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498章 哈瑞克回归

  而皇上想要名垂青史,就在玉米上!

  如果五谷多加了一个,那他就是有道帝王。

  那帮人不知道内里的深浅,以为抓到了太子殿下的把柄,赶紧的让人就弹劾了,结果弹劾了个乌龙。

  中秋节的时候,皇上都在惦记玉米呢,后来收割的时候,皇上亲自去东宫的后花园看的,如今玉米都收了回来,只有一麻袋,不管好赖,反正都是种子,温润一颗都不敢浪费。

  加上这东西,皇帝肯定没时间伺候,但是太子殿下有时间啊!

  到时候只说是父皇吩咐的就好了。

  那功劳也是皇上的,名垂青史也是皇上。

  有这件事情打底,别说什么秋波菜了,就是温润带着太子殿下,拉着整个京畿大营去种地,皇上也不会说什么。

  而旁人是看不得皇上跟太子关系融洽的,那他们还有什么指望?

  温润说了这些,王珺才恍然大悟:“我说他们怎么这么积极找事儿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今天弹劾一点,明天弹劾一点,早晚会离间皇帝父子,咱们要做的就是不能让他们离间。”温润道:“只要太子殿下稳住了,他们就只能干瞪眼。”

  可不是么。

  只要东宫稳住,其他人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此事后来被人戏称为“弹劾乌龙事件”,也不知道是谁那么促狭,连带着茶楼说书人都知道了。

  当个笑话讲给大家伙儿听。

  至于那几个御史言官们,第二天真的去了京畿大营。

  没办法,这是圣旨,皇上亲口说的,不去不行。

  王珺没有给他们任何优待,直接将他们打散,编入了步卒的序列,跟人睡大通铺,这个时候幸好是冷天,加上温润来了之后,卫生要求提高了,他们才勉强入住,不然光是卫生问题,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而温润则是驱车去了陈兵镇。

  “这些红辣椒都干了。”老杜头儿搓着手指头:“是不是可以取籽儿了?”

  温润这里秋收,与旁的地方不同,辣椒红了,收上来之后,要先晒干,就是用棉线把辣椒把儿,穿起来,一串一串红彤彤的看着特别喜庆。

  当然,棉线也是温润提供的,一家一大捆,多了的就算是他们家省下来的,他不回收,但是一定要把辣椒都给他串儿好。

  还没红的辣椒,被温润一声令下,不管大小都摘下来,然后切碎了,做成了辣椒沫儿,放盐巴,蒜头,生姜的一腌,里头丢几个还没长开的小茄子,这就是东北的辣椒茄子沫儿,小时候温润的姥姥经常做。

  只是他还小,吃不了太多,后来长大了,姥姥就不做了,只是制作过程他记得,如今正好用上。

  又有一批没有熟透的辣椒,还是青色的,温润就教了陈兵镇的人,尖椒肉丝打卤面。

  他们才知道,这东西青色的时候就能吃了。

  “就这么吃了啊?万一能卖钱呢?我听说京城里不少人对辣椒可感兴趣了。”老杜头儿也不是不去京城的人,连他都听说了。

  “种了一年,伺候了一年,临了了,还不能吃一顿啊?”温润笑着道:“多少钱都不卖,让大家伙儿知道知道,这东西是个什么味道。”

  什么味道?辣味呗!

  你还别说,这帮人对尖椒肉丝打卤面,那是真捧场啊!

  一个个吃的头不抬眼不睁,面条有的是白面,也有的是荞麦面,反正都是面条,但是卤子都一样。

  反正大冷天的吃这个热乎。

  “味道的确是不错,开胃的很,辣辣的,热热的。”老杜头儿一吃就爱上了这一口:“没有芥子的辛辣冲鼻,光有辣了。”

  可不是么,芥子的辣,能跟这个一样么。

  “吃好了,记得把籽儿给我倒出来,皮儿要留着。”温润道:“大家一起动手,过后我请大家伙儿吃肉,喝酒!”

  给工钱的话,不知道给多少合适。

  且这东西也轻得很,按照重量算的话,人工不合适。

  不按照重量算也没别的衡量单位,温润想给钱都不知道怎么算账了。

  干脆不给钱了,就请大家伙儿吃好的,提供饭食,就行了。

  “行啊!”能有点好吃的,就可以了。

  秋收过后,交了税粮,卖了粮食和其他的收成,大家伙儿也累得够呛,这个时候也舍不得吃,舍不得花。

  温润一向大方,大白馒头,大块的红烧肉,在这里就地收购长成的猪,鸡鸭鹅的,一起炖了,反正每顿饭都有足够的肉食,大家伙儿吃的满嘴流油,而且是拖家带口的,温润说了,大人孩子都能做的活儿,但是太小的孩子就别动手了,每次动手过后不能揉眼睛,不能摸敏感部位,因为辣椒是辣的,他们需要热水洗手,还给他们提供了香胰子洗手呢。

  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三天时间,收获的辣椒,就皮儿籽儿分离了。

  温润收了这些东西,回头一家给发了一吊铜钱,所有人家都有份儿,算是感谢费,然后就带着东西要走,被老杜头儿给拉住了:“这辣椒,我们能不能继续种?”

  “今年种了辣椒的地,明年不能再种辣椒了,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连续种植。”温润道:“还得找别的地方种。”

  “还是种我们这吧。”老杜头儿一咬牙:“用我们的荒地种了一茬儿,再用我们的下田种一茬儿。”

  下田就是劣等田地,种啥都收成薄。

  “那这样吧。”温润其实也没想好要在哪儿继续种植辣椒,他就干脆不挪地方了:“这里的下田,我都承包了,怎么样?你们的荒地,就种大蒜,然后种秋白菜,正好卖给京畿大营。辣椒明年肯定要大规模种植,后年就能放开了种了。”

  他只管卖种子就行了。

  “那……那我们能不能自己种点儿?”老杜头儿吭哧憋肚的问温润:“就自己吃,种在菜园子里。”

  “行啊,你们不都会育苗了吗?我教过你们的,自己种也好。”温润笑着道:“自己吃菜,种什么不用问我。”

  “这不是你带来的东西么。”人家带来的辣椒,他们帮忙取籽儿,有那么一些人,自己留了点儿,也没啥坏心眼儿,就想着自家也种一些。

  “留一些就留一些吧,明年种的再多,咱们就能放开了,等到后年再开荒种辣椒,我就收购辣椒,给大营多一种调味品。”温润笑着道:“不要别别扭扭的了,咱们都是自己人,大方点儿。”

  老杜头儿看他是真的不介意,不由得松了口气:“那我们明年就种一些。”

  “那些没有留籽儿的,明年栽苗的时候,也自己留点,种在菜园子里吧。”温润知道不是谁都有勇气留籽儿的,可能很多人都没敢,也没那个胆儿,干脆好人做到底,育苗的时候,允许他们留点儿,种到自家的菜园子里。

  小老百姓们,菜园子就是他们全家吃菜的指望。

  能多一样菜,也是好事儿。

  老杜头儿不由得对温润更加的敬佩了,不是谁,都能这么坦然接受一群小民,那点上不得台面的算计。

  送走了温润,回家去之后,老杜头儿先把那几家擅自留下辣椒籽儿的人臭骂了一顿,其次又说了温雅士不计较,另外就是想种就种吧,温雅士给辣椒苗儿,明年栽苗的时候,直接拿了种菜园子里:“一个个眼皮子浅的东西,根本不用留籽儿,今天你们留了,那么明年你们就自己育苗吧!”

  那几家后悔不已,但是后悔也没办法了。

  温润带着一大堆东西,先回了大将军府,种子先放好,辣椒皮就分了几大堆,还没等他咂碎了炸辣椒油,小胖老板就上门了:“辣椒!辣椒!”

  “你小子一年到头都不来一回,一来就要东西啊?”温润简直想要翻白眼了好么。

  小胖老板讪讪的一笑:“我这不是,忙么。”

  才不是呢,他是觉得大将军府门槛高,他一个商贾,来了不方便,就不怎么来,这次要不是听说温润回来了,金玉楼的红油要断了,他也不会硬着头皮上门,来要辣椒。

  “算了算了,你能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温润笑着逗了他一下:“刚收上来的辣椒,刚要给你送去,你看要多少?”

  “有多少?”小胖老板那架势,想要全包。

  “算了,分你一半吧。”温润道:“看你的关系,金玉楼那里的辣椒油断不了。”

  他这次收得多,那些辣椒足够金玉楼用到明年这个时候了。

  “行!”小胖老板十分容易满足,拉了好多的布口袋,回了金玉楼。

  而温润呢,则是将剩下的都存了起来,然后又拿了一些出来,炸了辣椒油,给宫里头送去了一份。

  太子殿下将自己的辣椒油,分了几份,跟以往一样,分了一点给二公主,二公主则是分给顺妃跟康妃,还是没给熹妃。

  温润则是带着辣椒片儿,送了一份给皇上的御膳房,那里的御厨会自己炸辣椒油。

  回头去家里的种子库里,温润数了一下,辣椒籽儿最多,其次是西红柿籽儿,最后是玉米籽儿。

  这三样东西,是他未来要奋斗的目标。

  储存好了这些种子,其他的就好办了。

  有了充足的辣椒,温润可要好好的大展身手一番,家里的鸭子也长大了,他就一口气让人杀了一百只鸭子,然后做了各种麻辣鸭货出来。

  自家人先吃,吃的觉得好了,再给外面的人吃。

  而且他还口述,让人做了水煮鱼!

  没有辣椒,他连水煮鱼都吃不到。

  王珺吃了麻辣鸭货,还有水煮鱼,就跟温润道:“行了,咱们今年的进贡菜品,就这俩!比起用芥子提辛辣滋味,还是这个用辣椒的水煮鱼好一些。”

  “那当然!”温润很是自豪,可不是么,他原来用的也是芥子,辛辣冲鼻,不如辣椒干辣干辣的味道好。

  不过辣椒不能多吃,吃多了就该……所以王珺限制温润吃辣的东西,温润一般都是中午吃点,解解馋,晚上就不吃了。

  倒是老王家的菜,多了不少,什么辣子鸡丁水煮鱼,甚至是他们家的小菜,辣椒茄子沫儿,都被太子殿下来了一趟,给要走了好多。

  天气越来越冷,有一天夜里,俩人闹腾了很久,王珺最后是抱着温润给他泡了个热水澡,清理了一下,抱回被窝里,等王珺也躺了进来,温润就在半梦半醒的时候,滚进了他的怀里,嘟囔了一句:“冷……。”

  王珺就抱着人睡了,夏天不让抱,嫌弃热嘛,冬天八爪鱼一样的不撒手,因为王珺身体跟个暖炉似的,热乎乎。

  结果第二天,温润是自己醒过来的,发现屋里热乎乎的,王珺没在被窝里,他起来穿了衣服之后,叠了被子,出了卧室门,就看到王珺正好进来:“怪不得你昨天晚上喊冷呢,外头下了雪。”

  “这么早就下雪了?”温润吃了一惊:“重阳节才过去多久啊?这才进了十月!”

  “今年下雪早。”王珺给他洗了个热毛巾擦了擦脸:“一会儿吃早饭,厨院那头做了羊肉馅饼羊杂汤。”

  都是驱寒的东西,一大早的吃着热乎手脚,一天都不带凉的。

  温润吃早饭的时候,想起来个事儿:“哈瑞克到哪儿了?”

  “后天到天津卫港口那里,乘车到京城,起码也得三五天吧?”王珺道:“不过听说这小子带了不少东西来,他这是为了钱,不要命了吧?这么远的距离,也敢来来回回的走?”

  “不知道他为什么还回来,回来了再说吧。”温润可还记得拍卖会的事情呢。

  哈瑞克可是他的“托儿”,几乎有点手段的人都能查到,温雅士跟一个叫哈瑞克的番邦商人做了玻璃订购的买卖,那些玻璃制品,比别的番邦贩卖来的更好,也更适合中原人士的审美眼光。

  只是这个商人,回国去了,没有人找得到他,那也成了一群人的遗憾,他们也想跟他做买卖,可是人都回国了,还说什么呢?那国家,漂洋过海,远隔千万里。

  “那就等他回来了再说。”王珺没把一个漂洋过海来异国他乡的商人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