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玄幻奇幻>天灾末世:我在末世种个田>第53章 种地&过年

15天左右,山湾村终于把地整理好了。

隔水层和遮阳棚子全都弄好,接下来就是开始种地。

这样炎热的天气自然是不可能种稻子的,哪怕有隔水层和遮阳棚也没办法种植。

种稻子需要大量的水,他们村虽然有三口井,可是拿来种稻子还是有些不够用。

所以家家户户种的都是一些土豆红薯和玉米。

杨木家种的都是玉米和红薯,这两样产量高而且保存的好还耐放,最主要是这两样的枝叶都能拿来喂牲口。

玉米和红薯种下去后,石磊杨木他们每天都要挑水去浇地。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杨木瘦了不少,不过肌肉也多了一些。

2月3号,村里大扫除。

再过三天就是除夕了,村里往年的规矩,在除夕前三天全村人去祠堂大扫除。把祠堂里的桌椅板凳,全都清洗一遍。

往年这个时候村里可没有这么热闹,今年人多,下午5点的时候,祠堂就聚满了人。

杨木也被石建军带了去,石建军说杨木是他儿子,村里大扫除怎么也要参加。

他们去到祠堂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人开始打扫卫生了。

有扫地的,有用竹竿绑着鸡毛掸子扫房顶的,也有打了水擦桌椅板凳的。

石建军去和老一辈的人打扫案台了,石磊则被石水生叫走,估计是有什么事找他。

杨木呆呆的站在那里,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

石玉安从后面拍了一下杨木,“木哥,你过来啦!帮我扶一下楼梯。”

杨木点头应下,跟着他走出祠堂。

祠堂外,杨木扶着楼梯,石玉安在上面盖瓦片,杨木时不时递一些瓦片给他。

祠堂有些地方的瓦片碎了,石水生找人去老屋头那边捡了一些还能用的瓦片用来加盖一下祠堂。

虽然这样有些不美观,但至少下雨的时候祠堂不会漏水。

人多力量大,一个多小时的功夫,祠堂里里外外都被打扫干净。

2月6号除夕。

现在村里人都习惯了昼伏夜出的生活,但今天是除夕,石建军还是如同往年一样一大早起来杀鸡上香。

以前讲究的人还会放一串炮仗,但今年估计是听不到炮仗的声音了。

石建军家里倒是有,但他不打算用。倒也不是怕惹眼,而是一旦他放了炮仗,他敢保证村里人肯定都会来找他买。

不过他倒是带了一个十万响的排炮给石水生,他嘱咐道,“这炮仗你可别说是我拿的,到时候村里人要是找我买炮仗,我指定不会放过你。”

石水生笑着道,“不会不会,我肯定不说,我就说是去年放剩下的。”

村里有习俗,除夕夜晚上12点的时候祠堂要开门,开门必须放炮仗。

石建军想着反正也是最后一次了,今年之后,估计就没什么机会能开门了,所以他才会把这炮仗给石水生。

大门口石建军没敢贴对联,不过挂了两个去年的红灯笼。

家里倒是和往年一样,因为家里多了一个孩子,他们把家里打扮的比往年更喜庆一些。

对联福字窗花,还有一些小挂件挂满整个客厅,四小只都被杨木套上了红色的项圈。

家里没买大红色的布,杨凤莲特意找了一间红色的衣服,剪开之后给杨安做了一件红色的短袖短裤。

一家人都穿上红色的衣服,看起来特别喜庆。

杨木惋惜的说道,“可惜现在没有电,要不然我们可以照一张全家福。”

石建军笑着道,“这有什么可惜的,我们一家人天天在一起,那就天天都是全家福。”

年夜饭很丰富,一条红烧鱼,爆炒兔肉,青椒炒腊肉,茯苓炖鸡汤,三杯鸭和啤酒焖大鹅。

杨木啃着鹅腿,杨安啃着鸭腿,两人动作一致的埋头苦吃。

吃完饭,几人在村子里散散步消消食。村子里很多小孩都出来玩,没有了电子设备,那些尘封已久的小游戏再显江湖。

那些小朋友也不知道是不是掏了自己老爸的老窝,什么弹珠沙包都被拿出来玩。

杨木见石玉安在和几个小孩玩丢沙包,他弯下腰问杨安,“安安,想不想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有些?”

杨木指了指石玉安那边,杨安的眼睛看向他指着的方向,眼里慢慢流露出一丝渴望。

小孩子都是爱玩的,杨安也不例外。但他说不了话,之前又受过那种遭遇,所以不怎么喜欢接触外人。

杨凤莲和石建军他们也害怕杨安出去受欺负,所以很少让他出去和别的孩子玩。

这会儿看到其他小朋友玩的这么高兴,杨安也忍不住有些好奇。

杨木见他直勾勾的盯着人家玩,就知道他也想去玩。杨木大声喊了一下石玉安,石玉安小跑过来问道,“木哥,有事吗?”

杨木推了一下杨安说道,“我家小崽子,他想跟你们玩。安安说不了话,你多看着点他。”

石玉安好奇的看向杨安,“你叫安安呀,我的名字也有安,我叫石玉安。”

杨安面对石玉安的热情有些害怕,他躲在杨木身后伸出头看向石玉安,石玉安立刻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石玉安看向杨木说道,“木哥放心,我肯定看好他,不让他受欺负。”

杨安似乎知道石玉安是过来带他玩的,犹豫了一下,就跟着石玉安离开了。

杨木他们也没走远,就在附近看着杨安玩。

玩了大概两个小时左右,杨安才依依不舍的跟着杨木他们回去。

晚上12点,杨木跟着石建军他们一起去祠堂开门。石水生把那十万响的炮仗摆好,等人到了七七八八左右才把炮仗点燃。

噼里啪啦的爆破声在寂静的黑夜响起,预示着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过了年,天气依旧还是炎热。村里人也意识到如今和以前不一样了,对地里的粮食越发看重,每天都会去田里看一看粮食长成的情况。

转眼三个月过去,四月底的时候,田里的粮食大部分都已经成熟。

村里进入忙碌的丰收时期,就在这时,一群人正在慢慢朝着山湾村的方向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