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296章 过年后的阴霾

  说的也是此事。

  温润终于明白了,一般的种地农人,都会看一些天时,有的甚至会提前预测到有什么天灾。

  张大爷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家,与土地打交道了一辈子,天时在他看来,就是必须要知道的东西。

  不会看天时,如何种地?

  农人们就是靠着老天爷赏饭吃。

  “不卖掉粮食,不管来年是旱还是涝,总归是天气不正常,咱们啊,经不起折腾,还是留下点粮食,金银财宝到时候,肚子饿了也不能吃。”张大爷坐在炕上,喝着小酒,指点温润跟王珺两个年轻人:“记得,不管什么时候,得有饭吃,有衣服穿,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资格想别的,否则啥都是白搭!没饭吃光有药,也没用!人不可能吃药过活,得吃饭!”

  温润点点头:“对,还有药。”

  不管什么样的天灾,也不管什么样的人祸,都得保住温饱问题,另外就是,药材!

  因为大灾大难之后,随之卫生问题就来了。

  这年头的卫生,南方还好,起码有河流,大家偶尔也会泡个澡什么的,可在北方就没那么多的讲究了。

  夏天好,冬天的时候,天气冷,大家也不会经常洗澡,除非是温润这样的要求。

  不止是大家,一般人家的卫生状况,都堪忧啊!

  再大灾大难之后,很容易就会有流行病,或者是瘟疫。

  温润心里打算了一下,想着明天去陆氏医馆,请陆通神医,多多的收购药材吧,虽然要保证温饱,但也要保证健康。

  他总觉得,明年,应该是个灾年。

  第二天带着礼物去了陆氏医馆。

  陆通神医美滋滋的正在熬药粥。

  “今年丰收,明年就不一定了,有人说,明年恐怕不好过,我就存了一些药材。”看着温润带来的东西,陆通神医眼睛都亮了:“冬虫夏草?这东西可少见,贡品呢!”

  “嗯,我想你会感兴趣。”温润道:“你存了多少药材?”

  “一点点,够咱们这边的人用了。”他只顾着莲花坳这里的人:“怎么?你缺药啊?不应该啊?去年不是买够了药么?军中不至于那么费吧?”

  五千人的大营,他给准备了一万人的量,还不够?

  不能拿药当饭吃吧?

  “不是军中。”温润想了想:“你尽管大量的收购药材,最好是瘟疫用药。”

  “瘟疫!”陆通神医都喊出来尖叫的动静了。

  不是他不稳重,而是在这个时候,“瘟疫”两个字,对人们来说,比天灾人祸更让他们害怕。

  因为一旦发生瘟疫,处理办法……想一想,俩人齐齐打了个哆嗦。

  “我记得几个简单的药方,你看看。”温润也是被逼得急了。

  他记得的药方,都是很简单的那种,比如双黄连口服液的配方,比如复方板蓝根颗粒的配方。

  这都是闲着没事的时候,他或者身边的人吃药,他看过药品说明书。

  其中有几个还是古方呢,古代没有那么方便的药物配伍,故而古方一般的配伍都很简单。

  “行,我也让人搓一下药丸子,就银翘解毒丸吧!”陆通神医道:“这个配方也简单,治疗的范围还广一些,主要是,能解毒退热,对付时疫很有效果。”

  “好,有什么事情,你看着处理,我只管给钱。”温润掏了三万两银票给了陆通神医:“这里一万两是给军中备药的,剩下的你看着办吧,不够就跟我说,我在老家的祖宅里,还有三万两银子的现钱,就在钱库里,你要用就拿去。”

  这可是温润去年才倒腾回来的现钱。

  “我知道了。”陆通神医对金钱没什么印象。

  如今家里掌握财权的是他媳妇儿,陆夫人是个很爱钱的女人,虽然出身不太好,可对钱财却很重视,不然当年也不会临走临走了,还把拜火教的钱库给掏干净了。

  当初她们可是在逃命呢!

  “对了,这个冬虫夏草,我想配了药,给几个老卒吃,他们的身体全靠用药。”陆通神医道:“我想看看,这冬虫夏草,到底有多神奇?”

  “没多神奇。”温润跟他说了一遍冬虫夏草的作用和一般的效果。

  陆通神医都记了下来:“好好好,我试一下。”

  “随便吧。”温润对冬虫夏草没那么珍惜。

  这东西他前世也见过不少,甚至还有企业,做了新的开发,将冬虫夏草精确地变成了口服液,直接喝就行了;还有的变成了小吃一样的存在,直接吃就行了。

  那效果也很不错的,就是价格贵了点儿。

  一般人还真吃不起。

  在陆氏医馆吃了一顿药膳,回到家里之后,翌日又去了莲花坳的其他人家,走了一圈儿之后,也到了除夕之夜。

  一切一如往年,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初一的时候,就都补眠了,初二、初三回娘家的日子。

  到了初四,知道他们要走的很早,故而很多人都初四来他们家串门儿。

  初五在家,初六就有很多人来拜访,王珺跟温润在家忙了三天,初九去了县城,住进了许家大宅。

  在县城里的交集就那么两天的时间,但是也让许家很荣幸,毕竟他们每一次回来,都住在许家大宅。

  然后就启程,回了府城。

  永清府还是老样子,虽然从腊月十五一直到现在都快要正月十五了,也没有下一场雪。

  正月十五,月朗星稀。

  天上一轮明月,地上万家灯火。

  今年温润同样没有去参加什么新春文会,而是跟着家里人,游荡在灯会上,看什么都觉得好,还赢了一些灯笼回来。

  可是一直到二月二,吃过了猪头肉,也没下雪,倒是因为江南这边,气温逐渐升高,江面上已经可以行船了。

  倒是温润,再次请来了两位媒婆,这两位媒婆,收了他的银子,就没消息了。

  “温老爷啊,不是咱们姐妹不尽心,实在是您要求的,找了好几个人家,人家都说考虑一下,还没给回音呢。”

  “是啊,何况年前您家大小姐及笄礼,闹了那么一出,我们也不敢随便找人家说亲。”

  两个媒婆一直在赔礼道歉:“不是我们老姐俩儿推诿,这事儿,总该慎重一些,而且,听闻今年,两位少爷要上京了?”

  “是,秋天的时候去,明年会试。”温润道:“这跟亲事有什么关系?”

  “新婚不到一年,就夫妻分离?”两个媒婆犹豫了。

  这个时候,两个媒婆就有些担心了。

  毕竟一般人家,新婚都是三年的,三年之内都是新婚的时间。

  夫妻俩也是这三年里都是如糖似蜜。

  一旦过了三年,就没什么新鲜感了,这个时候过得就是日子,不再是甜言蜜语啦。

  故而一般夫妻成亲三年之内,都会有个孩子,甚至是两个。

  很多妻子都会生出来长子,高门大户那就是嫡长子,甚至是嫡次子。

  等到三年之后,普通人家尚且会有一些摩擦,矛盾产生,大户人家基本上就该有小妾,就算是没有小妾,也会有通房大丫鬟。

  更有那大户人家,上头不止一个婆婆,还有太婆婆,两层婆婆压下来,进门就得面对自己丈夫的通房大丫鬟。

  而且不止一个,或许是两个,甚至是四个,这都是未来的贱妾人选,来当姨娘的……。

  事情多了去了,她们也不得不防。

  高门大户的亲事,太麻烦了!

  当然,说成了一桩,收获也很丰厚。

  可她们接了这个活儿,才知道,有多难。

  很多人家她们都打了招呼,但是这些人家,都在私底下,偷偷地调查将军府的两位少爷,不止是调查他们的为人如何,学业如何,还有就是他们平时的行为。

  这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事情。

  毕竟两个人是王将军的弟弟,平时呢,不是在书院里,就是在将军府。

  出门去参加聚会的次数很少,且一般都是跟熟人一起,从来不单独走。

  这是温润教导的结果。

  他前世看过了很多影视剧,就怕有人算计两个弟弟,哪怕是外出,去个茅房的时间,也要他们最少五个人一起行动。

  这样干的话,虽然有些幼稚,可好歹没人敢对他们这么多人下手。

  加上将军府的人,都嘴紧的厉害,从来不敢对外人说将军府的事情,很多人家想要查一查,都查不出来什么。

  温润哪儿知道这些啊?他只管去打听人家的小闺女如何如何,忘了大家将心比心,人家也得查一查,他们家的小子如何如何啊!

  可查不出来,进度缓慢,大家也不敢轻易地许了这婚事。

  媒婆们也搞不懂,为什么几个大户人家都有兴趣,但是都说要考虑一二。

  于是,这俩人的亲事,就有点麻烦了。

  “那是要他们会考过后,再谈婚事?”温润想了想:“万一他们在京城,考中了进士,那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些官宦人家了?”

  貌似很多人都喜欢这个榜下捉婿的来着?

  万一被捉了,岂不是省事儿?温润想到了这一点,顿时美滋滋了一下:“行了行了,你们继续努力啊!”

  张三哥赶紧将两个媒婆带走,并且送了她们一份礼物:“两位尽尽心,麻烦了哈。”

  两个媒婆倒是没拒绝礼物,其实就是一些府里好料子的尺头,以及一人一只老母鸡,二十两银子。

  这份礼物对她们来说,是厚礼了。

  对将军府来说是不值一提的东西。

  打发了两位媒婆走人,温润回到了书房。

  这会儿二月初,江南已经大地回春,可依然一点雪没下,也没下一滴雨。

  不过气候很是湿润,天空上也有云彩飞来飞去,温润猜测,这要是春雨的话,估计会是一场大雨才对。

  温润这么猜,果然,在二月初十的那天,整个天都阴沉沉的,万里乌云啊!

  王珺根本就没去大营,直接让小文去说一声,他就不去了,天气不太好。

  温润在家盘账,大营的账目已经顺了,但是温润在过了年回来之后,开春的时候,就趁着水运开了,就在附近的州府买了大量的粮食和药材,存在了军中,以备不时之需。

  为此,他花费了这二年,好不容易存起来的钱。

  幸好啊,王珺对此一言不发,说好的给两个弟弟分家的事情,也不再提了。

  这个时候,家里的钱不多,他不说,不代表不知道,温润是为了大局着想。

  他没那个头脑,也无法做的那么好,但是可以支持温润。

  但是看他今天又在盘账,就有些不明白了:“怎么还盘账?”

  “我将大部分的钱款,都拿去买了粮食和药材,就剩下一点儿维持家用,只留了三千两银子在家的钱库里。”温润啪啦啪啦的打算盘:“粮食倒是够吃到秋天了,可是药材还是有些怕不够。”

  “吃到秋天?”王珺心里大约估计了一下:“这么多粮食,要是今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了,那你?”

  “那也有粮食在手,大不了,吃一年陈粮呗。”温润呲了呲牙:“可我总觉得……。”

  他刚说到这里,外面一阵轰隆声传来。

  王珺站起来抻了个懒腰:“都说今年会干旱,这不是下了春雨么?”

  外面果然已经吹起了春风,雨丝缠缠绵绵的下了来,一如江南的婉约风情。

  可惜,温润却皱着眉头看着窗外:“这还没到中午,才吃了早饭多久?天就阴的跟傍晚时候一样,这一天都要下雨吗?”

  “谁知道呢,下了雨也好,马上就要种稻子了。”王珺笑着道:“一会儿吃点炸春卷吧?再做点捞面吃,那个爽口一些。”

  一到春天,大家都有些燥热上火,温润就让大家伙儿,多吃点野菜。

  早春时节,不少清贫人家,都会挖最新鲜的野菜,摆在市面上叫卖。

  温润就让人多买点回来,凉拌了吃,清热下火,还能防治一些时节症候。

  “好,让人做吧!”温润点点头,这天气还没有到热的冒汗的时候,吃点清爽的也好,这个春天过得他都有点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