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484章 春“生”多

  “人都是在成长的,你也是。”温润拿了一块糕点吃了一口:“嗯?这点心味道不错啊?谁做的?”

  “这是新来的人做的,用牛奶揉的面团儿,做出来的点心柔软好吃又适口。”太子殿下也吃了两个:“不过也就是哄一哄小孩儿的东西,我就吃两个新鲜的,其他的都是二妹妹在吃。”

  大公主要出降了,二公主这会儿不仅在学习,还在接手大公主给她的一些人手,说白了就是暗地里的势力。

  皇上就跟没看到一样。

  宫里的日子其实比外面好多了。

  温润授课过了几日,就又去了一趟老刘家,没别的,妹妹王玫生了。

  王玫本来应该是正月里生的,结果这孩子在母亲肚子里待得舒服了,不爱出来了。

  愣是熬到了足月生产,一出生,好么,胎发寸许长,整个孩子白白嫩嫩的一点不像是刚出生的样子。

  还是个男孩儿!

  小家伙儿哭声洪亮,四肢有劲儿,眼睛紧闭,搞笑的是,还皱着小眉头。

  生的也快,从阵痛到出生,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

  “哈哈哈,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个孝顺母亲的娃儿,没让母亲多受罪。”刘奎这个家伙,抱着孩子不撒手,左看看右看看,就是看不够。

  “抱够了没有?”刘老妖阴测测的看着他大儿子:“给老子拿来!”

  温润他们还眼巴巴的看着呢,也挺生气的,刘奎这个家伙,真是欠揍。

  刘奎赶紧把孩子递给了自己的老爹,嘴里还嘀咕:“该叫个什么名字呢?”

  “这么久了,你连孩子的名字都没起?”温润生气了,不注重他外甥是怎么着?

  “起了,起了的!”刘奎赶紧叫屈:“我父亲一个都没定下来,挑哪个都觉得好,哪个都想用。”

  “他挑了几个啊?”温润好奇的问了一句。

  “十二个。”刘奎委屈的道:“就没有一个他定下来的,这都半年了。”

  纠结这个事情,竟然发生在了刘老妖的身上,温润觉得也是没谁了:“亲家公,你倒是定下一个啊?”

  “哪个都好,哪个都衬我大孙子。”刘老妖眼里,已经没有旁人了,唯有他大孙子一个。

  “那就都留着呗?”温润提议:“让妹妹放开了肚皮生,或许能给你生个十二生肖什么的,到时候,这些名字都能用上,都能用上。”

  先画一个饼出来,让刘老妖,先给大外甥起个名字。

  不然这孩子一直没名字可不行。

  “对对对!”刘老妖顿时就不纠结了:“以后我二孙子三孙子四孙子……。”

  刘奎在一边来了一句:“还有孙女儿……。”

  他怕他父亲一个高兴,忘记了孙女儿的存在,再得罪俩大舅哥儿,这事儿不是闹着玩的,他媳妇儿的娘家超级团结。

  “哦哦,还有孙女儿,名字就都有了。”刘老妖高兴了。

  刘夫人出来,把孩子抢了过去:“给小亲家们看看,就抱回去了,儿媳妇醒了,要给孩子开奶,身体好着呢,里头收拾干净了,一会儿让人开席,咱家大孙子出生了。”

  刘夫人说话都有点哽咽:“儿媳妇好,是咱们老刘家的大功臣!”

  刘老妖也感叹不已:“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过,能娶回来这么一个好儿媳妇。”

  他们家干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好人家的闺女不敢找,不好人家的闺女不能找。

  找了回来也不一定合适。

  王玫就不一样,对他们家是真的很好,不仅经营有方,让老刘家财源广进,还都是光明正大的收入,随便花。

  还给他们家生了个大胖小子。

  “我妹妹,不白娶!”王珺很是开心,妹妹在婆家受到重视,日子才会舒坦。

  “何止啊?”刘夫人将孩子递给温润抱着看:“老身也是看了账本才知道,儿媳妇能耐着呢,家里的铺子收回来,自己开了个买卖,就专门卖糖果的那个,赚钱的很!生意还干干净净,甜甜蜜蜜,别提多好了。”

  如今买卖糖果的人虽然不少,可对于全天下来说还是不够多,且想做这个买卖,你得有路子认识鲁明才行。

  鲁明对糖果的分销是有很严格的规定。

  王玫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她直接从温润那里拿货,钱都不用给的那种拿货。

  当然,王玫给钱,按照正常批发价走,只是她从温润那里能拿到最新鲜的货源,刚出品的太妃糖,牛轧糖,她那铺子里都有。

  别人家就未必有了。

  温润其实更想要可可,也就是巧克力。

  无奈的是,没有!

  “好孩子呀!”温润抱着孩子不想撒手,都没给王珺抱一下,就是让他看看。

  王珺看了好几眼:“嗯,好孩子。”

  他也没敢上手,怕自己手劲儿太大,捏坏了孩子。

  都看过了,刘夫人就把孩子送回了产房,里头已经收拾好了,那都是妇人家的事情了,且产房一般人不让进。

  尤其是男人。

  温润跟王珺也不行,俩人隔着窗户跟王玫说了两句话,就被刘老妖拉去喝酒了,刘奎去祭祖,告诉祖宗们,他们家有后了。

  老刘家喝酒也不是什么烈酒,而是温润能喝的米儿酒。

  刘老妖喝酒跟喝水似的:“好孩子呀!好儿媳妇,是我们老刘家的大功臣!”

  这人八成是太高兴了,自己把自己灌醉了,喝多了还一个劲儿的竖大拇指。

  难得见到刘老妖失态,温润跟王珺也很感慨:“当年那么点点大的妹妹,如今已经生孩子了。”

  温润感慨了一句,立刻就问王珺:“我送的东西,给妹妹补身体的,美犯忌讳吧?”

  “没有,都很好。”王珺知道温润喝的也不少:“妹妹会很好的。”

  来的时候,温润大包小裹的拉了好几车,什么人参燕窝的可不少。

  别人送给他们的礼物,他们俩吃不了那么多,就都送来给妹妹补身体了。

  光是人参就十几根,还有养了三年以上的老母鸡,一马车,好几个笼子。

  看过了妹妹,又在这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两个弟弟也来了,弟妹没来,因为她们也差不多要生了。

  温润急急忙忙的回去,其实也要给弟妹们预备一点东西。

  他们家没有长辈,只好请了镇北侯夫人坐镇,还有刘夫人也来帮忙。

  结果没几日,这俩弟妹也生了!

  巧合的是,她们俩同一天生的,一个上午一个下午,生的也是儿子!

  王珺打仗都没流泪,可那天在祠堂那边,他哭了!

  温润看的也眼眶红红的:“好了,我们老王家有后了。”

  跟自己在一起,温润知道,王珺不会有直系后代,他不是那样的人。

  哪怕现在是大将军了,也没起那个心思,十多年的感情不是白给的。

  不过王珺终究是古人,传宗接代才是正统,他没后代,两个弟弟有!

  如今梦想正在一点一点的实现,他能不激动吗?

  “嗯,有后了。”王珺大白天的就抱了抱温润,抱得很紧:“你以后也会跟我一起,受后代香火供奉。”

  “想的有点远。”温润拍了拍他的后背:“好了,我准备点厚礼,多谢镇北侯夫人坐镇帮忙。”

  镇北侯夫人如今一个人照顾三家。

  滇南王府,大将军府的两个小王家。

  大将军府倒是不太用照顾,就是两个小王家,需要她看着点儿。

  无非是派了熟练地嬷嬷照顾,两家都不缺东西,更不缺人手,她只需要统揽大局即可。

  而许黄氏,则是负责打下手,同时,她也要接待一些客人。

  毕竟镇北侯夫人身份高啊,年纪也大了点儿,总不能来个人,就要她出面吧?

  许黄氏正好,而且趁机还能认识不少人,开拓了眼界,也织络了一些关系网。

  鉴于这会儿都在开春儿,春耕比较忙,老王家和老刘家都选择了低调的办事。

  洗三的时候,只请了自家熟悉的亲戚好友去;满月的时候,也是如此,几桌酒菜而已,并没有大操大办。

  温润已经在家开始育苗了。

  辣椒跟西红柿的苗,长得不错,他用了干牛粪做底肥,这东西劲儿大啊!

  育苗的差不多了,温润带着一群小少年,去了陈兵镇。

  “先生,您是怎么说服我父皇,同意我来这么远的地方?”太子殿下十分吃惊,他一般只在京郊活动。

  还不能在外过夜。

  这次却不一样,竟然同意了!

  “小子啊,你已经十二三岁,是个少年人了。”温润拍了拍他的头:“我们要去的是什么地方?”

  “陈兵镇啊?”这个地方,太子殿下知道。

  “陈兵镇,就该知道,那里都是军属!”温润小声的教育他:“军属啊,这里是除了军营之外,最安全的地方,比皇宫,比大将军府都安全!那里的老人都是老兵,那里的妇人都是军卒的妻子,那里的孩子,都是军卒的后代。”

  换言之,那里就是个另类的兵营!

  皇上能不放心吗?

  “哦哦哦,明白了。”太子殿下彻底明白了,那里安全!

  可是随后,他就犯难了:“我什么都没带。”

  没有什么东西拿得出手的,不太好吧?

  “我带了就行了。”温润指了指后头跟着的十几辆马车,它们没拉苗,拉的是糖果:“你们去了的任务,除了下地栽苗之外,就是跟那里的孩子打成一片,车上都是糖果,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跟他们交朋友,哪怕趴在地上哄小屁孩儿,给人家当马骑,都可以。”

  “啊?”太子殿下嘴角抽了抽:“为什么呀?我都没这么哄过我二妹妹。”

  “二公主也不用你这么哄。”温润白了他一眼:“我发现你们啊,干活是一把手了,可是心态上还是高高在上,还是那个贵公子的心思,这可不行。”

  总是高高在上,容易高处不胜寒。

  “可是我……我……。”太子殿下卡壳了。

  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哄孩子们玩儿。

  说着说着,就到了地方,陈兵镇还是老样子,只不过如今春暖花开,这里也青草泛绿,柳叶嫩黄,还有不少杏花开放,山杏花更是早早的就开了,空气里都有一点花香。

  他们到了之后,温润就让小少年们充当人手,给他分发辣椒苗,他们在东宫那里已经栽种了辣椒和西红柿,这次在这边,他们将负责指导栽种事宜。

  知道先生重视这两样东西,大家都学的很认真,然后出来教导农人栽种。

  老杜头儿跟温润在一边喝茶聊天:“前几天刚栽种好大蒜,荒地老早就收拾出来了,就等着这些秧苗呢。”

  “放心大胆的种,京畿大营多少都能吃得下去。”温润道:“去年的大蒜都没够吃。”

  温润去年愣是又采购了不少补贴给京畿大营。

  “以往都够吃的。”老杜头儿叹了口气:“是大将军管得好,还有糖醋蒜可以吃,所以才不够吃,以往哪儿有什么糖醋蒜?能有个蒜末提味儿就不错了。”

  去年京畿大营光是腌制用的大陶缸,就上千个之多,各个都很大个儿。

  不止是糖醋蒜,还有酸菜以及其他的咸菜,小一点的还腌了咸鸭蛋呢。

  以往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啊?都是一块咸菜疙瘩,搭配一大碗粥,就是早饭。

  那粥倒是因为他们是京畿大营,挺粘稠的,能抗饿点儿。

  现在呢?不止是有杂粮粥,还有大肉包子,咸菜都是切成了丝儿,拌了香油和葱丝的,不再是齁咸齁咸的那种了。

  更一人一个咸鸭蛋,一头糖醋蒜。

  他们日子过得好了,家里人自然也就知道了。

  “朝廷宰了那些贪官污吏,大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温润赶紧提一提朝廷,这个时候可不能独揽功劳。

  “要不怎么说,皇上就是好,出身跟咱们一样,体贴咱们这些下苦人。”老杜头儿没想那么多,顺着温润的话就说了:“只有将军才会体贴兵卒们。”

  那些公子哥儿们,知道个屁!

  “那是,那是!”温润猛点头:“皇上最是体贴武将士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