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239章 苦尽甘来(中)

  “我不知道,记忆里那个男人,是个不喜欢我的人,我记得他看我的眼神,虽然慈爱,但是并没有多欢喜,我母亲看我的眼神,哀伤一些,但更多的是舍不得。”陈旭想了想,告诉温润:“我现在肯定是不想回王府的,去舅舅那里也好,在这里,我想会给您带来麻烦。”

  “放心,我不怕麻烦。”温润乐了:“不过还是去你舅舅家吧,你现在名声在外,我怕保不住你。”

  “我知道。”陈旭呲牙:“等我把事情料理完了,就回来继续给您的私塾做小夫子,管理那些小孩儿们。”

  “行,欢迎你!”温润道:“我这里永远都有你的位置,以后这里就算是你第二个老家了。”

  “嗯!”陈旭听了这话,终于露出来笑容了。

  二月二,龙抬头。

  天南海北的人都在吃猪头肉,温润家里也在吃,而且吃的是卤猪头肉,猪头焖子,凉拌猪耳朵,酱巧舌。

  因为太油腻了,故而还有一个小葱拌豆腐,一个小炒青菜。

  菜色挺好的,可饭桌上的气氛不太好,在过了二月二之后,就要离开这里了。

  温润特意给陈旭准备了很多的行李,衣食住行样样都有,衣服也做了好几身。

  就算陈旭舍不得,时间也不会变,在二月初十的时候,他就收拾好了东西,下了莲花坳,温润送他们到了江边码头:“去了京城,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看看王珺,他好歹也算是你的熟人。”

  “我知道了。”陈旭看了看送行的人:“诸位,请回去吧,这些年来,多谢大家伙儿,对楚青的照顾!”

  他深鞠一躬,大家搞得都有些舍不得了。

  不过陈旭自称“楚青”,陈镇还是很高兴的,上了船走了,一直到没有了踪迹,温润才转身,回到县城的时候,赶上欧震大人在,他拉着温润告诉他:“三月十八,岁考。”

  今年没有乡试,温润无法让两个弟弟和三个学生继续去考试,只能参加岁考,而且还不能掉了廪生的资格。

  不然多说不过去啊!

  “好的,我知道了,我这就回去叫他们准备一下。”温润转身就要走,又被拉住了:“你先等等,本官的意思是说,等张炳大人来的时候,你过来请个客,吃个饭什么的,他这难得来一次。”

  “不用那么客气吧?都是自己人。”温润跟张炳也算是熟悉的了。

  不用特意请客吃饭吧?

  “他这是最后一年在这里担任学政了,下一年回京述职,不知道是个什么安置,不过我猜啊,只高不低。”欧震大人小声的道:“我要去府城了,辛明大人大概是巡抚了。”

  大家都高升了,好事儿。

  但是古代高升也代表着离别。

  以古代这么原生态的道路状况,一旦离别,此生能否再次相见,都是个未知数。

  “好吧,我知道了。”温润明白了,这一分别,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见面,的确是值得他请客吃饭。

  转头他就去了鸿升酒楼,定了一个安静的院落,以及一桌美味佳肴。

  回到莲花坳的时候,私塾已经开学了。

  又有那么几个孩子,温润看着还挺好,就让他们准备一二,明年也考试去,能考上最好,考不上就当是先去练习一二。

  家里头正在忙呢,私塾忙,种地忙,突然就有客人上门了。

  “找谁的呀?”温润站在大门口那里,看着眼前的七八个人。

  这七八个人,穿着青色的劲装,看着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家丁。

  一个个凶神恶煞的不说,还身材瘦小,皮肤黝黑,脑袋上偏偏有点白,额头上有印记,应该是经常缠着东西所致,可他们没缠头巾啊?

  “我们是滇南王府的人,来接我们家世子楚青。”领头的说话有点舌头硬,说的是官话,并非是江南这边的吴侬软语。

  幸好温润说的也是官话,而且比他标准多了:“楚青啊!他跟着他舅舅,镇北侯去了京城,不在这里了。”

  “不在这里了?什么时候走的?”他们明显是早有心理准备,那位不带走世子是不可能的,可是他们快马加鞭的来这边,还是扑了个空,真是晦气。

  “刚走没几天,不过乘船走得快,日夜兼程的话,这会儿都到了大沽口了吧?”温润算了算时间,这水路有一点好处,顺风顺水的时候,可比骑马快多了,这会儿又是开春,风大,南风天,船走得快。

  到了大沽口上马,走陆路,直奔京城。

  “这……。”一群人看向了领头的。

  “那我们今天,能住在这里吗?借住一晚上!”领头的有点半信半疑,这都是被镇北侯给耍习惯了,干啥都要再三确认。

  “行。”温润点头:“家里客房有的是,就是吃的只能家常菜了哈。”

  “打扰了。”领头的很客气。

  但是温润觉得吧,他们肯定不会住的安静,偷偷地跟刘三儿与阿珍姨说,叫大家伙儿晚上就睡觉,啥事儿没发生,老卒们不同意,但是温润说了:“他们不敢杀人的,这里可是武将之家,想让王珺找他们报仇吗?晚上的时候,好几户人家都出门走亲戚,他不可能杀了所有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温润笃定他们不敢明着来,暗中可能会不消停。

  晚饭厨房准备的不怎么样,家里常吃的腌笃鲜,以及东坡肉。

  另外还打了个蔬菜汤,米饭也只是普通的那种,索性还有一道干炸江虾,下酒不错。

  温润给他们送了三坛子酒:“知道你们是王府中人,我们这里虽然是官家,可是个武官之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没什么底蕴,所以只能请几位吃点粗茶淡饭,喝点这陈年女儿红。”

  “温老爷客气了,我们只不过是王府的护卫,来这里接世子,在永宁县城里还有不少人,只不过没想到世子被镇北侯接了去京城。”领头的人很客气,说话也很体面:“镇北侯跟我们王爷,那是姐夫小舅子的关系,您知道的,因为王妃早逝,这俩人啊,真是水火不相容,唉!”

  说的可冠冕堂皇了,知道内情的温润可不信。

  南宫易那家伙跟他八卦过,说滇南王当年为什么会被王妃发现他在外面乱搞呢?是因为他乱搞到了一个江湖侠女的身上,那位侠女是个烈性子,知道自己被男人骗了之后,对着滇南王一顿拳打脚踢,好像还伤了他的那块,好几个月都没好,请大夫看了好几次呢!

  这事儿可惊动了王妃,知道是好色惹出来的祸事,王妃能不生气么?

  府里头也不是没有女人,还外出打野事儿,结果出事了吧?以往的甜言蜜语都就饭吃了。

  “哦,这是你们两家的事情,楚青在我这里也只是个寄约书童。”温润早就想好了理由。

  一般的书童,都是帮书生整理房间,整理书籍、笔墨等等,也一起陪读,也是一个照顾书生生活起居的人。

  还有就是整理家务,书童往往也会和丫鬟的作用一样,帮助整理男主人的房间,比如衣物、被子,包括梳洗等各个方面,所以这里跟仆人没什么区别的。

  书童也会对主人的书房进行管理,包括书籍摆放、研墨等,同时负责主人的书籍购买管理,比如主人需要什么书籍时,就到外面去购买回。

  书童也有保护主人。类似武侠小说里会武功的“保镖”,能够保护主人,在受到外界侵害时挺身而出。

  但是一般的书童都是奴仆之流,可是也有一种书童,就是本良家子,认识字,不用从小培养,只需要签订契约,给人当书童,到了时间就解约,还是良家子,不是奴仆,可以科举考试的那种。

  一般穷人家的孩子,都是这么读书的,当书童的同时,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温润这么说,抹去了陈旭卖身为奴的过往,寄约书童跟云姨给人当教养婆婆一个道理。

  俩人都是良家户籍,滇南王府的世子,是不能有污点的,云姨也不能!

  “世子受苦了。”一听说是当的寄约书童,这帮人相互打了个眼色。

  温润让他们随便吃东西,他就不奉陪了。

  这些人吃了很多的饭菜,但是酒,一口没喝。

  晚上收拾了一下,还跑了个热水澡,温润也洗了洗,烘干了之后,躺在炕上,盖着薄被就睡着了,他这一天也挺累的,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啊。

  而夜晚,一直是一些人最喜欢的颜色,因为黑,因为看不到!

  七八个人,从客院里溜了出来,也不知道刘三儿是怎么想的,他把狗狗们都送走了,美其名曰:配种!

  送到了其他人家待两宿,所以老王家今天晚上是不设防的,一群黑影幽灵似的可哪儿流蹿,后宅都去了,一群女人,他们倒是没细看,就是扫了一眼,就离开了。

  前头可倒好,两个弟弟的住处,是重点关照对象:被人扒拉来扒拉去,看得特别仔细:“这谁是世子啊?”

  “有两个符合年纪的,可看样子不太像啊?听说世子长得很像镇北侯,但是耳朵和皮肤像王爷。”

  他们王爷在滇南是个特殊的存在,那里的人普遍皮肤黝黑,可是王爷不同,王爷的皮肤白皙,宛若少女一般细腻。

  在他们那边非常显眼!

  可是在江南地区,人都皮肤白皙,男人的皮肤,比他们那里的女人都要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