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184章 初冬的大雪

  “你怎么知道不是给王珺准备的?”女人放下了清单,看向了男人。

  “听董浩说,那王珺出身平民,哪儿知道燕窝啊?”男人摸着短须笑着道:“要是大肉丸子跟燕窝放在一起,他肯定选择大肉丸子吃,绝对不看燕窝一眼,记得王珺说过,燕窝是什么?燕窝就是燕子的口水,他不吃飞禽的口水。”

  “可真是个有趣的人!”女人也笑了起来:“他还是个千户呢,也是个武官了。”

  “武官也是个小武官。”男人将清单拿了起来,看了半天:“有心了。”

  他在这里被困三年有余,最初带来的东西,已经消耗的七七八八,没剩下什么了。

  连妻儿的用度,都无法保证。

  还要手下人敬献物品,才能度过这冬天。

  “我们只是暂时的,您是皇子,父皇早晚招您回去的。”女人劝解他:“何况在江南多好呀?我还吃到了很多江南的菜品,那个菊花糕,好看又好吃,对了,还有那个腌笃鲜,也不错,在北地就吃不到。”

  女人的劝解,让男人很是受用。

  这个男人,就是三皇子,而女人,就是他唯一的妻子,三皇子妃。

  夫妻俩在这里,别人看是生活的不错,实际上好不好,只有两口子知道。

  王珺将东西送去了,光着手回来了。

  不过梁二将自己车里的东西,搬了个大包袱给他:“这是温润给你送来的东西。”

  张三儿也拿了一个大包袱过来:“还有这个。”

  “这不是给你们俩的吗?”王珺可是看到了,这是他们俩从自己的车上拿下来的。

  “他知道你要敬献东西给上头,所以干脆分开装了。”梁二将东西给他:“这里是一整个的羽绒睡袋,今年冬天,有经验的老人说,应该是个冷冬,故而要你多保重身体。”

  “我这里是两套厚实的棉服,还有五双棉靴子。”张三儿道:“他还送了很多东西过来,我已经收好了,你需要的话,就跟我说一声,你这里的东西,你看着办,是送人还是自己留着,他其实都打点好了。”

  不等王珺说话,梁二又道:“我跟他提了一嘴,大营里的情况不太好,让他不要介意,你没回去,我看出来了,他挺失望的。”

  当然没说他其实后来喊的那句话。

  不过就算是如此,也让王珺脸色变得不自然了:“他还在生气呀?”

  “到不像是生气,像是失望,你俩的事情,你可办的不地道啊,哪儿能第二天就跑了呢?”张三儿很想说一番,可惜,张三儿自己都没什么经验,这个时候,他也没什么资格说教王珺。

  王珺拿了东西,回了自己的帐篷。

  东西打开,里头是厚实的衣服,靴子,睡袋。

  羽绒的睡袋,整个大营里,恐怕只有他拥有。

  打开这个羽绒的睡袋,里头掉出来一封信。

  王珺拿来看了一眼,上头只有一行字:王珺亲启。

  打开信封,两张纸就露了出来,他打开一看,里头写的很直白,大概是知道王珺这人读书少,写的一些文雅词汇,他也看不懂,故而温润写的十分简单,首先是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

  另外就是那些药品,都有说明书,让他看好了再服用。

  最后,骂了他!

  说他胆小鬼,占了他便宜就一跑了之,怂货一个,有本事,回来呀!

  最后写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抱怨,看的王珺都笑了:“傻瓜。”

  嘴上说的多厉害,下笔写得多犀利,其实最后还是想要他回去一趟。

  要是能回去,他早回去了,长这么大,最后悔的就是那天胡乱跑出来了,早知道,他就不跑了。

  哎!

  大大的叹了口气。

  难得王珺去翻出了文房四宝,铺了一张纸,半天,没写字儿,他画了个小人儿,鞠躬弯腰,又画了个笑脸儿在上面。

  嗯,诚意十足的笑脸儿。

  装在了信封里,然后将信封没有封口!

  温润在莲花坳迎来了第一场冬雪,下得很大,天地间一夜就白茫茫的一片了。

  隔壁杨大叔要去县城,来问一下要不要一起去。

  “怎么?有事情?这个时候,顶风冒雪的要去县城?”温润看了看外面,那雪花儿大的鹅毛似的,让人误以为到了东北呢:“是家里头缺了什么东西?我这里都有。”

  油盐酱醋茶,他这里不缺的,连带着什么五香粉,十三香的都有。

  “不缺哪个,秋天那会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虽然说江南没有猫冬一说,可也储存了很多过冬的东西,是真的啥也不缺:“是有个事儿,要乡老会的人去解决,我顺便送三位大叔去县城,反正都要走一趟,问你们家有没有后人要去?买个东西什么的。”

  “好像是没有,什么事儿啊这么急?你们还要一起去?”温润一听是乡老会,就忍不住问了一句。

  一般而言,除非是什么大事情,不然乡老会是不会聚在申明亭那里“断案”的,都是自家村儿里就解决了。

  例如刚入冬的时候,他们这里有两家人要结亲,结果因为彩礼的事情,商量不妥当,找了杨大叔这个村长去解决。

  还有两家人,因为家里养的鸡分不清,双方发生了口角,最后还是找了张大爷这乡老来解决此事。

  而张大爷解决的办法很简单,那只分不清楚是东家还是西家的大公鸡,被他给杀了,然后送到了私塾这里,给这里的孩子熬鸡汤喝了。

  这下子两家人也不争了,两家人都有孩子在私塾里上学呢。

  “是树林场的事情。”杨大叔看了温润滑几眼:“好像是给你那断了亲的小叔有关系。”

  “他?”温润一愣。

  温小叔一家被温家庄撵出来,就在树林场落脚了。

  这都长时间了?温润对他们早就忘到脑后了。

  他们夫妻俩吃够了教训,再也没出现在温润面前。

  “嗯。”杨大叔告诉温润:“王大志,哦,也就是王珺的二叔,他那疯婆娘,死了,就在夏天的时候,犯了疯病,跑湖里头自己淹死了自己。”

  “哦。”温润淡淡点头。

  王大志的妻子王贾氏,终于死掉了,据说死的时候,瘦得皮包骨头。

  而王大志成了个老鳏夫,可他名下没儿子,也没媳妇儿,他终于动了心思,要娶个续弦,给他传宗接代。

  可妻子刚死不到半年,就找续弦,这说不过去,起码要过一年才行。

  王大志倒是个能耐人,这媳妇儿死了,他也没放下赚钱,跟着商队跑了一次商,好像是发了大财,手里有个百八十两银子,加上他们家在树林场重新起了个房子,三间砖瓦房,周围都是菜园子。

  他家也不种地,土地承包出去,只拿三成租子,也就是粮食,做口粮,其他的一概不管。

  可以说,王大志这条件是不错的,就是人年岁大了点。

  而且他要求找的续弦,必须要能生儿子!

  还要长得好看,另外就是要年纪轻一些。

  老的他怕生不出儿子,也怕自己看不顺眼。

  有了钱就是不一样,年纪轻轻的小寡妇没有,可上了岁数的老寡妇可有不少。

  偏偏王大志这家伙,是跟温小叔认识的,温小叔在流寇来的时候,没赶上,可是回到家里,也是一团乱,加上温小叔其实没什么本事,离开温家庄,独立生活的时候,他就挑不起家里的大梁。

  以前挂在温润的名下,有个秀才侄子,家里的劳役啊,赋税和税粮都免,更因为温润是廪生,他平时出门都很有面子。

  可是出卖了温润之后,他的日子就每况愈下,到了树林场这里站住了脚,可日子却越过越回去,大家都知道温润的事情,对他们家也指指点点,不敢跟他们家靠的太近,生怕也被出卖了。

  日子过得一日不如一日。

  起先,那温小婶也是为了儿子苦熬日子,可是儿子还小,当爹的又不争气,日子过得也越来越不好,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这王大志,看上了温小婶!

  “什么?”温润一听,傻眼了都!

  “姓温的要打死自家不守妇道的妻子,温沈氏却喊冤说是自己的相公要把自己卖了,两口子闹的不可开交,王大志作证说是姓温的要把妻子卖给他做续弦,三个人的事情闹的一团乱,这不,要在申明亭那里掰扯掰扯,要是还掰扯不过来,就只能过堂了。”杨大叔说的大义凛然,实际上,他却是幸灾乐祸:“王大志,终于有一天,你落在了我的手里!”

  莲花坳的人,没有不恨王大志的!

  他当年走的时候,那是踩着莲花坳所有人的面皮上的路啊。

  不然张大爷能说让他永远不要再来莲花坳了吗?能那么不给面子,连老王家的大门都不许他摸了吗?

  何况他干的那事儿!

  都特么的不是人事儿!

  “那你去吧,我这边没事儿,晚上可以让陈强家的去您家住一夜。”

  “不用了,晚上三个孩子回去就行了。”

  说完了话,杨大叔就走了,但是温润晚上躺在炕上却有点睡不着了。

  那两家人,闹腾了这么久,怎么还不消停呢?

  温润第二天起床,就有点鼻塞了,他昨晚没睡好,加上这下了场雪,还不小呢,搞得他有点着凉了。

  这下子,他不敢去学堂了,怕传染给孩子们。

  就在家里喝了两大碗姜汤红糖水,捂了一身汗出来。

  同样远在江南大营里的人,也有着凉的,这毕竟下了一场大雪,一大早起来,火头军就煮了姜丝粥给大家伙儿喝,吃的是红糖大馒头。

  难得的是一人分了俩咸鸭蛋。

  王珺的条件好一些,他还有一碗药汤子可以喝,他也有点着凉了。

  昨晚半夜出去巡视营地,顶风冒雪的,就有点着凉,早上起来就喉咙有点疼,他这人有点着凉发热的就先喉咙紧,故而一大早就要吃饭带吃药。

  刚吃好了早饭,也喝了药了,就有一个人找上门来了,是董浩将军:“你那个药丸子,还有多少?”

  “什么药丸子?”把王珺都问愣住了。

  “就是你的那些药丸子。”董浩将军有点急了:“装什么蒜啊?”

  “不是啊,我这药丸子可多了去了,治疗着凉的,退热的,受伤了吃的,化开了敷膝盖治疗风寒湿痹的,你先说要哪样啊?”王珺一摊手:“我这也不能都给你拿去吧?”

  温润以前就弄一些药物给王珺带在身上。

  “要治疗着凉的,退热的,还有,受了伤吃的那种,最好的伤药,我知道你这里有紫金药锭子,都给我!”董浩将军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但是王珺一个字儿都没多问。

  将自己手里头的药都给了他,还告诉他:“这里头有各种说明说,你看好了再用,别乱吃药。”

  “知道了!”董浩将军拿了东西就走。

  王珺又去了梁二那里,拿了几个药丸子回来,准备自己吃。

  他不知道的是,董浩将军拿了东西去了中军大帐,大将军带了他去了大帅的帅帐。

  帅帐里,好几个人都在呢。

  “东西拿来了吗?”三皇子胳膊上有个刀伤,匆忙之间裹的不怎么解释。

  “拿来了,真的要给小皇孙用吗?”董浩将军有点手哆嗦。

  “用!”三皇子看着床上脸色通红的小人儿,心如刀绞。

  “殿下!”大将军有些不赞同:“这药还没验过……。”

  皇家中人用药,都是要有人先吃,证明这药没问题,才会服用。

  “没时间了,孩子这么热下去,非得……非得……给我!”三皇子妃将药丸子抢了过来:“我见过这药丸子,化成水,给孩子喂下去。”

  三皇子妃一边忙一边嘟嘟囔囔,她前几日着凉,就是吃了这个药丸子好的,儿子也一定能好。

  忙忙碌碌的给孩子喂下去了,那边又有人拆开了三皇子胳膊上的纱布,赶紧重新收拾了一下,敷药之后,又绑了纱布,也化了紫金药锭子给三皇子服下去。

  不到一个时辰,躺在那里的孩子动了动小身子,睁开了眼睛,脸蛋儿上的绯红也下去了:“爹爹?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