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244章 镇守将军府

  “他们傻了才会离开那里,那里既不用缴税纳粮,连劳役都不用服,有什么事情,还能打着将军府的名义,吓唬震慑对方一下,那可是个风水宝地。”张大哥吧嗒嘴:“我要是那里的佃户,也赖着不走。”

  温润更皱眉了:“听起来,那里的佃户们,日子过得不错,应该也小有积蓄,怎么不知道自立自强呢?”

  这年头的佃户,日子可不太好过。

  有那狠心的东家,跟佃户是一半对一半,啥都不干,就白得了一半的田里产出,粮食他们得了,可是缴税,劳役都是佃户们出了。

  不过如果东家有功名在身,免了这赋税劳役,也有,可是那样的东家不好找啊。

  那样的人家,佃户都是固定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说,这样的佃户,也会珍惜东家的田地,伺候的可好了。

  “他们各家各户都有钱得很,无非是舍不得离开这个福窝儿。”张大哥指了指前头:“来,到了地方。”

  温润抬头一看,好么,一整个镇守将军府,占据了这金桂街,半个大街的地盘。

  这条金桂街,街道两边种满了桂树,虽然桂花已经落了,但是残留的甜香,依然在空气里能嗅到。

  前头是两家大户,往里头走,还有三五家中型庭院的人家,最里面半条街,就是镇守将军府。

  金桂街前头是昌隆街,昌隆街算是紧贴着正街道的第一副街,整条街都是商铺,酒庄饭店,各色铺子比比皆是。

  生活上来说,是特别方便的,怪不得镇守将军府,会坐落在这里,闹中取静啊。

  大门口的人估计是早就得了吩咐,一看人来了,热情的上前问:“可是温老爷?”

  “是我。”温润下了马车。

  守门的人见过温润长什么样,一看是他,立刻就喊人:“开门,咱们老爷来了!”

  温润下了马车之后,仰头看了一眼,这镇守将军府,果然是个大宅院,跟他们家那是强多了!

  门口一座非常紧凑的小石桥,能并排通过是那辆马车那么宽,只是很短暂,过了石桥就是一个小石头砌成的广场。

  可以停靠车马轿子等等,周围一圈儿的石头围栏,雕刻的是莲花样式。

  温润走进了大门,发现“将军府”坐北面南,后花园里有一座不高的山,但是山体陡峭,算是背山了,山上一个隐隐约约的小亭子,可以看到大门口的情况;而前头有一弯小溪活水,围绕着整个将军府,有点像是护城河,护着整个将军府的外围墙,那三米宽的水面上波澜不惊,但是这么宽的水面,没人能跨过去,何况跨过去了,对面就是将军府的围墙,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

  而这进了大门之后,就是第一进院落了,由门台、前厅、厢房、正厅组成合院式院落。

  第一进门台位于建筑中轴线南侧,前台门上书“经略方城”四个墨色大字,应该是新制的,看着十分新鲜,三间砖砌仿木结构,但其实是石头制成,比木头更结实。

  且这里应该是办公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不止有这些,左右两天还有很大的跨院,西边的是车马棚,东边的是下人休息和轿子停靠的地方。

  第二进前厅五开间,七架五柱,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单步廊,屋面双落翼硬山顶,盖阴阳合瓦,两边也有跨院,一个是厨房所在地,包括柴房和厨子等人的居住地;另外一个是客院。

  温润一直走到了二进院里,也没见到王珺,他干脆继续往里头走。

  三进院落的挺远更大,里头种了四株大树,一株桂树,一株桃树,一株李子树,还有一株是梅树。

  四株大树高高大大,而这里进门就是抄手游廊,两边的厢房七八间,正房与二进一样,五开间,七架五柱,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单步廊,屋面双落翼硬山顶,盖的是碧玉翠瓦,以表示此地常青。

  过了三进后头就是后花园,一个小湖里头种满了芙蕖,两边儿是鹅卵石铺的花样,中间是青石板路。

  绕过了这个小湖,是两个小院子,三合院的架势,中间是一个三层楼高的……秀楼。

  这两个小院子,是给家里的女孩子们居住的,当时那位镇守将军,可是有两个女儿的,大小姐小小姐各住一个院子。

  且后花园里沿着内子墙的地方,种植了很多的垂杨柳,又有不少桃树分布其间,墙角有几丛竹子摇曳生姿。

  内子墙里的风景就是如此。

  而内子墙外,是两排房屋环绕,这里以前住着的都是镇守将军府的下人们。

  只是如今这下人们是没有的,都住着的是王珺的亲卫们。

  可是温润走了一圈儿,府邸都大概看了个遍,发现这里的确是个好地方,雕梁画栋的不说,后花园尤其漂亮。

  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哪怕如今深秋,也很是美丽雅致。

  起码王玫小姑娘进来,就看中了后花园,这里不仅闹中取静,还自成一景,她一看就喜欢上了,而且这里深居后宅之后,是有名的“内花园”。皆因这后花园外围是一个很大的演武场,演武场周围全都是栽种的花草树木,又有石板铺设,两边的兵器架子和练功房,也很齐全。

  可以说,这后花园才是整个府邸的中心地点。

  “哥夫,这地方是给我住的吧?”小姑娘看哪儿都满意。

  “是,给你住的,这以后就是你的地盘了。”温润笑着道:“让你的丫鬟们进来整理一下吧,我们去找你大哥,这一路过来,怎么没见到他呢?”

  张大哥在门口就告辞离开了,迎接他们进来的人,温润倒是眼熟,可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了,只大概知道是王珺身边的人。

  可是这些人都手脚齐全啊?不像是张大哥说的残疾之人。

  领路的人是个十分机灵的小伙子,而能进入内宅,已然是身份不俗了,不过他还是说明了一下:“因为正座府邸都是亲兵们,还没别人进来,故而这里都是我们负责打扫,其他的就没敢动,本来将军是在家里等着的,可是刚才有事情,去了军营,这会儿,只得麻烦老爷您在书房那里等候了,其他人可自行安排,伙房那边要去看看吗?我们这段时间,都是吃的大锅饭,是退下来的伙夫们做的。”

  温润想了想,对阿珍道:“你带人去后厨准备饭菜,还有烧热水;妹妹带着丫鬟们去后头收拾,晚上我们要住在这里的,你看着办,相信你能办好。”

  “好的,哥夫!”王玫小姑娘,雄赳赳气昂昂的很,她也是跟着陈强家的学了几年管家理事,肯定能管好这里。

  小姑娘领命而去,温润也累了,他就让人领着他,去了书房。

  王珺的外书房,就在一进的正房那里,推开门就会发现,东边是书房,西边是打通了的一个小会议室。

  温润去的是东边,推开书房的门,只见书架子是半空的!

  王珺压根就不爱看书,这些只是摆着好看罢了,最多是有一些基础识字必须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俗称“三百千”,是启蒙书籍。

  剩下的四书五经,他连翻一下都没有翻过!

  倒是《孙子兵法》、《六韬》这样的兵书,放在桌案上,已经翻的都起毛边了。

  墙上光溜溜的也没张名家字画装饰着,因为挂了名家字画王珺也不会欣赏啊,王珺能认识字儿,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认识的也不多,勉强能看懂军报,这已经很不错了,许多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呢!

  就算是勉强当了个小武官,也只是会写一些自己的名字,签字的时候用得上,其他的就看自己努力不努力,有没有那个造化了。

  能写信回家,那还是因为他在远方,不写信怎么办?就这都够他自豪的啦!

  多宝阁上清一色不值钱的摆件儿,因为这个时候,翡翠还不值钱,所以这上面也就摆了一个翡翠白菜,成色怎么样?不知道好不好!

  一个精致小巧的鸡翅木摆件儿,是一把紫檀的如意。

  还有一对儿粉彩的梅花杯子,一对儿彩釉美人瓶儿。

  这都是本朝的东西,也没个古董珍玩应景……还是那句话,古董珍玩什么的,对于草根出身的王珺来说,也不懂欣赏,倒不如翡翠,雕山像山雕水似水的,王珺也能看的明白。

  还有书房中间直愣愣的竖了个架子,上面竟然放着一把卷刃的大刀,看的温润都直了眼睛!

  还能不能更寒酸一些了?

  后来他才知道,那把刀是王珺第一次上战场用的兵器,很有纪念意义。

  但是摆在这里,有点不伦不类,还特别的寒酸可怜。

  跟整个镇守将军府,都不怎么般配,不过温润也能理解,王珺就没那个搭配居住的心,他等着他来装饰这个新家呢。

  温润累了,就干脆在这边的一个贵妃榻上和衣躺了下来,还挺舒服的,外面的天气不冷不热,他也不渴不饿,门窗都是关闭的,外面又有兵丁时不时的巡逻,他干脆就躺在那里小憩了一下,本想休息休息就起来,可是环境太安逸,他就直接睡着了。

  他这一觉就睡到了傍晚时分,王珺都回来了,将他叫醒:“这么累的吗?睡了一下午?”

  温润他们中午是在船上用的饭,然后才靠岸,直接来了镇守将军府。

  走了一圈儿,他才躺在书房里睡着了,被人叫起来的时候,只觉得全身松软,听到王珺的声音,他就更放松了,眼睛睁开又闭上:“是啊,搬家么,当然累了,哪怕只是拎包过来,也是很麻烦的,你在这里就不走了吧?”

  “不走了,如今是我的镇守将军府,咱们的家。”王珺看到温润的确是有些瘦了,不由得心疼:“你要是还困,就再睡一会儿,什么时候睡饱了,什么时候起来吧。”

  “不睡了。”温润使劲儿的抻了个懒腰:“再睡下去,就怕晚上走觉,睡不着,反而更不好了。”

  王珺看他在踏上伸懒腰,都觉得可爱的不得了:“那就起来,外头做好了饭,我有事儿跟你说。”

  “我知道,那一百多个伤残士兵是吧?”温润早就知道了。

  “是一百五十个,加上老家那三五十个老卒,已经是二百整了。”王珺道:“我的亲兵有三百名额,给出去二百伤残老卒们,也是让朝廷放心,前任镇守将军,说是有三百亲卫,实际上已经六百多个了,要不然他如何那么搂钱?不过是想拥兵自重,还想沟通上头,让自己有个更好的前途而已,也不想一想,这地方是他能养兵的地方吗?”

  一个府城的驻守将军,真想拥兵自重啊?那他得多脑袋进水啊?

  这地方承平日久,连来了流寇都防不住呢,还想成为一方诸侯?

  温润也是无语了:“这么拉胯的吗?”

  “是啊,要不然抄家的时候,也不会连个下人都没留,实在是他们家豢养了二百多号家丁,都是青壮呢!还有真正伺候的下人,也有三百多个。”王珺咋舌的告诉温润:“加上亲兵,那位手底下的人,比咱们莲花坳的人口都多!”

  “这可真是少见。”温润慢吞吞的站起来:“我记得董浩将军身边也没这么多人吧?”

  “董浩将军身边也才五百亲卫,已经够多的了。”王珺扶着温润让他走两步缓缓神:“你先去洗把脸,喝点水,一会儿就吃饭。”

  “哦,好。”温润难得享受了一把王珺的照顾。

  去洗了把脸,让自己清醒了一下,然后喝了点水,还跑了一趟茅房,要说这里最让温润满意的就是茅房了。

  那里弄得跟一个小卧室似的,用的不是马桶,而是厕床!

  古代厕所中可用的专门坐器,叫“厕床”,样子象是现代的马桶圈垫,下面有腿支在板缝两边,其实整体看上去象个环形的板凳,中间镂空。

  这种坐便器在战国晚期就有了。

  但是一般人家用不起,也没那么多讲究,但是这里却是用的厕床,十分方便快捷,且没有异味儿,虽然不如温润的抽水马桶那么方便,可也不错了。

  该坐便器包括马蹄型的坐板(用大概两指厚的木板做成)、如厕扶手等七大组成部分。

  其大小与现代人用的抽水马桶有着惊人的相似,设计也颇具人性化,木制器物上的漆色纹路清晰可见,且散发着一股子清新的松木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