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69章 北海泛舟啊

  送到滇南王在京城的王府的东西,可没有给大将军府的多,也不丰盛更不名贵。

  马公公立刻一脸正色的说了他去滇南王府送赏赐的经过。

  温润跟王珺都不知道这事儿,也不明白,送赏赐的那都是宫里头训练过的人,这察言观色方面,都是极其出挑的那种。

  第二天过了端午节,王珺又去上了一次朝,那些人的判决下来了。

  下朝回来,王珺简直是眉开眼笑:“那帮子蠹虫果然有依仗,被刘老妖连根拔起,顺藤摸瓜,办了好几个贪官污吏,咱们行的是军法,抄家的东西都归了咱们,全家流放戍边,遇赊不赦,世代不得还京。”

  其实每次遇到这种事情,关键就是抄家,那可是油水十足的美差。

  可惜,这次让京畿大营抢了先,只剩下人口,谁乐意要谁要,估计几家人里美貌的小姐啊,漂亮的丫鬟的,艳丽的小妾啊,都剩不下了。

  唯一能跟着去吃苦的就是原配嫡妻了。

  “好事儿啊,那你明天去大营里吧,事情多,咱们也得忙起来。”温润又小声的问了一句:“两位弟妹的事情?”

  这事儿吧,虽然跟皇上说了,也交给了皇上处理,可是皇上好像一直没什么动静。

  “此时不急,皇上安排了人去查,咱们不用着急,何况两个弟妹孝期之中,除了孝,两个弟弟也该会试了,要是他们能中,就那个什么来着?”王珺说到这里,忘词儿了。

  “大登科后小登科。”温润跟他在一起久了,都习惯了他说话想拽词,还老是忘词儿。

  “对对对!”

  “还对对对?对个屁!”

  俩人犀利哈拉的聊天,最后就是安稳的开始他们京都的生活。

  家里交给了妹妹打点,王珺去军中将梁二跟刘奎都塞到了后勤大营那里。

  没人反对,因为王珺按照管理永清府镇守大营的模式,来管理京畿大营,还添加了训练科目,

  温润在家里盘了两日的账目,安排了一些事情,又去请了吕山长过来,商量了一下北海泛舟的事情。

  “这北海可不是海。”吕山长跟温润道:“那里是一处内陆湖泊,京城地方大,可也人挤人的,有几处湖泊风景不错,尤其是这北海,东邻皇宫、景山,南濒中海、南海,西接兴圣宫、隆福宫,北连什刹海,是京城中风景最优美的前”三海”之首。中南海与北海水系相连,统称三海。元明两代,中南海与北海水域称太液池,有”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波”,北海是最北端的一部分。金代以后,在北海周边累建宫殿,逐步形成皇家园林。没点身份地位,这地方都进不去。”

  可不是么,挨着皇宫呢,原来更是皇家园林,不过后来因为那里很多人都泛舟,就成了一个皇亲国戚都能去的地方,普通人还是不能去。

  但一些名人雅士,才子什么的倒是可以去泛舟湖上,对酒当歌之类的聚会,还显得皇室天恩浩荡。

  “你这帖子可不容易得,很多人想要去,还没帖子呢。”吕山长也在京中待了许久,许攸更是在京中熬了几年。

  他对帖子的看法很简单:“有了这个敲门砖,起码你会被京中的名人雅士圈子接纳,这是辅国大将军的嫡长子,大雅名士,有他在,在座的肯定都是差不多的人,好事儿啊!”

  吕山长叹了口气:“要是去年能见到就好了……。”

  何必让孩子们因为一点小事儿,名落孙山……。

  “去年的事情不用提了,今年明年,努力读书,后年就再会试。”温润摆了摆手:“这次去,我不打算带学生了,就咱们三个去。”

  “这不太好吧?”许攸倒是心动了:“这是个难得见世面的机会。”

  不带学生,两个弟弟也不带?

  他是知道,温润在王珏跟王瑾的身上,花费了多少。

  不只是银钱,还有心血和时间。

  “可是去的都是什么人?”温润叹了口气:“我倒是乐意带他们,可是他们什么身份?落地举子就不提了,也没个文名儿,我好歹还是皇帝金口御封的雅士,吕山长是一位山长啊,德高望重!你也是有官身的翰林。”

  两个弟弟这举人的身份,说实话,在京城这地方,还真的跟个村长似的,不够看啊!

  如今大将军府树大招风的很,温润也是为了以防万一:“让他们俩在家苦读,不许出门去逛荡,什么时候考上了,什么时候再出门应酬,我去也是想看看,能不能邀请一些名师大儒的来给他们讲讲课?总这么瞎子摸象似的考,未必能考得上。”

  科举考试,就算是你才华横溢,没考上就是没考上,跟中彩票似的,温润知道,举人之前,都是有迹可循,可是会试,就没办法啦。

  要么靠着才华和运气,要么就是精研会试。

  从主考官到阅卷官员的个人爱好,文辞偏向哪个等等,都要考虑到,他以前是自大了,以为弟弟们能考得很好,结果一个小事儿,就让弟弟们和学生们的付出,成了东流水。

  温润从刘奎那里打听到,王珏他们落榜,里头也有滇南王的手笔。

  到底是当异姓王的人,皇帝千防万防,人家还是在京城有了一点势力,连科举都能插手,也不知道是怎么办到的,可是一想到,滇南王连盐政都插手了,还怕少得了科举吗?

  真是神通广大啊!

  “那就不带他们了。”此事只能这么办。

  温润请两个人来,也不是没事情的,他让人给俩人做了一身新的衣服,跟他的新衣服一样,三个人去,衣服上的花纹是岁寒三友,有点兄弟装的意思。

  颜色一样,就是绣花不一样,倒是挺有趣的,两个弟弟看了眼馋,但是没说要,也没说非得跟着去,哥夫不带他们,自然有哥夫的理由。

  到了那一日,温润三人是坐着马车去的,京城大,路太远,轿子就没坐,人力短途可以,长途非得坐车才行。

  一大早起来就洗漱,昨晚许攸跟吕松都是在他们家过得夜,吃过了早饭,漱口之后又喝了一碗参汤提神。

  然后换了衣服,外面打理好了,就上了马车往北去。

  一路上走的都是一些干净整洁的街道,赶车的车老板子是京城人士,被大将军府高薪聘来做了车夫的把头,为的是让家里的车夫能尽快的熟悉京城的道路,但是估计没个十年八年的是熟悉不了喽!

  不过车老板子的身份很简单,就是京畿大营出来的残疾兵卒,有一条腿儿不太受使唤了,加上年纪也大了,王珺调了十几个人入了他的亲卫,给家里赶车就行,家里有马夫会照顾马匹。

  赶车不用跑路,还能坐在车上,美差啊!

  十几个人就这么心甘情愿的成了大将军府的车夫。

  “老爷,去北海好啊,那地方好看,一般人还进不去呢!”给温润赶车的车夫,是这些车夫里的把头,四十岁而已,可看着跟六十似的,不过他赶车不错,起码不那么颠簸。

  “苏大叔啊,北海你去过吗?”温润很客气的跟他聊天。

  这都过了端午,热度上来了,又是在马车里,温润憋不住,就打开了车帘子,让清凉的风吹进来一些。

  顺便跟这个车夫聊天,叫他苏大叔,是因为他叫苏老大,家里没什么文化,一般孩子起名都这样,老大老二的混叫。

  没个正式的大名,后来入了大营,才因为那一批十几个人都叫苏老大,就由当时的文书给他们起了名字。

  苏大叔的名字可简单了,就叫苏金贵!

  可不是金贵了么,他现在是大将军府的车夫了,自打父母去世之后跟他一直断了联系的几个弟弟也凑了过来,可惜,苏金贵都不搭理他们。

  如今跟着张三大管家,看他在一群高官显贵里谈笑风声,还有妻子儿子,他也想娶个婆娘了,月姑嫂子说这事儿她给办了。

  “去过几次,但是没让进去,就在外头看了几眼。”如今苏大叔可开心了,也非常乐意跟老爷聊天,说一些老爷不知道的事情:“那地方有名气的很,但是去的都是一些老爷们,要么就是一些高官显贵,学子们去的都少,前几年还有几个外地来的学子,非要进去,不让进还闯了进去,被当时正在游湖的一位郡王给派人拿下了,原来那郡王是带着家眷游湖的,封了整个北海,他们闯进来,吓坏了郡王府的内眷,那几个举子被削了功名,撵回老家去了。”

  “还有啊,这北海是可以带家眷游湖的,但只能是正室妻子,小妾都不要,更不要什么秦楼楚馆的花魁娘子之类的人来,到底是皇家的地盘,岂能随便什么人都来游玩?我们这样的,去站岗都得背朝里头面朝外的站着呢!”

  温润就担心了:“那你们去了那里,怎么办?把马车停在外面吗?而且我们中午未必能出来,恐怕要很晚才会结束。”

  跟来的人可不少,除了三辆马车,还有两辆马车是带了一些换洗的衣服,万一有事情,也有一身衣服可以换。

  另外就是王珺分配给他的二十几个亲卫,由一个叫刀大片儿的家伙带着,那家伙五大三粗壮得像头熊,一脸的凶悍样子,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人。

  跟温润他们三个文人简直是两个极端!

  “北海前头有个护国寺,那可是个好地方。”苏大叔笑着道:“是京城八大寺庙之一,听老人们说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国寺。明宣德年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爷的时候,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开国那会儿,老皇上直接就叫了护国寺,那里前头有一片儿空地,很大的一片儿,是天天都有庙会的热闹地方,墩儿饽饽、枣卷馃、姜汁排叉儿、糖耳朵,还有驴打滚儿、面茶、豆汁儿、杂碎汤,都是这里有名的吃食儿,每一样都能撑得你肚儿圆。我们呀,就把马车停在那边,这里只留几个人守着就可以,其他人去那边,渴不着也饿不着,放心吧!”

  温润放心了,又跟苏大叔聊了一下此地的风景,路过的什么有名的酒楼,还有两个番邦洋人开的西餐厅呢!

  可是据说不太受欢迎,苏大叔也没去过,这么说着说着,就到了地方。

  这里地方很大,下了马车之后,车夫留了俩,看守拉着他们衣服用品的两辆马车,其他的人,全都跟苏大叔走了。

  临走之前,温润给了他们一百两银子:“想吃什么吃什么,咱们家的人不亏嘴。”

  乐的苏大叔他们见牙不见眼:“知道了老爷!”

  而护卫们跟着他们三个往里头走了一段,温润发现里头没有什么人,只有一群一群的兵卒来回走动,他也不认识这都是哪儿的人手。

  等到了一处红墙碧瓦的大门前,这里就有服饰不一样的侍卫在把守了,温润拿了帖子,门口除了侍卫们,还有十几个清秀的小厮,统一穿着藏青色的短打扮,干干净净规规矩矩的站在那里,随意出来一个,看了温润的帖子,就很礼貌的道:“请老爷们随小的来,我家大老爷已经等候多时,请!”

  说话嗓音干净,内容又客气的很,领路走的也十分轻巧,一看就是大家训练出来的待客小厮。

  等往里头走了,侍卫们是不跟着的,但是大刀片儿却是跟着进去了。

  温润不太懂这里的事情,可是到了第二道门的时候,大刀片儿就不走了:“老爷,小的在这里等即可。”

  温润扫了一眼这里,这里有一排靠墙的房屋,里头的确是有很多人,都跟大刀片儿似的,应该是来泛舟湖上之人的贴身护卫们。

  “这位大爷在这里有吃有喝,绝不会亏待。”小厮赶紧道:“有酒有肉。”

  但是没说有美人什么的,这里可不许低贱的女子进来。

  “那行吧,你留在这里。”温润想了想,又给了他一百两银子的银票:“留着零花。”

  其实是怕要花钱,这家伙看起来也不是个有钱的主儿,万一花钱的时候,掏不来银子,可就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