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480章 又是一年除夕夜

  同时,也搂了个够本,加上梁夫人经营有方,家里这才存下了不少的财产。

  “梁家跟咱们家差不多,没多少家底的,后来就富裕起来啦!”王珺笑着道:“以至于那边的戍边之人,都想跟他学,搞的那边的部族们,老实乖巧的犹如鹌鹑。”

  都怕被灭了去啊!

  “怪不得呢!”温润想了想:“就是他们家,拍下了那组十二客花图玻璃炕屏,那可是十二万两银子呢!”

  宋代张景修以十二种名花比作十二客。

  牡丹:贵客;莲花:静客;

  梅花:清客;茶花:雅客;

  菊花:寿客;桂花:仙客;

  瑞香:佳客;蔷薇:野客;

  丁香:素客;茉莉:远客;

  兰花:幽客;芍药:匠客。

  拍卖会的时候,那一组玻璃炕屏,其实就是绣了这十二朵花卉,各个精美异常,上面还有名讳和代表的社么客,可是卖了个天价出去。

  炕屏才多大的东西啊?一个就要一万两银子,梁大将军家资不菲啊!

  温润美滋滋的给梁大将军家也回了礼物。

  也是厚礼呢……他给对方的礼物之中,添了一组八个酒杯一个酒壶的彩色玻璃樽。

  第二天鲁明就来了,除了给温润送分成,就是跟内务府交割今年所赚的银钱,他因为赚得多的关系,连皇上都知道他是个人才了。

  温润给他牵线搭桥,认识了庞辉,俩人一见如故呢。

  同时,温润还给鲁明出了个主意,让他赞助大公主婚礼用的喜糖:“就跟我家办喜事的时候,那样的喜糖。”

  温润比划了一下:“包装上精细一些,里头的糖,做的独特一点儿,你知道酒芯糖吗?这个就不错。”

  酒芯糖,温润一直没想起来,现在想起来了,顿时就特意提出来,给鲁明说了,鲁明一听就明白了:“这个好,酒芯糖!可以放米酒。”

  “对对对!”温润特意跟他道:“酒芯糖里可以放米酒,果子酒,但是不能放烈酒,毕竟有的时候,小孩子们,也会吃到。”

  果子酒跟米酒都是孩子能吃的,少一点没关系。

  烈酒可不行,那个吃一口,万一喝醉了呢!

  俩人商量了一下,定了专用喜糖的配方。

  随后鲁明在“述职”的时候,就提出来此事,内务府自然是大喜过望,禀告了皇上,皇上也挺开心的,让人先做出来几份样品。

  大公主听说了此事,赏赐了鲁明的夫人,一支丹凤朝阳挂珠钗。

  鲁明的夫人,按照规矩,是不能佩戴这种规格的珠钗的,但是如果是上面的人赏赐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戴的话,是对贵人的不敬。

  鲁明夫人倒是非常的高兴,还觉得大公主真是蕙质兰心,以后出门,她必戴这支丹凤朝阳挂珠钗。

  温润在家忙活过年的事情,东宫却给他送来了两车豆制品:“太子殿下又去做豆腐了?”

  “对,去做了豆腐。”小猴子公公有点方的样子:“也不知道太子殿下怎么了,做豆腐上瘾了,宫里的豆腐坊,都被太子殿下承包了,整天在里头……玩儿。”

  他没说,整天在里头做豆腐。

  “怎么突然对做豆腐感兴趣了?先前不是说,做豆腐很辛苦的吗?”温润可是知道,太子对做豆腐的怨念颇深,因为做豆腐真的很辛苦。

  “不知道啊,就是爱做,宫里最近流行吃豆腐,还说这叫”太子豆腐”,这叫什么事儿啊!”小猴子公公也有些不理解,太子殿下怎么就爱上了做豆腐呢:“而且太子殿下做的豆腐,花样繁多。”

  什么豆腐皮儿啊,腐竹啊,干豆腐啊,冻豆腐的,好么,做的比宫里的花样还多。

  甚至还有咸豆腐,五香豆腐干什么的,你还别说,味道还不错呢。

  “这孩子想什么呢?”温润也有点蒙。

  第二天去了东宫,问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还挺得意:“我就是想研究研究,这做豆腐,到底有多辛苦!结果是真辛苦,我这起早贪黑的,我父皇还笑话我。”

  “你呀!”温润摇了摇头:“做几天就可以了,这也不是你该做的事情。”

  “我就是想熟悉一下。”太子殿下伸出手:“手都磨出茧子了。”

  温润拍了拍他的脑袋:“你到底怎么了?”

  “父皇最近对二弟,有些过于关注了,朝中有人说,二皇子天生贵胄。”太子殿下拄着下巴:“宫中如今在给大姐姐备嫁,还要忙着过年,顺妃娘娘对大姐姐的嫁妆很重视,也是她接手了大姐姐备嫁之事,熹妃娘娘趁机掌握了宫中大部分权利,办了几件出彩的事情,父皇也挺欣赏她的,加上她那里还有二皇子……我觉得……。”

  “你没有什么觉得不觉得。”温润劝他:“后宫有人为你操心,你别管那么多,当好你的太子,做好你父皇的儿子。”

  “我知道,就是心里不舒服。”太子殿下无精打采。

  就因为不舒服,才去做最累的活儿,磨豆腐。

  温润敲了敲他的脑袋:“不舒服那就做一些让自己舒服的事情,走吧,别去磨豆腐了,我带你们出去采购年货。”

  不管古往今来,花钱,都是一种让人快乐的事情。

  采购年货也是如此,何况他们一群人去买东西。

  这次温润也换了衣服,他跟一群小少年们,穿的都很普通,去的是外城,还不是内城。

  采买的东西也很简单,是一些挂牵和写对联的红纸,这个东西通用,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小门小户,都用得上。

  另外就是就是一些干货。

  温润去年跟人预订的干海带也送来了,并且附带了紫菜干和虾干,甚至是海鱼干。

  京畿大营那里甚至还有人学会了做海鱼茄子煲,这个很方便,连盐巴都不用放,海鱼干本身就够咸啦。

  太子殿下有些蔫头耷拉脑的出宫,兴高采烈的回来,带了一堆的东西,给皇上看:“父皇,你看这是挂牵,这是儿臣选的颜色,都是大红大绿,红色代表喜庆,绿色代表长寿,还有这个,儿臣特意为父皇选的呢。”

  那是一块,颜色非常正的朱红色绣了长寿祥云文的厚重的布料,正适合做新衣服。

  “不错,还给父皇买了个布料,你会挑布料?”皇上摸着布料,都有些止不住笑。

  “儿臣不会挑啊,但是儿臣看那些大娘大妈们,都给自家老伴儿挑了这个料子,还说挺贵的呢,就想着,父皇应该也能穿,而且这个料子,那个布庄只有六匹。”

  甚至还买了六个十分喜庆的大头娃娃回来,要分给大家呢。

  皇上看他心情好了,自己也开心:“这几日看你闷闷不乐的,去豆腐坊那里自讨苦吃,现在心情好了?能跟父皇说一说,为什么不开心?”

  “一想到大姐姐要出宫下降,儿臣就不开心。”太子殿下郁闷的道:“父皇,你说为什么女孩子要出嫁啊?大姐姐在宫里多好?出了宫,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再想进宫就难了,不如现在这么方便,儿臣想去见大姐姐,就能见到大姐姐,以后想去见大姐姐,就只能出宫,去外城看她了,儿臣还特意请先生带儿臣去了外城,大公主府那里,周围都没什么高门大户,给大姐姐多派一些护卫吧?儿臣怕她在外面不安全。”

  “不安全就对了。”谁知道皇上却道:“那里越不安全,越好。”

  “啊?”太子殿下有点傻眼了:“父皇您这是什么意思啊?”

  “你大姐姐的大公主府在那里,你大姐夫好意思,让自己媳妇儿,住在那么乱的地方?还不得日夜守着你大姐姐啊?跟你大姐姐一起陪嫁过去的女官儿,都是机灵的人,婚期不是定在了明年开春儿么?如果觉得早,还可以在春末夏初举办喜事儿,能拖一个月是一个月,你舍不得你大姐姐,朕这个当父皇的也舍不得,所以婚期定在了春夏之交的时候,那个时候鸟语花香,百花盛开……自从你母后去世,一直是你大姐姐在帮父皇管理后宫,父皇知道你大姐姐是担心你们姐弟,父皇事情多,也忙得很,都是你大姐姐在照顾你们,唉,朕也想她婚后跟驸马鹣鲽情深,可一开始总的有个理由吧?那里不安全,正好你大姐夫是个将门子弟,还文武双全,让他留在大公主府,挺合适!”

  这个理由,这个借口,还真不是一般的合适。

  太子殿下目瞪口呆之余,只能朝他的父皇,竖起了大拇指:“高!高明!父皇真是高明!”

  皇帝洋洋得意:“儿子啊,你还小,不懂这里的弯弯绕,夫妻相处,除了要有夫妻缘分,还得有时间相处,想当初我跟你娘,都是不太受家里重视的那种,凑齐在一起过日子,因为没什么事情,就每日猜枚测字,我练武,她吹笛,她还会弹琴!”

  说起皇后娘娘,皇帝就自称“我”了。

  太子殿下终于明白,温润的意思了,他跟皇帝不应该生闷气,他是皇帝的儿子,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开了就是,皇帝毕竟是他的父皇,先是父亲,后是皇帝。

  于是这一晚,太子殿下不仅混到了一顿御膳,还赖在了养心殿东暖阁,要跟父皇秉烛夜谈,其实就是跟他父皇住了一夜,谈的不是已经去世的大行皇后,就是即将成亲的大公主,甚至三更半夜的还要了大行皇后的嫁妆单子,将她一分为二,分别给大公主和二公主。

  熹妃娘娘听说了此事,又摔碎了好几个上好的瓷器,还有两个玻璃器皿。

  “这么大了,还跟皇上睡什么睡,我的皇儿都没有睡过。”熹妃娘娘生气的几乎是要破口大骂。

  “这是父子天性,咱们家二皇子太小了。”身边的嬷嬷只能这么说。

  倒是大公主,听说调阅了皇后娘娘的嫁妆清单,就知道会有母后的嫁妆分给自己:“这东西,顺妃娘娘是没有资格调越,唯有父皇可以。”

  连她这个大公主都没资格。

  “那是,皇后娘娘的嫁妆清单呢。”女官道:“好歹是皇后娘娘留下的念想,您分一点儿,往后想皇后娘娘了,拿出来看看,也是好的。”

  “是啊,你们都是母后挑给本宫主的人,都有什么打算?是跟本公主出降去公主府,还是先出宫嫁人?本宫还能给你们做主。”大公主道:“放心,不管什么时候,本宫都不会让你们没了好下场。”

  “谢谢大公主。”女官里年纪轻的都是有打算的,年纪大的就准备跟着大公主一辈子了。

  此事不算太大,但是温润无意识之间,就化解了太子殿下的心结。

  腊月过得快,小年的时候,家里大肆的祭灶,这一年,两个弟弟也是在在家祭灶的,不过过年的时候,还是跑来了大将军府,一起祭祖,一起吃的年夜饭。

  两个养女,温柔跟温暖,已经会走路,会叫爹爹,还喜欢看烟花。

  温润抱一个,王珺抱一个,俩人抱着孩子看了一会儿烟花,就回屋里哄孩子玩儿,家里两个弟妹都有孕在身,预产期都是正月或者是二月,生日都很大呢。

  全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王珺看的满心欢喜,尤其是两个弟弟也算是成家立业了,现在更是有了后代。

  哪怕没生出来,这个年代,女人只要能生,早晚会生出儿子来。

  欢声笑语贺新春:欢聚—堂迎新年。

  除夕之夜,火树银花不夜天,宫里赏赐下来一整桌的席宴。

  热闹过后,守岁之夜,王珺很是开心的跟弟弟们玩了半宿的象棋。

  第二天吃过了早饭,两个弟弟就带媳妇儿回去补眠了,可怜的大哥跟哥夫还要去宫里一趟。

  初二的时候,妹妹回来了,两个弟弟又带媳妇儿回了大将军府,毕竟两个弟妹没有娘家人,就干脆回大将军府,这里是婆家,也算是娘家了,她们的嫁妆,还是哥夫帮忙预备的呢。

  这次可真的是全乎了,弟弟妹妹们都回来了,还带着另一半,温润高兴地让人预备了一桌好菜,都是家乡菜,可巧了,那天陈旭也来了,带着陈义:“我也回娘家,怎么了?”

  “你这娘家也太勤快了,听说你小年的时候才来过?”王珏呲牙。

  王瑾也跟陈旭哈拉,三个人有说有笑还相互挖苦,陈义跟王珺去了练武场,好一顿放松。

  初四这帮人才散,初五都在家过的,初六开始,就有客人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