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111章 孩子们的问题

  还摆出来一副“会谈”的架势,温润只好洗耳恭听了。

  “这次的事情,让你受委屈了。”谁知道酒菜上来了,这位县令大人一开口就是给温润道歉:“本官知道,林家的处置不算是严重,但这是本官能处理的最重的刑罚了。”

  “您客气了。”温润道:“处理的很好,林家以后再也不会恶心在下了。”

  是的,恶心。

  这是温润给林家的定义。

  至于王大志他们家,呵呵……没了儿子,女儿们远嫁,都不回家,还有什么指望?

  收拾他们,比碾死一只蚂蚁,也麻烦不到哪儿去。

  “你不觉得委屈就好。”辛县令松了口气的样子:“这次也是他们的不是,竟然,嗨,反正已经处理了,而且本官还有后续,你只管回去安稳过日子,如今各处都乱糟糟的,还得善后。”

  稳如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流寇漏网之鱼这么多,祸害的地方可不少,永宁县首当其冲,哪怕这位辛大人早有预防。

  这永宁县也被闹的不轻。

  且有不少平民百姓伤亡。

  辛明如今也是一脑袋的官司,不然也不会如此快的将林家人给处理了。

  温润跟他吃了一顿午饭,才被送出门,这次倒是没给温润带什么茶叶。

  中午吃过了饭,下午许攸就来了:“你的事情我们都听说了,山长他们甚至联名请愿,要是辛大人不给你做主,我们就去府城,找知府大人和学政大人给你做主!”

  温润这才明白,为什么县令大人处理完了林家的事情,还怕他不满意。

  原来是县城里的读书人都联名请愿了,这要是谁都能随随便便的跟他们动手,他们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

  今天敢明目张胆的上门,强抢民妇,明天指不定就敢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了。

  所以不止温润的名誉要保护好,还要将他受的委屈找回来,不然这么多读书人,可都看着呢。

  “这可真是麻烦诸位了,还有山长和两位先生。”温润一脸惭愧:“都怪我,手无缚鸡之力。”

  “这怎么能怪你呢?要不是那林三儿强抢民妇,你也不会愤然出手!”许攸说的可理直气壮了:“他敢跟你动手,不管是什么理由,都是错的!”

  这就是读书人的傲气,有话好好说,动手干什么?

  当然,很少有人能说的过读书人,一顿子曰诗云下来,普通人早就迷糊了。

  且不明觉厉!

  “对对对,这可真是……我这就置办点东西,去谢谢山长和先生们,哎呀,害得麻烦悠然兄你,召集其他人,鸿升酒楼,小弟我摆宴道谢!”温润赶紧说了这些话,这可真是,被人给“人情”了一把。

  不管怎么说,人家在舆论上的确是帮了他,这也是温润最初跟他们频繁接触的关系,人情用到了这个时候,虽然是“被”人情了一把,但是以后估计没什么人敢跟他动手了。

  林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对,这个肯定要的,你放心,我这就去鸿升酒楼订桌。”

  跟许攸约好了明日晚饭就在鸿升酒楼吃,送走了他之后,温润就在第二天上午的时候,买了一些东西,去了书院。

  书院还是老样子,温润是去看望山长和两位先生。

  “看到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吴山长很是欣慰,温润安然无恙,才是大好事。

  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两位先生倒是没那么担心:“你为了一介下堂妇,以身涉险,伸张正义,乃是君子所为!”

  温润忍不住苦笑道:“当时没想那么多,觉得那林家子简直是莫名其妙,刘氏在他家并非没有怀过身孕,只是每次有了身子,还要一如既往地做活,家里什么苦活脏活累活都要她去,一个弱女子,没有娘家给出头,自己又过于软弱,只能一次一次的流产,身子都流的虚弱了,要不是这二年养得好,估计早就一培黄土……。”

  听的吴山长他们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都是成了亲且儿孙满堂了的人。

  就算是男人,妇道人家那点事情,这么多年了,也会知道一点的,自己也是有儿媳妇的人,女子一生有三个关键点,一个是投胎,一个是嫁人,最后一个是生孩子。

  女人生孩子,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

  但是生孩子的时间短啊!

  可是怀孕却要十个月呢。

  养在胎腹之中的孩子,属于先天之时,养得好,以后不仅孩子身体强壮,就是母体也能像是重生一般,得到不少好处。

  可要是养的不好,孩子即便是出生了,也有可能先天不足,后天要想养好,千难万难。

  更有可能,母体怀不住胎,流产之后,再也揣不住孩子了。

  这些事情,他们家里纵然没有,但是左邻右舍的未必没有。

  家里的女眷也会偶尔嘀嘀咕咕,谁家的小媳妇儿怀相好,谁家的女人总是流产。

  他们也偶尔看一看医书药典之类的东西,也知道一些这方面的说法。

  听了温润的话,不仅骂起了林家,真不是东西!

  温润在书院坐了一会儿,中午请山长与两位先生去鸿升酒楼吃了一顿饭,没喝酒,感谢过了三位,晚上又请了书院其他人,一起吃了一顿,席间谈起了此次流寇事件,你还别说,真有那走了狗屎运的流寇,跑来了县城,却是被早有准备的辛县令给收拾了。

  还没大开杀戒,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一群人嘻嘻哈哈的吃了一顿晚饭,有杏花酒喝,可是没人喝多,温润又跟他们说了一下刘氏的事情,并且着重说了林三儿在没有休妻的情况下,就跟那寡妇有了孩子,五个月了,才休妻续娶。

  这事儿不是什么秘密,但也属于民不举官不究的类型。

  众人将林三儿痛骂了一顿,并且都说以后要对自己的妻子好一些,女人多可怜啊?多不容易啊!

  温润在县城过了一夜,第二天就返回了莲花坳。

  回去发现,马三儿家的房子都盖好了,房子盖得不错,正房三大间,左右厢房各七间,还有很大的院落种菜,连车马房都修好了。

  院子围墙也很高,温润发现,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加高加固自家的围墙,还有人主动修缮了村里的拒马。

  回来之后,宣布了一件事情:“今天庆贺一下,以后林家人再也不会来叨扰翠花婶子了,今天晚上吃点好的!”

  “早就准备好了。”陈强家的喜滋滋的道:“以后翠花妹子就安稳了,好事儿,大好事儿。”

  “请杨家大叔大婶过来。”温润道:“以后杨家就是翠花婶子的娘家了,咱们这里就是翠花婶子的家,别怕,家里这么多人,肯定能护着你。”

  说的翠花婶子眼泪哗哗的,把妆容都哭花了:“嗯,嗯!”

  此事解决了,是该庆祝一下,何况陈强家的早就预备好了。

  她竟然搞来了水八仙,弄了一水八仙的宴席,虽然做的东西不知道正不正宗,反正温润吃的挺好,清淡开胃又养生。

  第二天他就正式开始上课了。

  只是刚坐下,就有王珏这个弟弟,带头举起了手,其他孩子也有样学样,“唰”的一下,都举起了小胳膊。

  “这是干什么?”温润看的都笑了。

  “哥夫,我们想知道,翠花婶子的事情。”王珏站了起来:“大家都是支持翠花婶子的,但是我们不明白,林家到底是凭什么休妻?无后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庙里的大师傅们也没有后啊!一些道长也是终身未娶,也有的人因为贫苦或者疾病,也没有娶妻,更不可能有后,真的是不孝吗?”

  “你先坐下,既然你们心存疑惑,那么今日先生就跟你们说说,这件事情的始末。”温润将书本合上:“你们也不要多想,这样的事情,若是以后你们为官做宰之后,很有可能遇上,甚至是不止一起,故而先生也要先教导你们一番,如何看待这件事,首先,先说这无后的意思。”

  温润讲了当时的情况,以及他说的那段话的意思。

  不过他后来就否认了他的那段话的观点:“当时先生只是解释了片面的看法,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其实应该将无后理解为没有后人祭奠之意,当初舜是因为跟父母兄弟的感情不好,他们甚至想要舜的性命,这样的父母先不说,就是这样的兄弟,还有几分兄弟之情?若是舜真的不娶妻生子,无后人祭奠,兄弟的后人岂能祭奠与他?所以他必须要娶妻生子,以防自己死后,无人收敛尸体,起坟立碑,祭奠自己。”

  听的孩子们一个个若有所思,也有人恍然大悟。

  “女儿,也是儿,也是后代,不过可能三五代之后就不会有人记得外家了,会记得自己的家族,故而很多人都重视儿子。”温润道:“但是女儿也是你们的骨肉啊,所以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就算是做不到一视同仁,也要尽量疼爱每一个孩子。”温润教育他们这些孩子:“父母也是如此,他们肯定是有重视的长子,疼爱的幼子,如果你不是长子,也不是幼子,请不要气馁,或者怨恨,因为长子有他传宗接代,继承家业,奉养双亲终老的责任,也不要嫉妒幼子,因为他是最小的,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他们的出生,都显示了你们的父母还年轻,还能为这个家遮挡风雨。”

  温润说话的时候,不紧不慢,却句句都是说到了他们的心里。

  尤其是杨林,他在这些孩子中间,听的最为认真,也最深有体悟。

  因为他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幼子,排行第二,为人又老实,不爱说话,很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存在。

  家里大哥是长子,故而大哥学习最认真,三弟是最小的那个,母亲生产的时候,好像有些艰难,故而三弟这么大了,家里也没再有新的孩子出生。

  家里三兄弟,父母也很辛苦。

  要不是翠花姨一直给家里头支持,家里恐怕真的无法供三个儿子一起读书。

  “哥夫,我们以后会祭奠您,包括我们的子孙后代。”谁知道王珏这小子,跟王瑾俩站了起来,指天画地的发誓,子孙后代,只要老王家还有人在,就不会忘了祭奠温润,以及温润的父母,祖父母。

  听的温润哭笑不得:“你们哥夫我还没死呢,这身后事啊,等我七老八十了再谈。”

  温润也明白,他跟王珺这契兄弟,就算是结婚了,这个时代有这么一个说法的,是民俗使然,听说前朝还有皇室中人也是如此呢。

  本朝新开,不到百年,因为人口的关系,并不支持结契,但也不反对。

  谁让这是不知道多少朝代遗留下的习惯呢?不让结契怎么过日子?朝廷给发媳妇儿么?

  这话就难听了。

  故而温润让他们再次坐下:“今日与你们说这些,也牵连到了王家的一些事情,你们都知道的,这征募兵丁,将我那男人给征募走了,其实,这是违背了征兵的条例的,首先,本朝征兵,有三不原则,第一就是独子不征,家里有一个独子的是不能征兵的,独子要继承家业,要奉养双亲,更要为这个家传宗接代,他要是上了战场,有个万一这个家就绝户了!第二就是长子不征,因为一般百姓人家,长子是要传承家业,奉养双亲,传宗接代的,是要顶门立户的那个,所以双亲对长子最为关注,也最为严厉,因为这是他们老了的依靠,传家的香火;第三就是有恶疾不征,兵丁是要上战场打仗的,你要是身体不好,去了跟没去有什么区别?”

  一群孩子发出善意的笑声。

  “不过啊,军中的确是个历练人的地方,练好了,你出来就是个铁打的汉子,练得不好,出来也就是个无赖子。”温润唏嘘了一下,这个时候的军营,可不是他那个时代的绿色堡垒。

  跟孩子们侃了一上午的大山,中午吃了清爽的凉拌面,下午一群小子跑了,留下几个孩子继续在学堂里练字,陈旭找了过来:“马里长,张大爷,马三儿他们来了,马三儿还带了好几个人,拎了不少东西。”

  作者闲话:

  多喝白开水,多开窗通风,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