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婴找到宁拂衣的时候,雪已经停了,千山覆雪,万鸟飞绝,天地白茫茫一片。

  宁拂衣身上落了厚厚的一层白雪,远看像个冰雕,若没有走近,看不出是个活人。

  她怀里的苏陌倒是被氅衣遮住了全身,但脸苍白得同雪融为一体,早已没了气息。

  九婴在她面前站了良久,伸手融化宁拂衣脸上的冰霜。

  良久后,宁拂衣才动弹,她漠然抱起苏陌,身上的雪扑簌簌落下,她脚步有些凌乱,却又很快平稳。

  九婴想说什么,但看她眼神空洞,便没能开口,只是捡起地上掉落的玉钗,无声跟上。

  屋里清晨烧的炭火还没熄灭,暖融融的温度暖化了身上的雪,宁拂衣放下苏陌,手抚摸过她脸,冰冰凉凉。

  “我们早知有这一天,这不过是神尊的一世罢了,苏陌死了,神尊才能回来。”九婴开口。

  “我知晓。”宁拂衣说,她的手离开苏陌的脸,慢慢搭在心口,皱起了眉,“可是……”

  “还是好疼啊。”

  眼泪啪嗒啪嗒掉落,烫得吓人。

  九婴目睹了她这些日子,此时也说不出什么话,只能站在一旁,递给她张手帕。

  “我想,再陪她一夜,明日再说。”宁拂衣声音沉闷。

  “好。”九婴说,“我在外面。”

  门打开又关上,宁拂衣小心翼翼地合衣上床,和如同睡着的苏陌并排躺下,将脸靠向她那侧,贴得近些。

  枕边有个木制的小盒,宁拂衣伸手摸开,里面是整整齐齐摆放的丸药,不知苏陌何时放的。

  她拿了一颗放进口中,清苦的味道顿时从舌尖涌向咽喉,苦得她泪流满面。

  翌日,天更加寒冷,昨夜雪又开始下,下到子时才停,积雪压断了不少树枝,一夜嘈杂。

  宁拂衣寻到了苏陌双亲的墓,并非随意埋下的土包,而是用砖石砌坟,上竖石碑,坟边被苏陌打扫得干净,不生野草。

  只是如今也落满了雪,萧瑟凄清。

  宁拂衣按照苏陌所言,为她换上白衣,放入棺中,又抬棺下葬,立碑刻下:“吾爱,苏陌。”

  江蓠几人全来送别,虽都不行凡间丧葬之礼,却还是穿了麻衣,默默立在远处,看着宁拂衣低头烧纸的身影。

  滚滚浓烟从火盆涌起,宁拂衣高挑的背影佝偻着,显得不再那么好看。

  九婴都换掉了平日里穿的红色,披了身白站在雪中,叹道:“爱人死于眼前是何等凄然。”

  “她却看了两次。”江蓠攥袖开口。

  二人齐齐低首,一时缄默。

  就在这时,白茫茫中出现了一个小点,小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是只鹦鹉,鸟儿鲜艳的羽毛在雪中更为浓郁。

  鸟儿一边飞一边叫着,声音凄楚难听,九婴见状浑身一凉,急忙挥手要拦,然而鸟儿却俯身躲过她挥出的红光。

  一头撞在墓碑之上,叫声戛然而止,四周顿时寂静。

  这动静将宁拂衣吓了一跳,九婴则捂住红唇,拔腿便要前去,被江蓠一把拉住。

  “这鸟活了这许久,已是长寿了,它愿随主而去,你也不必难过。”她拍了拍九婴的背,“走罢,让她自个儿待会儿。”

  “江医仙,也不怪麒麟大人,毕竟主人同苏陌一起的这一年,这只鸟全是她来照顾,理应有了情分。”寒鸦张口解释。

  九婴摇了摇头,手无意识坠下,阖目道:“罢了。我们走吧。”

  几人接连离开,于是死寂一片的苍白之间,便只剩了宁拂衣一人。

  她震惊地望着已经死去的鹦鹉,不忍地愣了半晌,默默将一张纸钱放入火盆,火烤得脸有些炽热,而后背又发冷。

  远处传来脚踩入雪中的咯吱声,步态沉重,应是凡人,宁拂衣没有动,待对方站定墓前,才开口。

  “何人。”她声音低浊。

  “你是柳蝶衣罢,苏陌常提起你。”那人开口,声音清隽和煦,她往苏陌墓前放了朵花。

  “戚云楼?”宁拂衣嗯了声,“她也提起过。”

  “未曾想初次相见,竟是在她故去之时,人这命呐,当真奇怪。”戚云楼语气喟叹,哀伤却少。

  她半蹲下来,伸手在火盆前烤了烤,沾着墨汁的骨节分明的手让宁拂衣有些恍惚。

  于是她转头看去,捏着纸钱的手险些掉入火盆,女子眼疾手快握住她手腕,轻轻移开。

  安抚道:“人各有命,去的人去了,活着的却还得活。”

  宁拂衣则死死看着她面容,起初觉得自己定是花了眼,可等阖目之后,那张脸却还是那张脸,清朗温和,总像笑着。

  她已经干涸的泪便又开始流了,流得比昨日还要肆无忌惮,几乎是抱着膝盖,嚎啕大哭起来,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女子这才有些手足无措,她伸着手踟躇半晌,才拉过她肩膀拍拍。

  “这丫头,怎么,还越安慰越哭了。”女子摇头,自然地捏起衣袖帮她拭泪,然而擦了两下才恍然发觉,手顿在半空。

  愣了良久,才将手放下,看着宁拂衣出神。

  “将近年关了,是寒冷了些。”女子抬眼道,声音沉稳,“不过待年关一过,便又是一年暖春。”

  她声音像春日暖阳,抚人心中燥郁,宁拂衣哭声渐歇。

  “我应当,不曾见过你吧。”女子也有几分疑惑,轻笑道,“近日许是思绪多了些,看谁都有几分熟络。”

  “不曾。”宁拂衣带着哭过的鼻音说,她抬颈吸了口清冽的空气,勾唇微笑。

  “我便说,只是眼拙。”女子也含笑,她拍了拍身后一块平整石头,屈身坐下,从行囊中摸出一壶酒,递给宁拂衣。

  “喝点暖暖身子,自家酿的,不烈。”她说。

  宁拂衣拔开盖子灌了一口,辛辣的酒流过喉咙,她闭了闭眼,红着眼眶笑出声。

  “骗到你了。”女子冲她挑眉,随后接过酒壶往口中倒去,“此情此景,我颇想吟诗一首……”

  “别吟了,最讨厌那些酸诗。”宁拂衣说着夺过酒壶又灌了几口,辣得颤了几下。

  “啧,不懂赏读。”女子竟也毫不介意,在她背上轻拍。

  宁拂衣看着女子的脸,开口道:“背着背囊,你要去哪儿?”

  “岐国,这鬼地方老娘不愿待了。”女子掂量着酒壶道,“马车停在山下,待送行了苏陌便走。”

  “岐国,好地方,适合你。”宁拂衣点头。

  她沉默片刻,又道:“我能否,问个问题?”

  “说。”

  “若你往后有了子嗣,而她算不得好人,平凡普通,没有天赋,没有本事,你还因她而蒙受大难。”

  “你可会后悔将她生下?”

  女子杏眼扫过宁拂衣,了然似的搓了搓冻红的双手:“你说的,可是你自己?”

  宁拂衣惊讶于她的善解人意,于是默认。

  “我这般放浪形骸之人,还会有女儿?”女子笑起来,随后认真思忖,“十年换一擦肩,百年换得同船,既能成母女,那便是几世修来的缘。”

  “普通又如何,灾祸又如何?世上最多的便是普通人,而灾祸是天地给的,天地即是众生,怪到一个人头上,太不讲理。”

  “而且我相信我的孩子,无论再苦再难,都能像风中劲草,虽会枯萎,年年复生。”

  宁拂衣咬唇笑,她扭头看向皑皑白雪,掩饰眼角湿润。

  “莫要感动,这话我同苏陌也说过。”女子洒脱起身,往手上哈了口气,“时辰不早啦,我要走了。”

  她转身往雪中踏了几步,却被宁拂衣拉住斗篷,便又转回身。

  宁拂衣嘴巴张了张,才道:“你很像我一个故人。我能,抱抱你么?”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好意境。”女子笑笑,忽然冲宁拂衣伸手,二人上前一步,紧紧拥抱。

  宁拂衣眷恋的闭上眼睛,心里有块一直空缺的地界自发填补,恢复如新。

  “好了,再会。”女子放开她,没再耽搁,转身离开,她步伐蹀躞,却没一会儿便隐没入风雪。

  雪又飘下了,宁拂衣笑着抬头望。

  再会,娘。

  再会,宁长风。

  她回身面对墓碑时,眼中脆弱不再,替换成了平静的坚毅,左手召出追魂烛,右手拿出冻得瑟瑟发抖的栀子花。

  花朵好像知晓一切似的,没再和她闹脾气,而是沉默着往她指尖蹭了蹭。

  宁拂衣的鼻尖滑过绵软花瓣,深深记住它的芳香,随后阖目施法,比雪还要洁白的光点破雪而出。

  在接触空气的刹那间,光点无声爆发,亮得人睁不开眼,亮得天光都失了色。

  与此同时,盛放了栀子花三十年的琉璃盏咔嚓碎裂,栀子花膨胀百倍飘入半空,花瓣淡作虚影,上抚天,下顶地,光点尽数落入花心。

  古老的歌谣自天空降下,如同众神低吟。

  宁拂衣颅内顿时传来刺痛,她默然跪倒在雪中,捂着脑袋咬牙,忍受灼目的光望向半空,看着花朵化作寻常,朝天边飞去。

  歌谣更加清晰,像为花朵送行,宁拂衣再也支撑不住,跌倒在墓碑前,意识模糊。

  有人在远处喊着她的名字,宁拂衣含着血,蜷缩身躯,无声大笑。

  褚清秋回来了。她终于,回来了。

  ————

  这日天象大异,四海八荒都降了雪,就连干旱多年的大漠都被冰雪覆盖,众仙门紧急聚众商议,却发现已然沉寂多年的紫霞峰霞光大作,像为六界点起天灯。

  一夜之间百花齐放,繁花于大雪中盛绽,其景诡异,多日不败。

  于是众仙门皆派人赶往紫霞峰一探究竟,云际山门近水楼台,异象当日便率众弟子踏于峰上。

  彼时天灯方灭,浓郁花香久久不散,一众长老落在石门之前,却见石门忽然洞开,满殿冰雪开出霜花,从里开到门外。

  清冷女人茫然走出,伸出玉白的手,去接天上的冰凉。

  残留的眼泪从她脸颊划过,化在风中。

  她好像做了一场极长的梦,梦里她死了,死前还看了场此生最大的雪。

  “神尊,真的是神尊!”

  “神尊涅槃复生了,真是天佑我云际山门,天佑我六界!”无数弟子震惊地叫喊,长老们也都惊喜交加,连忙呵斥弟子们跪下行礼。

  于是很快,震耳欲聋的声音便响彻群山。

  “弟子拜见神尊!”

  “恭迎掌门归来!”

  女人垂眸看向密密麻麻跪了一地的众人,喊声似乎将她唤醒。

  眼中的凄然和脆弱消失,属于苏陌的柔软淡去,恢复满目冰霜。

  随后抬手:“起身。”

  作者有话说:

  神尊表面:平身。

  神尊内心os: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