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汉末新传:国贼吕奉先>第13章 江山崩乱之始
  翌日清晨,温明园。

  温明园又称温园,龙盘虎踞于皇城之郊,其内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豪放,亦有江南之秀丽,依山傍水,富丽堂皇,极土木之盛,聚风水之势,可称得上汉家园林之最。自东汉开国以来便是皇家大宴群臣,为有功之臣接风洗尘的重要场所。

  此刻温明园内,文武百官齐聚,三三两两成群接头交耳,但总却是分为两拨站立,分别以司徒王允与太傅袁隗为首,还有一名身高体壮,虽老迈却颇有风度的老者鹤立鸡群、闭目养神,不参与任何派系之别。

  “袁太傅,这刚下了朝便马不停蹄的赶来温园,可知董卓请我等群臣来此所为何事?”

  司徒王允,年逾五十,满头须发皆白,看上去更像过了花甲之年,更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儒生,可其面相却尽显强势威严,自有身为百官之首的气魄。

  袁隗虽与王允同位列三公,袁家更是四世三公、名门之后,可在当朝还是被王允压了半头,由此可见王允其人的手段。

  眼看王允脸色凝重,语气中更是带有质问之意,袁隗素来与王允交好,算得上同仇敌忾并非政敌,索性也就没放在心上。

  不过关于董卓为何于今日请宴众臣,袁隗却也说不出个缘由,只能揣测道:“许是董卓入京,想借此机会与百官建立关系?”

  王允满腹心事,摇头叹道:“次阳,你是真看不出还是假看不出,这董卓带领数万兵马入京,常驻京城之外,在城内霸占宅邸更有猛将亲卫日夜保护,他到底是何居心?此番又将宴请之地设在温园,这温园乃是皇家园林重地,如此僭越之举,又乃何意?”

  “我可听闻,之前大将军何进之所以召董卓入京,可是听从了你侄儿袁绍的建议,这背后怕也是你在做主吧?昔年董卓初在京城做小吏时,便是你府中掾属,与你关系可谓密切啊。”

  袁隗脸色一变,沉思片刻,语气颇为不自信道:“董卓为人,我算是了解一些,年轻时也是一腔雄心热血,素有西凉豪雄之称,办事更是果决利落,我当年正是看中了他的优越之处才召入府邸做了属官。”

  王允则苦笑道:“次阳,人都是会变的!那董卓年岁与我等相近,我等年轻时不也是满腔忠勇热血?况且按我之前所说,董卓陈兵洛阳,此番又行僭越,你这心里头就没点怀疑吗?”

  “再者说,董卓前日刚招降了吕布,斩杀了丁建阳,如今并州兵马尽归其下!声势滔天!更听闻那吕布乃是当世第一猛将,被董卓赞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二者结合天下无双!我看董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啊!”

  一番言论令袁隗哑口无言,原本他对董卓也有疑虑,不过终究是不敢往大了去想。

  这乍听王允将遮羞布撕开,心中顿时七上八下起来。

  “太师到——!”

  “董太师到——!”

  正当百官妄自揣测时,温园侍卫声声传报,正主董卓到了!

  温园之外。

  “奉先、华雄,待会儿你二人随我入内护卫左右,其余人等封堵园门、看守温园之内各处要道小路,凡有人胆敢犯上作乱,全都给咱家捆起来!”董卓瞳如苍鹰,肃杀之色溢于言表。

  随着董卓率先进入温园,落在其后的吕布悄悄拍了拍华雄的手背道:“华雄将军,昨夜连遭两番变故,先是遭贼寇突袭,后又被牛辅领军暗算,身体因此抱恙,待会儿若有异状,全赖你出手退敌。”

  华雄听得眉毛上扬,愣道:“将军多虑了吧?今日不是主公宴请群臣么?哪来的退敌?不过若真有异,你且放心,交由我来便是!区区百官与那养群整夜只知吃喝嫖赌的羸弱武夫,我还未将其放在眼中。”

  吕布点点头,突然笑道:“华雄将军可不要小瞧天下英雄,免得吃亏!据我所知那西园八校尉掌京中八校禁卫兵权,其中典军校尉曹操与司隶校尉袁绍可都不是好相与的英雄角色。”

  华雄挠挠头憨笑道:“是也是也,你看末将又忘了,万不可耀武冒进!多谢奉先将军提醒!末将定会多注意此二人!”

  待董卓与华雄前后皆离开后,吕布嘴角才扬起一抹笑意。

  按照大梦一场的记忆,今日温园会晤,应当就是董卓欲行废立之举,撕开皇室威严、帝胄崩乱的开端!

  也是从今日过后,董卓惹得天下群雄激愤,甚至超越了五年前的黄巾之乱!

  经此一日,董卓也从人人敬畏的枭雄变成了恶名昭著的“国贼”!

  越是这般敏感时刻,吕布才不愿太过出头,以免成为众矢之的,事情还未发展到他所渴求的时机,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选择。

  为谋求改换天命,在势弱之际务要如履薄冰,只待一飞冲天,方得见英雄本色!

  无论今日有何变故,动手的都是华雄,出头挡刀的自然也是华雄,届时他才是群臣心中董贼手下第一鹰犬。

  据后世记载:昭宁元年,国贼董卓窃紫微星命,夺天子威严,淫压百官,群雄愤起,天下江山之变故,始于此。

  跨进温园,观满园花繁草茂之华丽,翠竹落英山石之雅致,鱼戏绿波花浓之和谐,大地万物生机盎然,吕布不由暗叹:这般生机却是由大汉四百年命数换来的。

  温园紫金厅,客落满座。

  “近日,我汉庭之西凉雄军正往洛阳开拔,拱卫京师周全,由此军务繁忙,老夫这才来迟,多有失礼,还请诸位同僚见谅!”

  董卓的大脸上挂着如沐春风般的笑容,双手合抱朝百官致歉,就这一脸的真诚笑意,足以蒙蔽一些愚鲁之辈。

  “太师言重!我等也是刚到!”

  “对对对,刚到刚到。”

  有臣子见最近董卓强势,麾下拥军数十万,便想着与董卓亲近,连忙出声回应。

  当然也有部分是惧怕董卓淫威,只得笑脸相迎。

  “自西凉来到京都已有月余,今日老夫略备薄酒,与各位同僚交杯畅饮,还望以后诸位能够关照一二!老夫不胜感激!同样诸位肯大驾光临,老夫也深感荣幸!”董卓位居主位,端起一盅酒,朗声道:“此杯满饮,请!”

  谁料除却少数如墙头草的官吏,大多人等皆不为所动,无数双眼神都紧盯着两位百官领袖。

  王允与袁隗对视一眼,各自都能看出眼中的忧虑,却还是端起酒盅,笑道:“太师请!”

  “哈哈哈!好!”董卓大笑三声,将酒水一饮而尽,可没人注意到他目光中的愤怒。

  厅堂之内,分左右两席。

  左席为首者分别是王允、袁隗二人,余下则是朝中百官。

  右席则是以八员身披甲胄的将军为主,余后则是京中各级将校。

  这八员披甲胄、腰佩剑的将军便是名噪一时的“西园八校尉”!

  而八人中为首者乃是袁隗之侄,司隶校尉袁绍。

  袁绍此人身长八尺,相貌英武,姿容俊秀,眸光明亮摄人,气质威严,如同欲要出鞘的宝剑般锋芒毕露。

  在袁绍身侧还有一人毫不起眼,身材远不如前者那般高大威猛,且容貌平庸,唯独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时有精光掠过,纵然没有袁绍那般威容,也让人不敢轻视。

  “今日老夫请诸位同僚前来,实则是有一要事商议!”

  “啪!”

  董卓语气陡然冰冷,将酒盅用力砸向案边,言辞凿凿道:“自古以来,天子者,万民之主,万乘之尊!无威仪不足以奉宗庙,不足以承社稷!当今陛下,庸弱少威,姿仪失度,远不如陈留王刘协聪明好学、精明强干!老夫欲废少帝刘辨,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诸位,以为如何啊?”

  一语激起千层浪!

  董卓如此大逆不道的宣言,瞬间拂了群臣逆鳞,当即有忠于汉室的臣子起身怒骂:“董卓!你胆敢目无天子,行悖逆之事!你不但有一颗狼子野心,还是一个狼子野孙!”

  眼见有人带头发难,亦有人鼓起勇气冲离席位,指着董卓破口大骂道:“董卓老贼!今日犯上作乱,竟欲行谋逆之举,天理不容!天子乃上天之子,天下之主!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行废立,逆天命!”

  “砰!”

  董卓豁然起身,一脚将桌案踢飞数米,瞪起虎狼般的凶狠眼神,怒极反笑道:“骂的好哇!你说咱家算什么东西?咱家就告诉你,咱家能灭了你的九族!”

  “来人!把这两个匹夫拉出去砍了!将其族众一并斩首示众!悬首于午门让所有人都观赏观赏!”

  话音刚落,从厅外闯入几名西凉军士,拖着二人如同拖死狗般拽了出去。

  “董卓老贼,我与你誓不两立!就算死,我也要化为孤魂野鬼找贼索命!”

  位于左侧的文臣百官中,有一长须老者自第三席而出,挥手制止道:“董公且慢,可否听老朽一言?”

  老者白须及胸,年迈且随和儒雅,初见便给人气度非凡,令人敬重之感,正是之前那鹤立鸡群的魁梧老人。

  位于首席与第二席的王允、袁隗见此人出席不由大吃一惊,声音也变得急切起来:“卢公……”

  卢植笑了笑,直视董卓道:“董公刚才所言差矣,若董公想学昔日霍光之举,却有所不实,昔日霍光废昌邑王乃因其作恶多端、顽劣不堪,这才废之,而当今天子虽然年幼,却聪明仁智,且并无丝毫过错,何谈废立?”

  “再者说,霍光虽行废立,初心却是为国为民,他虽是权臣可亦是忠臣、贤臣,终其一生皆在为大汉延续国祚、辅佐教导圣明天子,是古今少有的大才。而董公之才扪心自问可比得上霍光乎?董公之心又是否比得上霍光呢?”

  董卓迟疑片刻,望着眼前老者陷入思考。

  卢植此人素来德高望重,是天下有名的大儒、师者,更是统帅,昔日平定黄巾之乱可以说皆靠卢植主持大局。

  此外天下还有不少有名志士都是他的学生,称之为桃李满天下也不为过。天下士子趋之若鹜,皆以能拜师卢植为荣,光耀门楣,可真正能被卢植所认可的却并不多。

  正因卢植威望太甚,因此董卓心中还有些许忌惮。

  董卓思虑过后,自知理亏,但想到自己今天可不是来讲道理的,当即冷喝一声:“要讲理,咱家便是理,要比拳头,谁有咱家的拳头硬!?你们记住,咱家不是在跟你们商量,而是在通知你们!”

  “今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门外也适时的传来两声惨叫,之前出言不逊的两名大臣已是人首分离。

  卢植脸色难看至极,长叹一声便又退了回去,目光不经意间望向董卓身后的吕布,却发现对方竟面带笑意,朝自己不停的眨眼睛。

  见到此状,卢植不由莞尔一笑,心想这威容不凡的将军却是个有趣的人,和那暴虐的董卓完全不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