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458章 盛夏闲谈留客天

  不管他甘心不甘心,陈旭反正是华丽丽的跑出去了。

  温润呢,这边带着孩子们游水,玩的不亦乐乎,自然,一切行动都有人向皇帝汇报。

  皇帝坐在金銮殿的龙椅上,羡慕的不得了:“朕下次也去松快松快吧!”

  牛公公赶紧劝慰:“您去太液池,也是一样的啊!”

  太液池是宫里的池塘,要是皇帝乐意的话,清理一下,晒晒水,也能当个水池子玩儿。

  何必舍近求远,跑去城外呢?

  雁栖湖离京城也不算近吧?

  温润还不知道,他们玩水,玩的皇帝都羡慕了。

  一连三天,他们是白天玩水,晚上温润就组织他们做点别的,例如要学会引火,烤东西吃,第四天晚上要求他们自己包饺子吃!

  “这饺子,都成面片儿了。”温润实在是无语死了,一群小少年,把饺子捏的千奇百怪且不说,还没捏紧,一下锅煮的时候,全都裂开了!

  一锅的饺子汤,都成了面片汤。

  “面片儿汤,我们也吃得下!”太子殿下兴致勃勃的拎着个大马勺,正在搅合锅里的汤汤水水:“先生,这太好玩了!”

  可比在宫里强多了。

  自由自在且不说,这吃的玩的都非常新奇,在宫里,谁会让太子殿下亲自包饺子?谁敢让太子殿下亲自包饺子啊?

  这里温润就让他跟其他伴读的小少年们一起,不分谁是君谁是臣。

  “好玩个头,你们的晚饭,就是这一锅面片汤,我的晚饭才是饺子。”温润气的一甩袖子,一群小败家子儿。

  晚饭的时候,好么,他们一人面前一大碗面片儿汤,里头有肉有菜有面片儿(饺子皮),那味道也就一般般,他们吃的呲牙咧嘴,还挺高兴。

  温润面前就是一碗饺子,完整的饺子,十八个折儿的那种。

  “这回知道做饭的辛苦了吧?明天先教你们怎么做米饭吧。”温润叹了口气,这帮孩子还不知道民间疾苦,一个个兴致勃勃的要学会做东西吃呢。

  “先生,为什么要我们学做东西吃?”太子殿下不是不满意,他只是好奇,为什么非得要学这些呢?

  “因为我怕你们有朝一日,出门在外,不方便的时候,连个饭都不会做,饿死了自己。”温润没好气的道:“起码你们得学会自己找吃的东西。现在夏天,什么都有,果子啊,野菜啊,甚至是野味都很好找,野鸡蛋野鸭蛋的也能充饥,可是秋冬季节呢?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呢?”

  一群小少年傻眼了:“那要怎么找吃的?”

  “这是个话题,以后我们就会一一实践。”温润吃着饺子:“你们必须吃掉碗里的东西,菜也可以多吃点,不然晚上饿了,自己去搞宵夜。”

  “不要啊!”

  “快吃饭!”

  一群小少年闹腾着吃了自己的晚饭,其实温润也没打算饿着他们,面片儿汤虽然煮的乱七八糟,但是菜都是好菜。

  晚上的宵夜,竟然是凉皮儿,一人一大碗,甚至放了温润私藏的红油在里面,吃的一群小少年们鬼哭狼嚎:“这才叫凉皮!”

  一顿稀里哗啦的吃饱了,又聚在一起聊了聊少年人之间的话题,这才洗漱睡了。

  温润确定他们睡了才回到自己的房间,这里的管事正侯在一边:“温老爷,明日您有什么吩咐?”

  “明天早饭是什么?”

  “豆腐皮儿的素包子,鱼肉饺子和豆浆,小菜……。”管事的说了一堆的好东西。

  “中午就吃过水面条吧!”温润说了个风牛马不相及的话:“面条你们做,卤子让他们自己来剁,自己做卤子,谁做的谁吃。”

  管事的点头,忍笑道:“那都做什么卤子呢?”

  “大酱加鸡蛋,嗯,肉沫也预备点儿,对了,肉沫不要,只给他们一块五花肉就行了。”温润道:“叫他们自己剁碎。”

  他打算锻炼孩子们的生活能力。

  第二天一大早,饭菜的确是丰盛,吃饱喝足了又去看水鸟,一大群的天鹅翱翔天际,那叫一个壮观啊!

  他们还幸运的捡到了一些野鸭蛋。

  “这个蛋可以吃的吧?”太子殿下捡到了三个呢。

  “可以,你可以把它做成卤子,我让人中午做的过水面条。”温润道:“你们捡到的蛋,都用大酱炒一下,做卤子吧。”

  一群小少年欢欣鼓舞的跟着他回去了。

  大厨先做了个酱炒鸡蛋的卤子做示范,这一碗卤子就归了温润这个先生吃。

  温润也自己采了点野菜,弄了点葱花香菜黄瓜丝的往面里头一拌,就那么好吃!

  他美滋滋的吸溜着面条,看太子殿下他们学着如何剁肉,自己给自己打了一碗卤子,然后又学着如何煮面条儿,最后,终于弄好了,一个个也热的汗流浃背,没时间去洗漱,因为不能耽误,面条耽误了时间,就不好吃了。

  不过他们也用湿毛巾擦了擦,坐在那里一个个兴致勃勃的看着自己的面碗,温润一声令下:“动筷子吧。”

  一个个抄起筷子,赶紧给自己拌面。

  厨房预备了酱牛肉,盐水鸭给他们佐餐,还有凉拌菜,猪皮冻儿。

  他们自己的卤子,温润一样就尝了一点儿:“你们这是打死了卖盐的?怎么这么咸?”

  “卤子不该是越咸越好吗?”太子殿下自己的大酱野鸭蛋卤子,倒是没放盐,因为大酱本身就够咸的了。

  “谁说的?稍微咸点就行了,弄那么多盐进去,还不得发苦啊?”温润趁机教育了他们一顿,小少年们成长的很快。

  几天的功夫,他们学会了游水,掉进水里头淹不死了。

  学会了生火,起码给个火折子,就能拢一堆干柴点火。

  也学会了如何捞米饭,如何打个鸡蛋酱什么的,按照他们的话来说,丢出去几日,饿不死。

  温润这才心满意足的要打道回府。

  晚上王珺给他打扇子的时候,他说想要回去了。

  “我这里也训练的差不多,回去就回去吧!”王珺也觉得该回去了。

  结果第二天没走成……阴天下雨了!

  “这可真是,人不留人天留客啊!”温润看着外面哗哗下的雨也是真的无语了。

  王珺也不能出去训练士兵了,就留在了山庄这边,美其名曰:保卫太子殿下!

  “先生,我们今天不能玩水,也不能出门了吧?”外面雨不大,可是一直下个不停,北方很少能见到这么缠缠绵绵的雨。

  “不出去了,今天大家就欣赏一下雨景也不错。”温润带着他们去了这里山庄的一座亭子,赏雨亭,

  其实这个山庄的亭子好几个,赏雨的,赏雪的,赏荷花的,都在不错的地方,可以看到想要欣赏的景色。

  带一群小少年们来到了赏雨亭。

  赏雨亭这边景色真的不错,雨声不大,淅淅沥沥,周围入目的都是绿色,偶尔有山涧薄雾飘过,十分清幽典雅,温润忍不住跟太子殿下他们连句,看谁能背诵出更多的带“雨”的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两个小少年抢先了两句,却被人吐槽:“现在是白天,哪怕没有阳光也是白天啊!”

  “是啊,现在都七月了,盛夏时节,不是春天呀!”

  “换一个,换一个!”一群小少年闹腾起来,也挺有意思。

  最后温润开了个头:“谩道迎薰何曾是,簟纺成浪衣成雨。”

  太子殿下随后就接了一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于是哥哥开始显露自己的才学,不过盛夏时节写雨景的诗词就那么多,后来还是放开了条件,你一句我一句,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种脍炙人口的诗,到比较偏僻的“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这种汉代佚名所作的古诗都翻了出来。

  温润更是想到了一个“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的诗句。

  “先生,这是哪位的大作啊?”孩子们竟然没听过这首诗。

  “此乃韦庄《长安清明》,他是唐朝人。”温润道:“韦庄这个人,很是低调,他字端己,京兆郡杜陵县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温润给他们说了一下这位的生平事迹,倒也引得一群小少年们惊呼,尤其是听说这位所著长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浣花词》。

  另有《菩萨蛮》五首为宋词奠基之作。

  《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几乎是惊讶出声……可惜,温润正美滋滋的迎接小少年们羡慕的目光,觉得自己博学多才的时候,一股子烧烤味儿飘了出来,他一回头就看到,王珺摆了一溜儿的烧烤炉子,都已经点好了炭火,旁边还有好多串儿!

  “过来烤串儿吃,这大雨天的也不能干别的,光看雨景,不饿呀?”王珺晃了晃手里头烤好的肉串,正在兹兹冒油。

  “烤串儿,烤串儿!”

  小少年们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哪儿受到了这种诱惑?也不欣赏雨景了,赏雨亭里一股子烧烤味儿。

  温润鼓起了脸颊,王珺烤了一盘子的东西递给他:“先吃着,我再给你烤点儿别的。”

  “我要吃那个烤肉,牛肉!”温润一口撸下来一串儿干豆腐菜卷:“要多烤牛肉吃。”

  就知道要牛肉吃,因为那个贵,还抗饿。

  王珺笑了一下:“有鸡爪子,你吃不吃?”

  “吃!”

  “鸡心呢?”

  “烤了!”

  “还有毛蛋,吃么?”

  “……吃吧……?”温润看了看他:“你从哪儿搞来的这些东西?”

  “军中吃鸡,我让人留下来的,兵卒们吃的都是鸡大腿儿,鸡胸肉都炸了鸡柳了,剩下的鸡骨架熬汤,大早上的做了鸡汤面给他们吃,有肉吃,谁还在意那些鸡杂啊?”王珺手快的又给温润烤了两片儿牛肉:“我让人把鸡心啊,鸡肝和鸡胗都清理出来,给送了过来,还有鸡肠、鸭肠的都弄好了卤制起来,你不就爱吃那个么?”

  “好啊,好啊!”温润猛点头。

  王珺一贯板着的脸,竟然笑了一下:“家里不缺你那点吃食,怎么就爱吃这些零碎的东西?”

  “吃的就是那口味儿。”温润美滋滋的道:“我让人养了不少鸭子,到时候我们开个鸭货店吧!”

  温润曾经有一个同学,家里就是开鸭货店的,当年还想让温润也开一个连锁鸭货店,那小子连配方都给他了。

  还两个配方呢!

  温润倒是因为好奇,记住了配方,但一直没有发现辣椒,这配方就没用了。

  现在他有辣椒了,这个配方就有用了!

  要是做出来,肯定能风靡天下!

  前世那鸭货店开的那叫一个红火。

  他有配方,可能是独一无二的配方,你说他能不动心么。

  “养那么多鸭子干什么?听说你还想在山东那边找几个地方养鸭子?”王珺一边烤东西,一边跟他聊天:“跑那么远,就为了养鸭子?”

  “不是啊,我听说山东那边总是闹虫灾,不如养点鸭子,那玩意儿吃虫子也挺利索的。”温润可是见过生物防御圈的人。

  山东那边不是干旱就是闹蝗虫,倒是不闹水,因为那地方貌似比较干旱。

  但是如果多养一些禽类的话,好歹小范围的虫灾能免疫一下。

  温润就是这么想的,他没干过这种事情,但是可以试验一下啊!

  开鸭货店,需要大量的鸭子,这年头人工养殖鸭子可不多,小门小户的也就是养个十只八只的吃个蛋,或者拿出去卖,或者是腌制成咸鸭蛋吃。

  最多二十只,这种东西也是要吃的,家里的米糠,或许在饥荒年代,那都是给人留下的救命粮,谁家会有那么多米糠养鸭子啊?

  但是如果大规模养殖的话,又怕摊上个啥病,这玩意儿一死一大片,也没个疫苗什么的,一般人是不会养太多。

  温润想养的话,还得从小规模开始,且就得在附近养,山东那边,起码要有了经验才能开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