还没等谢来说明事情,他就道,“蛮人又不老实了。”

谢来:……

谢来没想到自己也就准备偏偏姓孙的,结果蛮人竟然还真有这个胆子。

“怎会如此?都动了还是只有一个部落?”如今蛮人主要分成三个部落。个是前大首领的弟弟金牙林所在的部落,另外两个则是前任首领儿子管理的部落。

金牙林作为叔叔,为了防止那兄弟两人联手,所以对大虞这边的态度还是比较不错的。企图得到大虞的扶持。

“是如今的三蛮王之一的金石开,他是前任蛮族首领的长子,野心勃勃。之前和我们合作,就很是不愿意。只是到底其他两部牵扯,他也只能妥协。现在就是不知道发什么疯。”

谢来眯了眯眼。总不能得到皇帝死了的消息,趁着这个时候过来作乱。他爹上回来作乱不也没讨到好处吗?更何况他个分裂的蛮王之。

来寿问要不要带兵出城迎敌。对方人没有上次多。自己这边兵力充足。倒是可以试着战斗。且又有火药这种武器,胜算还是很大的。

来寿可真是不想再憋屈的守城了。

这办法固然是好的。若是平时,谢来也是会同意的。但是如今城内的人也不安分呢。谢来总觉得这个时间点蛮人找过来,很不正常。

他不相信金石开这么愚蠢。明知道如今边城兵力更胜从前。且还和他们合作中,就突然撕毁合约过来找抽。金石开脑袋不明白,这一仗哪怕不大败,肯定也讨不着好处的。而一旦动兵,自己这边也不会再和他的部落合作。以后他的部落可就要落后于其他部落了。

金石开必定不是蠢人,否则不可能成为三蛮王之一。那他就是有必然能得到好处的依仗。他凭什么?

谢来脑子里想到了一个人。他不愿意去相信这种事情。孙从武,孙大将军,好歹也是守护这北疆边城十几年的人物啊。和蛮人打了一辈子,难道真的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吗?

谢来不想相信,但是在面对国家大事的时候,他的心情就不重要了。

谢来似乎已经猜到了孙从武的打算了。孙从武也没有把握从军中控制三哥谢来寿,所以和蛮人里应外合,以此来牵制或者调开三哥。

因为目前为止只有三哥带领的这支军队有在野外大败蛮人的实力。如果真的要迎敌,必定是三哥带兵。

谢来将自己的想法分析给来寿听。来寿听了之后气愤不已。多少兄弟死在蛮人的屠刀之下。若是孙大将军敢做出这样的事情,那他一定要亲手砍了对方。

这种叛徒必须死。

谢来道,“一切都还只是我的猜测,还需要证实。也要弄清楚他们之间达成的协议。另外我们也要早做准备了。三哥,你做好迎敌的准备。”

来寿道,“明知道是陷阱,我还去?那岂不是让他们得逞?”

谢来道,“蛮人敢来,固然是可能有人内应。但是更多的是他们不安分,并不畏惧我们。这次既然敢来,那就彻底的打痛他们。让其他部落也看着金石开的下场。以后还敢不敢随便乱动心思。若是能抓他们的首领自然是最好的,到时候和孙从武当面对峙。也多了一份证据。”

来寿担心道,“那你呢?”

“我这边有人。别忘了光是工厂,我就有数万人了。”

“……”谢来想着那些残疾老兵就觉得这事儿不大靠谱。但是谢来却很有信心。他不准备和对方动武。自然不用拿这些工人去和孙从武拼命。

这些人的作用就是围困边城将领。

谢来准备先下手为强,甭管现在证据是否充足,先把人请来做客。等蛮人走了,再一起算清楚账,对双方都好。若一切都是自己猜错了,冤枉了孙从武。那自己到时候当着三军的面给孙从武赔礼道歉都行。总比兵戎相见,你死我活的好。

孙大将军此时也得到了蛮人的消息。这大概是他最快的一次得到蛮人消息了。

知道蛮人已经出兵了,他内心也是挣扎和纠结。告诉自己,不会发生什么事情。蛮人打不过谢来寿的。不可能对边城造成什么影响,也不可能真的打进来。

只要把谢来寿骗出去了就行,他关闭大门,不让人进来。处理好了内乱,届时自然一切都好。

以后他会安顿好北疆,收拾蛮人。自己没有错。牝鸡司晨不是好事,他只是遵从大义而已。朝中都是奸臣,让一个女人蒙蔽了。他这些年为朝廷出生入死,却屡屡被打压,还出不了头。就说明朝廷出问题了。

如果一直没机会出头,孙从武大概也就这样安分的过去了,可一旦看到了出头的希望,多年压抑的不甘就都倾泻而出。这份不甘甚至压过了他身上的责任感。勾结蛮人,陷害同袍。孙从武努力的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找借口。

听到谢来派人来请他,孙从武吸了口气,这一刻终于来了。

孙从武道,“既然是军情,何不来我府上商议?”

来人很是为难道,“谢大人说他公务繁忙,且这次迎敌必定是要用谢将军的兵马。去谢将军的营地商议战事更方便。又说……又说大将军您近些日子也无什么大事要忙,应当是得有闲空的。”

孙从武黑了脸色。觉得谢来此人越发猖狂了。他果真没猜错。这谢来的新依仗就是那摄政公主。没准两人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

一想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孙从武将心中不满压下。

这谢来既然自己主动提出要让谢来寿出击,那自然是最好。免得自己开口引起对方的怀疑。

谢来正在课堂里面和自己老师们汇报此事。孙从武若是真的有问题,那肯定是和虞都那边的某人商议好了。否则孙从武师出无名。所以自己这边稳住孙从武的同时,也要在虞都尽快将那人找出来。消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