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金牌律师【完结】>第29章 29

  在互联网时代,纸质报纸逐渐被电子信息取代,新闻报道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范围更广,然而报社却越来越穷酸。

  于桓站在一个居民小区里,楼下的指引牌生了铁锈,门口摆放了两个颜色的大型垃圾桶,散发着一股臭味。

  “吴知璇,我们没有找错地方吧?”

  “应该没有,但报社要比我想象中穷。”吴知璇皱皱眉,拉开铁门进去。这楼没有电梯,没有大厅,也没有物业。吴知璇曾经调查过报社的注册信息,注册资本2000多万,但是办公地却是一个破旧的居民小区,如果报社真的这么穷,她得重新考虑赔偿金额。

  “在第3层。”

  俩人迅速上了三楼,看见墙上有个门牌,果然是报社。门开着,里面摆放着几张办公桌,有员工正在工作。几乎每张桌子上都铺满了各种书籍和各种报纸,墙角地上还躺着一些没有开封的书籍。

  “你们俩找谁?”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站起来问。

  “我们想找许记者。”吴知璇说。

  “你们和他约过吗?他现在好像不在,你们自己打电话联系他吧。”

  “如果许记者不在,我们找主编。”

  眼镜男扶了下眼镜,眯着眼睛警醒着追问:“你们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找许记者和我们主编?”

  吴知璇眯着眼睛微微一笑:“我们是重大内幕消息知情者,本来想把新闻给许记者,但是不巧,他今天不在,所以就想和你们主编聊一聊。但如果他们俩都不在,我们只好先走了。”她扭头问于桓,“是不是还有一家叫做‘都城报’的报社就在附近?不然我们去找他们吧?”

  眼镜男一听他们要找自家的竞争对手,叫住了他们:“等一等,我帮你们联系下主编。”

  “你们主编叫什么?”

  “姓刘,可以叫他刘主编。”

  看着眼镜男小跑去找刘主编,吴知璇和于桓相视一笑。他们本来就不打算直接找许记者,他们找的就是这位刘主编。

  记者要发布的稿子需要上面的编辑审批,如果认真计较,这些审批过的编辑全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现在把矛头对准许记者,以这样的筹码和这些编辑谈判,相信他们会吐露实情。

  眼镜男很快就出来说:“刘主编有空,你们跟着我来吧。”

  吴知璇和于桓都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点点头跟着眼镜男去了主编办公室。

  主编办公室很小,但很整洁,一张油漆已经被磨光的木质办公桌,桌子后面是一个复古的简易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有新有旧。

  除了桌子和书架之外,主编室内没有其他家具。

  “两位请坐。”刘主编是个大概四十多岁的男子,戴着圆圆的框架眼镜,略胖发福,穿着白色的衬衫和扣着皮带的西装裤,面容和蔼慈祥,让吴知璇想起自己高中的班主任。

  “我听说你们有新闻线索要找许记者?”刘主编端着一个白色的陶瓷杯,陶瓷杯里冒出热气腾腾的烟雾,闻起来是绿茶的清香。

  “很抱歉我骗了您,我们是律师,今天来报社是想找您了解许记者的一些情况。”吴知璇直言不讳。

  于桓诧异,不是说要隐藏身份暗中调查吗,怎么忽然就坦白了?

  他实在摸不清吴知璇的套路。

  刘主编的表情没有变,平静问:“哦?原来是两位律师啊,方便问你们接受了谁的委托为了什么案子来找许记者?”

  “我们的客户是林女士,要调查的案子是公交坠江的案子,不出意外,我们会在近几天向法院提交诉状,起诉对象是贵报社的许记者,或许——还有审核过他要报道的文案内容的若干人等。”吴知璇特意加重了“若干人等”这几个字,紧紧盯着刘主编。

  刘主编依旧淡然,啜了一口茶,蒸汽蒙在了他的眼镜上,挡住了他的眼睛。

  “我干新闻媒体行业这么多年,不是简单吓唬吓唬我就有用。这件案子举证责任在你们,难度非常高,我猜你们之所以今天来找我,肯定不是因为要起诉我,而是想要从我这里找一些许记者的线索和证据对吧?”

  吴知璇被猜中了想法,脸上表情丝毫未动:“如果真的是这样,刘主编能不能配合我们?”

  “我为什么要配合你们?”

  “这间居民楼的用途是居住吧?而你们用来办公了,这违反了经营法规,如果我向有关部门举报,会不会挖出一些报社不愿意让外界知晓的事情?还有根据最新的监管法规,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报道必须取得相关经营资质,我这里有几篇报道的时间好像是在贵报社办理完成资质的前几周发布的?这些算不算违规发布?”

  吴知璇每说一段话,刘主编的脸色就暗沉一分。

  于桓后知后觉为什么吴知璇一进来就和刘主编坦白来意,原来她已经在这短短的一段路里分析出了报社种种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她有足够的筹码来换取刘主编的信息。

  不禁感慨吴知璇的脑子到底转速有多快,自己根本跟不上她的思路。

  学霸不愧是学霸。

  “好吧,你们要问什么就问吧,我知无不言。”刘主编过了一会儿服软。

  对于他的妥协,吴知璇颇为意外,因为她觉得刘主编是老油条,不像是那么容易说服的人。但他既然已经松口,吴知璇顺竿子往上爬,“关于那篇转载的报道,报社还知道什么细节?”

  刘主编放下杯子靠在椅子上说:“那篇报道我本来不愿意让他发布,可是他不听。”

  “为什么不让他发布?”

  “因为编辑部觉得那篇报道失实,”刘主编从抽屉里拉出一份准备好的文档,抽出里面的一些照片,指了指照片说,“现场拍摄的照片不止发布在网络上的那一张,在事情发生后,我们收到了不少投稿,我们请教过有经验的专家,根据地上的车辙印和公交车以及小轿车的停放位置,可以分析得出小轿车是为了避让公交车而停在反方向车道的结论。”

  “仅仅根据分析应该还不够,你们还有什么证据?”吴知璇抬头问。

  刘主编看着她露出赞许的笑容:“是的,的确有更直接的证据。”他打开电脑点开一个录像文件让吴知璇他们看。

  在这段不断在抖动的不稳定的采访视频里,林女士对着镜头说:“我在桥上正常行驶,没想到对面车道的公交车突然冲到我的面前,我急踩刹车打方向盘避开,我冲到了对面的车道上,回头一看,那辆公交车已经冲破了护栏,掉到了江里……”

  看完视频,吴知璇和于桓陷入了沉默。

  这段视频的拍摄者是许记者,他在明知道林女士有可能无辜的情况下贸然转发并编辑了有舆论导向作用的新闻博文,证据确凿。

  于桓偷偷瞅着吴知璇,她的眉头紧紧蹙着。

  从刘主编手头上拿到的证据加上证人证言用来起诉许记者诽谤罪已经足够,就案件本身他们所能尽到的律师职责无可指责,但林女士所遭受的创伤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拿了录像和照片文件等拷贝资料后,吴知璇停在了楼梯间,望着远方沉默不语。

  于桓抬头按了按她的肩膀。

  吴知璇转过头,“许记者明知道林女士是无辜的,她也是受害者,为什么要发布这样的信息?”

  “可能是为了出名吧。”于桓说,“你不要太难过了,我们已经拿到了证据,我们没有辜负林女士的委托。”

  “作为律师我们算是尽职尽责地办了案子,但作为——”吴知璇一时语塞,可能是因为她也曾经遭受过类似的舆论攻击,所以心口有一团棉花堵着,她觉得很难受。

  “没什么。”她摇摇头,转身过来说,“我会自己收拾好心情,你拿好证据,我们回所里写起诉状吧。”

  “嗯,好。”

  与此同时,报社主编办公室。

  刘主编打了一个电话,乐呵呵地说:“你拜托我办的事情我已经办好了,那两位小律师已经拿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你放心,我没有提到你,他们不知道你给我打过电话。”

  听了对方一番话之后,刘主编继续说:“叔叔帮了你这么大的忙,你打算怎么感谢我?许记者虽然办错了事,但我交出这些证据有可能搞不好会连累到报社,我冒着这样的风险,你总不能说一句‘谢谢’就算结束了吧?”

  话筒里的女声说:“刘叔叔,我父亲下个月3号会来a市,到时候我替你们俩约个时间见面,您可以带上报社最好的记者采访。”

  “好的,chock,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刘主编兴致勃勃。如果有这位炙手可热的英国冒险家的独家采访,他们报社一定会再创辉煌!

  “请您放心,等我消息。”楚幕挂了电话,转过身,发现汪泉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她的后面。

  他听进去了多少?

  楚幕从他身边穿过,目不斜视。

  等会儿还要发个短信让爸爸回国一趟,要找什么理由?不然就说我想他了吧。