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31章 董浩大将军

  “薛家姐姐跟何家姐姐,都不见了。”王玫说完,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不见了?”温润一愣:“什么不见了?”

  好好地女孩子,怎么不见了?

  “薛家姐姐跟何家姐姐的家里人,有在外面做生意的,在大水那会儿,被困在了永清府,后来水退了就说这边也不太平,趁着水退了,灾民们还没怎么乱起来,就赶紧的搬家走人,说是要去投奔娘舅家,结果这么一走就渺无音讯,我们写了信过去询问,那边回话说,没见她们两家人过去啊!”王玫吸了吸鼻子,眼泪一双一双的掉:“后来托付了人去查,说是遭了难,出了永清府地界就被流寇袭击了搬家的车队,家财尽失,人也死的死,亡的亡,薛家姐姐跟何家姐姐都不见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道是不是被掳走了……呜呜……。”

  女孩子如果被掳走了,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尤其是这种娇养在深闺之中的千金大小姐。

  遇到的是流民还好,只图一些金银财宝,或者更简单的是吃喝穿戴。

  可遇到的是流寇,那就……。

  “时也命也。”温润摇了摇头:“若是他们不搬走,就不至于遭难了。”

  “当时听几个姐妹说,好像家里也有人反对这个时候搬迁,可他们就是执意要走,也不知道为什么。”王玫眼睛红红的,像个小兔子:“也不知道她们流落到了何处……她们两家都是儒商世家,家里不仅从商,还有子弟考取功名,家教甚严,且她们两家经营的东西,也很特别。”

  “她们两家是盐商吧?”温润想到了一些事情:“可是薛家与何家?这两家是江南之地的儒商世家,的确是有这两家,不过虽然是儒商世家,可人口不多,家财也不怎么显眼,着急搬家干什么?”

  所谓的儒商,源于儒家思想,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客的楷模,商界的精英。

  一般认为,儒商应有如下特征:注重个人修养,诚信经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注重合作,具有较强责任感。

  虽然带了个“儒”字,但毕竟是商人,不过儒商有超功利的最终目标,有对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

  古有子贡等一代儒商,后有鲁商、徽商、晋商、淮商、闽商、郴商等儒商商帮,尤其是鲁商,山东自古就是鲁地,曲阜可是孔子的故乡。

  江南自古出才子,关中只能埋皇上。

  说的是江南之地人家多富裕,才有那个能力供孩子读书,一代一代下来,自然文风鼎盛。

  而关中自古就是丰饶之地,多个朝代在那里定都,遍地都是帝王陵墓。

  陪葬的王公贵族,名臣大人不计其数。

  江南出现儒商也不让人惊讶,惊讶的是他们买卖的是盐巴。

  自古盐铁粮牛都是朝廷管控之物,哪怕不怎么严格了,一般的盐商,也都是有很多关系网,贩卖盐巴必须有朝廷户部颁发的盐引。

  盐商不说富甲天下,也差不多了。

  儒商做了盐商,那能量肯定小不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非得搬走,还在那么个节骨眼上。”王玫抱怨道:“连我这待字闺中的小姑娘都知道,外面不太平,他们为什么非得举家搬迁啊?还走的那么急,我们都没跟薛家姐姐跟何家姐姐告别。”

  她们平时也就十天八天的聚一回。

  还捐赠了东西,不过后来有各家各府的太太奶奶们主持,她们一群小丫头也就退居二线了,且因为城里城外都人心惶惶,后来灾民来了更是乱糟糟,她们一群女孩子只好躲在深闺里,都两个月没有聚了。

  后来聚了之后才发现,少了很多人。

  都是家里惹了事儿,或者家道中落。

  还有的是急匆匆的出嫁了。

  她们都感觉到了一股子动乱的气息。

  可是外面的风风雨雨,吹不到兰心蕙舍。

  她们依然能聚一聚,说一说心里的悄悄话。

  可是没想到,坏消息来得这么快,还这么吓人。

  “事情不是发生在永清府地界上,没办法查的……。”温润也无奈。

  永清府的地界就这么大,别的地方可真的管不着,整个江南地区,有半数都发了水,别的先不说,永清府之外,肯定不如他们这边赈济的这么快,一些流民落草为寇四处打劫,太正常了。

  安抚了一下妹妹,温润就没当一回事儿。

  晚上王珺回来,还带了一些野味儿:“今天出门打猎了,在北山那边深入了一下,打了不少东西,让厨房拾掇拾掇。”

  “好东西啊!”温润看着一大车的各种野味儿:“怎么想去打猎了?”

  “听说过几日,董浩大将军要来。”王珺却告诉了温润一个消息:“是来巡查军营的,要在营中过夜,不会踏入府城。”

  也就是说,不会来他们的将军府。

  董浩大将军也算是熟人了,来了不能入家门,就因为是公事。

  军中就是这规矩,在外行军,不管是什么原因,除非是攻城略地,否则是不会轻易进城,甚至是过夜。

  “那带一点好料去营中?”温润立刻就盘算了起来:“弄点人参鹿茸什么的,给董浩大将军补一补。”

  “不用了,他来就跟平时一样,这是巡查不是来走亲戚。”王珺却摇了摇头:“就是为了看营中平时都是什么样的,不用做准备。”

  “哦。”温润往他怀里钻了钻:“弟弟们也不知道在京城冷不冷。”

  北边可没有南边这么暖,这个时候估计早就烧上炉子跟火炕火墙啦!

  俩人聊了聊就睡着了。

  过了两日的时间,董浩大将军果然来了。

  温润也在军营里,他将账册都梳理好了,然后带着自己的五个学生,等着董浩大将军的到来,这五个学生也是来自莲花私塾,孩子有秀才功名,要想考举人的话,除了读书还要负责赚钱养家的,故而在大营里头做书记和账房,这样的话,挨着府城啊,还可以考乡试。

  没想过会试,他们也没那个心气,上次考乡试就五个都没过去……也是他们心态好,不然温润不会把人放在大营里。

  董浩大将军来了之后,先看军容军貌,再看军阵排序,精气神儿。

  最后看的内务,很好,每个帐篷里连异味都没有,洗脸盆跟鞋子都摆放的整齐无比,尤其是看到了被褥,他都被吓着了:“这是干什么呢?”

  “这是内务啊!”王珺哭笑不得的道:“温润非得这么要求,我也没办法。”

  就看那些被褥都叠的方方正正,豆腐块儿似的,且干干净净的一看就知道卫生状况良好。

  不管是睡觉的地方,还是洗漱的用品,包括衣服在内,都只有两个字来形容最合适,那就是“整洁”。

  不止是东西,还有人。

  他们的衣服没有补丁。

  他们的鞋袜都是统一的颜色。

  他们的精气神儿不要太充沛!

  “你小子行啊!”董浩大将军也是懂兵之人,看到这样的大营,简直是惊喜交加:“比我那江南大营都要好。”

  “一般吧,温润管的后勤,你知道的,他那人,有点瞎讲究。”王珺只能将温润拉出来做由头:“爱干净,文人嘛都那样的,还可多事儿了,不听他就跟你一直磨磨唧唧的没完没了。”

  “我要是手下有这么一位,那可省事了,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董浩大将军羡慕的很:“管的不错啊。”

  “嗯嗯,还行吧!”王珺眉眼都带着笑,自豪得不得了,偏偏嘴硬就是不说。

  等到溜了半圈军营,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是在王珺那里吃的,温润也到了:“下午看看账本,还有粮草和各种给养。”

  “行啊,咱们都坐下来说吧,不用客气,都是熟人。”董浩大将军还跟以前一样,不拿他们当外人:“我就是出来走走,在大营里头待着,闷得慌,前些日子倒是能出来,现在水灾过去了,也就没事了。出来巡视顺便打打猎,今天吃我打来的猎物,这可是目前最肥的野猪了。”

  “你打了野猪?”温润瞪大了眼睛。

  这个时候的野猪可不是他那个时候,待遇好啊,野生动物嘛,何况后来野猪因为泛滥成灾的关系,影响到了农业收入,故而只能算是野生动物,并不在保护动物名册上,这玩意儿不管它的话,用不了几年就该成祸害了。

  “是啊,来大营我总不能空着手吧?”董浩大将军笑着道:“正好,路过听人说有几处野猪作乱,就带人去了,打了五窝野猪,够全军吃一顿的了。”

  一万多号人,吃肉的话,起码也得几千斤,野猪个头大,虽然肉丝粗,但也是猪肉不是?

  于是这第一道菜就是红烧野猪肉。

  不管是哪儿的野猪肉都一概红烧。

  并不太讲究,也不是非得五花肉。

  倒是下水什么的没上,不过肯定也不会丢弃。

  第二道菜就是腌笃鲜,这玩意儿他们这里有的是原材料,省时省事儿。

  第三道菜就是凉拌菜了,第四道是黄焖栗子鸡……汤水就是瓜菜汤。

  看到了吧?这些都是大锅饭,大锅菜,主食就是简单的白米饭而已。

  “你们平时吃的就是这样的饭菜吗?”董浩大将军果然问了伙食的问题。

  “要是你不来的话,今天的红烧肉,就是鱼干炖豆腐。”王珺道:“反正我是这样的伙食,其他人的都差不多。”

  梁二就坐在旁边呢,他开口道:“标下的饭菜,没有黄焖栗子鸡和凉拌菜。”

  秦副将道:“标下的饭菜里,也没有黄焖栗子鸡这道菜。”

  看来是递减的伙食标准。

  “普通的兵卒今日吃的是腌笃鲜跟鱼干炖豆腐,瓜菜汤。”温润道:“天气渐冷,给大家吃一些热乎的饭菜,还有就是站岗放哨的人都要轮流吃饭,炖菜么,放一会儿也不会太凉。”

  何况军中的伙食也就这样了。

  一年四季,炖菜都是主角儿。

  “挺好,挺好!”董浩大将军是来巡查加散心的,并不是来鸡蛋里挑骨头的,也没多说什么,改成吃饭,顺便聊一聊他们军中的话题。

  温润只管在一边默默地吃他的饭,军中虽然都是大锅饭菜,可是手艺也不错的,尤其是那黄焖板栗鸡,板栗软糯,鸡肉飘香。

  王珺虽然跟董浩大将军一直在说话,但是给温润时不时地夹两筷子鸡肉什么的,很是默默地秀了一点恩爱。

  中午这帮人也没睡个觉,温润带着他们看了账册,董浩大将军抽查了其中的一本,里头记载的是马料之中,马草的数量,丙字库房里存货一百捆。

  然后人就去了丙字库房那里,的确是有一百捆的马草。

  又查到甲字盐库里有库存官盐一万斤,去看了看,虽然没有用称计量,可有能人看过了,的确是一万斤左右,多少可能差距在十斤前后。

  最后是抽查了一下后勤这边存放的红伤药粉,有一千七八八十三斤六两三钱。

  这个时候叫了个真儿,真的过了一遍称,一点都不少,还多了二斤呢!

  王珺还解释:“药粉有的时候挥发啊,损失啊,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记账都是有个五七八斤的富裕,不然会少库存的。”

  “本将军能不知道吗?”董浩大将军瞪了他一眼,扭头对温润笑的那叫一个阳光灿烂啊:“温雅士啊,你这管理的不错啊,看看这里,干净整洁,尤其是账目上,一分不差,跟你的学生们一样能干,不错,不错!”

  比起董浩大将军去过的其他军营,永清府这边简直是太好了。

  好到董浩大将军都觉得自己的江南大营不如这里多多!

  温润十分谦虚且上道儿:“您客气了,多亏了王将军管理有方,手下人都乐意让兵营更好一些,这才听我的吩咐,这边有我们的工作细则,那边还有工作流程图,要不您看看?”

  这些东西都是挂在墙上的,不是什么军事机密,可以随便看。

  再说了,能进来的都是自己人,外人谁敢进来这军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