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00章 永丰县溃堤

  “辛夫人,温雅士,小妇人多一句嘴,小妇人娘家婆家,都是做这个,腊肉生意的,以往都是南货北走,可如今发了水,这水路走不了,陆路时间太长,所以,这些货物,留着也没什么大用,不如就捐给灾民那边吧,多了没有,一二百斤的腊肉还是可以的,您看,行么?”

  这个女人别看自称“小妇人”,其实看年纪,比辛夫人都大,是一个富商的妻子。

  虽然穿着十分素净,可是一脸的精明样子,哪怕是低眉顺眼,那也是一身的算计啊。

  “你家的腊肉腊肠,都是能放长时间的东西,没必要捐出去吧?”不用温润说什么,辛夫人就先开口了:“何况那还是货物,不是什么多余的东西。”

  另外一个年纪更大的夫人,就笑出了声:“她的话还没说完,她是想说,就跟兰心蕙舍的那样儿,绣个小旗儿,写上她家商号的名字,宣传一下。”

  温润顿时就对这个“小妇人”没了笑模样:“要想就这赈灾扬名,除非把你们家的家产都捐出来,我就亲自为你家扬名,怎么样?”

  那个女人顿时脸色就变了,整个人都缩了一下脖子,再也不敢吭声了。

  这些个妇人,来这里也是有目的的,要么是为了家里头,要么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好。

  很多人,其实目的都不单纯。

  不然辛夫人也不会拉着温润问计策。

  “要想扬名,就回去吧,这里是行善积德的举措,不带什么名利。”辛夫人淡淡的道:“以后也别来了。”

  温润看了看几个上了年纪的妇人,一个个眼神闪烁,也有十分解气表情的,那都是真正高门大户人家的夫人。

  “现在要走的赶紧走,不想走的可要破财啦!”另外一位夫人,很是幽默的道:“咱们这里可没啥好名声赚的啊。”

  这话一说,又走了几个,剩下了七八个中老年妇女,气氛倒是好了不少。

  辛夫人还打趣呢:“那就准备一下,大家伙儿,也败家一次。”

  “这算什么败家?这是我们的善举。”有夫人笑着道:“咱们一群娘们儿不方便出面,就麻烦温雅士了。”

  “不麻烦,诸位夫人太太们,你们的善举,一定会帮助灾民的!”温润点头承诺她们,什么东西都能帮助灾民。

  这帮夫人们只是代表,剩下的年轻的都没出面,毕竟要避嫌嘛。

  辛夫人能带着人跟温润见面,是因为他们家跟温润的关系,非比寻常。

  加上这些夫人们,真的是想善良一下,故而这些赈灾的东西,可没少捐赠。

  温润调动了家里的亲兵和家丁们一起行动,上百辆大车的东西,就这么送去了灾区。

  温润亲自去的,这个时候雨是隔三差五的下一场,还场场都是大雨。

  幸好他们走的时候,没有下雨,到了地方,是在一处高山上,很大的一座大山,上头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好多个帐篷,还有就地搭建的茅草屋。

  虽然是灾区安置地,可这里的秩序还是不错的,山下入口那里有衙役看着,温润来的时候,他们十分欢迎。

  “早就听说有人来送东西,小的们都在这里等着呢。”来人是一个干巴瘦的文人,看样子,应该是个县丞。

  果然,衙役说了:“这是我们安县丞。”

  “安县丞。”温润拱了拱手:“这些是永清府府城各家内眷的一点心意,知道这里有灾民,大家都很牵挂。”

  “多谢,多谢!”安县丞眼眶子都红了:“这里十几万灾民,我们县城的粮库都在水里了。”

  可以说,除了人,他们基本上没啥带出来的东西。

  房屋田地都泡在水里头。

  温润也才知道,他们那个县城啊,地势比较低洼,平时有水田的时候倒是从不缺水,现在下雨发大水了,他们那里第一个就被泡了!

  这也是无奈的一个事情。

  “我们过几天再看看上头是什么决定,是要迁徙县城,还是等水退了再说。”安县丞看样子也是熬的狠了:“县令大人现在病情好了点,可以写公文上报,也能上奏折了。”

  起码主事的人,能干点什么了。

  要不县丞跟县尉,根本没有资格上奏,只能管事儿,不能办事儿。

  “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温润只能这么安慰他。

  外头的东西,派分的很顺利,虽然都是旧物,可对这些灾民来说,他们在受灾之前,也未必能穿上这么好的衣服,吃上这么好的饭菜。

  最主要的是,这都是免费的!

  不需要他们花费一文钱。

  另外就是他们现在也没有挑选的资格。

  温润出来还看到他们在做饭,特意去看了看,是一个村儿一个村儿的来,根据人口多少,分配了好几口大锅。

  “早上吃的是药粥,药材煮水,然后捞出来药材,铺的满地都是,剩下的药汁儿熬粥。”安县丞介绍道:“一天两顿饭,多了也供不起,晚上就是一些咸肉腊肉的熬成肉粥,好歹见点荤腥。隔三差五的做一份面食,蒸个包子吃一吃。”

  东西什么的,他们这里倒是勉强够用,还能维持个十天半个月。

  就怕这灾,十天半个月的过不去。

  温润有些担忧的跟安县丞告辞离开了。

  一路回到府城,发现沿途的村庄,都有些人心惶惶,不少田地里的秧苗都泡烂了。

  等到了府城,发现府城街面上也萧条了不少。

  到家的时候,正好赶上家里人买菜回来,负责采购的阿清嫂子,一个劲的嘀咕:“这市面上的菜都没多少了,还死贵死贵的,说什么水灵灵,其实都是水菜!”

  这里的水菜,就是说蔬菜含水量高,压称的意思。

  “有得卖就不错了,听说一些地方连菜地都淹了。”阿珍姨倒是不挑剔:“有的吃就吃,没得买了,再动那些干菜,这样新鲜的水菜是放不住的。”

  温润听了她们的对话,抬头看了看自家的仓房那边,那边有阿珍姨单独要求的一个菜仓,里头放满了干菜,但是去年吃的差不多了,可能还有剩余,但是肯定不多是真的,他记得,应该只有一点了吧?

  看来阿珍姨没动那些干菜,都指着水菜呢。

  晚上的饭菜,果然是青菜少,肉类也不多。

  而且青菜基本上都是爆炒,清炒的,也没放什么油,清清淡淡的温润倒是吃的顺口,可吃的不多。

  而且今天王珺没回来。

  小文他们也没回来,温润这顿饭吃的就更没滋没味的了:“怎么不回来,也不说一声?”

  “大概是军中有事情吧?”张三儿今天留下来吃晚饭,晚上也不回去了,他这几天忙得很。

  赈灾的事情,发自民间,朝廷的还没回信呢。

  温润这个当老爷的忙,他这个做管家的更忙。

  “咱们家的盐巴送了一半过去。”张三儿吃了一口菜:“剩下的还是留着吧,现在这趋势,恐怕大灾还在后头。”

  张三儿经过的事情多了,特别的老谋深算。

  “这几天下雨也没那么大了吧?”温润觉得隔三差五的下一场雨,天气还这么热,水蒸气也得费一些水的吧?

  “未必。”张三儿摇了摇头:“种地咱们也不太擅长,但是总这么下雨可不行。”

  这刚说完,第二天又下雨了。

  不过这次阴雨绵绵,下了两天都没停,然后听说,他们这边也有一个县的堤坝,这次是被水给冲毁了。

  王珺是冒雨回来的,全身湿呱呱,跟着他的人,就没一个是干爽的,马匹一回来,就被马夫带去了马棚那边照料,热水和草料都准备的足足的。

  “这是怎么了?”温润两天没出门,其实也觉得不太好,这雨水说大不大,关键是一直下啊。

  “永丰县新修建的堤坝,被水冲得溃堤了。”王珺没好气的道:“那边今天跑来了很多灾民,永清县的县令不行,身体不好,只好让永清府的知府,欧震大人去忙活了,他找我帮忙,我能不帮吗?我带人安置了灾民,就在北大营的西北山那里,幸好那里地势高,河道宽阔,水势来的缓慢,不然都淹死了!”

  “永丰县?怎么是那里?”温润愣了一下,随后就皱眉了。

  永丰县之所以叫“永丰”,是因为那里盛产的就是粮食,丰收么,这个名字很适合那个县。

  那里地处本府范围内最大的一片平原,而且还紧挨着两条从江边儿延伸过来的两条水道,这两条水道,给了这永丰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而两条河道的堤坝,高大人在位的时候,这个堤坝就没修缮过,不过他要走了的时候,这个堤坝已经需要重新修整,可是他没时间了。

  永丰堤坝,是永丰县最大的一个堤坝,同时也是一条生命堤坝。

  如果它溃堤了,大水会毫无阻拦的冲向稻田,冲毁村庄。

  甚至是永丰县城!

  因为永丰县城也是建立在这片平原上,城墙好几年没修缮了,堤坝也是,这工程是新上任的河道总督,与新上任的永丰县令在主抓。

  温润知道,是因为听欧震大人说,这两个人越过了他,整天在一起嘀嘀咕咕。

  不过欧震大人对这个也不太关注,他的事情太多了,公务也太多了,何况这种建筑堤坝的事情,都是河道衙门在管,他才不会越俎代庖呢。

  “快,烧热水去!”温润指挥大家忙起来:“还有洗澡水,干净的衣服。”

  这个时候,已经是夏日了,温度是有的,但是湿度也是有的。

  温润还让人做了祛湿的药汤给他们灌下去,府里还好,府外面,温润觉得事情不太好。

  “家里的排水倒是不错。”王珺收拾妥当了,坐在炕上吃饭,跟温润来了这么一句。

  “家里的排水?”温润一愣,随后搭话道:“当然好了,家里的排水系统,我亲自设计的,好是肯定的啊,何况原来还有明渠暗渠,以及前头饶府而行的那条小溪,现在也涨了不少的水。”

  以至于这几日,大家都怕水再涨,那些水会从明渠暗渠甚至是小溪里冒出来。

  幸好当时温润设计的时候,不仅排水量大,这修建的也深一些。

  要不然,真的怕冒出来啊!

  “可惜,外面的排水也好,就是外面的水,不知道排哪儿去。”王珺生气的道:“军中都要泡水了。”

  “不至于吧?”温润吓了一跳!

  他记得军营是建在一个小山丘之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不过那里的确是有一条小河,是军中取水用的,且军中在军营边缘地方,还打了干净的水井,都是秘密地点,可以随时取水用。

  另外就是,军中住的可不是帐篷,而是房屋。

  当初温润就清理过军中,居住条件还是很好的,幸好啊,睡得不是帐篷,不然这么多雨的天气,帐篷也会返潮,灾民们都是住在山上,还好一些。

  住在丘陵地带的军中,可能就不那么好了。

  “还不至于?那个新来的河道总督,也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竟然头一年来,搭建的堤坝,就是个样子货,水一冲,啥都没了,什么东西!”王珺气的狠了,在家就开骂上了:“还吊儿郎当的样子,结果堤坝冲垮了,他是一问三不知,三问九摇头,啥都不知道。”

  “河道总督……你遇到了?”温润记得,新来的河道总督,他们好像还没接触过,只见过面,打过招呼,混了个面熟而已。

  “还有那个永丰县令,去年来的,一来就开始享福,据说他喝的酒,都是上好的粮食酒,还爱吃米肠,酒酿圆子什么的,家里一个夫人两个妾室,七八个通房大丫鬟,去年刚来就七八个,据说过了年,又换了五六个新鲜的,原来的确认没怀孕,就配给自己的庄户当媳妇儿了,什么人呐!”

  王珺是庄户人家出身,虽然结契了个兄弟,却也知道,庄户人家也是有尊严的,不是什么女人都能娶的,哪怕是给老爷扛活,也没道理,捡老爷的破鞋啊?

  除非是那种,娶不起媳妇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